第234章再議海河

對待一些現象,明知有錯,選擇視而不見是種態度,選擇徐徐圖之是種態度,選擇有序調整是種態度。

人活一世,將會面臨無數次選擇,每次選擇都無比艱難,因為要權衡利弊,這也早就每個人的軌跡終有不同。

京城紛擾仍在。

朝堂紛擾仍在。

巳時三刻的乾清宮,比拂曉時要暖和。

東暖閣聚著很多人。

“陛下,北直隸境所轄海河體系,如若想真正營建起來,就必須要兼顧到各水系的協調才行.”

脫掉官靴的李若星,站在鋪在金磚上的輿圖,拿著一根長棍,表情嚴肅道:“而按著陛下當初所言,既要確保洩洪蓄水的需求,還要保障灌溉、輸水等要求,僅是依著臣探查灤河水系的情況。

便需要在永平府境、順天府北、東兩境,營建起不下百座水庫,而期間還要擴寬河道、營建水渠、架橋修路等。

臣先前忙於探查灤河水系實況,涉及水情、地勢、佔田等,尚未對所需勞壯幾何,所耗錢糧幾何,所需石料等進行預估,如若真想將海河體系形成規模,恐沒有大決心,大毅力難成~”

不僅有大片平原,還擁有複雜山脈,治下有豐富水資源,礦藏資源,關鍵還有多個出海口。

見眾人表情這般凝重,朱由校微微一笑道:“那就在少府下設海河總建衙門,於該衙門分設分建衙門,需要哪些人手,就向少府呈遞公函,著少府聚攏。

聽著天子所講這些,李若星、劉榮嗣、潘大復、楊方興他們的表情變了,彼此間開始交流起來,這些新穎的觀點和架構,還是他們第一次聽到。

同樣的道理,北直隸這一基本盤能打造出來,那朱由校將無懼各地宗藩、士紳鄉紳、地方豪強、海商等群體,在各地鼓搗出的風波,繼而叫他做出所謂妥協,這種妥協,朱由校斷不會低頭!更不會退縮!

“臣等有罪!”

“諸位愛卿所言,朕聽明白了.”

營建水利設施,絕非上嘴皮碰下嘴皮,或扒拉幾份輿圖,或找來先前記載文獻,就可以拍著腦袋做決斷的。

“可在總建衙門再設諸巡察衙門,專司河務監察事宜,為確保各分建衙門營建水庫、河段、水渠、架橋、修路等質量,尚需明確一套完整的監察體系.”

“本官現在擔心的是,河務總建衙門與諸分建衙門,涉及到統籌的事宜要如何保障,如果期間糧食、石料、木料等……”

只要能將這一模版打造出來,哪怕天下皆反,他朱由校也斷然不會畏懼絲毫!

北直隸的位置太好了。

站在統治的角度而言,安穩永遠是支出成本最低的,混亂則代表著種種危機。

當李若星他們覺察到什麼時,紛紛向晾在一旁的天子作揖請罪時,朱由校卻沒有絲毫生氣,這都是寶貴人才啊。

“陛下英明!”

這必然需要進行大量勘測,著眼於整體性和區域性的角度,反覆調研和論證,繼而逐步明確該怎樣修建。

總而言之一句話,如若真想將海河體系營建起來,就沒有退縮一說,期間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都必須要優先解決,否則北直隸境必出大問題。

東暖閣內變得吵鬧起來,朱由校這位天子,被這幫務實的水利人才晾在一遍,在御前服侍的劉若愚、韓贊週一行,無不是緊皺眉頭,不過朱由校卻全然不在意,畢竟涉及到專業的事情,需要他們先行來探討。

“如若分設總建和分建衙門,那麼相對應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還有分期分批營建這一設想,要是可以規劃好,那麼在各水系參與營建的勞壯,就可以控制在一定規模,這樣能有效避免騷亂.”

他是政策的發起者,政策的總指揮,政策的大管家,涉及到各領域的實際改變,需要聚攏一批批人才,叫他們在熟悉的領域,能夠心無旁騖的去做事,至於一切會影響他們的外界因素,皆由他朱由校來解決!

就像剛才提到的大型工程統籌管理,如果李若星、劉榮嗣他們能夠將海河體系的概念,真正落實下來,那麼大明將具備對應的大型工程建設和管理經驗,這是極為寶貴的。

如何有效將這些優勢發揮出來,那便是朱由校要考慮的事情了。

站在一旁的劉榮嗣、潘大復、楊方興一行,彼時流露出各異的神情,在剛才,他們都逐一稟明瞭情況。

是實現他政治願景的擁躉!

“好了,不聊這些了.”

不過想要實現這一設想,朱由校必須要考慮好糧食保障,純靠自給自足是不行了,對外航海貿易必須設法開闢,其中的糧食貿易專線,更是必須要保障好的。

至於營建期間所需石、木等料採買,則集中交由少府進行統籌,以競拍的形式進行,期間誰敢貽誤營建進度,就需要為此付出代價。

此外涉及與地方有司協調,負責錢糧發放等諸事,可另外籌設相應衙署,統一歸海河總建衙門直屬,這樣各分建衙門的壓力,相應就能減輕許多.”

諸分建衙門所負河務,可採取分期分批營建的方式,分清楚主次,將規模控制在一定範疇內,既要保證水利營建進度,還要保證內帑輸送平穩。

一個是需要糧食,如此大範圍的進行營建,所需人手必然很多,這需要有兜底糧食,斷一天都不行,這麼多精壯漢子聚集,敢餓他們一天,必然會生出怨氣,而一旦斷了數日,必然會鬧出譁變,所以糧食供給很重要,一個是所需銀子……

海河體系的概念,是朱由校視察京郊皇莊時,檢視紅薯、玉米等新作物,特地召見李若星他們提出的。

從那次召見結束後,李若星、劉榮嗣、潘大復、楊方興他們,便分別帶領一隊人,趕赴各地探查實況。

一直沉默的朱由校,此刻踩著輿圖,從李若星手裡接過長棍,指著眼前輿圖道:“朕是不是能這樣理解,想要將北直隸境的海河體系營建起來,就需兼顧到各區域水系,期間要考慮到勞壯徵調、錢糧統籌、石木料統籌、區域協調、區域轉運等事宜,甚至於說,在各區域水系整飭期間,還要著眼於整體性層面進行統籌?”

在講到這裡時,李若星停了下來,儘管他還有很多話想說,可話到了嘴邊,卻怎樣都講不出來。

這些事情想要有效落實,勢必要跟文官群體鬥爭博弈,畢竟時下的大明,守舊思維是很頑固的,朱由校要做的事情,不僅會超出很多人的認知,同樣也會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反撲是必然的。

朱由校笑著擺擺手,“咱們君臣繼續聊,把各自想法都講明,看看能否先行擬一份總體章程來,有了這個,接下來的事情才好辦.”

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由專業的人才,不然隨便拉一支隊伍,砸進去海量的錢糧,卻沒有取得應有成效,那純粹是瞎折騰。

“此事好解決嘛.”

“要真是那樣的話,河務監察要如何保障?畢竟營建這麼多水庫,還包括擴寬河段、修建水渠、架橋修路等事宜,倘若……”

儘管處在時下的大明,你可以透過徵發徭役,叫底層群體免費勞作,但這種模式註定隱患很多,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譁變、暴亂。

高效集約化手工業中心,倘若敢在北直隸境逐步發展起來,這對於同時期的大明,乃至其他國度,都是一絕對的大殺器。

李若星、劉榮嗣他們紛紛作揖道。

朱由校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清晰。

朱由校的執政理念無比清晰,在過往堆積的弊政和毒瘤,包括存在的種種問題,沒有被逐一梳理出來前,他就要圍繞北直隸建設,打造一個穩固且牢靠的基本盤,涉及政治、軍事、農業、水利、工業、礦業、航海、商貿、道路等領域。

其實李若星他們彙報至今,中心思想有幾方面,一個是需要人,很多很多的人,不止是一線勞作的勞壯,還需精通術算、協調、統籌等人才,畢竟如此規模的水利建設,不是單靠啥也不懂的勞壯,去賣力勞作就行的。

“臣等遵旨.”

眾人當即作揖道。

時間對朱由校而言太寶貴了,他不想浪費一點時間,哪怕大婚在即,哪怕朝局不穩,涉及到他構想的事宜,能儘早推動起來,就必須優先考慮,海河體系這一構想,倘若真能在北直隸境落實,那造福的群體太多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宿主解綁後,反派又黑化了

別想動我的好運

我偷了李白的酒

木易Yang

楓蕊傳

劉毓卿

本想退隱卻收了一群老六當徒弟

北方尤車

穿到修煉界!瘋狂打怪又煉丹!

小肥肥吖

發瘋,從你我做起

暴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