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來而不往非禮也

轟隆~

驚雷劃破虛空,大雨傾盆,置身雨幕的紫禁城,似被朦朧所罩,儘管雨下的很大,卻也遮掩不住喜意。

“行了,就這幾套吧.”

東暖閣內,朱由校張開雙臂,幾名宦官低著腦袋,謹慎小心的摘取佩飾,“劉若愚,派人給李太妃說,大婚之日,就按呈遞御前所疏操辦即可.”

“奴婢遵旨.”

在旁恭候的劉若愚,忙作揖應道。

真是夠麻煩的。

朱由校銳利的眼眸,掃視著那些托盤,朱由校想到天子大婚,是件極其繁瑣、複雜的事情,卻也沒有想到會這般。

婚喪嫁娶,不管是哪項都是大事,其中要遵循的禮儀流程很多,有些繁文縟節可免,但這些一項都不能免,上到民族,下到個人,是如何凝聚起來的?

靠的就是認同感!

信仰認同。

理念認同。

文化認同。

思想認同。

恰恰是有了這些認同,每逢大災大難降臨之際,埋藏在血脈深處的東西,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神州這片土地上,為何經歷這麼多浩劫磨難,卻都沒有讓傳承斷代?歸根到底,就是這股認同!

“這幾日,遼前是否有密奏傳回?”

換上五爪團龍袍的朱由校,正了正所束鑲金玉帶,皺眉看向韓贊周道。

“稟皇爺,司禮監沒有收到.”

韓贊周忙作揖道:“是否派人赴遼……”

“不用.”

朱由校一甩袍袖,語氣略帶冷意道。

別看在這些時日,朱由校忙著各種事宜,特別是大婚在即,一些禮儀流程必須要走,但朱由校的心,卻始終牽絆著他掛念的事。

一個遼事。

一個海河。

一個少府。

一個後勤。

或許說朝中也有不少事,甚至京城或京畿也有些事,不過絕大多數事宜,朱由校並沒有記掛在心。

沒必要。

大明的爛攤子雖說很多,也很雜,不過嘛,天啟朝時期的大明,尚且沒有到頻頻爆雷的程度,更沒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能解決一些棘手的,把一些時間搶回來,一切就都還來得及。

“陛下~”

冒雨進宮的李若璉,腰間佩繡春刀,恭敬的走進東暖閣,在東暖閣服侍的太監宦官,除劉若愚、韓贊周外,其他都低首退下了。

“保定鬧餉一事有眉目了?”

朱由校撩袍坐到羅漢床上,隨手拿起一封奏疏,看著恭敬行禮的李若璉。

鸞衛,作為朱由校密設的組織,有隨時進宮面聖的特權,而李若璉更是能隨時隨地進乾清宮。

紫禁城也好,皇城也罷,從特設皇家近衛都督府後,隨著一系列宮禁新規明確,早已跟外界徹底隔絕。

四處漏風的內廷,是朱由校斷然不能接受的。

“查到一些眉目,但還需要求證.”

李若璉作揖道:“臣此次進宮,是為東南糧商一事.”

那幫傢伙嗎?

朱由校眉頭微挑,想到當初徹查通州時,張維賢帶隊封禁通州,崔呈秀、劉朝他們查倉場時,意外逮捕的一群人。

“說說吧.”

朱由校撂下手中奏疏,不過李若璉卻露出躊躇,看了眼在御前服侍的劉若愚、韓贊週二人。

“陛下,此事牽連甚大,臣已詳細書寫下來.”

猶豫剎那,李若璉從懷中掏出一份奏疏,很厚,雙手捧著,朝朱由校走去。

看起來東南的事很複雜啊。

劉若愚、韓贊周相視一眼,心底卻暗暗感慨起來,李若璉的反應,容不得他們不多想啊。

接過李若璉所呈奏疏,朱由校認真御覽起來,可看著看著,朱由校的眉頭漸漸緊皺,心情有些複雜。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轟隆~

除了不時從殿外傳進的雷聲,再沒有其他聲響,不知為何,劉若愚、韓贊周的心情開始緊張。

“你們先退下.”

“奴婢等告退.”

恭敬而立的李若璉,心跳不免加快,劉若愚、韓贊周此時低頭退出東暖閣。

“你的意思是說…被抓的那幫東南糧商,不,應該是輪替者,就是其中一小撮?”朱由校舉著所持奏疏,看向李若璉道。

“稟陛下,就他們的供述而言,恐是這樣的.”

李若璉忙道:“他們的嘴很硬,直到這兩日才找到破綻,鸞衛得以翹出些情報,而他們所知曉的,僅僅是很少一部分.”

“跟外朝的大臣有牽連?”

朱由校皺眉道。

“暫沒有證據.”

李若璉低首道:“據那些奸佞所言,他們北上赴京以來,縱使想與在京之人聯絡,也是等待.”

“這是有張大網,交織在東南諸省啊.”

朱由校囔囔自言道。

一直以來,朱由校就奇怪一件事,為何東南頻頻生事,其中之一莫過於倭亂,總是會在特定的時期,特殊的事件下,就很是奇特的出現了,尤其是在嘉靖時期,那倭亂之猖獗甚是罕見。

只是有太多的真相,都泯滅於歷史長河下。

“你覺得要怎麼辦?”

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李若璉道。

“陛下,臣斗膽,請暫赦那幫奸佞死罪.”

李若璉額頭生出細汗,朝朱由校行跪拜之禮道。

“起來說話.”

朱由校皺眉道:“你是朕欽定的鸞衛指揮使,不是動不動叫你磕頭的.”

“從京畿那場風波掀起,臣就在想一個問題,為何趁亂鬨抬者這般多,為何他們那般敏銳的就覺察到.”

李若璉站起身來,神情嚴肅道:“京畿的那些貪官、惡紳、惡商等暫不提,就說這些外來的群體,他們究竟是怎樣辦到的?”

“所以呢?”

朱由校面色平靜道:“你想外派鸞衛?”

“是!”

李若璉抬手一禮道:“眼下臣在錦衣衛,領旗校鎮撫司鎮撫使,此事已明確,剛好趁著這次機會,臣打算先行譴派一批可靠鸞衛,去山陝,去東南,甚至遼東,先叫他們潛伏下來紮根。

特別是東南諸省,臣打算利用這幫奸佞,表面上他們已經死了,但實際上……”

“遼東就不必了.”

朱由校擺擺手道:“剩下的,你看著辦,鸞衛,是朕最信賴的國之利刃,朕既然交到你手裡,就對你無比信任,而卿家…莫要叫朕失望就行.”

“臣明白!”

李若璉語氣鏗鏘道。

“武長春這個人,還活著嗎?”

朱由校將奏疏遞還給李若璉,提到了另一件事。

“還活著.”

李若璉接過後,忙低首道。

“建虜滲透大明的情況嚴重嗎?”

朱由校雙眼微眯道。

自武長春被逮捕後,朱由校並沒有過問過此事,作為大明的天子,朱由校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其寶貴時間和精力,不會浪費在此等敗類身上。

“尚在可控之內.”

李若璉回稟道:“其實多數的人,並不知曉他們接觸的人,就是建虜所譴暗樁,甚至一些情報,是建虜暗樁在民間蒐集到的,而他們所付出的就是些金銀.”

“還是一個貪字啊.”

朱由校笑著搖搖頭道:“一個貪帶來的損失,必然是難以評估的,若朕沒有猜錯,建虜開始主動向關內譴派建虜暗樁,是從李永芳叛明才開始的吧?”

“沒錯.”

儘管李若璉心下一驚,他不知天子是緣何知曉的,但還是壓著驚疑稟道:“據武長春所供述的,這個李永芳,是建虜那邊的暗樁頭子,所譴建虜暗樁或赴遼東,或赴關內,或赴山東。

且據武長春所言,李永芳或與透過海運的東南海商,偽裝成其他身份赴遼的奸佞存有聯絡.”

“這也是你想譴派暗樁,赴東南諸省的原因之一吧?”

朱由校雙眼微眯道。

“是.”

李若璉言簡意賅道。

“武長春供述的名單整理出來沒?”

朱由校想了想,手指敲擊短案道。

“整理出來了.”

李若璉如實道。

“以錦衣衛的名義,發派給地方有司吧,叫他們進行逮捕.”

朱由校開口道。

“陛下~”

李若璉有些心驚,抬頭想勸諫一二。

“按朕說的辦吧.”

“臣領旨.”

儘管李若璉不理解,但依舊作揖道。

“至於武長春,暫時留他一命.”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另外遴選一批遼東籍勇銳,除了教旗校教坊司所教,還要叫他們儘快學會建虜語,朕到時有用.”

“臣領旨.”

李若璉應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不管是建虜也好,亦或是其他群體,既然做了坑害大明的事,這賬就要一筆筆的算,且必須要算清楚,一些事情,朱由校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他要叫背叛大明的群體,全都沒有好下場!

想要擊敗遇到的一個個對手,就必須要掌握相應的情報,沒有頭緒的去做事,即便能做成一些事,可換取來的價值就不同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道仙王

穿天猴猴

離譜!這個法師丟出的全是大招

白色茶葉蛋

先天至尊功

耍劍的機械師

擾誰

覆魚

喪系大佬他揹著我長歪了

久靜

六,莫名其妙穿越咯

安吉白茶是綠茶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