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破陣樂

吐火羅的使者儘管成語用得不是很恰當,但這一口流利的漢語卻有幾分韻味。

李世民重視文化出口,大唐的文字與官話早已成了周邊藩屬國的必學語言。

受華夏文化影響的諸多,若不會大唐文字與官話會給笑話土鱉的。

麥麥迪對陳青兕這般熱情,還有一個原因:他的兒子阿巴達姆正在大唐的國子監求學。

在大唐四方留學生很多,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正常人究其一生都只能習得皮毛,何況是這些留學生?

此外長安的花花世界可比本國多姿多彩,能夠遠來留學的人大多都是地方部落的酋長之子,甚至小國王儲,能夠不受誘惑,潛心學習的人不多。

他們身份特殊,國子監的博士們也懶得多管,對於他們都處在放任狀態。

個別時候,還會遇到本國官宦子弟的排擠。

畢竟於高高在上的大唐子民面前,這類留學生跟土包子沒啥區別。

甭管在本國他們如何為非作歹,到了長安就主打一個通情達理,成為被欺負的物件……

陳青兕的態度與其他國子監博士完全不同,他們無視這些留學生,陳青兕卻將之當作寶。

這些都是他國世子,在政治上是有大用的。

跟他們打好關係,未來指不定就能成為藩屬國的國王或者實權人物,將他們培養成親唐代表,處理一些特定的外交事情,會有奇效。

陳青兕被李治安排到國子監,也有這麼一層意思,讓他培養一些新羅、百濟的親唐勳貴。

陳青兕改革國子監的時候,對於這些留學生作了一定的照顧,儘量杜絕了排擠霸凌的情況,平日裡還特別關照他們。

在國子監的留學生大多都來自於遊牧或者漁獵民族,善於騎馬射箭。

陳青兕讓他們傳授騎馬射箭的技術,給留學生與漢家學子建立交流的橋樑。

故而在諸多留學生心中,陳青兕地位極高。

麥麥迪聽兒子說過陳青兕,對之尊敬有加。

麥麥迪是吐火羅的王儲,不過自身沒有什麼競爭力,便將兒子丟到了長安,既可以避免全家給一鍋端了,也可以增加自己王位的競爭力。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自家孩子的老師,放低姿態是理所當然的。

陳青兕得知麥麥迪的長子在國子監,少不得誇幾句他的兒子。

麥麥迪父懷大慰,開懷大笑。

只是短短兩句,麥麥迪便對陳青兕好感大生。

兩人閒聊了一陣,到了開席的時間。

吐火羅在西域實力不俗,算是地方一霸,疆域與大食國、大唐相連,親大唐而敵視大食。

大唐當下也沒有與大食爭鋒的意思,戰略意義非凡。

因故吐火羅的宴席位置頗為靠前,位於右側第十一排。

宴會的開幕式毫無疑問是大唐的國歌《神功破陣樂》。

激昂的舞曲震耳欲聾。

《神功破陣樂》源於秦王破陣樂,李治繼位後加以改良,命名為神功破陣樂。

這曲子本就是大唐軍歌,充滿了戰場的殺伐之氣。

陳青兕也是第一次聽這赫赫有名的《秦王破陣樂》。

他本人並沒有音樂細胞,但初聽此曲,一股熱血湧上心頭,結合歷史,他彷彿置身於柏壁之戰,看到了一位年輕的戰神後發先至,大破劉武周,兩天不食,三天不卸甲,一戰擊潰劉武周有生力量。

真正的音樂從來不是給少數懂行聽的,能讓不懂音樂的人都說好的音樂,才是真正優秀的音樂。

這《破陣樂》便是如此,讓人熱血沸騰,似乎感受到李世民躍馬江山的豪情。

難怪歷史上這一首《破陣樂》,讓本應該覆滅的大唐硬生生多支撐了幾年。

歷史上黃巢起義,勢如破竹,攻滅兩京,天街踏盡公卿骨。

叛軍打到鳳翔的時候,唐軍全無士氣,半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鳳翔軍毫無懸念的投降。

黃巢使者心情大好,來一場音樂慶祝。

軍營中沒有別的音樂,唯有軍歌《破陣曲》。

當《秦王破陣樂》響起的時候,已經歸降黃巢的鳳翔將士們紛紛淚流滿面,隨即氣血上湧,不降了!

百姓聞言也憶起了太宗皇帝的神威,竟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十萬大軍,龍尾陂一戰,打破了黃巢一統天下的美夢,最終兵敗身死。

陳青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會因一首曲子而熱血沸騰,想著那種感覺,目光不由望向吐蕃使者。

這一路走來,他所思所想只是不願受人擺佈,成為他人隨意撥弄甚至丟棄的棋子,要在這個時代闖點名堂出來。

現在卻因為這首曲子,多了一個想法,要將吐蕃按死,延續大唐輝煌。

曲罷。

麥麥迪感慨道:“此曲隨著上國兵鋒,在西域盛傳,至今聽了不下百遍。

每次聽聞,都有一種恨不得置身戰場,追隨天可汗陛下征戰.”

陳青兕也深感贊同,為麥麥迪斟滿酒。

兩人說著各自家鄉的事情。

麥麥迪有意述說大食國的殘暴,想要讓陳青兕對大食國有一個惡劣印象,以此潛移默化讓大唐都對大食生出惡感。

陳青兕看破不說破,反而追問起了大食國的情況以及西域的一些事情。

麥麥迪自是樂得如此,說著大食國的近況,少不了摻雜一些主觀意見。

陳青兕不住點頭,表示明白,跟著附和道:“大食國確實欺人太甚,貴使放心,大食國若真敢不宣而戰,陛下不會坐視不管.”

他為自己表明立場,隨即漫不經心的道:“我聽說吐蕃跟大食往來密切,卻不知是否有此事.”

麥麥迪左右看了一眼,低聲道:“怎麼沒有,吐蕃的關係跟大食好著呢,他們有一條寶石之路,就是從象雄西下,可以直達大食國,雙方商人不斷往來。

吐蕃的使者,在大食國都是座上賓.”

陳青兕心裡明白,這就是吐蕃能夠短時間內崛起的原因,因為有明君賢相,加上特殊的環境優勢,他們西學大食,東學大唐,融合東西方的文化精髓,成就百年輝煌。

他拉著麥麥迪細問。

吐火羅跟大食交惡,對於左右逢源的吐蕃,也存著不滿,將他所知道的都告訴給了陳青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奈克瑟斯奧特曼默示錄

poleig

娘娘腔的逆襲之路

紫色水瓶

天上三奇

細不狗

下界後,我遇到了清冷王爺

半日閒兔子

我寫小說能斬神

四月撒潑

魔卡少女櫻:惟有韶華共白頭

雷祖的寶貝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