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就在陳青兕胡思亂想的時候,新羅的使團已經行禮退下去了。

陳青兕正想著二輪使者是誰。

便聽殿外高呼:“吐蕃小論樓美岱類贊覲見!”

“……”

聽到吐蕃的名字,陳青兕徹底傻眼了。

唐王朝最友好的兩個外邦:新羅、吐蕃?

兩大苦主?

呸!

新羅沒資格,這吐蕃那真是唐王朝少見的苦主之一,稱一句最強勁敵都不為過。

這外交是什麼情況?

其實這就是陳青兕先知先覺了。

大唐自太宗皇帝滅突厥起,征戰四方,常勝不敗,大唐之威,四夷臣服。

李治繼位之後,先有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後有程名振、蘇定方高句麗揚威,現今大軍西征,捷報不斷,西突厥覆滅在即,威勢並未因皇帝更替而減弱。

這個時候,大唐就是東方大地最耀眼的明珠。

大唐使節地位等同他國君王,能夠隨意調他國之兵。

皇帝一紙詔令,隨意調動突厥、契丹、回鶻、鐵勒各部軍隊出戰。

沒有什麼高處不勝寒之說,大唐就是這個時代的世界之巔。

所以面對他國的跪舔討好,習以為常。

新羅是沒羞沒臊的抱著大唐的大腿狂舔,哈喇子都能沾溼地面。

而吐蕃罕見地連續冒出明君、賢相、戰神,崛起速度之快,任誰都想不到。

平心而論,對其有所輕視是在所難免的。

若不是陳青兕熟知歷史,誰能想到從未出現強大勢力的高原之上,竟藏著一頭蟄伏許久的猛虎?

陳青兕看著吐蕃的使者,眼眸中透著一絲不善,自己既然來了,就不能讓這頭猛虎如歷史上那般崛起。

吐蕃是怎麼崛起的?

陳青兕搜尋著腦海中的記憶,形成了一個詳細的脈絡。

隨即苦笑,吐蕃的崛起當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在……

明君松贊干布、芒松芒贊,賢相噶爾·東贊,戰神論欽陵自不用說。

唐朝打服了西域,將重心移到了高句麗,滅百濟、滅高句麗,然後與新羅撕破臉,爭奪海東。

吐蕃便在這個時候,覆滅了吐谷渾,奪取了青海湖,正式崛起。

後知後覺的李治這才意識到吐蕃已經不可控,將重心重新放到了西線抵禦吐蕃。

新羅也因此撿了便宜,與大唐一併瓜分了高句麗的土地。

這就是李治獨斷專行的弊端所在,缺乏戰略遠見,沒有培養出一個能夠從戰略上洞察先機的人才。

李治自身不擅長軍事,手上空有蘇定方、薛仁貴、程務挺、裴行儉、劉仁軌、王方翼、李多祚、黑齒常之這些能征善戰的名將,卻未能在戰略上獲得主動,先後吃了新羅的金庾信以及噶爾·東讚的虧。

待反應過來以後,本可憑藉底蘊取得優勢。

又因自己的身體不適,過早病逝。

繼任者又是個庸才,致使武則天欺負兒子上位,女子稱帝,將能打能戰的將軍殺了乾淨,導致被吐蕃按著打。

大唐失去了無敵的金身,四方小弟自然不願聽從。

李唐三代打下來的江山,在武則天手上嚴重縮水。

接著就是成也李三郎,敗也李三郎。

大唐迎來最後的盛世輝煌……

想要改變歷史,限制吐蕃覆滅吐谷渾,奪取青海湖,獲得青海湖的資源是關鍵。

吐蕃最大的劣勢是資源貧乏,青海湖的資源能夠很好的彌補他的不足。

陳青兕將記憶中的有用訊息,反覆琢磨,用了一個多時辰,整理出了一個大概,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這儀式竟然還在繼續。

朝貢覲見的諸國使節實在太多,八方來賀,萬國來朝,在這時毫不虛言。

“倭國使者覲見!”

正在他腿痠感慨的時候,一群身材略微矮小的倭國使者向李治作揖問好,態度算不上多少謙誠,反而略微有些覺得恥辱。

畢竟在他們此刻的眼中自己是東方的日出之國,居然排在如此後面,簡直豈有此理。

陳青兕沒怎麼將他們放在眼裡,只是略微感慨了一句:“還是打的少了.”

他想起了自己營救的劉仁軌,就是這位仁兄,打斷了倭人的脊樑,老實了六百年。

整套儀式,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方才結束。

陳青兕還是第一次站這麼久,腳麻的一時間走不動路。

接下來是宴會,李治宴請諸國使者以及在京五品以上的大臣與各地述職的都督、剌史。

陳青兕這從六品的官顯然是沒有資格參加的,心中唸了一句:“也不知夫人回家了沒有.”

新年這盛大的日子,當然不只是李治露臉,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也得當起自己的責任,宴請在京的命婦以及皇帝親近大臣的夫人,做好皇后的本份。

武皇后是什麼性子自然不用說,此時此刻的她並沒有資格過問朝政。

然她幼年飽受欺凌,受李世民冷落不說,還被李世民賜了一個近乎羞辱的“媚”字,執念滋生著野望。

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不管是親蠶禮還是提倡節儉,又或者母儀天下,統御命婦,大臣之妻,都表現出了不輸於長孫皇后的幹略。

儘管她心中不喜蕭妙宸這個情敵的妹妹,還是展現出了身為皇后的氣度,將她邀請在列。

“陳先生!”

一名內侍找了上來。

陳青兕作揖回禮。

內侍趕忙回禮,道:“可找著您了,陛下特別傳旨,陳先生請移步太極殿,陛下下旨說陳先生才氣冠絕大唐,特許入太極殿陪吐火羅國使節.”

周邊皆是打算離去的五品以下官員,聽到此言皆露欣羨忌恨之色。

這陪他國使節是極高的榮譽。

為了照顧他國使節的顏面,諸國使節的位置都是相對靠前的。

這能夠近距離與天子宴飲,那是極高的榮譽。

陳青兕也不遲疑,跟著內侍走進了太極殿。

太極殿作為太極宮的主殿,可容納上千人。

此刻還未到開席的時候,殿內有些雜亂,陳青兕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了自己作陪的物件身旁。

內侍還未介紹。

吐火羅的使者先一步說道:“哈哈,真主庇佑,聽內侍說作陪的是陳先生,麥麥迪激動的,情難自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祭道永恆

書清秋

末日降臨,我有億點點能打

真理於夢

神明訓狼要忠心

塵光之色

唯你陪我看夕陽

叉燒包包小肥

我是來開無雙的,不是來吃軟飯的

墨衍春秋

萬里江山

飯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