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互換大營

熊津都督府。

房仁裕目光一動不動的看著面前的地圖,眉頭鎖成了川字。

相比陳青兕的猜測,房仁裕是直面叛軍越打越強的情況。

作為百濟方面的最高軍政統帥,房仁裕對於百濟的隱患並非毫無察覺,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早意識到這點。

畢竟他是直接面對這些隱患,而陳青兕需要從六十多封捷報中琢磨。

房仁裕並沒有向朝廷說明情況,當然存著一定的私心。

房仁裕出生於官宦之家清河房氏。

清河房氏歷史悠久,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出現扛鼎之人,直到房玄齡的出現。

這位大唐王朝的開國謀主,總領百司,執掌政務達二十年,將房家走向巔峰。

奈何虎父犬子,如此了得的人物,竟生了一個將門楣敗壞乾淨的房遺愛。

房遺愛跟隨高陽公主謀劃,氣得李治直接廢除了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

這當然不只是廢除一個待遇那麼簡單,意味著房家子孫,再也無法享受房玄齡帶來的榮耀。

古人重視家族門第。

房玄齡一脈因房遺愛垮塌,房家的重擔理所當然落在了房仁裕的身上。

尤其是房仁裕早年喪父,由母親李氏撫養長大,當時正逢亂世,在成長的路上受到了房氏宗族的關照庇佑。

房仁裕深受家族恩典,也理所當然的站了出來,扛起了房家的大梁。

只是房仁裕仕途不算坎坷,卻也不算順利,一路立功晉升,職位最高是左領軍衛大將軍,與他那個年紀比他還小的侄兒房玄齡依舊有著天地之別。

房仁裕現在的功績地位只能保障自己兒子此生順遂,並不能庇佑整個房氏家族。

這次鎮撫百濟,卻給了房仁裕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房仁裕現在的資歷功勳距出將入相就是臨門一腳,只要把握此次機會,即能庇佑房氏,重振房家門楣。

儘管因為境內叛軍四起,很多政令不通,導致民怨沸騰。

但因朝廷留下了足夠兵馬,房仁裕又是知兵之人,能打勝戰,所以一切都還在掌控之中,他自然不甘心將實情相告,對於百濟之事,報喜不報憂。

但正應了一句話,一句謊言,要用十個謊言去圓。

房仁裕不斷地向朝廷傳遞捷報,一副皆在掌控之中的模樣,他本打算尋機徹底斬殺賊首,結果一次又一次的錯失良機,以至於現在越發不可控制。

房仁裕身為三軍統帥,已經察覺出唐軍有些疲了。

值得向朝廷誇耀的戰報就有六十三份,不值得一書的摩擦勝利,百次有餘。

賊人利用百濟地形優勢,往來襲擾,他們被動出擊。

固然每每都能取勝,卻也有疲於奔命的情況存在。

“不能這樣下去了!”

房仁裕拳頭不住的敲著大腿,他已感覺吃力,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戰亂。

局勢將完全超脫掌控。

房仁裕苦思對策,一時無果。

現在的情況那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叛軍大多都是聞風而逃,躲入附近山中。

百濟的山連著長白山山脈,山險林深,不易深入。

可真要不管,對方將會呈現燎原之勢。

房仁裕想破腦袋都沒有想出好辦法,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生出一念:“不如趁著現在一切還在掌控之中,將事情向陛下如實彙報?”

正當他猶豫不定之時,忽聞京中來人。

房仁裕忙道:“可知是何人?”

門房護衛說道:“卻是不說,只是說是都護京中故友.”

房仁裕一驚,其實他在京中沒有什麼故友,不過在他升任熊津都護的時候,收到了一封武皇后的密信,信中說感激他當年仗義支援,送他一份大禮。

房仁裕最初沒有放在心上,他支援廢王立武可不是為了武皇后,而是趁機站隊,想要借平定陳碩真的戰功留在京城,只是沒有成功。

與武皇后沒有半點關係,對於她這份大禮,並不感興趣。

畢竟後宮不得干政,武皇后作為國母,而他是外臣,兩人之間,不宜接觸。

所以,房仁裕當即就將信燒了,完全不予理會,連回信的念頭都沒有。

然後就在不久以後,他得到了旨意,升任熊津都護,負責鎮撫百濟。

房仁裕立刻意識到這就是大禮。

武皇后竟有能力將她安排到百濟擔任熊津都護,這份力量遠遠超出房仁裕的預料。

對於那位深宮裡的武皇后也高看了好幾眼,寫了一封感謝信函寄到武家。

這一聽“京中故友”,房仁裕立刻意識到可能是武家人,當下將他請入廳堂。

正如房仁裕所想,這位“京中故友”正是武家人,叫武惟良,武則天的族兄。

武則天對於她父親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恨之入骨,但對於武家其他人並沒有多大仇怨。

何況她母族人才凋敝,也沒有什麼多餘的人可選,武惟良是武家為數不多的人才,也得到了武皇后的器重。

不過因為武皇后並未掌權,武惟良只是擔任一個不幹實事的閒職。

“在下武惟良,見過房都護.”

房仁裕一聽果真是武家人,立刻熱情了好幾分,領著他上座。

武惟良恭敬的遞上了一封信,道:“這是榮國夫人的親信,房都護請收下.”

房仁裕自是知道什麼榮國夫人只是託詞,將信接過,迫不及待的拆開來看。

現在他正處在左右為難的境地,既不甘心放棄未來,又覺得有心無力,有退縮的想法。

左右為難,正需要有人替他決斷。

房仁裕看著信中內容,內容寫著多是鼓勵之言,說李治聽聞他的捷報,很是高興,誇他是國之柱石,信的末尾也寫了有人彈劾他辦事不利,雖捷報頻傳,卻效果欠佳,有謊報之嫌,希望他能儘快幹出成績,他好出面美言云雲。

看到這裡,房仁裕心中有些忐忑,想不到在遙遠的長安竟然有人察覺了百濟的情況。

壓著不安,繼續往下看去,在信的最後,卻是一句誘惑十足之言。

“任相公臥病在床,時日無多。

相位即將空缺,若都護能夠鎮撫百濟,蕩平賊寇,出將入相,光耀房氏,重振房氏,近在咫尺.”

這便是武皇后最厲害的地方,善於洞測人心。

儘管她並未見過房仁裕的面,但是房仁裕在給武家的感謝信中,無意間透露了一丁點自己的夙願。

武皇后立刻以此為誘惑。

出將入相!

光耀房氏!

重振房氏!

想著身上的重擔,房仁裕原本遊移不定的決心,不再動搖。

看著面前的武惟良,房仁裕送了大量財寶,熱情款待。

接下來,房仁裕面對叛軍,出擊的更加決絕,甚至多次深入山林之中尋敵,力求在局面崩壞之前,將賊首斬殺。

全州。

房仁裕又一次擊潰了一波襲擊他們運糧隊的賊兵。

看著一地的狼藉,房仁裕眼中沒有勝利的喜悅,只有一絲疲憊。

勝,還是勝了,可就是勝得不乾脆。

“都護,好訊息!”

致果校尉杜敏一臉喜意的來到近處,說道:“末將逮到一個叛軍的逃兵。

他藏了一袋面,屬下覺得不對勁,特地讓軍中的書記審問了一下。

您猜怎麼著?”

房仁裕高舉起馬鞭罵道:“快說!”

杜敏不敢賣關子,忙道:“他是叛軍的守糧兵卒,每日透一點藏著,湊齊了一整袋面,打算偷偷帶回來給自己的母親,他說他有一個七旬的母親,還有兩個孩子,家中就要斷糧,熬不住了。

這才偷了糧食下山,去救濟母親.”

房仁裕瞬間狂喜,說道:“如此說來,他知道賊兵藏糧的地方?”

杜敏舔了舔還帶著點血的嘴唇道:“正是如此.”

“太好了!”

房仁裕猛地揮了揮手臂,說道:“賊兵藏糧之處,應該就是賊人的巢穴.”

百濟這地方山林多而平原少,適合耕種的地方就更少了。

蘇定方年初春動兵,三個月滅國,隨即房仁裕坐鎮百濟,境內亂兵四起,有起義軍,也有趁勢的盜賊,一部分田地荒蕪,今年收成嚴重欠缺。

百濟叛軍最近時常進攻他們往來的糧道,可見叛軍存糧不足。

他們不可能有多餘的糧倉,也不能將藏身地建的離糧倉太遠。

房仁裕壓下心中喜悅,帶著幾分遲疑道:“會不會有詐?”

杜敏說道:“屬下看不像!”他頓了頓道:“屬下覺得得試上一試,不然太被動了。

他們就跟耗子一樣,到處亂串,我們就同讓他們牽著鼻子走一樣.”

房仁裕也不願意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思考了片刻,說道:“這樣!去求證一下,領著書記,就去對方家,看看是不是如他所說有母親有孩子,如果一切屬實,就將對方的母親妻兒控制起來,告訴他,好好領路,事成,本都護贈他黃金百兩,外加一萬錢。

若是有詐,便將他的妻兒母親,一刀刀的活剮了.”

百濟上層人士大多都懂華夏語以及文字,但是中下級別的官吏百姓懂得卻是不多,所以他們軍中多備懂得扶余語系的書記,用來與不懂華夏語的官吏百姓溝通。

**********

大屯山。

伯階正在巡視營寨。

相比鬼室福信、道琛喜歡跟在扶余豐左右高談論闊,伯階更重視手下這些好不容易湊起來的軍隊。

這來到營門前,伯階意外見自己的親隨成忠押著一人向山上走來,不免頓足等待。

兩人來到近處,成忠猛地一腳,將前面押送之人踢的滾了好幾圈。

伯階皺了皺眉,他對兵士極為關愛,不太認同如此行為。

對方摔了一個跟頭,也不起身,而是摸爬滾打的來到了伯階的身前,不住的磕頭。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

伯階看向成忠,說道:“這是怎麼了?”

成忠道:“這傢伙管教不嚴,麾下兵士逃跑了。

他竟還想隱瞞,私自下山,去將人逮回來.”

伯階雙目瞳孔一縮,言語立時冰冷,道:“人呢?”

“被,被唐人抓了!”

他說話舌頭都開始打卷,身子嚇得不住抖動,如大神上身。

伯階上前一步將人從地上提起,眼中透著吃人的目光,厲喝道:“快說,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是,是是這樣的。

今日是阿狗值勤,卻不見他蹤影。

我,我我知他有偷藏糧食的習慣,去他藏糧的地方尋他。

發現沒有他的人,糧食也不見了,知他逃跑。

他跑了,我也得受罰。

想著在沒有發現之前,將他抓回來。

也偷偷下了山。

他救過我的命,我們關係很好,知道他一定是帶著糧食回家給母親了。

在入村的路上,我發現唐軍押著他入村。

就,就逃回來了.”

伯階聽完眼眸透著一絲後怕,一把將人推倒在地,說道:“先壓下去!”

伯階頭也不回地走向主寨。

主寨裡鬼室福信、道琛兩人正跟著扶余豐愉快的談論大勢。

伯階直接打斷了他們,說道:“快,我們的行蹤暴露了,必須立刻轉移.”

鬼室福信、道琛本對伯階貿然闖入有些不悅,但聽他話,立刻驚出一身冷汗,忙問:“怎麼回事.”

伯階大致將情況細說。

鬼室福信氣得大罵:“豎子誤事.”

道琛卻眼珠子一轉,說道:“這麼說來,唐軍還不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已經發現我們行蹤的訊息?”

伯階聽得一怔,點頭道:“確實如此,唐軍要是發現了他,他逃不回來.”

唐軍可是有騎兵的。

道琛提議道:“那,我們何不如將計就計,就在營寨周邊,或是他們山上的道路上設伏?”

鬼室福信拍著大腿說道:“我覺得可行!”

伯階眼前卻是一亮,道:“不妥,唐軍最近的動作,越來越激進,甚至多次進山搜尋。

可見已經知道,耗下去與他們不利。

面對這個機會,他們一定會慎重行事。

他們人數在我們之上,兵勇將智,我們的伏兵未必瞞的過他們。

還有可能讓他們頂著伏兵,將我們擊潰殲滅.”

“但大師的話,倒是點醒了末將。

此次讓他發現我們的立足之地,定會勞師動眾來攻。

我們何不直接放棄此地,轉而全力去攻他們大營?”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金手指三個願望複製太陽系

果然存在即合理

向野而生長

粥瑤瑤

重生到平行世界,我靠現代歌逆襲

愛吃雞翅膀f

我和先生的日常生活

太了不起的雪落

夢四郎

乾太子

神陵雲都四天王

驍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