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半渡而擊

陳青兕眼中閃著興奮的光彩,他並沒有立刻做安排,反而問起了中臣大輝的情況。

“那個倭國人怎麼樣了?”

聽到這話的趙持滿是一臉歎服,說道:“還是大都督有手段,某隻是略施手段,中臣大輝已經決定為朝廷效力,願意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大都督,正等著大都督接見呢.”

“那將他帶來吧!正好問一問,現在倭國的情況.”

陳青兕說著,還讓人去準備一些乾果、蜜餞。

不多時,中臣大輝已經來到了近處。

看到陳青兕,這位倭國中臣家的庶子,當即跪倒在地,拜道:“見過大都督.”

陳青兕見中臣大輝走路有些不利索,臉上也有些青紫,想來受了不少的罪,和悅笑道:“委屈你了,吃點乾果,墊墊肚子。

現在是在軍中,待取勝之後,回到熊津,本督親自設宴,隆重款待足下.”

中臣大輝臉頰抽了抽,但看了一旁的趙持滿,很老實的跪伏於地,說道:“大輝願意歸順大都督,為大都督鞍前馬後.”

中臣大輝本就懼死之人,不然也不會在關鍵時候搶著洩露機密。

只是讓他公然背叛倭國,中臣大輝心裡還是很牴觸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

除了少個別牲口以外,大多數人對於背棄家族叛國都有一定抵制心理的。

尤其是倭國這種自尊心極強的民族……

不過人都會給自己找藉口與理由。

就如之前搶著洩密,中臣大輝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就算自己不說,道琛也會說。

何必白白便宜了對方?

現在也是一樣……

昨夜趙持滿對他用了刑,手段其實並不慘烈,只是牛刀小試而已,跟以往在長安,對付那些惡徒細作施展的手段不能相提並論。

儘管如此,這些小手段,對於中臣大輝這種倭國的高門子弟而言,也是難以承受的。

感受著皮肉上的痛處,中臣大輝立刻想明白了。

不管自己是否歸順大唐,這帽子都得扣在自己身上,最終自己都會背上洩密的罵名……

自己會被嚴厲的父親,毫不猶豫的除名,倭國上下說到中臣大輝,都會吐口唾沫,大罵叛徒日奸。

可自己沒有背叛呀?

左右都是遺臭萬年,與其再受折磨,不如好好配合。

不然既要被人戳脊梁骨,又要受身體心靈的摧殘,多委屈?

何苦來哉?

不如?

中臣大輝說服了自己,接下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陳青兕問著倭國的情況。

他先挑自己知道的問,看看中臣大輝有沒有耍么蛾子。

陳青兕在長安的時候是清流黨的黨魁,人脈遍佈六部。

禮部裡也有他的人,相聚的時候,會聊起各國情況。

陳青兕少不了多問幾句倭國的訊息,對於倭國的情形有一定了解。

中臣大輝也不敢說謊,因為在他眼中,陳青兕在倭國是有眼線的,地位還不低,至少比他地位高,能夠提前洞察倭國奇襲軍的行蹤。

如果不是需要他與扶余豐接觸,他的父親中臣鐮足是不會將這種機密的事情告訴他的。

中臣大輝一五一十的回答。

陳青兕不住點頭,確定面前這位中臣家的庶子是真的準備當倭奸以後,問起了倭國現在的部署情況。

中臣大輝將他知道的都說了。

陳青兕聽著中臣大輝的描述,眼中透著絲絲寒意。

倭國野心對於海東的覬覦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嚴重……

他們不只是派出了四萬援兵,他們的皇帝竟離開了飛鳥京,親自抵達筑紫坐鎮指揮,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大海人、中臣鐮足等權貴以及眾多隨從一同出征,簡直就是倭國版的御駕親征。

用中臣大輝的話來形容,幾乎等同於遷都。

可以想象,如果此次自己戰敗了,那在筑紫的倭國皇帝大有可能渡海北上。

他們的目標絕對不只是小小的任那……

筑紫國也就是後世的福岡縣,位於倭國的西海道。

現在倭國的皇帝與諸多臣子都居住在筑紫朝倉宮……

朝倉宮在壹岐以南的一個地方。

陳青兕特地讓中臣大輝在地圖上標出來。

中臣大輝指著靠近記憶中博多方向的位置,心中登時有數,他只是略微思考,便讓中臣大輝下去了。

待中臣大輝走後,陳青兕

下達了第一個命令:“傳令給劉刺史,讓他立刻出兵,全力攻打對馬島,儘量讓聲勢弄的浩大一些.”

對馬島是完美的軍事踏板,不管是從海東半島攻入倭國,還是從倭國攻入海東半島,這裡都是戰略要地。

很快,他又下達了第二個命令,說道:“傳令,讓杜統領率水師南下,避開對馬、壹岐,由平戶方向登岸,向朝倉宮挺近.”

既然倭國現在的核心在筑紫朝倉宮,他就讓劉仁軌直接拿下對馬島,劍指朝倉宮。

倭國肯定會為之惶恐,他們除了將周邊兵馬聚集到朝倉宮,派重兵死守壹岐島別無他法。

如此一來,位於倭國最西北角的平戶必然空缺,可以由此路直插倭國腹心地。

安排好這一切,陳青兕才針對此刻順江水而上的倭國四萬士卒,作了最後的佈局。

……

倭國的船隊逆著河流而上,倭國的後將軍,越國守阿倍比羅夫站在主艦上,眺望著兩岸的田地,眉頭不自然的皺起,似乎察覺到了氣氛有些不對勁。

阿倍比羅夫看著兩岸頗為冷清的田地,眼中透著絲絲不安。

太安靜了,河道的兩岸,安靜的有些異常。

百濟的水資源寶貴,這白江是熊津江入海處形成的一條支流,得支流灌溉,左右田地肥沃,種植者不少的田地。

儘管現在春耕已過,左右江岸田地已經種下了秧苗,但還需農人細心打理的。

這時近午間,左右田地竟沒有看到農人在打理田地。

實在奇怪的很。

“樸市秦君,你覺不覺得有些安靜?兩岸竟沒有見到農人……”

樸市秦造田來津手搭著眼簾向遠處望去,果真如此。

“許是我們聲勢浩大,他們遠遠的發現我們,躲避開了.”

樸市秦造田來津想了一個說得過去的藉口。

阿倍比羅夫微微頷首,似乎只有這個說法。

“加快點速度!速戰速決!”

阿倍比羅夫壓下心底的不安,下令加快行船的速度,直至匯入熊津江。

“快,立刻登岸!”

阿倍比羅夫激動興奮,下達了登岸的命令。

他們所在的地方離熊津城只有五里地,在白江還能隱蔽蹤跡,但進入熊津江以後,肯定是瞞不住的。

熊津江是百濟的命脈所在,除了灌溉周邊田地,還承擔著水上運輸的重擔。

依照他們提前得到的訊息,熊津城是沒有多少守兵的,但熊津水寨卻有一支唐軍水師駐紮,任務是護衛遼東半島的水道。

先以最快速度拿下熊津城,然後分兵乘舟船順熊津江而下,直取熊津水寨,將唐軍屯於水寨裡的船艦據為己有。

這一切都是他們計劃好的。

到了這一步,阿倍比羅夫就算察覺了點點不正常,卻也由不得自己臨時改變計劃。

他當不起怯戰退兵的結果……

阿倍比羅夫留了一個心眼,他並沒有親自登岸,而是讓樸市秦造田來津負責登陸。

樸市秦造田來津也未多想,滿心滿眼的都是攻下熊津,然後入城劫掠一番,這新羅婢天下聞名,百濟的女人也是不差的。

樸市秦造田來津呼喝著兵士登陸,動作嫻熟。

樸市秦造田來津是四國豪族,領地位於瀨戶內海附近,水戰經驗豐富,指揮兵士登岸也是得心應手。

阿倍比羅夫見半數兵士已經登岸,心中暗笑自己多疑。

然而便在這時,就在他回頭準備下船登岸的轉瞬間,眼角餘光不經意地掃過四周,彷彿有什麼不對勁。

阿倍比羅夫望著上游望去,這一望之下頓時張目結舌:上游那寬闊的河道上竟浮現著大大小小不知名的東西,正以極快的速度,向他們這裡猛撲過來!

“那是什麼?”

阿倍比羅夫眯起眼睛,想要看仔細些再作判斷。

但此刻已日上中天,水上折射的白光,刺著他眼睛生疼,一時竟看不清楚。

隨著東西靠近,他這才發現竟是一片片的竹筏,竹筏順流而下,很快就撞上了他們堵在河道上的舟船。

發出碰撞的聲音……

不少倭國士兵,一時不察,摔進了熊津江。

倭國的船不大,這竹筏的撞擊之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這並不足以讓倭船受損,也不足以讓倭兵傷及性命。

落水的倭兵在船上戰友的救援下,爬上了倭船。

水性好的,甚至直接爬上了竹筏。

竹筏上有好多瓦罐,因為撞擊之力橫七豎八的倒著,裡面還流出了褐色的液體。

這一切在中軍的阿倍比羅夫是看不見的,只是未知的恐懼,讓他下達了命令:“速度將竹筏推離我船……”

他命令還未下達,十數支火箭躍空而來。

在竹筏群的末尾,竟藏著十數名兵士,他們射出火箭之後,立刻跳水遁走。

火箭射在竹筏之上,火焰沖霄而起。

就在烈火被點燃的瞬間。

馬蹄踏地的聲音跟著響起……

阿倍比羅夫往前眺望,無數頂鐵盔的騎兵由東北方向奔襲而來。

先頭部隊是一色騎兵,黑色的鎧甲反射著太陽光,好似一群從地獄來到人間的鬼神。

阿倍比羅夫渾身顫抖,一時間竟不知如何開口指揮。

他知道在兵法上,這一招叫做半渡而擊。

能夠讓登岸的兵士,進不得,退不得。

他對此是有所防備的,但在半數兵士登陸之後,便覺得無所畏懼。

畢竟唐軍大部隊正在南下與百濟復國軍作戰,熊津城是沒有多少守軍的,就算他們大膽的來襲,也有能力抵擋。

可現在又是火攻,又是騎兵突擊,這明顯就是唐軍的大部隊。

阿倍比羅夫終究久經戰陣,此時面臨危機,故有一時惶恐,卻也很快恢復冷靜。

一邊下令讓樸市秦造田來津抵擋,一邊讓人救火。

無論如何不能捨棄岸上的兩萬兵士,不然就算順利逃脫,又如何跟皇帝交代?

聽到阿倍比羅夫的命令,樸市秦造田來津氣得破口大罵:“龜孫子,你怎不來擋?”

他們一行跨海而來,只是在白江口以西的荒島附近休息了一夜,今日天明就從白江逆流而上,直至熊津江,然後登岸。

兵士早已疲累,他們倒也不是完全不設防,只是壓根沒有想到這裡會出現唐軍的大股部隊,更沒有想到還是騎兵,來得如此突然。

當時他們都被大火吸引住了心神……

樸市秦造田來津並不知道江面上的情況,還以為哪個糊塗蛋,無意間引發了火災,還想著救援。

唐軍突然殺到,又是騎兵開路,如何抵擋?

樸市秦造田來津知抱怨無用,立刻安排了長矛手上前壓陣,希望能夠憑藉長槍的優勢扛住騎兵的突擊。

但很顯然,樸市秦造田來津並沒有應對騎兵的經驗,或是應對華夏騎兵,或遊牧民族騎兵的經驗。

誰家騎兵隊正面衝陣的?

只見唐軍騎兵一分為二,他們分作左右兩部,掠過長矛手的槍陣,從側翼切入其中。

唐軍負責衝陣的大將正是賀慶豪與徐說。

這主帥用人也是有講究的。

毫無疑問,諸將中最能打的是黑齒常之、然後是程務挺、趙持滿,但陳青兕不能只用他們,就算明知道用他們能夠增加勝算,能夠減少傷亡,能夠更快的結束戰鬥也不行。

任何事情都講究雨露均霑,可以偏心,但不能專寵,會出大事的。

賀慶豪就是那個對上遲受信的倒黴蛋,他戰意昂揚,結果對手溜了。

而徐說負責壓陣殿後,也是寸功未立。

諸將多多少少都有所獲,兩人自不是滋味。

現今陳青兕將安排他們兩人作先鋒破陣,自是卯足了勁,將滿嘴的是酸味都宣洩出來。

這個時期的唐將,就沒有不能打的。

或許比不上黑齒常之、程務挺,對付區區倭國兵,卻也是綽綽有餘。

兩支騎兵隊在他們主將的率領下,當者披靡,見人便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鑿穿了敵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100次相親

華南德龍小說

原神:我是冰之女皇的弟弟

南墨錦嘟嘟嘟

快穿:我靠死遁攻略男主

蔓蔓野草

我和我的遇見

檸韶

聖殃

鏡花非花

塵埃歸途

緣年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