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不戰而制勝

陳青兕見沙陀相如已經受到了黑齒常之的影響,誠心歸附心中也是歡喜。

百濟現在的情況表面大定,但其實內裡依舊暗流湧動。

想要讓一個存在數百年的國家徹底臣服,哪有那麼容易。

只不過陳青兕用雷霆手段震懾住了他們,又強勢的覆滅扶余豐的叛亂,全殲了四萬倭兵,百濟內部的宵小不敢妄動,俯首聽命。

這種震懾是有時間限制的,而且會因為恐懼的累積,會漸漸的走向極端。

威懾不是治理一個地方的最好情況,它帶來的效果只是一時的……想要永遠的掌控,真正長治久安,必須做到恩威並施。

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才是王道。

老祖宗的智慧是經久不衰的。

陳青兕接下來在百濟所行之道將會是施恩,透過黑齒常之、沙陀相如這些在百濟擁有一定地位身份的降將,將恩惠層層向下散佈,以獲得最佳效果。

黑齒常之、沙陀相如在未來將取得至關重要的地位。

陳青兕也不怕將兩人培養成百濟未來的無冕之王,他們就是最樸實的工具人。

等到兩人威望到了一定地步的時候,不管是李治,還是陳青兕都不會讓兩人踏足百濟領土的。

如此能打的猛將,就應該去西方在面對吐蕃、大食的戰場上發光發熱,而不是縮在百濟這一畝三分地。

坐在朝倉宮的主位,陳青兕嘉獎了每一個位將官的功績,作了簡短的總結,以大都督的身份表示出對於他們功績的肯定,讓他們再接再厲。

隨後陳青兕拉著劉仁軌在朝倉宮雅緻的別院裡,一壺小酒,兩碟小菜,相對而坐。

開始對倭國真正的定計佈局……

不管在什麼時候,拿出來商議的都不是什麼大事。

真正的大事,永遠是最小撮的人先決定的。

除非出現真正戰略上的過錯,或者下面的人有真正更好的見解,一般來說,基調都是定下的。

所謂的集眾人之長,不過是給下面的人一個參與感而已。

陳青兕面對劉仁軌一人,說出了自己最終的目的。

石見銀山,不,現在應該叫東隅銀山。

劉仁軌聽到這裡,心中的一切疑難問題都得到了解釋。

“原來如此!大都督,可藏的深,就覺得奇怪,區區倭國,真不值得這般勞師動眾.”

劉仁軌拿下肥後、筑紫、長門之後,開始惡補倭國內部的情況。

倭國這些年發展迅速,除了依靠遣隋使、遣唐使外,還有數量龐大的歸化漢人也有不少的功勞。

這些歸化漢人大多都是南北朝的難民,那個時候中原天下動盪,混亂不堪。

北方的漢人除了南逃之外,還有不少人是向海東半島逃亡的。

這也是海東半島崛起的重要原因。

倭國在聖德太子那時代,就開始向國內引進歸化漢人。

這些人多多少少都獲得了重用,對於倭國的情況瞭如指掌。

劉仁軌便是透過收買這些歸化漢人,瞭解倭國的國情。

這瞭解的越深,劉仁軌便覺得古怪。

倭國這個島國對於他們中原來說,實在無利可圖。

倭島狹長,崎嶇多山,平原面積狹小,物資極其匱乏,國內只有少數平原,如濃尾平原,京都一帶的畿內平原,以及關東平原等。

這些所謂的平原加起來還不及中原江南的一個大州。

就這狗不拉屎,鳥不生蛋的地方,劉仁軌想不出任何可取之處。

依照他的看法,將對馬島掌控在手,挽扼要地,威脅倭國、新羅的海岸線即可。

實無必要,為了無法耕種,難以立足的山地,勞師動眾。

現在得知陳青兕本意在石見境內的大銀礦,一切都明瞭了。

劉仁軌說道:“此事倭國人不清楚?”

陳青兕道:“倭國人在冶煉方面並不擅長,不知山中有寶。

昔年虯鬤客張仲堅率眾出海,所行之人就有一位精通風水堪輿的奇士。

他曾遊歷石見,探得山中有大銀礦。

抵達百濟的時候,特地尋人暗訪調查,確定了山中確有大礦,儲量異常豐富.”

陳青兕知道如何得知石見銀山的訊息是最大的漏洞,也一早想好了藉口。

劉仁軌也不細問,說道:“即便現在不知道,待我們取得石見,正式開採銀礦的時候,倭國肯定知道。

這潑天的富貴,誰不眼紅。

肯定會明裡暗裡搗蛋的,除非將他們徹底打服,讓他們不敢心生歹念.”

陳青兕道:“我也是這個意思,但更進一步,在倭國的廟堂上培植親唐一派,徹底顛覆他們當前的政治生態。

據我所知,倭國是有親唐一派的,只是給刻意打壓了。

最好讓他們內部先鬥一陣子,給我們在倭島立足的時間。

等到我們站穩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他說著望向劉仁軌道:“正則,對於打服倭國,你有什麼好想法!”

他見劉仁軌正想開口,突然想到《三國演義》裡的一幕,說道:“先不急著說,你我寫在這桌子上,看看是否所見略同.”

劉仁軌先是一怔,隨即笑道:“若是略同,當真是一件美談.”

他說著用手沾了點酒,在案几上書寫,為了避免陳青兕偷窺,還用手將答案蓋住了。

陳青兕也在案几上寫下簡單的兩個字。

“我數到三,一起揭示答案!”

陳青兕笑著,說道:“一、二、三!”

隨著“三”字落下,陳青兕、劉仁軌都移開了手掌。

陳青兕這裡是“不打!”

而劉仁軌寫的卻是:“不戰勝敵.”

意義一樣,可配合的卻不到家。

陳青兕遺憾道:“你我相識一場,在這默契上,卻差了一籌.”

劉仁軌搖頭不語。

兩人當即就定下了基調。

跟倭國打,最好的戰術就是不打。

這是瞭解了倭國內部情況以後,兩人定下的最佳方略。

倭國不同於中原,他們地處狹長的島國,境內八成皆是山地丘陵,並不適合耕種。

他們可種田地稀少,也形成了特殊的作戰方式。

他們通常在夏冬時候動兵,一場大戰持續的時間往往不會超過半年。

因為戰鬥一方的農兵需要回去種地回去收割。

耽誤的時辰,等同耽誤了收成。

倭國本就耕地少,耽誤了收成,會直接影響生計問題。

故而在倭國絕大多數的戰鬥,至多不會超過半年。

一超過這時間,兵卒就會無心戰鬥,想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

除了少數位於平原處的藩主,擁有一定的存糧,大多數的藩主是無法儲存過多糧食的。

他們的耕地就那麼一點,產量得不到提升,大多藩主自然不存在餘糧這東西。

倭國皇室掌握著得到完全開發的畿內平原,擁有的糧食可稱舉國之最。

但此番征伐耗損了不少,而今他們為了對付唐軍,開始將舉國之兵調往畿內,準備打一場轟轟烈烈的衛國戰爭。

陳青兕固然不虛倭國,卻也不願拉著唐軍陷入與倭國死磕的泥潭之中。

既如此不如耗著,看倭國的勤王軍聚在畿內,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就看倭國這大軍聚集在畿內,能夠堅持到幾時。

陳青兕、劉仁軌兩人眯著眼睛,似乎在看倭國勤王大軍的未來。

劉仁軌突然想到一事:“如果說來,大都督的目的就不是滅了倭國.”

陳青兕道:“日後有機會,可隨手覆滅。

現在費心費力,討不得好,滅之作甚.”

劉仁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如此說來,那就是他們為了鼓勵士氣,惡意編造的事情了.”

他將倭國在飛鳥京釋出的檄文跟陳青兕一說,檄文上各種醜化陳青兕囂張跋扈,將他視為魔王,要將整個倭國吞噬的惡徒。

陳青兕想了想道:“如此……左右閒來無事,那就跟他們玩玩輿論戰。

正好試一試,那些親唐派的成色.”

他知道現在倭國依舊以中大兄皇子一派為首,他們的檄文是取不得多少效果的。

但只要中大兄皇子一派,日暮西山,這檄文就會成為倭國那些敗犬最後的稻草,也將是捅向中大兄皇子一派的刀。

無論如何,陳青兕都不可能讓倭國掌控在中大兄皇子、大海人皇子這些倭國有能力的皇帝。

陳青兕又與劉仁軌商議了一下細節,方才分別。

陳青兕立刻找來盧照鄰,讓他寫一篇檄文,說道:“言辭犀利一些,將我們的主要意思表達出來。

總之透露一個意思,我大唐有仇必報。

此番倭國侵我疆域,傷我將士。

不將罪魁禍首誅服,絕不罷兵.”

他有些期待,看看這位大才子能夠寫出一篇什麼樣的檄文。

但很快,陳青兕就失望了。

倒不是盧照鄰寫的不好,這位初唐四傑之一的才子,論文采那是這個天下最拔尖的存在。

他的檄文寫的有理有據,字句清晰,道理明瞭,可稱檄文典範。

可與他想象中駱賓王的那篇檄文差點意思。

陳青兕想了想,也沒有想著讓盧照鄰修改了。

這位大才子身在盧家,衣食無憂,仕途順遂,體會不到駱賓王的那種感覺,應該也寫不出“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這等字句。

他讓人將檄文散發出去,同時也針對接下來的戰略,對於唐軍作了一定的排程,尤其是將大唐水師調撥至瀨戶內海。

如陳青兕預料的一樣,此刻倭國上下士氣正盛,他們已經被激發出了護衛國家的鬥志思想,滿心滿腦的都是要將入侵的唐軍驅趕出倭島,喊出了“日本島是日本人的日本島,將入侵賊寇,驅離出島”的口號。

陳青兕的檄文並沒有效果,沒有掀起一點風浪。

但漣漪還是有的……

奈良斑鳩町法隆寺。

和尚弁正將手上的檄文遞給了犬上三田耜,說道:“我便知道,唐人都是謙遜友善的,怎麼可能如難波惠日說的那樣無禮?”

弁正是大唐留學僧,永徽四年出使大唐,有幸拜入玄奘法師二徒弟窺基大師的門下修習佛法。

玄奘法師是大唐最著名的紫衣法師,窺基大師又是開國元勳尉遲敬德的侄子。

弁正跟著窺基大師,自然感受不到人情冷暖,只以為所有唐人都是他遇到的樣子。

所以從一開始就不信難波惠日編造的謠言。

犬上三田耜眼中也閃過一絲怒意,他沒有弁正那麼單純,儘管也不全信難波惠日的話,卻也知道有一部分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半真半假的話語裡,哪一些是真,哪一些是假。

現在犬上三田耜確定了,唐廷的目的不是要滅倭國,要的是罪魁禍首中大兄皇子的命。

“可惡,那混賬,竟將自己的命與我倭國的命繫結在一起,他憑什麼?”

“為了倭國,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犬上三田耜壓低著聲音。

弁正低聲道:“我們應該怎麼做?”

自從中大兄皇子掌權以後,他開始恢復神道地位,有意無意的打壓佛教。

在弁正眼中,中大兄皇子才是真正的魔王。

“等!”

犬上三田耜說了一個字,“現在天下勤王軍紛紛向近畿集合,我們不是對手,先等一等.”

飛鳥京!

“哼!”中大兄皇子不屑一顧的將手中的檄文丟在地上,“他們也就只有這點小伎倆了.”

中大兄皇子現在有些意氣風發。

連他自己也想不到在這危難的時候,國內竟然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一個個原本不太聽話的貴族,一個個相互矛盾重重的藩主,面對唐廷的威脅,居然罕見的眾志成城,聯合在了一起。

聽著各地的勤王軍一點點的聚集,手上的兵越聚越多。

中大兄皇子眼中透著一絲死灰復燃的野望。

為了日本,中大兄皇子已經決定放棄自己的政治生涯,交給弟弟接任。

只是因為內部的原因,並沒有成功。

現在……

如果自己帶領天下勤王軍,在戰場上徹底擊潰唐軍,屆時威勢必然大漲。

如此一來,自己將是日本的英雄?

英雄怎麼能退位?

中大兄皇子忍不住翹起了嘴巴,幻想著自己成為日本救世主的時刻。

“兄長……”

大海人皇子大步走進殿內,低聲道:“不好了,趕來的勤王軍大多都沒有攜帶多餘糧食,需要我們補給。

可我們的糧食,也不多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老來人間,看誰敢改姻緣線

金子高

開學當天,直接覺醒S級異能

海帶貝

五馬路的小魚兒的新書

五馬路的小魚兒

重生八零,開局吊打吸血鬼

七里蘇木

穿越到汪汪隊成了金毛

天界山的塔莉埡

如星辰般閃耀

ZY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