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遇敵 果決

阿倍比羅夫自信滿滿。

佐平徒冬音律見狀也附和大笑,其實他根本不知中原的唐國有多少強,甚至連百濟的實力都不清楚,只是離百濟最近,百濟的商人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很好用的生活物資,一切訊息來源都是來自於百濟商人。

太平盛世還好,百濟還有精力照拂一下身旁的小國,但因陳青兕的出現,高句麗、百濟、新羅三方內部打了足足兩年,邊境都處在長期陳兵狀態,內部經濟壓力極大,自然沒有多餘的心力照顧儋羅這個小老弟。

蘇定方覆滅百濟以後,房仁裕壓根就不知有儋羅這個小國,完全不予理會,也導致了佐平徒冬音律這個儋羅國國王完全失去了對外的聯絡。

倭國這帶著物資糧食的慷慨舉動,讓這位儋羅國國王將他視為最好的朋友,說道:“我儋羅與百濟交好,也願意出兵兩百,以表心意。”

兩百兵,對於儋羅已經很不錯了。

儋羅國唯一的軍隊就是他的四百護衛,兼顧維繫治安工作。

佐平徒冬音律給出了自己一半的兵力,就是想分一杯羹,露一露臉,好在未來的宗主國面前表現一二。

阿倍比羅夫對於這兩百兵不屑一顧,此番大戰他們倭國也是下血本的,東拼西湊弄出了一千艘可以渡海的船,四萬名久經戰陣的兵將,就連他們的皇帝齊明也親赴筑紫指揮。

這個時候,李治還沒有自稱天皇,倭國自然也不存在天皇之說。

一般而言,在華夏文化的體系裡,周邊諸侯只能稱王,不能稱皇。但倭國天生反骨,聖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說,編排了皇紀,也自稱天子,以皇帝自居。

在四萬大軍面前,佐平徒冬音律的這兩百兵不夠塞牙縫的。

不過阿倍比羅夫這些日子在儋羅島遊玩,發現這儋羅島意外是個風水寶地,有畜牧的草地,有適合耕種的土地,還有山上還有奇珍,海里也有水貨,物產極其豐富。

儋羅一群未完全開智的野人佔據這種寶地,實在是暴殄天物。

阿倍比羅夫現在一門心思都是打贏唐軍,然後順勢將儋羅國拿下,一併送給偉大的齊明帝。

“越國守!”

一位矮小的傳令兵從遠處快步奔跑而來,他連滾帶爬的跪匐在地道:“唐軍出兵了,一萬兵,全數出了熊津,現在的熊津只有不到千餘守衛。”

“好!”阿倍比羅夫大叫一聲,他揮了揮手道:“下去吧。”

佐平徒冬音律說道:“越國守這是要出征了?”

阿倍比羅夫眺望著百濟方向,自信滿滿的道:“再等一等。”

得讓唐軍與百濟復國軍交上手才行,只有百濟在唐軍手上吃了虧,實力大損,對方才會需要他們,也會給他們更大的讓步,割讓更多的土地。

任那?

不過是海東半島的南方一隅之地,如何能夠滿足倭人的野心?

阿倍比羅夫名為圍魏救趙,實則是坐山觀虎鬥。

透過李紅清在扶余島的訊息,即將抵達前線的陳青兕,得知倭國並沒有立刻出兵,依舊是按兵不動。

陳青兕聽到這訊息,略微錯愕,但很快就明白過來,心道:“倭國小兒,不知天高地厚。在此關鍵時刻,猶自各懷鬼胎,豈能不敗。”

陳青兕原本打算先破倭國水軍,然後以大勝倭國之威南下,不戰可勝。

但現在倭國想坐收漁人之利,不打算立刻出兵,那他只能順勢而下,先破百濟叛軍,再回頭收拾倭國。

陳青兕這些年讀了不少先賢戰例,配合兵書理解,頗有心得,深知統兵作戰,最忌躊躇不前,

尤其是自己初次統兵,軍中威望不足,行事更要果決,免得麾下將士疑神疑鬼,對主帥的命令生出質疑。

“繼續南下,尋敵決戰!”

得知計劃有變,陳青兕並沒有懊惱,而是立刻作出了改變。

他叫來了程務挺。

“程校尉,給你兩千輕騎,將敵人的探馬給我拔了,能夠尋得敵人的蹤跡那是最好。”

陳青兕讀了不少兵書,也看了不少戰例,但此刻真正到了指揮的時候,他才知道打仗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實中的戰鬥很多時候都是在眼黑狀態下進行的。

你不可能如戰略遊戲裡那樣,有一個大平面圖,就算開迷霧也能猜個大概。

真實的情況往往都是彼此摸不清對手的第一時間動向,得到的訊息,都是一些過時的情報,敵人不會傻傻的在一個地方等著你來攻打。

百濟這地方又多山多林,敵人人數雖多,可分散幾部,各自行軍,很難第一時間掌控對方的動向。

陳青兕只是知道賊兵的大概方位,可具體在哪裡修整,向何處進攻,卻是不知。

不過百濟因本土作戰,他們熟悉地形,進退移動之間,肯定是佔據優勢的。

當然唐軍也有屬於自己的優勢騎兵隊。

百濟山多林深,缺乏畜牧之所,就算百濟滅國之前,他們的軍中豢養的馬匹也只供將官使用,何況是現在的叛軍,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組建騎兵隊。

戰場上想要取勝,理當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程務挺得令之後,領著千騎離開了大軍。

程務挺自幼跟隨父親程名振親臨戰陣,行軍作戰各方細節都是對方手把手教的。

此刻他手中拿著地圖,目光在幾處關鍵的地方迴盪。

這尋敵也是一門技術。

除非對方主帥是蠢貨,不然不可能錯過既可隱蔽又攻守自如,可進可退的戰略要地。

只要對著此處地方摸索,保管一摸一個準。

程務挺叫來幾位軍中隊正,說道:“李隊正,伱去這裡,這裡有一片丘陵,攻守自如,好好探查。”

“許隊正,你去這裡,這裡有一座低山,看看是否有敵人動向。”

“胡隊正,你去此地,此地叫烏鴉嶺,山石遍地,也是賊兵天然安營之地。”

程務挺這一系列安排已經展現了一代名將的風采,他所搜尋之處都是不適合唐軍騎兵突擊的地方。

他相信能夠將房仁裕逼成這樣,百濟叛軍中是有能人的,不可能犯明顯的錯誤。

“其餘人隨我走……”

他目光落在地圖上西南方向的一條溪流,大軍行動,需要用水,沿著水流搜尋,保管能夠尋得蛛絲馬跡。

程務挺來到地圖所繪製的溪流處,一路沿著溪水而上。

“報!程校尉,發現敵蹤,在烏鴉嶺發現了有賊兵的痕跡。此外還有一支部隊正在向烏鴉嶺的方向行動。人數不下三萬……”

驀然間,前往烏鴉嶺搜尋的胡隊正派人傳來了訊息。

程務挺這位青年的校尉將掛在馬鞍上的頭盔,戴在了頭上。

銀白色的頭盔,擋住了半張稜角分明的臉,堅毅的眸子露在外邊,散發著北地男兒粗野豪放的魅力。

“有三萬,足以說明這是賊兵主力,他們向著烏鴉嶺的方向移動……烏鴉嶺上有賊兵的動向,表明他們打算在此處安營立足,賊蹤是對方的先頭探路隊伍。”

他眉頭緊鎖,使得英武面容有些陰沉。

陳青兕的大軍正向此處駛來,從時間來算,今日午後,雙方就會形成遭遇之勢,將會發現彼此大部隊的蹤跡。

烏鴉嶺多山石,此地曾遭遇過地龍翻身,震裂了大量的巨石。

百濟人開採無度,形成了一處碎石遍地的山嶺。

極其難攻。

唐軍最大的優勢是裝備精良,換而言之裝備好,等同更加笨重,踩著碎石進攻,在地形時就失了先手。

他看著地圖,目光落在烏鴉嶺以南的一處荒野,他連忙問道:“此處是否可以供我騎兵突馳?”

趕來彙報的斥候道:“確實有一片開闊的荒野。”

昔年百濟王建造宮殿,他們整理出來了一片荒野供監軍以及開採山石的工人休息,以及堆放石材之處。

程務挺立刻道:“快,速去將敵蹤告之大都督,便說尋得敵蹤,賊人正向烏鴉嶺移動。末將盡量延遲賊人前進,請他速速支援。”

只要能夠阻擊賊兵上烏鴉嶺,只要撐到援兵到來。

烏鴉嶺下的荒野就是賊人的墓地。

程務挺高舉手中長槍,喝道:“隨我前往烏鴉嶺,準備戰鬥!”

程務挺身旁有一位黝黑矮胖將軍,坐在馬背上搖搖欲墜,憂心忡忡道:“程校尉,賊兵有三萬,烏鴉嶺上的賊人數量不知,我們不足兩千,此刻上去敵眾我寡……”

黝黑矮胖的將軍叫郎玉虎是百濟人,讓之隨行的主要目的是翻譯。

程務挺少年意氣,道:“郎將軍且看我殺敵便好。”

郎玉虎聽出了話音中的不屑,燥熱的黑臉通紅,說話都不利索:“是,不是,我也不是貪生怕死……”

程務挺卻不理會他,下令道:“出發!”

一千五百騎兵快馬加鞭,從所在的無名小溪,直插烏鴉嶺下,他們從右邊繞過碎石遍地的烏鴉嶺,南行再拐了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地形複雜的烏鴉嶺拋在了腦後,眼前的荒野上螞蟻一般地聚攏著眾多的人。

他們排列著隊伍,似乎已經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見他們到來,居然並沒有任何異動,好似請君入甕。

三萬餘眾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邊。

這時在前方一直盯著敵軍動向的胡良,胡隊正親自來到了近處,“程校尉,叛軍見到我部後開始列成方陣,似乎要向我軍進攻。”

郎玉虎大驚道:“果然有準備!”

程務挺輕哼一聲:“列陣?還進攻?”不屑地嗤笑道:“是真想將某吃下,還是虛張聲勢,兩說呢!”

他手中馬鞭遙指敵陣:“我軍都是騎兵,進退迅捷,叛軍大都是步兵,一旦在這種開闊荒野與我交戰,進不得,退不得。他們之所以列陣作出進攻的姿態,無非就是妄想以兵力優勢嚇阻我軍,以便儘快的搶佔烏鴉嶺罷了。”

他不屑一顧的笑著,彷彿一頭即將撲向獵物的猛虎。

“大唐的將士們,可聽過我太宗皇帝三千破十萬的壯舉?可聽過蘇邢公,五百踏頡利可汗大營的事蹟?現敵眾我寡,你們可敢隨我一戰?”

“有何不敢!”

胡良當即響應。

隨後“有何不敢!”四個字,響徹天地。

唐軍衝陣,從來不在乎對面有多少人。

郎玉虎看著一張張無所畏懼的臉,腦子一片空白。

有這麼打仗的?

旌旗獵獵,鼓聲陣陣。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近乎三萬多百濟軍列成方圓二里的方陣,一身青褐色的皮甲,顯得分外扎眼。

站在臨時堆成的高坡上,扶余豐向下俯視密密麻麻計程車兵,又看對遠處的唐軍,咧嘴笑道:“正武將軍還在等什麼,直接將他們殺了,要讓唐廷知道我們百濟的力量。”

扶余豐是百濟國的質子,自小就丟在倭國都城,給當豬一樣養著,心底根本沒有打仗的概念,只是看著自己這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而唐軍那邊就零零星星的小部隊。

這場面,自然是自己的洪流將對方淹沒。

正武卻不敢接話,皺眉看著遠處,心中焦慮。

依照原定計劃,他們是打算在烏鴉嶺安營的。

烏鴉嶺的地勢適合輕步卒戰鬥,能夠限制唐軍的騎兵以及甲冑步卒的發揮。

以烏鴉嶺為中心,周邊的山林為左右翼機動迎敵。

卻不想唐軍竟提前發現了他們的行蹤,還派出了小股部隊前來攔截。

可以肯定唐軍的大部隊正在向這裡趕來。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繼續前進,在唐軍主力未來之前,強行突破這支小股騎兵的阻截,依照原定計劃,以烏鴉嶺為據點與唐軍一戰。

其二,自是退卻。放棄烏鴉嶺,另選立營決戰之處。

百濟這邊多山多林倒也不是尋不得烏鴉嶺這樣的戰略要地,只是現在烏鴉嶺上有三千探路的先頭部隊,他們此刻撤退,那先頭部隊可是要送人了。

便在正武準備作出抉擇的時候,對面傳來了呼喝之聲。

隨即千騎夾雜著漫天的塵土向他們衝殺過來。

好嘛!

不用選了。

正武立刻意識到,對面的唐軍根本就沒有讓他們徐徐撤退的打算……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穿越古代當丫鬟

my虛妄

哭死,她真的又瘋又灑!

Eghver灼瑾

赤熱的青春暗戀

回陌一笑

我的系統只會開掛

懵逼的小強

聖光騎士傳

呵呵哈哈嘍

時南雨

別楠過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