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國術館的講堂之上,徐重光一襲白衣,在風中獵獵作響,他以丹田發力,音浪滾滾如雷,遠遠傳遞出去,令在場每一個人,都能清晰地聽到他所講述的內容。

臺下,數百位來自北方各省的武師拳師,正靜靜地聽著他所講述的內容。

“內家拳煉骨的精髓,就在於一個抖字。”

“皮肉的力量,只需要整合起來就可以,而骨頭的力量,則要以明勁的方式打出去,因為骨頭是人身堅硬的部位,所以,只有明勁,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骨頭堅硬的特點!”

骨的定義,本身就是指人或動物肢體中堅硬的組織部分。

“所以練骨的方向,是把骨頭越練越硬,越練越靈活,明勁功夫自然越來越強,是故煉骨大成,就是明勁大成,骨頭往硬的方向練,那就明剛,往靈活的方向練,那就是明柔。”

“形意拳,八極拳,都號稱剛猛第一的拳術,就是因為在練骨的方面,尤其獨到之處。”

“那麼,我便說一說,形意拳乃至各個內家拳,煉骨都是怎麼練的。”

每一個境界的奧秘所在,徐重光毫不藏私,他首先就要公開自己這一派練骨的方法。

皮肉筋骨當中,但凡是涉及到淬鍊筋骨的,過去都是被各門各派視作最寶貴傳承的,如同命根子一樣珍視。

想要學到手,都要發毒誓,絕不輕易外傳。

這種東西被徐重光毫無顧忌的道了出來,聽得在場所有練武之人,紛紛臉色潮紅,心中激動萬分。

“要是早十年能聽到裴先生講武,我何至於一輩子都只是個拳師啊。”

淬鍊皮肉,那是比較容易學到,所以天下大部分練武之人,終其一生,都只是煉皮大成的水平。

在往上想要煉骨,煉筋,其中的法門,訣竅,就沒那麼好得到了。

即便這二十年來,風起雲湧,時代變幻,煉筋骨的方法不再像過去那麼機密寶貴,但也不是不經過考察便可以隨意傳授的。

一旦得到師父傳授筋骨功夫了,那就代表你是正式收入門牆的內門弟子了。

“形意門,或者說內家拳,內部有一個詞語,叫做試力。”

徐重光端著一個茶杯喝了口水,道:“試力的時候,會產生骨鳴,這就是內家拳從皮肉進入到煉骨階段時,必然會產生的一種基本現象。”

“一般是從小到大,從大到小,各關節都會響到,而要鳴的關節,也根據具體的各門方法,順序不同,但是一般都是從肩和跨開始,所以心意六合拳的宗旨裡面有一條,叫做肩與胯合。”

“煉皮肉之所以要練出那種上窄下寬的體型,就是為了方便煉骨這個階段,肩與跨合。”

“那些武術高手,搭手試力,聲如爆豆子一般從頭響到尾,那就是煉骨大成了。”

所以煉骨階段對應的明勁,打拳踢腿的時候,就會有如同功夫片、武打片中那種啪啪的音效。

“具體方法就是一個字,抖!”

徐重光淡笑道:“第一抖肩,肩主上半身,所以抖肩同時抖手,具體操作也很簡單,沉肩墜肘,肘部貼住肋,小臂抬起,掌心對準乳根,從肩到肘到腕到手放鬆,然後上下甩手。”

“這一步成了,手指之間骨骼的撞擊,就能夠發出啪,啪的聲音。”

這種詳細無比的操作方法,徐重光都講述出來了,就差手把手教他們了。

“第二抖尾,你們將雙腳並立,雙手自然下垂,想象著自己是一隻長了尾巴的猴子,然後快速地左右擺動你的尾巴。”

“當然人沒有尾巴,而且說起來多難聽啊,所以過去的老前輩們就給這一步取了個有意思的名號,叫做仙骨彈抖,其實就是抖跨。”

“第三步是抖腳,這裡就要用到各派的站樁了,以混元樁、無極樁為例,都是兩腳並立,與胯同寬,兩手自然下垂於體前,或者是雙手向前方伸出,如同懷裡抱著一個渾圓的大球一樣。”

“接下來就是上下抖動腳跟,這一步說是抖腳,其實是把整個身體當成一個通透的整體,從下至上,把全身的骨骼一起都抖開!”

“最後,就是抖大槍,前輩們告訴我們,要抖大槍,而且要最後抖,卻不說為什麼抖,為什麼最後抖,抖大槍桿子的目的是什麼。”

徐重光闡明其中原因:“很多抖大槍桿子的人,以為抖大槍桿子是練習力量的,盲目的加大重量和長度,甚至用沒有彈性的木棍做槍桿來抖,不是不行,但是卻違背了抖大槍的核心目的。”

只有搞清楚了背後的核心目的是什麼,才能知道為什麼這樣是對,那樣是錯。

傳統的東西,並不比西方差,但欠缺一點研究的精神。

不能光靠口口相傳的經驗,而要創造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理論。

現代搏擊訓練中,有抖繩的功法,它們主要的訓練目標就是把骨骼抖開。

傳武抖大槍,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抖大槍桿子,首先要有彈性,只有彈性,它的反作用力才能引起我們身體骨骼的共振。”

“抖的時候,要不牽動你的跨和肩,讓你的骨骼能保持水平中正,不然你抖得越厲害,骨骼就越是傾斜歪曲,那就不是練功強身,而是傷身了。”

“而抖大槍,一定是最後一步,必須要循循漸進,”空手的抖都沒有練好,就不要想著去去抖大槍桿子,更不要盲目的增加重量,否則,內家拳帶來的運動傷害,往往是以氣血的衰敗為代價。”

明勁之後是暗勁,煉骨之後是煉筋。

徐重光一口氣說完了煉骨,又喝了一大口水,繼續講解。

“人體的肌肉是不相連線的,但是,包裹著肌肉的筋膜是連遍全身的。煉筋的目的,就是把這些連遍全身的筋與膜,把他們練成一個整體。”

“所謂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煉筋的標準,就是筋的彈性大,並且很粗壯,內家功夫發力的奧秘,就是發勁是由大筋繃緊了,然後彈出去,好似射箭一般。”

“拳諺中說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就是這個意思,形意拳叫拔筋,也有的叫拉筋。”

“骨要硬,筋要活,我們武術中將筋骨力,指的是抖筋發力,瞬間爆發,這個叫暗勁。”

比如詠春寸拳,那就是暗勁。

李小龍用傳統武術的發力方式,打出拳的力量與阿里相等,然而,阿里的體重幾乎是李小龍的二倍。

這在西方的運動體系中是不可能的事情,西方的格鬥體系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是單獨的臂部或者加胸肌的發力,速度慢,為了加大殺傷力,不斷練大塊頭。

在李小龍的影響下,才有了速度筋骨訓練,許多傳統武術的訓練方式被他們吸收改良,並且用到實戰訓練之中了。

所以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西方人對傳武的訓練方式是不否定且加以運用的,還有些人特別追崇。

可我們自己,卻還在不斷的做著自我否定的事。

整勁,明勁,暗勁。

練皮,練骨,練筋。

這就是徐重光第一天講的東西,這些是天下武林人士都十分清楚的東西,但是其中涉及的原因,以及各大門派私藏的傳承,都被徐重光毫無保留地告訴給了在場的眾人。

即便是那些武術宗師們,雖然武術修為極高,可也未必能把其中的理論、原因思考的那麼詳盡,因此聽到徐重光講出來,條理清晰,由淺入深的武術精要,也不由得感到深深地佩服起。

到了晚上,徐重光就和王薌齋、李堯臣等眾多武術宗師們開始討論起來,甚至還搭手試力。

跟這些武術宗師們聊起來,徐重光感觸也越發得深了。

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認為明暗化三勁是真實存在,丹勁、罡勁,見神是後世小說作者編出來的。

但是到了如今,他有了不一樣的領悟。

就像武術宗師們,雖然都是化勁,但是又有高下之分,比如尚雲祥,薛顛,就比萬籟聲,顧汝章,竇來庚這些宗師要強。

而且,丹勁,罡勁,乃至見神,都是現實中傳武就有的理論,只是沒有人賦予他一個丹勁,罡勁的名稱而已。

或者說,都被以金丹這兩個字簡單地概括了。

二次國考的時候,他認為拳術融會貫通,藏精斂氣就是抱丹,但是不久前,他看到了薛顛出版的書,也看到了薛顛的拳招。

他就明白了。

第二天

他開始講述的那就是化勁了。

“師爺李公存義,曾說勁分四種,為明剛,暗剛,明柔,暗柔。四者兼備,則入化境。”

勁力入化,明暗相交,剛柔並濟,水火混溶,這就是化勁。

如果用四個字簡單的概括來說,那就是運力如球。

各個方向都無間斷且飽滿,均勻運勁,能剛則剛,能柔則柔。

這就是當年崔有成為什麼那麼能打的緣故。

這是武學拳法中最上層的功夫,到了這個境界,那就是武術宗師了。

徐重光講到這裡,大部分人都已經聽不懂了,那些明、暗勁力練成的武術大師,還能聽懂些許。

功夫不到暗勁,四股勁力練成兩股,怎麼能聽懂什麼是運力如球?外人看起來,還以為會是瘋狗拳。

不過大家卻都牢牢記住,萬一以後自己或是門派其他人有機遇,天賦,這些內容,或許就能起到大作用不是嗎?

第三天,經過連續兩晚跟武術宗師們的交談試手,徐重光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要從化勁的功夫上,正式分出了抱丹和罡勁。

過去武術傢什麼境界也不分,後來分出明勁、暗勁、化勁三步練法。

其實那是給愚人而不是聰明人的。

真正有天資的人,什麼理論都不學,就憑一顆赤子之心,就成就了。

比如張至順,第一次打坐什麼也不懂,直接到了第三層境界。

旁人一輩子,連煉精化氣都成不了,小藥都產不了,更別說大藥衝關,陽神衝舉了。

反而是越去學習那些理論的,越難成就是。

所以一開始根本不說什麼練法,後來是為了方便大規模傳授弟子,才分出了標準的練法。

再到後面,化勁之後的武術宗師們,雖然有高下之分,但都不會說具體的練法了,所以孫祿堂也好,薛顛也好,他們的書,都不會寫具體的練法,而是寫自己化勁以後的經驗,身體上有些什麼反應。

可這樣做,對於普通人來說卻不太友好了,想要造就一個有千萬人練武的武術盛世,就必須考慮普傳,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是每一步告訴他們怎麼做。

等到後面,他們慢慢也就明悟了。

就像一個遊戲,對那些剛入坑的萌新,直接告訴他們一步一步怎麼做,每一個階段幹什麼,做什麼,就足夠了。

等他成長起來,自然就能夠有自己的領悟。

所以丹道最開始也不分什麼境界,後來尹志平真人為了普傳,開始劃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境界來。

武術也是這個道理。

自從郭雲深前輩分出明勁、暗勁、化勁三種練法之後,雖然未必人人都按照這個順序,但確實有不少人都以這個順序為標準,也有不少宗師,放在過去,是成不了化勁的。

但現在成了。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他相信武術的進步一定是不斷向前的。

所以龍蛇裡面,孫祿堂也只是罡勁加上至誠之道。

見神不壞的人,五百年才出一個,民國時代是一個也沒有,而龍蛇時代,一下出了王超、神、唐紫塵、巴立明四個。

這都是在進步。

從民國發展到龍蛇時代,再繼續發展下去,科學技術與傳統武術結合,這樣不斷向前。

徐重光今天便做個先行者。

“拳術,過去不分先後,後來分出明、暗、化三種練法,雖說推薦先明後暗最後入化,但是卻不代表這是必須的順序。”

“我前二日所講,不過是將先輩所劃分之路,細細剖析清楚,今天,我要講一講我的想法。”

“化勁可以分成三層功夫,”

“第一層就是勁力入化,運力如球。”

在這一天,連許多形意門老一輩的名宿也來了。

徐重光的聲音如同山澗泉水,潺潺而流,滋潤天下高手的心靈:

“第二層,是抱丹坐跨,動中縮勁。此為丹勁。”

“第三層,是震得不蕩,爆而不響。此為罡勁。”

“化勁三層功夫之上,是識神退轉,元神歸位。此為見神。”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名學【硝煙】

淮鶴翎

師尊,我是站你這邊的!

橙白米

臨瞭如大夢一場

嗆水茶葉

山村風流神醫

南箋

穿越末世:我只想苟活一世

冰鎮可樂

裂土封王傳

聽朝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