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引劍擊天,凜冽劍氣沖霄而起,不動則已,移動即疾若星馳,劍芒如虹,穿梭交錯連環強攻,身法之快,不分先後同時拼上四大先天。”

說到這裡,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又好奇又心急,等待後續的結果。

王志坦呵呵笑了一聲:“兵器相交,玉簫不敵迸碎!”

“以霸力為主的降龍掌與一陽指,同時遭到暴猛反震。”

“就連氣吞山河的蛤蟆功,亦是難逃一敗。”

“四擊過後,勝負已分,祖師翩然收劍,只見那雲海,都被祖師沖霄劍氣逼分,重見青天,為這場比試降下勝利之光。”

“原來是祖師以北斗全真劍法引動天象變幻,節節破關,已然邁入先天頂峰之境界!”

“不過祖師仍然讓四人得以目睹部分九陰真經篇章,因此這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先天,被江湖上稱之為九陰四絕。”

“而祖師,則被稱為天下第一的中神通!但祖師謙虛謹慎,只以天下第二自居。”

王志坦一番話說得可謂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場眾人聽得眉飛色舞,一眾道童紛紛感嘆、嚮往。

見到眾道童的模樣,王志坦心滿意足,知道已經足夠,於是便不再繼續延伸話題,轉而道:“告訴你們這些,目的只有兩個。”

“第一個,是為了讓你們對江湖上有個瞭解,既不要狂妄自大,覺得全真武學天下無敵,也不要過分謙遜,覺得全真武學不如少林那樣有七十二般絕技。”

“第二是為了讓你們聽一聽重陽祖師的生平事蹟,我們都是他老人家的傳人,自然也要向祖師學習,萬萬不可走邪魔外道!”

“資質愚鈍,武功低微,可以練,但是心性不行,品行不行,那就會急於求成,反而走火入魔!”

“玄門武學,最忌心急,一旦心急就容易走火入魔,反而越是契合順其自然的心境,越能勇猛進境。”

王志坦一番叮囑教育之後,便起身離去了,道童們歇息了一段時間,一個身穿長衫,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老者便走了過來。

這位老者是全真教從山上請來的前明秀才,學識很高,專門負責要教道童們識字、寫字,等這些都學會之後,就可進一步學習各種儒家經典。

全真教認為三教同出於道,所以門內弟子,不僅要對道藏有所瞭解,還要對儒家、佛教經典有所涉獵。

老儒生環視臺下眾道童一圈,便開始拆文解字,教導眾人識字。

這個世界的文字與中國古代的文字沒有什麼差別,也存在草書、楷體、瘦金等字型。

不過就算文字類似,就像現代人看古代的書法作品一樣,是會有所吃力的,並非所有的字都能認識。

不過到底算是有些基礎,因此徐重光跟老儒生學起來,速度非常地快,遠超其他道童。

老儒生就這樣講了一上午,等到過了中午,太陽高高掛在正頭,才結束講課,開始用午飯。

全真教禁絕葷辛,雖說在南北朝時,肉尚不屬於葷辛,而是指味道濃郁的蔥蒜等事物,但在全真教立教的時候,肉就已經被劃入葷的行列。

所以徐重光等道童食用的都是純素。

雖說飯菜的味道完全無法和後世相比較,但好在徐重光前世適應力就很強,吃飽之後,中午能有一個時辰的時間休憩。

到了未時,徐重光等人便再次來到踏入了講課的大殿,尋一處蒲團坐了下來。

經過一夜和一個上午的時間,已有一些道童相互認識,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來。

徐重光沒有摻和進去,但也能聽到他們的談論,他聽了一會,發現這些道童多數來自於北方,尤其以金國為主,想來是因為終南山處於金國之內的緣故。

這些道童討論的是諸多江湖上的見聞,說實話徐重光心中很是奇怪,自己在來到全真教之前,都不知道這是一個綜武世界,他們又是怎麼能知道這眾多見聞的?

什麼聽說張三丰真人百歲壽宴,張五俠夫婦雙雙身亡。

什麼聽說道門有一位大宗師路過長安,給李閥第二子一個批語,說他長大後必可濟世安民。

還有一個來自宋國的道童,他透露說,天子趙構已然駕崩,新帝登基,太后是宋閥閥主宋缺的族妹,而皇后則是太后的侄女,太傅則是諸葛正我。

一群道童當真能知道這麼多訊息嗎?

徐重光不禁感到有些困惑。

過了一會,一位黃冠灰袍,看模樣剛剛三十歲的中年道人走了進來,他一晃三清鈴,鈴聲震得眾人腦袋發矇,紛紛都安靜下來。

中年道人與王志坦同為丘處機門下弟子,俗家姓李,道號誌常,堪稱第三代弟子中武功排名前五的人物。

這王志坦和李志常,原本就是原著中全真教非常出彩的人物。

李志常面對趙志敬和蒙古派來招安的阿不花,阿不花表示倘若全真教不識好歹,四代基業,就將毀於一旦。

而李志常大義凜然地回覆道:“神州河山都已殘破難全,我們區區一個教門又何足道哉?”

而王志坦則聲色俱厲地向甄志丙道:“代掌教師兄,你若受了敕封,便是賣國求榮的漢奸,便是本教的千古罪人。我王志坦縱然頸血濺地,也決不能跟你干休。”

這兩人都是全真教三代弟子中得了真傳的人物,可見全真教對這首批的四代弟子可以說是十分用心。

不過似乎多是丘處機一脈的弟子,除了入山門時見到的趙志敬之外,徐重光並沒有在道院看到王處一一脈的弟子。

李志常見眾人都安靜下來,便開始說道:“爾等都是我全真未來的弟子,這三年你們白天研讀經典,晚上挑水砍柴,身體虛弱可不行,故而先將靜坐功夫教授,引導你們踏入修行之路。”

“我等修行,無非是以精化炁,以炁化神,以神返虛,此乃金丹之道,以玄關一竅,為鼎爐也,以先天一炁,為藥物也,以元神妙用,為火候也。”

(出自丘處機《大丹直指》,七論三寶三要)

“有鼎爐,有藥物,有火候,方能練成大丹,而具體上,又分為築基煉己,煉精化炁、煉炁化神,以及傳說中的煉神返虛。”

“築基煉己乃一切之基礎,是為氣脈初通,強身健體,如同蓋房子打地基的階段,故稱築基。”

“不管是道門,還是佛門又或者是世俗流傳,在這一步都沒有什麼功法可言,世上只有一種打通氣脈的方法,那就是入靜。”

“而入靜首要,絕食葷腥!”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訂良緣

使用者38443067

靈人傳!

莊子語

夜幕下的二姐夫

丘達可

谷堆南側往北走

小孫兒

將女不入愛河,一朝登基立國

鹿梓鳴

當你凝視深淵時

陌陌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