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端一啟,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七日,廬山講話。

常凱申在身邊的石柱上,奮筆疾書寫下了十個大字。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戰爭至此,全面爆發。

七月二十九日,北平淪陷,天津淪陷。

所謂南北武術界之間爭奪的蠅頭小利,在這一刻,全部都被徹底粉碎。

身處於上海的中華武士會無疑是風口的正中心。

國府已經決定要在上海進行一大規模的會戰,正不斷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而來。

其中,就有江蘇保安團也被調到了上海,準備參加會戰。

自從當年傅劍秋前往江蘇保安團擔任教官之後,師徒二人已然數年未曾見面,如今再次相逢,已是這般景象。

八月,徐重光以中華武士會會長的身份,希望南北各派,拋棄往日恩怨,合力共同抗日,並號召天下武人,整裝從戎,以武報國。

當日,他在國術週刊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抗日救亡,國術界所能做的事情無非是二件,一曰從軍,二曰暗殺。暗殺雖個人而可為,從軍非群力即不效。”

“如今之局勢,既要暗殺,亦要從軍。”

彼時全國上下,群情激奮,自清末以來,民間武風昌盛,就是鄉間農民都要練些拳腳功夫以圖自保,盧溝橋之後,各地一時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民間武裝,都是由這些練過拳腳的鄉民組織起來的,一如當年義和團之時。

民間尚且如此,更何況官方創立的國術館了?

山東軍閥及山東國術館館長,韓復渠聽聞日軍逼近,不戰而逃,棄山東百姓於不顧,副館長竇來庚扛起大旗,他將國術館內第三期的師範班畢業生及館中人員改編為第三集團軍武士大隊,自己親任上校大隊長,抗擊日寇,取得了一些勝利。

又有武術大師黃性賢,聽聞戰爭爆發,在家鄉組織當地鄉民建成一支數百人的大刀隊,設國術第一練習場進行操練,響應徐重光的號召,與中華武士會聯絡,準備要奔赴上海,親自參戰。

戰爭爆發,徐重光自然也立馬下手,經過擴充套件和訓練的北方暗殺團,重新活躍起來,進行他們的暗殺斬首行動,清末曾經令清朝官員聞風喪當的暗殺團再一次為眾人所熟知。

徐重光甚至親自帶隊參與過幾次,搞了幾場刺殺。

只是練武之人到底不能像抗日奇俠那樣飛簷走壁,出入青冥,即便是已經到了人體極限的徐重光,想要在重兵把守的日軍司令部中割下敵人的腦袋,那也是不現實的。

他們所能做的,主要還是刺殺缺乏保護的低中級軍官,令其指揮體系短暫紊亂。

除了暗殺團,武士會也在發揮其功能。

歷史上,武士會就能在十九路軍淞滬抗戰的時候,作為民間團體,組織了一百五十名武術高手組成大刀隊參戰。

如今徐重光執掌武士會,自然要比歷史已經衰敗頹亡的武士會做得更好,他所能組織起來的武人,也較之更多上不少。

一方面,是其他地方的練武之人組成的大刀隊趕赴上海,由徐重光統一與果軍聯絡,將其編入軍伍之中,另一方面,則是武士會自己組織的大刀隊成員奔赴前線。

就連佛教的僧侶,也絲毫不以自己是出家人而避世,而是在上海組建了上海僧侶救援隊,在槍林彈雨之中搶救傷員。

和尚在前線救助傷員,尼姑們則在後方充當護士和雜物工。

而那些會拳腳功夫的武僧,則是與武士會聯絡,希望也能在武士會聯絡組之下,走上前線殺鬼子。

徐重光始終記得一位僧人對自己所說的那句話:“咱們是中國人,咱不能眼看著日本鬼子侵佔咱們的領土啊,我要打小鬼子。”

有人問道:“那您這和尚不做了?”

和尚悠悠長嘆一聲:“我要按照佛祖的意思,懲惡揚善,降妖除魔了!”

日軍一路從南到北打得太過順暢,到淞滬這裡才首次遇上硬茬子,戰爭打得慘烈,打到最後,往往就是彈盡糧絕,雙方不得不開始白刃戰。

在此前槍炮轟鳴的戰場上,武人所組成的大刀隊很難發揮出什麼太大的作用,但當戰爭轉折成白刃戰的時候,練武之人組成的大刀隊就能發揮出其用武之地了。

當時果軍與日軍的白刃戰,往往都是三打一,甚至都還打不過。

但是武人既可以當教官訓練更多計程車兵,也可以在戰鬥中起到尖兵、敢死隊的作用。

這也是大刀隊會受到各支部隊的喜愛,甚至爭搶。

像楊奎山這種,就是張自忠多次請求後,上面才從其他部隊中調到他的部隊裡的。

淞滬會戰中,武士會組織大刀隊參戰,白刃戰時立下許多的彪悍戰績的訊息傳到各方,更令南北武術界心中震撼無比,無數習武之人紛紛熱血沸騰,拋棄一起,憤然參軍。

中華武士會又是大刀隊白刃戰殺得日寇膽寒,又是暗殺團暗殺日軍基層軍官的,更重要的是,武士會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就有無數人爭相效仿,各種刺殺團組織,民間武裝越來越多,給日軍造成了不小得困擾。

如此,中華武士會和徐重光本人,自然都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一根釘子。

殺掉徐重光,就能極大地打壓這些人計程車氣和鬥志。

所以徐重光被日本人開鉅額懸賞通緝,遭到過好幾次日本高手的刺殺,不過卻都被他反殺了。

而中華這邊,國府與赤色同盟會俱稱讚徐重光真當世武神,對武士會予以了“中華武士,力挽天傾”的讚譽,

但即便是中華武士會的存在,能夠令果軍在白刃戰的戰鬥中能夠扳回一點優勢,但這仍然無濟於事,難以改變戰爭的大勢。

經過三個月之後,真正的天平不斷傾斜,會戰結束,上海終究還是不可避免的淪陷,而後便是首都,南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閨蜜竟然穿書了

晚溏

從禁文中逃出

悲哉行

只此山河夢

桂花引

萬古邪君

名偵探扣男

四合院,聽勸就變強

小仙庭的黑耀

時光流逝,愛還在

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