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甘露殿內。

李世民臉上的表情模稜兩可,似笑非笑,似怒非怒。

就在剛才。

周公公對李世民講述了李承乾近來的所作所為,以及燕王李祐以及陰弘智所做之事。

開始時。

李世民真的挺高興的。

他培養的繼承人終於成長起來了,終於知道怎麼像一個帝王一樣去做事了。

可後來,聽見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又要走上那條老路。

他就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了。

李世民不禁仰頭嘆息。

“沒想到,真的是沒想到……”

“我李世民的兒子竟然都這麼有本事,有膽量。”

“什麼事情都敢做,什麼事情都敢謀劃……”

其實,李世民也知道。

他的兒子們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他這個老子給做了個不好的先例。

讓人覺得,只要有能力,只要掌握了軍權與財富,就可以爭一爭九五之尊職位。

李泰是這樣,李恪是這樣。

現在,李祐也是這樣。

一瞬間,李世民的心頭五味雜陳。

他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選擇究竟是否是對的。

同樣的,他也開始懷疑自己這個父親,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周公公跟隨他十數年,自然瞭解他的心性。

此刻見到李世民面露痛苦神色。

周公公嘴唇蠕動,開口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陛下憂慮也是應該的。”

“但陛下要知道,您是一家的主人不假,但你也是這天下的主人。”

“天下的百姓都需要陛下來為他們指點迷津,領著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他這話的含義,已經再明顯不過。

他希望,李世民能以大局為重。

李世民緩緩抬手,盯著自己的手掌反覆觀瞧。

“是啊。”

“我不止是一家的主人,還是這天下的主人。”

李世民放下手,慢悠悠的說道:“從元年開始至今,我已經做了大唐十三年的帝王。”

“這十三年中。”

“我不敢說盡心竭力,但也是兢兢業業。”

“十三年後的今天,大唐的疆土擴大了一倍有餘。”

“百姓也從初時的不足八百萬戶,增長到了現在一千三百萬戶。”

“我自認,我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了。”

“但……”

李世民突然一頓,沉寂了好半晌才說:“我好像到現在都沒學會怎樣去做一個父親。”

一個兒子是這樣也就罷了,可以用個例來推脫責任。

但兩個,三個呢?

還能說是個例麼?

顯然,這其中肯定有他這個父親的原因在。

若不然,為什麼他這麼多兒子都不安分呢?

李世民低頭輕嘆道:“失敗,太失敗了……”

“陛下所言,老奴不敢苟同。”周公公搖了搖頭說。

李世民挑起眉,狐疑的看向周公公。

周公公倒也沒有遲疑,直接道:“世上之人,男子以父兄為榜樣,女子以母姐為榜樣,這是亙古不變的。”

“皇家雖然高貴,但也是世上之人,並不能免俗。”

“所以,在老奴看來,正因為您這位父親太過優秀。”

“您的兒子們才會個個都有宏圖大志,個個都想一展抱負。”

李世民聞言,不禁一愣。

仔細想想,好像確實也是這麼個道理。

作為貞觀之治的開創者,作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李世民的光環,實在太過耀眼。

以他的功勳而言,恐怕要幾代人一起努力很多年才能望其項背。

而作為他的兒子又怎麼可能會沒有壓力呢?

誰又想看見,史書上對自己的描寫,僅僅只是李世民的兒子,這麼簡單呢?

想到此處。

李世民忽然笑了。

“如此說來。”

“倒是我考慮不周了。”

李世民目光幽深的看著前方:“其實仔細想想,倒也對。”

“如果我沒做那麼多事。”

“我的兒子們就會迫於壓力奮發向前,不會總想那些有的沒的。”

“乾兒做太子,恪兒做輔佐者,青雀治兒他們如果能為朝廷出力,就站出來為哥哥們分憂。”

“如果不能,就去做個逍遙王爺,在哥哥們的庇護下安穩一生,倒也挺好。”

實際上,就是這麼個理。

雖然李世民嘴上沒說什麼。

但他心裡面,其實是很在乎後人對自己的評價的。

他不害怕後人給他安一個謀朝篡位的帽子。

但他怕,後人說他的昏君暴君。

所以這些年,他一刻都不敢怠慢。

即便很累,即便很疲憊,他也咬牙堅持著。

他就是想要後人一句公允的評價。

李世民雖有弒兄殺弟,篡權奪位,囚禁生父的汙點在身。

但在位期間,對內輕徭薄賦,勤政愛民,對外開疆擴土,使得萬邦來朝,這就夠了。

周公公看見李世民緊鎖的眉頭舒展,也長鬆口氣。

“陛下正值壯年。”

“老奴本不應該規勸陛下。”

“但這些年,陛下有多辛苦,老奴都是看在眼裡的。”

“老奴也是真心希望,陛下能開啟心中的枷鎖,放棄那些本就不該有的執念。”

“起碼能讓陛下感覺輕鬆很多。”

周公公是真心為了李世民著想,否則也不會說出這些無限接近欺君的肺腑之言。

當然。

李世民也不是那種嗜殺易怒的性子。

此刻。

李世民聽見周公公的一番話後,笑容變得燦爛起來。

“罷了……”

李世民揮了揮手說:“這些事我也不想了。”

“反正那小子也快回來了。”

“這些個瑣事,還是交給他自己去處理吧……”

“怎麼處置,怎麼謀劃,就讓那小子自己去張羅。”

李世民一邊錘著自己發酸的老腰一邊道:“等他回來,你就把朕的原話告訴給他聽。”

“老奴遵命……”

……

三日後。

李承乾終於回到了闊別多時的東宮。

人還沒等進屋。

周公公就帶著李世民的聖旨走來了。

“太子承乾聽旨。”

“你在秦州做的事,朕已經聽說了。”

“但你知道,朕很忙,沒時間去處理那些瑣事。”

“這件事是你查的,所以你就直接負責到底。”

“朕給你絕對的許可權,只要有證據,你可以緝拿任何你覺得有嫌疑的人。”

“但是,千萬別給朕搞砸了,更別像之前一樣,鬧的滿城風雨。”

“朕的戒尺還沒扔,如果有什麼地方做的讓朕不滿意,那你就等著挨板子吧!”

周公公一邊笑著一邊合上了聖旨:“說真的,要不是親眼看著,老奴可絕不相信這是陛下寫出來的聖旨。”

別說他不相信。

李承乾與蘇清靈和盧婉潔這一正一側兩個太子妃都懵了。

大白話的聖旨,誰見過?誰聽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個關於你的,秘密

星落i

美人的霸總

cacaa

身為假面騎士的我從不迷茫

我乃人間之神

癲癲的們

不搖碧蓮

明日方舟,吟詠苦難之歌

藜劏

暗區:明日方舟拯救計劃

刻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