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驪京城。

山崖書院。

學塾內,一群蒙學稚童正讀著書上的聖賢語,朗朗書聲透著股勃勃生機,一位身材修長兩鬢微霜的青衫文士左手負後拿著戒尺右手拿著聖賢書,不僅不給旁人一種苛刻嚴師的感覺,反而讓人如沐春風。

每當有蒙學稚童讀錯字或者發音不準,兩鬢微霜的文士就會走到其身旁笑著給孩子們矯正解惑。

今天的學塾內一個姓關的蒙學稚童遇到了不認識的字但還是自作主張依葫蘆畫瓢跟著讀,學塾的教書先生就走到孩子旁邊指著書上的字笑著說道:“這個字讀“君”君子的君,以後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對書上的學問有疑惑就問我,不懂就問明白嗎?”

那孩子笑道點頭說好的齊先生。

孩子不知道這個教書先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家裡的長輩見到他都會恭敬喊一聲齊先生,孩子們也就跟著喊齊先生,那個被人稱為齊先生的教書先生每次見到他們都會笑著點頭示意,沒有什麼架子,孩子也樂的教書先生脾氣好,不然要是天天拿戒尺打人誰受得了。

京城小巷內。

人云亦云樓。

一位老儒士坐在書房內,身前擺了一張棋盤,老儒士雙指拈起一枚白子落於棋盤天元處,微笑不語。

———

隨著沈無名扒下那兩具枯骨身上的衣物,左邊的那具枯骨手腕處脫落一隻手環,應該是先前被衣物遮擋的緣故,所以沈無名才沒有發現,沈無名扒下衣物後枯骨的手臂也被沈無名破壞了,才導致手環脫落,說是手環其實也不像,有點類似手鐲但也不像。

手環似一火鳳凰,纏繞手腕。

即使原主已經變成一枯骨,但這手環的色澤絲毫不減褶褶光彩。

沈無名將從枯骨身上拔下的衣物夾在腋下,好像裡面有個東西有點硌嘎吱窩,彎腰拿起手環,仔細瞧了瞧沒瞧出門道,但沈無名的直覺告訴他這不是一般的鳳凰手鐲。

沈無名試著往裡注入些許靈氣,手鐲頓時發出刺眼的光芒,沈無名不得不閉上眼睛,不然感覺就要失明。

沈無名抬起手掌遮住眼睛,但還是有絲絲縷縷的光亮透過指縫,沈無名竭力撐開眼皮,手裡的手鐲頓時像有了生氣的活物,開始慢慢舒展開來。

沈無名感覺手裡的手鐲越來越燙手,最後竟是有灼燒感,沈無名趕忙鬆手,以為那手鐲會直接墜落地面,誰想在即將落地之時,鳳凰形狀的手鐲展開雙翅飛了起來。

鳳凰成功展翅之後體型卻沒有隨之發生變化,但身上的羽毛異常火紅似乎還有火?

就像是從熔漿深底一躍而出的火禽,沈無名抬手一看手掌被燒的通紅,出於本能反應,沈無名趕緊吹了吹,望著在洞內飛掠的火鳳凰,沈無名覺得自已這次走了大運,這火鳳凰手鐲必是半仙兵以上的法寶,還是開了靈的,放在數座天下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但感覺這半仙兵似乎有點排斥沈無名,沈無名五指如鉤想將它馭回手裡,但它反抗異常猛烈,掙脫後竟是朝沈無名撲來,沈無名也不懼,以為就一個半仙兵的法寶即使開了靈也就那麼回事,誰想那火鳳凰飛掠速度異常迅猛,一瞬間來到沈無名面前兩隻爪子就要挖出沈無名的雙眼,沈無名雖吃驚不小但還是身體迅速後仰躲過。

我擦

“就喜歡你這種桀驁不馴的。”沈無名抖了抖雙袖笑道。

沈無名將腋下品秩不俗的法袍放在地上,隨後弓腰蓄勢,那隻鳳凰絲毫沒有露怯而是再次朝沈無名面部撲來,或許是嫌棄沈無名長得嗑醦又或許是嫉妒沈無名的長相。

沈無名扭頭躲過的同時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想要抓住這隻桀驁的鳳凰,但因為體型嬌小又敏捷迅速竟是撲了空。

幾個來回交手非但沒抓住反而臉上被劃了一道細小的口子,這洞口分明有出口但那鳳凰就是不逃走,不會是想殺掉我吧?沈無名真是佩服它的勇氣。

沈無名也不跟它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不見如何動作背後長劍鏗鏘出鞘被沈無名握在手中。

沈無名先是朝那隻火鳳凰遞出數劍,劍光四射劍劍封其走位,沈無名起手就要再遞出一劍,那隻鳳凰以為沈無名會再次封鎖的走位,就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直直朝沈無名的面門飛來,疾如風掠如火,猶如一隻箭頭點有火激射而出的弓箭,快到無法捕捉的地步。

沈無名一劍斜劈卻再中途手腕一擰從劍刃改為劍身一劍拍下,那鳳凰沒料到沈無名反應如此迅速來不及做出反應正中下懷,被一劍拍暈在地上。

沈無名咧嘴一笑:“就算你開了靈又如何,終究還是鬥不過我。”

沈無名彎腰將其抓在手裡笑道:“剛好我差一件火屬性本命物就你了,你也別覺得自已吃虧了,一般的法寶靈器我都看不上眼的。”

那鳳凰應該是被拍暈了,腦袋一歪沒有反應。

沈無名盤腿而坐,想快速將其大煉為五行本命物,不然一會這隻小鳥醒了就會麻煩很多。

沈無名按照之前從在大驪京城擺攤算命的老道士那裡買了的《萬煉之法》開始煉物。

這書名起那麼大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萬煉,但沈無名可不管這麼多,管它能不能煉照著來就是了,而且沈無名目前也還不知道其他的煉物口訣。

在如今這世道,雖不是人人都能上山修道需要看自身的修道資質和機緣,還要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吃,就算你是百年一遇的修道好苗子如果沒有人領上山你永遠不知道自已資質的好壞,只能終其一生在爛泥潭裡掙扎。

山上煉氣士煉物可分為大中小三煉,小煉就是隨便煉煉,需要用就拿出來用,沒用的時候就放著吃灰塵,即使被大修士硬生生從你的竅穴裡扯出也不回有影響,中煉則會有影響但不會傷及大道根本,大煉就不一樣了,不僅能提升攻伐屬性本命物的殺力還有益自身道行,但要是不幸與高出自已一兩境的修士起了大道之爭或者結仇被其剝離出竅穴的話不僅跌境還會傷及大道根本可能後面會很難重回巔峰狀態。

沈無名抓緊時間將其煉化,沈無名想過過程會有點難,卻沒想到這麼難。

在快要煉化完成時那隻鳳凰甦醒不甘被才是龍門境的沈無名煉為本命物拼命反抗,甚至還想跟沈無名玉石俱焚,沈無名因為鳳凰的反抗遭到反噬差點跌境傷及大道根本。

沈無名竭力壓下洶湧的怒火,疏導體內氣機的流動,好在最後還是跌跌撞撞成功將其煉化。

沈無名全身金光流轉,體內竅穴氣府大開,人身小天地中之前種下的那株桃樹已有兩人的高度且常年開花,一隻鳳凰棲息在樹梢上,至於桃樹何時長出參天大樹並且結果結果就看沈無名何時能夠證道飛昇了。

山上有句公認的說法就是:結成金丹客,方為我輩人。這就說明只有修士躋身金丹境也就是山上人說的地仙,才算山上真正的神仙。

修士一旦躋身金丹境就可以分出陰神和陽神身外身出竅遠遊,修士的壽命也會隨之增長。

沈無名在將鳳凰手鐲煉化為五行之屬本命物後成功躋身金丹境,並且丹成一品,修士結丹時丹成幾品決定該修士日後能否走得更高更遠甚至能否證道飛昇。

丹成一品就會是有很大機率能夠成功飛昇,二品則只有很小的機率甚至絕無可能,但歷史上也有特例,例如後來重返浩然天下的道號純陽的道士呂喦就是特例,道士呂喦當時結丹是二品,但在後面的修道生涯中不僅成功證道飛昇還在合道十四境時明明已經一腳跨過了門檻後覺得自已這樣入十四還不夠就主動退出,真可謂逆天。

沈無名深呼吸一口氣,感覺神清氣爽渾身使不完的勁兒,覺得自已現在打一個元嬰境修士都手拿把掐。

沈無名拿起放在地上的兩件法袍,兩件法袍分別是一黑一白,難不成就是黑白無常?

拿起時從那件白色法袍裡面掉下一件東西,形似蓮花卻是冰狀的,沈無名拿在手中眯眼看了看確是蓮花,卻是冰凍樣式的,拿在手裡不大不小剛好合適,或許因為是躋身金丹的緣故沈無名瞧出這件冰蓮屬於法寶品秩的靈器並不如何稀奇。

要是擱在之前沈無名就會毫不猶豫將其煉化為水屬性的五行本命物,但現在的沈無名想追求極致的攻伐和殺力,透過將屬於攻伐類的靈器大煉為本命物來增加殺力,讓自已的殺力無限接近同境劍修又比劍修多出幾手神通,至於防禦類的靈器一件就剛剛好但必須是半仙兵以上,若沒遇到合適的半仙兵防禦類的靈器那就乾脆直接捨棄只走高殺力這一條大道在對敵時爭取以超高的殺力一擊斃命。

這朵冰蓮屬於防禦類的靈器,沈無名打算先存放在太阿劍內,日後若沒遇到比這更好的再考慮要不要將其煉化,自已不要就送與他人或者轉手高價賣出。

可能是因為沈無名剛剛煉化了一件半仙兵甚至是件仙兵的五行火屬性本命物有點飄了,這時的沈無名真的有點看不上這法寶,之前煉化桃木和山頂的一抷泥土實屬無奈之舉,當時的沈無名沒那個能力尋找更好的五行之屬本命物,只能有啥煉啥。

而且沈無名當時也並不覺得自已能丹成一品,沈無名的破境速度說快也快說慢也很慢,別說被稱為留人境的柳筋境沈無名滯留了多少年就是後面的四境和五境也滯留了有些時日。

現在沈無名雖然成功躋身金丹,算是在修道生涯跨出了一大步,但沈無名儘量平穩自已的心態免得太得意導致後面對自已的修行帶來不便。

但又談何容易,像沈無名這樣的,恨不得數座天下都知道自已如今是金丹境修士還是一品金丹。

沈無名將兩件法袍一起穿上白內黑外再將那件普通的黑色衣服套在外面,將冰蓮收進太阿劍的咫尺物內,在環視洞內四周,確定沒有其他東西了沈無名這才離開。

沈無名身形一閃在洞口現身,映入眼簾的不是之前的桃林而是青一色的樹木,沈無名驚駭不已,立即轉身察看洞口是否還存在結果身後並無洞口而是空蕩蕩一片綠地,沈無名再次震驚。

沈無名趕緊分出一粒心神檢視人身小天地,令沈無名沒想到的是那隻火鳳凰仍然棲息於桃樹枝上,這讓沈無名一顆懸著的心歸於平靜,還好不是一場黃粱一夢。但此時的沈無名仍是提心吊膽不敢放鬆警惕。

難不成鬼打牆了?但那隻火鳳凰仍在自已的本命氣府內,自已的境界也沒有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跌境,這到底怎麼回事?

沈無名清楚記得剛剛來時的路上的那片桃林,沈無名出來時也是從原先的洞口出來的,可是唯獨只有那座山和洞口以及桃林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從來沒有過一樣,但那條小溪卻沒有消失。

這讓沈無名百思不得其解,自已境界也沒有消失煉化的本命物也沒有消失,這就說明不是鬼打牆,除非有大修士在這片地界設下符陣以無上神通操控了沈無名讓沈無名無法將其擺脫,如果是的話就徹底完犢子了。

沈無名環視四周,也沒發現有誰在這附近,也察覺不到有任何陣法,沈無名試探性說道:“敢問是哪位山上前輩在此清修,若是小子打擾到了前輩的清修小子在此告罪一聲,還望海涵。”

周圍寂靜無聲,沈無名仍是在原地等待了片刻還是沒有動靜,難道是自已嚇自已?沈無名試著向前走出一步,沒有反應。再連續走出幾步仍是沒有觸發任何陣法,這讓沈無名更加提心吊膽。

是福不是禍 是禍躲不過,沈無名心一狠選擇乾脆御劍凌空,居高臨下俯視,除了那座山和那片桃林並無任何異常。

奇了個怪哉,這到底怎麼一回事?既然不是別洲大修士那會是誰呢?難道說自已現在在幻境裡?但自已自打下山起就沒招惹自已打不過的人,究竟會是誰呢?如果真是幻境那誰會有如此手筆?能讓幻境無限趨於真實除了飛昇境大修士其餘境界的修士不可能做到,況且寶瓶洲多久沒出過一位飛昇境大修士了?

就算仙人境的修士能有如此手段可寶瓶洲的仙人境修士才幾個,這根本不可能嘛。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自已來的時候明明有那麼大一片桃林還有一座山出來之後就都憑空消失了?

等等~,沈無名好像想到了什麼,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沈無名絞盡腦汁思來想去還是沒想到。

於是沈無名覺得得重走一遍來時路,若過程不小心觸發了有心人佈置的陣法死了就死了管不了那麼多了,當務之急是破了這幻境才有一絲活下去的可能。

沈無名從跟那女鬼鬥法的地方開始,緣溪行,朝溪水的源頭走去,可是走了好久也沒遇到桃林和那山洞。

桃花林、小溪?等等,沈無名閉目從腦海中搜尋一切有關桃花林和小溪的東西或事物,桃花桃花,桃花源記?沈無名的腦海中浮現初二時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網上曾有人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其實是一起靈異事件,再結合自已目前的情況,有桃林有溪水,一樣是在溪水的源頭,也一樣遇到了一座山,山 上一個洞口且狹小。難道自已從劍來穿到了古代?沈無名若有所思。

沈無名在跟那突兀出現的女鬼打了個平手,後女鬼逃走,自已本沒有要繼續沿著溪水前進的想法更沒有什麼想找尋溪水的源頭,可在跟那女鬼打完之後腦子裡就突然有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這是何故?難不成有人在暗中算計自已?若真是這樣那那人究竟圖什麼?法寶跟法袍都被拿走了也沒出來收網 ,難不成是白白送我機緣?

若這一切真是別洲或者本土大修士的陰謀能讓自已順利得手並且還順帶破境?

沈無名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這其中有什麼原因,最後沈無名只得出一個勉為其難的結論,那就是這裡確實是一場幻境,但不是黃粱一夢夢醒全散,而是幻境裡面的事物都是真的,而且沈無名猜測那兩具枯骨和被自已拿走的法袍和法寶靈器中的一件就是幻境的核心,隨著被自已煉化為本命物幻境也就隨之消失?

沈無名想了半天只想到這麼個足以自欺的理由,沒辦法,以前豬腦吃多了自已的智商也就跟著降低了。

既然沒有生命危險自已也沒有什麼損失那就啥都不用管了,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了,沈無名趕緊御劍離開這古怪之地。

———

玉宣國。

三個年齡懸殊長相各異的男子結伴而行在。

“怎麼說,我們去還是不去?”其中一個看似才及冠的年輕男子說道。

旁邊的那個中年男子沒有搭腔,只是自顧自前行,倒是中間那個枯瘦老人沙啞開口道:“不去還能如何,你摸摸看自已兜裡還剩幾個神仙錢?”

年輕男子只是長得周正並不出彩苦笑道:“也是,以前還能聽個響現在連個響都聽不見了。”

旁邊那中年男子留有一長髯不怒自威,“不知這次會有幾方勢力參與,若全是野修還可以爭一爭,大家只管捲起袖子幹就是,若有那些心機深沉的譜牒仙師參與其中那就有點棘手了,咱仨可別沒撈到好處反倒連僅剩的幾顆雪花錢也落入他人之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次去那現世的秘境碰碰運氣實屬無奈之舉,清秋已到銅爐境瓶頸急需一合適的本命物助其成功破境,若有所獲就好,倘若遇到危機我們兩個必須全力保住清秋,我們柳家就靠清秋了,可不能死在這裡。”

那中年男子面露難色:“是,爹。”

那名叫柳清秋的年輕人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放心吧爺爺,之前那個算命先生不是說我有富貴相嘛,此次遊歷那秘境就算不會一帆風順也能安然無恙的。”

老人嘆息一聲,“清秋啊,既然都是山上的神仙了何必在意山下市井的富貴,大道直上才是你該追求的。”

“我修了大半輩子的道才修了個觀海境,你爹更差,沒有修道天賦習武也是資質平平,如今才是個四境武夫。”

“我跟你爹這輩子就這樣了,但你不一樣,不僅資質比我們好還是那百里無一的劍修,這是老天爺給我們柳家的賞賜啊。”

世間武夫一直不被上山修道的煉氣士看好,不僅是因為武夫只有到了八境也就是遠遊境也稱羽化境,武夫只有躋身此境才可跟煉氣士一般御風遠遊,還在於武夫一道只求純粹,跟劍修一般無二。

武道一途總共有十層境界,分別是煉體三境。泥胚境、木胎境、水銀境、煉氣三境。英魂境、雄魄境、金身境。煉神三境。羽化境、山巔境、止境。

武夫到達金身境時就會生出一顆武膽,相當於煉氣士中的金丹境。羽化境能像煉氣士那般御風遠遊所以也被稱為遠遊境。

武夫到達這個層次之後就已經算是小宗師了,但在一些小地方五境就是名副其實的武學宗師。

山巔境無論放在那裡都算是名副其實的大宗師了,止境寓意武學一途到了這裡就走到了盡頭,而止境又分氣盛、歸真、神道三層境界,但世人有所不知的是之上猶有武神一境也就是武夫十一境,但放眼數座天下,除了萬年之前被三教祖師聯合共斬的兵家初祖無人到達過次境界,或許遠在青冥天下的鴉山林江仙或者說劍氣長城的祭官可以做到。

三人來到一座茶肆,簡單喝過茶水就就繼續前行,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玉宣國長景山的一處山水秘境,此前沒人發現此處有一處秘境,有一柴夫上山砍柴時迷了路,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讓他找到了這處山水秘境,柴夫進入秘境一探究竟,誰想裡面竟是堆滿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珠寶,柴夫喜出望外,為了不讓人發現這個黃金窟柴夫抓了一把趕忙跑回,但還是在山裡轉了好幾圈才回到家,回家之後跟妻兒說明了情況,準備第二天一早就揹著籮筐去裝那些金銀珠寶,可誰想第二天妻子醒來一看,發現身邊同床共枕的丈夫竟然一夜之間變成一個老頭,妻子驚嚇不已,隨即報了官,這件事也就被山上有心人聽了去,覺得肯定是一處不為人知的山水秘境,裡面肯定機緣無數。

以一傳十 十傳百,很多山澤野修跟譜牒仙師也就開始對此秘境虎視眈眈。

仨人喝過了簡單喝過了茶水就匆匆離開茶肆,因為剛剛那茶肆內有幾位一看就是那心機深沉的譜牒仙師,三人怕還沒尋到機緣就半道崩俎。

此時三人走在一條羊腸小道上,那中年男人已經打起了退堂鼓,“爹,要不我們還是別去趟渾水了吧,別沒給清秋尋到合適的本命物還把咱仨的性命搭進去了,那就得不償失了,而且剛剛那茶肆裡的人你也看到,不僅人數佔優還境界深不可測,說不定是那大宗門帶著弟子下山歷練呢,惹惱了那些譜牒仙師就我們三個如今的實力和那形同虛設背景完全不夠看啊。”

為首老人內心也已經開始動搖,沒辦法,他們這些蚍蜉一般山澤野修始終撼不動那些大叔,要是此次遊歷秘境只有他們兩個也就罷了,作為柳家最後的希望的清秋也跟著來了,這讓老人開始搖擺不定。

“這有什麼好怕的,不就是幾個譜牒仙師嘛,惹惱了我看我不戳他一萬個窟窿。”柳清秋說道。

成了一名山上四大難纏鬼之首的劍修,確實可以眼高於頂,老人也一直視他為家裡的驕傲,但資歷豐富的老人也知道年輕人太過驕傲,除了劍修視其他修士如草芥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此時就苦口婆心說道:“不可太過驕傲啊,雖然你是劍修但你也要戒驕戒躁,爭取成就那高高在上劍仙。”

“知道了爺爺,這句話你都說了好幾百遍了,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柳清秋不耐煩道。

“忠言逆耳利於行啊清秋,須知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不可自滿。”

這次柳清秋乾脆直接雙手捂住耳朵,不去聽老人的碎碎念。

柳清秋雖然看著才像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公子哥,但其實已經三十多歲了。不過這個年紀就已經是一名五境劍修,雖算不上什麼劍道天才,但放在寶瓶洲玉宣國這樣的小國不能算是百年難遇也算是十年不遇的劍道天才了

中年男子嘆了口氣,自從清秋成功孕育出本命飛劍之後,父親可謂是越來越慣著他了,只要有什麼好東西都是第一時間拿給清秋,清秋不要的再拿給其他人。

三人穿著樸素,除了柳清秋其餘兩人都沒有一件法袍,柳清秋身上的那件法袍都是品秩最低的,老人把一切好東西都給了這個寄予厚望的孫子。

“還是要去的,但我們要夾著尾巴做人,遇到什麼好物件或者大機緣我們都不要搶,只需跟在別人屁股後頭吃點殘羹冷淡就可以了,免得一不小心招來殺身之禍。”老人思索再三最後還是選擇去碰一碰運氣。

柳清秋撇撇嘴不以為意,中年男子嗯了一聲繼續前行,走到一處兩邊都有茂密叢林的小路時,草叢裡簌簌作響,三人立即提高警惕如臨大敵,中年男子更是拳意上身,準備趁其不備給予致命一擊。

“她媽的,終於走出來。”草叢裡冒出一個白底黑衣背劍的年輕男子。

三人看不出來人的深淺不敢放鬆警惕,資歷豐富的老人開口說道:“敢問仙師貴姓?”

那年輕人彈指彈飛髮間的樹葉,愣了一下隨後說道:“我是某人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我成精靈了

青淞

快穿:傲嬌男配讓我來

甜小柯

夢散泡影初夏離

一隻小夏咪

凡人妄想成仙

哈哈的筆記

神奇阿呦開局與桃蘇訂娃娃親

鍾葉之離

四合院:我有一座安全屋

冰水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