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之前,梁川先找到了蘇渭與吳用,三人坐到一起,梁川說出了自己的治理方案。

治理,是的。

夷州雖然眼下他們只佔據了一小塊地盤,一縣左右的地盤,北方還有海島東面的大片地盤都沒有收入囊中,但是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無人區,只有零星的漢人聚集,以及一部分的土民,只有中間的中央玉山山脈是個麻煩,征服整個夷州,只是時間的問題!

原來鳳山縣加上樑家軍有幾萬人,後來的儂人再湧進來,各方人士魚龍混雜,卻沒有一個可依照遵循的規章制度,說白了,島上現在就是沒有一部法律可以約束各方的人,各種社會矛盾自然也接蹱而來!

吳用眉頭微銷,有些不悅地道:‘連日來島上的事務逐漸增多,咱們梁家軍在澎湖之時,還有蘇老制定的七殺七十二律做為參照,軍民無犯,大家相安無事,但是島上現在人龍混雜,什麼人都有,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倒來了!’

這些事情,兩個軍師本想自己內部消化,不想去勞煩梁川,但是事情多了以後,便有人開始藉機鬧事,想在這些事情當中從中漁利!

梁川一聽,很是不爽,道:‘你說吧,我聽著。’

吳用有些猶豫地嗯了半天,還是看著蘇渭的臉色才道:‘咱們島上現在也沒有一個官府,老百姓碰上事情找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誰說咱們倆是總管,竟然找到我的住處,要我給他們斷個案!’

蘇渭最是清楚,這些人原先是找到他家門去的,但是他哪有那麼多的精力,自己處理不了,又不好把禍水引到梁川家門口,想了想,最後只能給這些當地的百姓支個招,讓他們來吳用這裡。

吳用有苦難言,他雖然想法多,可是也不是百事通,碰到麻煩最後還是梁川這裡大吐苦水。

‘咱們這裡還是得成立一個類似官府這樣的機構,東家您現在也是一方雄主,何不早定名份,日後也有個主心!’

‘早定名分?’梁川疑惑地道。

‘正是,如今島上都是以你為馬首是瞻,大小事宜都是梁家說了算,雖然東家沒有自立為王,事實早就是島上共主,雖說你我以前皆是漢臣,都是趙官家的子民,可是趙氏不仁,以你我為草芥,恨不能斬盡殺絕,早斷了那份君臣之誼,東家自立,非是不仁不義!’

‘你讓我自立為王?’

梁川嘿笑一聲。

吳用與蘇渭相視一眼道:‘正是如此。’

‘東家也看到了,廣南的儂人得知東家在清源一呼百應,他們也不遠萬里來投,若是東家的大旗自立,天下還有不知多少豪傑會望風而來!’

‘你們吶。’

兩個人當然想梁川稱王稱霸,以前在清源那是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說一個字,說了等於謀反,那是殺頭的大罪,九族都不夠誅。

朝廷雖然闇弱,但是也不是他們這等小力量可以捍動的,看看西北與廣南的局面就知道,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要輕易去招惹朝廷。

但是到了夷州島,那便完全不一樣了,這裡天高皇帝遠,而且梁川現在已經與大宋決裂,大宋通緝梁川,更是燒了梁家在興化的基業,夷州以後就是梁家的大本營,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俱全,此時不榮登大寶,更待何時?

‘你們可曾聽過一句話,叫深挖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兩人的耳朵馬上支愣起來,好呀,你小子平日裡看著人畜無害,一點野心都沒有,原來暗地裡早就盤算好了。。

這個論調,蘇渭以前有所耳聞,不過他當時並沒有當一回事,梁川更是當成茶餘的談資直接略過,今天再回首,原來這小子多年之前就謀劃到了這一步。

‘願聞其詳!’

二人恭敬地向梁川請教,梁川只是一笑道,義如其字,二人不可能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這九個字,可不是隨口一說,這是有大智慧的謀略,任何時候,如果能真的貫徹,絕對可以稱霸一方!

‘這個我就不多說了,論謀略,你們二人都在我之上,這也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別人想的,所以在這裡我只是給你們一個大方向,真正實施的大政方針,還得你們來定!’

蘇渭撫須長嘆道:‘能想到這十二個字的人,絕對是震古爍今之輩!’

七十年代,因為大國關係緊張,領導人提出過這樣的決策,這是正確的,但是最早提出這個方針的卻不是咱們的領導人,而是六百年前一位楓林先生。這位叫楓林先生的大能真名叫朱升,也正是這一謀略,幫助明太祖奪了二百八十年的江山。

在明末那個群雄混戰的年代,誰都想稱王稱霸,但是但凡走上這一步的人,無一例外全部都讓瘦死比馬大的元騎兵給滅了,只有龜縮求穩獨自發展的老朱,按著這一方針,成功躲開了各路豪強的針對,活到了最後。

‘咱們的大宋趙官家,可不是一位昏君。’

梁川長嘆一聲,沒有遭來二人的反駁!

趙禎雖然做事猶豫不決,但是幾十年來,他所實行的政策從來沒有一項是為一己之私,甚至在他後宮不穩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對任何一個人宣洩自己的情緒,如果說有的話,可能就是一個劉太后。

梁川沒有到過別的朝代,所以他不清楚別的時代老百姓過得如何。

雖然梁川自己親身經歷了幾場叛亂,儂人南人党項人全部都造大宋的反,可是他始終沒有聽到一句是批判趙禎的,要麼就是罵當地的官員,要麼就是罵朝中的大臣,獨獨沒有任何人去罵趙官家。

史家的人情可不是那麼好收買,二十四史幾百位帝王,就算是漢武唐皇都被史家詬病得不輕,可是這位趙官家,人家可是落得一身的好名聲。

要造他的反,老百姓的口水都會淹死自己,梁川哪裡敢吶!

這十二字箴言裡,最為關鍵的那三個字非緩稱王莫屬。

‘現在天下人心都是向著趙家不假。’

北面的契丹與大宋打了這麼多年,還有新來的西夏党項人,人們不僅沒有對趙家失望,南方的漢人凝聚力還空前的加強!

要不是出了宋徽宗這麼個鳥人,大宋的國運可能還能更長一些!

‘是的!’梁川看了一眼蘇渭道:‘這個時候咱們去造趙家的反,很不現實,老百姓這些年算是過得比較好的,雖然也有一些狗官欺壓良民,但是大部分都是人心思定,誰都不捨這麼好的太平盛世。咱們這些人對於朝廷來說,就是一群流寇加強盜,朝廷有負於咱們嗎,若是按朝廷的論調,那咱們是妥妥的反賊,朝廷沒有負咱們任何一個人,更沒有逼咱們走上絕路,你們說是不是。。’

兩人一想,還真是這樣。

‘所以你們想的我都想過,也知道你們想要我做的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梁川身上有掛。

大宋還沒有到亡國滅種的地步啊,至少都還有兩百年的國運!

這時候就算當梁川再自信,也沒有辦法去逆天改命!

三個人說了半天,話題不是繞不過,現在的鳳山急需一個類似的官會的機構,如果梁川自立官府,那不一樣還是自立為王?

‘那咱們佔了佔了,現在鳳山縣事務繁多,總不能全扔在一旁不管不顧?’

梁川想了想道:‘這個我也想過了,事情倒也不難辦。’

二人一聽心思又活絡起來!

梁川道:‘咱們成立的不是王朝也不是官府,這叫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啥?二人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腦海當中搜刮了好幾遍,也沒有從史書中聽這個詞!

這又是幹嘛用的?

蘇渭直接問道:‘啥組織?’

梁川道:‘就是老百姓自己管自己的組織!’

‘不不不!’蘇渭還沒有聽到梁川的想法,馬上就否決了梁川的提議!

梁川與吳用同時一陣意外,道:‘你都還沒有聽到我的說法呢,這就不同意了,為啥?’

‘老百姓要是能管得了他們自己,那還要官府幹嘛?豈不是保正里正都能治天下了!’

里正與保正,其實就是王朝最小的基石,宗族式的管理,成為老百姓最直接的管理方式,要是宗族都管不了,才要交到上面給官府!

但是老百姓真的能管嗎,並不能。

老百姓只會把他們底下的人當成魚肉,真要當成自己的主子那樣去辦事,那是做夢!

梁川想了想道:‘所以咱們要給予這個組織一點權力,這樣才能管得住老百姓,而且又不會讓他們太無法無天,這個平衡點要找到!’

兩人一聽眉頭都皺了起來,原來他們對梁川抱有希望,現在一聽梁川又要搞那些聞所未聞的新招式,頭皮就有些發麻。

他們的思維已經固化,創新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老百姓的接受度也不高!

‘東家要不咱們還是老實保守一點。。’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開局棒梗你坐牢吧

毛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