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大晉之所以數次北進都無法成功,甚至屢屢失敗,都是倒黴在了這個不求進取的心態上。

主動出擊有什麼錯?

有好機會,當然要趁勢而上了!

等人家把蛋糕都分完了,勢力範圍固定下來,還有你什麼事?

人家不合起夥來反過來打你就已經算是給面子了!

等到那個時候,才真是被人魚肉呢!

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就是如此。

王謐也不埋怨他。

王恭他根本就沒有看過最近北府兵的幾場戰役。

他對北府兵的印象還停留在能勝,也只是慘勝而已之上。

他既沒有見過那些新式兵器,也沒有看到現在北府兵將士們高漲計程車氣。

這樣的人,你就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能打贏。

他也不會相信。

所以,王謐也不準備再多解釋。

只是微微笑了笑。

“阿寧說的都是舊典故了,現在的北府兵可說是今時不同往日。”

“反正我就算是到了京口,也不可能馬上就出兵。”

“你就等著聽我的捷報吧!”

既然人家這樣有信心,王恭也無所謂。

做人還是要知道取捨。

偌大一個朝廷人家都交給他了,

人家就是想去帶兵,你還能不準嗎?

再者說,按照以往的慣例,世家子弟之中,再怎麼說也一定要有一個能帶兵打仗的。

以前,荊州兵還沒有和朝廷鬧的那麼僵的時候,桓溫實際上就是在以大世家子弟的身份去執掌這支軍隊的。

誰知,桓家做大,直接就盤踞在荊州,把荊州兵經營成了半個自己的。

於是,無奈之下,朝廷才重新開始積極經營北府兵。

在這個過程中,謝玄也是世家子弟的代表。

而現在,謝玄重病,無法帶兵,謝家的意思,這支軍隊肯定是不能易主的。

既不能交還給朝廷,也不能交給其他世家子弟。

尤其是太原王氏,更是想都不要想。

謝家也是苦於自家無人可用,要是謝家但凡能再找出一個可堪大用的人才,這樣的好差事也落不到王謐的身上。

而現在,人家謝安已經退讓了一步,讓自己的女婿出來執掌北府,王恭若是不同意,就顯得太過小氣了。

總歸目前來看,北府兵也是王謐的掌中之物了。

早些去,還是晚些去,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具體到今後的用兵,那還要看形勢的發展。

就算王謐再大膽,他也絕對不敢不給朝廷送個訊息,商議一下就擅自出兵。

只要能夠提前知道訊息,王恭就還可以把握住大局。

只要機會還在他這邊,王恭就認為還可以接受。

“你真的決定好了,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你也知道,北府兵一直是謝公的心血,以現在的形勢,他肯定希望你能出鎮北府的。”

“你自己也有意願,那就是最好了。”

話雖是這樣說,但該叮囑到的,王恭也不會放過。

“但有一點,你要記住。”

“什麼事?”

“你儘管說!”王謐搓搓手,只要能讓他去帶兵打仗,別說是一點,就是一百個點也行啊!

他這是什麼表情?

為何如此興奮?

難道是巴望著朝廷能給他發軍餉?

呵呵……

做夢!

自從司馬曜死後,大晉朝廷各項事務遲滯已經不是一兩天了。

為大行皇帝修建陵墓,舉行葬禮還花費了一大筆。

現在的大晉朝廷基本上是一貧如洗,王恭兩隻眼睛瞪得渾圓,還不知道要去哪裡找錢花呢!

你小子休想打我的注意!

王恭故意端了一下,之後才緩緩說道:“到了京口,日常操練管理,我自然是不會過問。”

“但是,你要是想用兵,不管多少,也不管對手是誰,你都要向我提前彙報。”

“絕對不能自行其是,你懂嗎?”

雖然事情他是不打算管了。

但是醜話也要說在前頭。

不管是朝廷還是他王恭都絕對不會允許王謐擅自向北境挑釁。

這是底線。

不要以為他王謐仗打的好,朝廷就會容忍他任何事情。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過不了這一關!

“懂!”

“阿寧你放心!”

“我都懂!”

“只要有戰事,我一定會提前知會你。”

“不說是你了,就是謝公也一樣啊。我總不能把謝公扔在一邊,什麼都自己決定。”

王恭一愣:咦?

好像是啊!

還有這麼一號人,怎麼給忘了。

“好好!”

“你記得這點就好。”

“阿寧,你想的太多了。”

“我要是想出兵,還得找朝廷要軍餉呢,怎麼會不彙報就擅自行動?”

“開罪了朝廷,誰給我軍餉?”

呵呵!

某人好厚的臉皮!

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你家阿翁謝安都不敢這樣說,北府既然歸了你謝家管,軍餉的問題再怎麼說也要先自己想辦法吧。

未出一兵一卒,就想要錢。

太恐怖了!

“啊,這……”

“現在我可決定不下來,到時候再議。”

果然退縮了吧。

就知道他不是個爺們!

敲詐得手,王謐揣著手,幸福的走了。

終於可以做點正經事了!

好男兒上戰場!

攻城略地才是正事!

等拿下了北方各鎮,還怕不能倒逼朝廷?

…………

王謐這樣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現在看起來是他王恭佔據了上風,攜著國舅之尊,奪得了執掌朝政的權力。

其實,這都是一時的。

是虛的。

小娃娃就在那裡,你王恭也不敢真的把他怎麼樣。

篡位奪權?

不不!

那是劉寄奴那樣的泥腿子才敢乾的事。

王阿寧一介世家子弟,鼎鼎有名的貴公子,一向是最講究體面的。

這種事他可做不來。

他做不來,就要有別人來做。

於是,晉末的那些故事也就有據可循了。

本來就是個搖搖欲墜的朝廷,有實力的幾大家族只想著維持現狀,誰也不想再進一步。

來了個桓玄,卻也是個中看不中用的。

仍然走了桓溫的老路。

這才把想要改變形勢的劉裕給招惹了過來。

而現在,有他王謐在這裡,他是不會給劉裕這個機會的。

現在他去掌控北府,那就是握住了大晉的裡子。

這是最實在的東西。

他的手裡有先進的兵器,他也有技術。

足可以將這些新兵器源源不斷的送到戰場上。

但是,使用兵器的,最終還是人。

而人在哪裡?

大晉境內,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就是北府兵。

而這裡的人員也是最多的,也最全面。

有這樣一支強悍的軍隊擺在眼前,傻子才會關注那些朝堂爭端。

爭來爭去也是菜雞互啄而已。

有本事就把司馬德宗弄死啊!

弄死他!

王恭自己上位。

王謐還敬佩他是一條好漢。

這樣他才會把王恭當做是一個真正的對手。

但是,他敢嗎?

他不敢。

那就只能算了。

王恭就繼續抱著小娃娃過家家吧。

他王謐去開疆拓土了!

不必擔心會王謐種樹,王恭乘涼。

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

且看看劉裕的成長曆程就知道了,待到把兵權掌握在手,牢牢抓住。

到時候,只有朝廷追著他屁股後面跑的份。

他絕對不會落下風。

美滋滋……

現在或許唯一需要有幾分擔憂的,則是王家內部的一些事。

還是女人的事。

在離開建康城之前,王家到底還是要回去一次的。

城裡鬧了這樣的大亂子,他作為如今琅琊王氏響噹噹的一位新星,備受期待的。

怎能不回去交代一下?

再說,他家的麻煩事,可還多了去。

離開了皇宮,第一時間,王謐卻沒有返回王府,而是直奔著好兄弟何無忌府上而去。

當看到王謐的時候,何無忌也是一臉懵逼。

顯然他根本就沒想到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好兄弟居然放下了自家人,先來找尋他。

“稚遠,你怎麼來了?”

“真是沒想到!”

驚訝的是何無忌,說話的卻是何邁。

這位兄弟還當真是處變不驚。

經歷了昨夜的混亂之後,今日再見,依然一副笑嘻嘻的樣子。

彷彿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他。

王謐淺飲清茶,隨即笑道:“一則是看望兩位兄弟,建康城的亂局大約已經平定了,接下來,我便要奔赴北府,在這裡待不了多長時間了。”

“怎麼?”

“你還要走?”

王謐的決定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眾人的臉上紛紛湧現出吃驚的表情。

“你剛剛從京口回來,這又是要去哪裡?”

“還能去哪兒,當然是回京口。”

“二位,大戰又將起了!”

“我必須要回去帶兵!”

“又要打仗了?”

“快說說,怎麼回事?”

自家的好兄弟就是有這點好處,全都是打仗愛好者,只要王謐說有仗可打,他們就立刻精神抖擻。

並沒有人在意他說的是真是假,就算是假的,他們也會給弄成真的!

於是,看他們這樣有興趣,王謐便把對王恭說的那一套說辭,又如法炮製,向他二人說了一遍。

竟然是同一件事,完全不同的結果。

王恭那邊疑神疑鬼,顧慮多多,恨不得王謐打敗仗,甚至是根本不要出兵才好。

可是,何氏兄弟就完全支援他的計劃。

就差舉著雙手雙腳贊成了。

“稚遠,既然你都已經說了。”

“那我們兩兄弟也就不客氣了。”

“此去京口,你一定要帶著我們吶!”何邁興沖沖的說道。

他是個閒不住的人。

闖蕩江湖縱橫疆場才是他的追求。

這幾個月來,讓他一直呆在朝廷上做官。

真是憋壞了他了。

要不是一直指望著以後會有更大的作為,他才不會天天圍著司馬曜轉。

陪他讀什麼四書五經呢!

這玩意,他從小的時候就不感興趣。

現在還要讓他把這東西當成是差事,一板一眼的做下去,簡直比要命還難受。

自從司馬曜死後,這建康城裡頭一號解脫的人,就是他何邁。

這一點,城裡基本上就沒有多少人知道。

也沒有人注意。

他終於可以不必在到乃那些沒有一點用處的東西了。

清閒了這幾日,正覺得渾身難受的時候,王謐就來了。

還嚷嚷著有上戰場的機會。

他怎能不激動?

別人沒要求,他第一個先跳了起來。

他知道,何無忌肯定也是一樣的心思。

他們兩個現在在朝廷上的官職,那還是看在王謐的面子上給安排的。

本來就是些清閒的差事。

也沒有正經負責的事務,要是按照過去的標準,那就是佞幸而已。

專門陪著皇帝陛下玩耍的。

不幹正經事。

這種差事,幹也可以,不幹也可以。

好好幹也可以,壞壞的幹也沒人在意。

總之是個十分清閒的,足可以養老的差事。

而現在他們要伺候的皇帝陛下故去了,他們兩個基本上也就可以歇業了。

繼續輔佐新皇帝?

不好意思,還吃奶呢!

實在是力有不逮。

於是,二何也算是主動為朝廷排憂解難。

給自己解決了工作的問題。

朝廷不但不該不準,反而還要大大的感謝他們。

“你們兩個都想去?”

都是能人,要是他們願意去,還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是歡迎歡迎了。

“當然!”

“這還用說!”

“只要你一聲招呼,我們必定從命,二話沒有。”

一想到又可以離開建康這個是非之地,去到京口,見到好兄弟們,何邁就禁不住心潮澎湃。

何無忌自不必說,也是一樣的心思。

自從發生了昨夜的混亂,天亮之後,兩兄弟坐在一起,掐指一算,妥了!

他們大概又要有事做了!

“那就這麼定下了!”

“有你們在,我就更有幹勁了!”

“我們明天就先到將作坊去,把那些製作好的火炮,手槍都檢查一遍,然後裝箱起運。”

“送到北府去!”

“北府的將士們,也該見見好東西了!”

眾兄弟摩拳擦掌,好不激動。

北府的兄弟們,確實是落後了!

荊州的兄弟們,早就已經在桓衝的帶領下,熟練的使用各種新型兵器了。

而他們,卻還連見都沒見過。

如何得了?

一方面是桓衝經常給王謐送來書信,催要各種新式兵器,王謐總是要假意推脫一下。

畢竟僧多粥少,也不能什麼好東西都只給他荊州兵。

但另一方面,不給又不合適。

誰讓人家桓老爺子有錢呢!

人家大方,人家給錢特別痛快。

所以,看在錢的面子上,就……沒辦法了。

先期做好的很多兵器都優先運送給了桓衝的部隊,而現在,當王謐自己要執掌北府兵的時候,他才可以騰出手來,給自己的兄弟打造新兵器。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輝煌圖卷

溫茶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