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夫人輕輕搖頭,微微的迷眼,便就是在笑了,“京城離著大同不遠,我瞧著風土人情都差不多。”

這話說的,喬氏在心中瞬間瞭然,果真不是她小人,誰人能單純的沒點小心思?郭夫人這不也一樣來的晚些了?

再聽聽這話說的,哪裡說的什麼風土人情,那意思就是京城的人也不用高貴,大同的人差不到哪去。

喬氏面上不變,只是心裡冷了幾分。長輩們之間該計較的總還是要計較的,郭儀那孩子是個有數的,郭夫人這倒是不自覺,這親事你就是高攀了,既都來了京城,已然被壓了一頭了。

兩個人說笑著,便到了屋內。

女眷們倒也都按照規矩起身,喬氏也是故意的,上來就先介紹安紅韶,縱然是晚輩一句國公府人,你就得行大禮。

安紅韶是攔著了,都是親戚不必講究,可到底你也得跟人家客客氣氣。

再然後便是李氏,伯爵夫人,而後是大舅母,再然後便是自己的兒媳了。

這一圈說下來,郭夫人總也維持不住剛來時候那高傲樣。

有本事也說說,京城跟大同差不多?你在大同,能在一個屋子見過這麼多有身份的夫人?

待眾人坐定,喬氏朝著李餘音招手,“我便是我小女餘音,因為路程不便,咱們之前都是書信往來。”

李餘音面帶微笑,款款的見禮,“郭伯母安好。”

郭夫人笑著拉著李餘音的手,“果真是個標誌的姑娘。”

說著,招手讓丫頭遞過來了個錦盒,說是給李餘音的見面禮。

李餘音道了謝後,便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一眾人自要閒聊,李氏少不得問起大同的事。

郭夫人清了清嗓子,“我瞧著,也跟京城差不了多少。”

還是些說辭。

聽了這話,李氏輕笑一聲,“那大同想來也是富庶之地,聽聞晉商可是有名的很,我一直在上見過。不過,大同山路多,不好走,朝廷給修官道的銀錢每年都不少,可那邊始終不夠,也不知道郭夫人這一路走來可顛簸?”

這話問的,李氏看著是好奇,可是作為縣令夫人郭夫人能輕易回答嗎?若說是不顛簸,那官道修的是極好的,每年大同跟朝廷要銀子算怎麼回事?

可若是顛簸,你連條好路都沒有,如何跟京城相比較?

莫要說是縣令夫人,就是知府夫人來了,她也一樣的是回答不上來。

郭夫人只能低頭抿茶,心裡早就亂的厲害。

“朝廷的事,咱們也不好多言。”思來想去,硬生生的只能岔開話題了。

大舅母清了清嗓子,連她都聽不下去了,不過就問個路好不好走,怎麼就不能多言了?

不過,這也沒她說話的地方,她拿起糕點,吃了幾口。

“可不是,這朝廷的事咱們還是少唸叨。”喬氏一直在這當好人,郭夫人一說她連忙接過,不讓郭夫人難看。

一頓接著又說道,“大同可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旁的咱不知道,瞧著這小郭大人,儀表堂堂氣度不凡,可半分不比京城的兒郎差。”

說起自己的兒子,郭夫人可是驕傲的很,頭又重新抬了起來,“旁的我不好說,可是這孩子也不是我自誇,打小就聰慧,騎馬射箭出眾不算,偏偏還是會念書,瞧瞧頭一次進京趕考,便中了進士。在我們那,也是周遭出名的才子,媒人都快把家裡門檻踩斷了,我怕成親讓他分心,這親事才一直耽擱。”

說完後,郭夫人還故意一停頓,這才慢慢的看向李餘音。

面子上在這放著呢,總不能怠慢了李餘音,這個時候多少也提一句。

正因為一直耽擱,才得了李餘音的好姻緣。

只是她還沒開口,李氏在旁邊笑著說道,“可不是有出息,我記得那孩子考了多少名來?是個不錯的。”

一說榜上有名,也就足夠了,除了前頭幾個,沒人願意提名次。

主要是,提著也不太好聽。

安紅韶側了側頭,用帕子掩了掩唇,擋住自己憋笑的臉。

考了二百來名,跑到相府來炫耀了,知道當母親的都看自己的兒子好,可你得多少有點自知之明。

郭夫人被問的不好開口,下意識的就看向,一直待她和善的喬氏。

喬氏接過話茬來,“這倒是沒數,不過能榜上有名,那也是萬里挑一的學子,可不容易。”

喬氏說著,郭夫人還在旁邊連連點頭。

接著,喬氏話鋒一轉,含笑著看向安紅韶,“只是,畢竟小郭大人初入朝堂,往後還少不得讓國公提攜。”

安紅韶連忙起身,衝著喬氏微微福了福,“舅母這話可就見外了。”

而後,看向了郭夫人。

郭夫人也不好站著,只能微微額首,提前謝過國公夫人了。

安紅韶坐穩當後,暗自衝著李餘音微微挑眉,這下她可放心了。

郭夫人自有個驕傲勁,也確實犯了許多人都愛犯的毛病,高攀了只覺得那是她兒子有本事。可偏偏,郭夫人不夠聰慧,瞧瞧現在,被喬氏跟李氏耍的團團轉,看樣子她還當喬氏是個好說話的。

但凡是跟李家熟識的人,誰人不得對上喬氏,不得打上精神?

就這樣的人,莫說出不了亂子,就是出的了,那也完全不是喬氏的對手。

李餘音只管放寬了心去。

女眷這邊聊了一陣,到了用膳的時候才去往前廳。

畢竟郭夫人是今個的客人,喬氏領著她先往外走,這點顏面倒還是要給她留的。

安紅韶挨著李氏,暗暗的給李氏豎了個大拇指,剛剛母親跟二舅母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戲演的極好。

李氏故意拍了一下安紅韶的手背,“連你母親都敢打趣了?”

李餘音也故意落後了幾步,湊在她們跟前,“姑母乃是我李家姑娘楷模。”

李氏無奈的看著侄女,“你呀。”不過小聲的嘀咕兩句,“也幸好他家住在大同,你們不住在一起,不然就衝著郭夫人這人,這門親事就不算良配。”

既是下嫁,你全家都得哄著,高攀就要有高攀的自覺。

就郭夫人這樣,成親後絕對是那種會給兒媳婦立規矩的主。

李氏提了句,李餘音就有數了。等著成親後,郭儀是京官不好出門,李餘音也不充著那孝順的去看二老去,能離著遠些就離著遠些。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彷彿沒有情絲

上洋竹蟲

只要我夠窩囊,沒有人能打敗我

吳小心

誰還記得這是期末考試

八斤人參

瘋批沙雕的古代快樂生活

腦袋發昏

山長水闊知何處

曉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