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郭儀言語維護李餘音,郭夫人不由的落了眼淚,她想著,李餘音定然是因為年歲大了,不好嫁出去了,這才尋了自己的兒子。

今個倒也不是說準備拿喬,就是讓李家人也知道,他們是有骨氣的,也不能說是將自己的兒子當孫子。

再則說了,郭夫人擦著眼角的淚痕,“這婚事,是你父親願意的。”

郭夫人也知道高攀會遇到什麼,她心裡其實是不願意的,別人家的姑爺登門,一個個都是當著貴客對待的,你高攀人家,去了岳丈家哪裡有說話的餘地?

郭夫人情願讓郭儀迎娶個家世差點的姑娘。

郭儀聽了母親的抱怨,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母親,你可知道,迎娶了李家姑娘,我能少奮鬥幾十年?”

或者,少奮鬥一輩子。

父親為何要願意?因為他仕途不順,因為他知道,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也曾有過鴻圖之志,可是忙活半輩子,也還是七品縣令。

這樣的日子,他過夠了,所以支援兒子做逆天改命的決定。

當然,郭儀年輕,若是什麼都不挑跟賣了自己有什麼區別?他是真的瞧上了李餘音,縱然來李家要低眉順眼的,他也願意。

他感恩老天爺,給了他男人想要的事業,也給了他算是情投意合的未婚夫人,有什麼不滿意的?

他現在就想著好好的做差事,在京城買個大院子,給李餘音跟父母都爭口氣。

這樣的日子,難道不好嗎?

非要爭個高低?

而且,他無奈的同郭夫人承認,他的兒子並沒有說到她想象中的那般優秀,優秀足夠匹配世間任何一個女子。

在人才濟濟的京城,真的,他覺得自己不值一提。

看著自己的兒子一口一個李家姑娘如何如何,郭夫人也沒法子,只能安慰自己,瞧著李二夫人是個溫和的,想來李餘音的脾性也差不多。

聽了母親的話,郭儀都驚訝了,她是怎麼看出李二夫人好說話來了?

郭儀暗自搖頭,越發的慶幸李餘音看上了自己。

將來自己孩子,學識自己可以教,而做人就靠李餘音了。因為迎娶李餘音,郭家真的是,馬上要青雲直上了。

屋子裡頭,三舅父跟四舅父也過來了,二舅父去請李太傅了,說是趁著今個人齊,李太傅有話要說。

喬氏送了郭家人離開後,一進屋子就嘖嘖兩聲,“我今個是真真沒瞧上郭夫人,若非郭儀那孩子尚且拎得清,這門親事我總得作罷了。”

李氏在一旁接過話,“既如此,郭縣令定然是個明白人。”

不然,郭儀怎麼會有腦子的?若是縣令兩口子都拎不清,能生下個什麼好兒子來?

不過也慶幸,今個三舅母跟四舅母沒在,不然哪裡做了錯事,更得讓郭夫人囂張的找不到北了。

安紅韶在一旁給李餘音倒茶水,“就莫想這般多了。”

李餘音嘆了口氣,“看來我這惡人肯定是躲不過去了。”

婆媳估摸和不到哪去,兩家到時候遠離便是了,實在不行想法子讓郭儀也跟郭夫人不親近,反正她是不打算委屈自己的。

大概老天爺故意不讓大家圓滿,本來所有人對這門親事都是看好的,郭夫人這麼一來,鬧的大家心裡都不舒坦。

四舅父斜著身子哼了一聲,“既沒瞧上他家裡人,使個手段讓人入贅便是。”

聽了這話,三舅父切了一聲,家裡頭唯一的閒人,口氣卻是大的。

還使手段入贅,當這相府是山代王?

李餘音模樣不錯,又得二嫂親自調教,也是管家的好手,何至於用得著去強求姻緣?

大家被三舅父這個山代王都給逗笑了。

看著氣氛緩和,三舅父又小聲的嘟囔了句,“再說了,郭夫人不好又不能代表什麼?”

就如同自己一樣,迎娶了個沒眼力勁的村婦,當初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現在人家也不能發達了就將人休了。

可是,你不能因為一個糊塗的村婦,就覺得李家三房沒個好人。

三舅父覺得,自己也算是明理的,大兒子雖說油嘴滑舌的,可是二兒子有出息,這次科舉,幾個孩子裡頭數自家的考的好。

所以,他這哪裡是為郭家抱屈,這是為自己述不平。

“老遠就聽到你在那抱怨了。”二舅父扶著李太傅近來,冷斥了一聲。

若非李太傅壓著,三舅父早將那村婦給休了,這氣看樣子一直壓在心裡。

三舅父也就當著旁人敢抱怨,李太傅一來起身後連哼都不敢哼一聲。

眾人起身相迎,李太傅只是白了三舅父一眼,而後才坐在主位上。

也不是說李太傅多看好那個傻兒媳婦,主要是人家對李家三房有功勞,好歹不說伺候過婆母,還是給老三生了倆兒子。

別的不說,都已經這麼大歲數了,現在休妻讓倆兒子如何自處?再說了,也不光三舅父迎娶了村婦,下頭不也有倆孩子找了莊戶人?允了老三一個,以後孩子們都效仿怎麼辦?

這是回京城第一劍,先斬糟糠妻?

看三舅父不敢答話,李太傅這才又看向李餘音,“我瞧了那郭儀了,是個不錯的年輕人。”

這門親事,沒什麼大毛病。

而後,又看了一眼連如期才繼續道,“多跟你表妹學學,夫妻相處之道。”

瞧著連如期跟安紅韶,現在夫妻和順。

安紅韶本來還在安慰李餘音,不知道為何,聽了外祖父的話,讓她的心猛的咯噔一下。

瞧著旁邊,二舅父的臉色也不太好。

“主要是國公為人和善。”李浩尋不知道李太傅這麼說話是什麼意思,怕安紅韶不自在,連忙打圓場。

李氏也皺起了眉頭。

李太傅垂著眼哼了一聲,“為人和善?老朽倒是開眼了,邊關戰亂,打下去禍害的百姓,明明現在可以談和,連國公卻執意主戰,著實與和善沾不到一點邊。”

“祖父,今個是家裡是相聚,咱們不談國事。”李浩尋也沒想到,祖父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發難?

他還想拉一下父親的袖子,大伯不在家,自然父親說話最有分量。

只是他還沒來得及開口,李太傅猛的拍了一下桌子,“怎麼,我說什麼話,還得看你的臉色了?”

這話說的,李浩尋哪敢再應聲。

二舅母心疼自己的兒子,可也知道,公爹發了脾氣,她若是出面護著不定捱罵挨的更狠。

“爹,浩尋這孩子最為孝順,自沒有這個意思。”三舅父趕緊笑呵呵的起身,想著將這話給圓回去。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絳

反正不火乾脆擺爛

被迫閃婚後,我成了豪門唯一繼承人

摸窩墨

一人之萬法道祖

北海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