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代火車的速度比較感人,而且很多地方沒有直達車,只能轉車。

眾人先坐綠皮車抵達鐵路中樞,耗時十個多鐘頭。

好在對於他們的到來,不止對口幫扶單位很重視,相關地方政府一樣重視,得知他們到達的時間點,提前給他們在火車站準備了大巴車。

於是一行人在火車站坐上等候的大巴車後,再兜轉將近七八個小時的公路來到會覃市。

與江醫生介紹的無誤,這是個很小的城市,從城市一頭坐車到另一個頭只需一個鐘頭的旅程,不像首都市內的通勤距離最長可達到幾小時以上宛如一個城走到另一個城去了。

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風貌,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處,如曹奶奶所講的,這裡放眼望去周邊全是青山綠水自然綠化條件極好,可美了。

車流量小,空氣也好,這是大城市不能相比的一種優勢。

在這裡謝婉瑩有種類似回松圓的回鄉感。

回到醫學專業上來講,人體生病是與環境有相關性的。

例如松圓流行的病種與老家省會的病種勢必有不同,再舉個例子,老家省會的水質不好,腸癌頻發。松圓是愛吃醃製和燙的東西,是食道癌的重災區。

大城市的許多汙染性工業產業早轉移到下面地方,導致松圓等地九十年代女職工的鼻咽癌高發。

與人的職業壓力情緒比較息息相關的病,如乳腺癌之類的病種,經醫學統計學會發現結論與很多人所以為的小城市壓力小相反,小城市的乳腺癌發生率與大城市相當。

醫學的事實說明一件事,情緒因素要靠的是自己如何調整適應乃至懂得有所取捨。

換個環境能否解決問題?不一定的。

每個環境各有各的主要病種,不是人能逃得掉或躲到哪裡去的。

一句話民間老百姓說的沒錯:要學會看開。

總結起來是,小城市的有志青年喜歡往大城市發展甚至定居,是對城市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

大城市終究醫療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甩小城市一條街。

高等教育讓高等人才對醫學的認知是:疾病治療效果的好壞講究發現早,發現早不是說單純靠病人自身的認知,更重要的是靠醫學技術。所以怎不讓有才華的人不往大城市跑呢。

分級診療從某種程度上講同樣是為破這個局,讓人才均等分佈,方能做到地方繁榮昌盛的均等分佈。

夜晚十點鐘,謝婉瑩醫生他們乘坐的大巴車停靠在對口幫扶單位之一會覃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停車場裡。

負責接待他們的會覃市第一人民醫院向副院長,和崔領隊握手錶示:“我們等候你們首都醫生多時了。”

這地方一如餘醫生他們,是多渴望先進技術的到來。

崔領隊代表全體支援幫扶團隊成員回應:“這段時間我們竭盡我們的努力,看能否幫上你們什麼忙。”

“能,肯定能!”對這點,向副院長不用想就保證。

首都來的醫生怎麼說都肯定比他們小地方醫院強多強多了。

聽著對方的話,首都來的醫生們卻是心底有點點壓值了。還是出發前領導們說的沒錯,這是個非常重大的任務,別以為你技術比人家高能輕輕鬆鬆解決一切的。

崔領隊趕緊問:“休息的地方呢?”

想幹好活,第一要抓緊時間養精蓄銳。

向副院長立即回答:“我們醫院招待所全準備好了。”說著親自給賓客們帶路。

醫生們自己提著隨身行李下車,其它物品由地方接待人員幫忙搬運至指定倉庫。

一行人在向副院長的帶領下一路過去,是路經醫院的急診室門口。

恰好一輛救護車咿呀咿呀拉響著紅色警報返回到急診室,是拉了個病人回來。

純粹是職業反應,途徑的醫生們紛紛望去幾眼。

從救護車後車廂拉下來的擔架車上躺的是個老頭子,醫生們初看一眼判斷,病人眼神較為清朗應該屬於意識清醒狀態。

(本章完)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葉羅麗之重生後我成為了毀滅之主

思落a

炮灰魅力四射,反派盤成蚊香

愛笑的松子

神醫毒妃:霸道王爺輕點寵

筆墨酸醋

穿成屠夫之女,我養豬成首富了

糯米飯飯飯

海賊:成為白月光的我好想逃

陳屁屁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