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們面面相覷,要說有什麼辦法,好像也沒有特別好的主意。

有的大臣明知不行,卻還是主張先用附近州府的糧食救濟。

也有人說這樣豈不是拆東牆補西牆,那邊也會出問題。

繞來繞去,讓宋徽宗頭疼。

曾佈道:“最主要是這些商人,如果他們肯拿出糧食就可以解決孟州的問題!”

一大臣道:“這些商人很狡猾,讓他們拿出糧食,我看難!”

“但想要解決糧食問題,還只能從這些商人身上下手啊。”

“依你之見,如何才能讓他們拿出糧食?”

“不如,陛下一道旨意,強行讓他們開倉放糧!”

曾布聞言,搖搖頭:“強行讓他們放糧,這些商人也可以說自己無糧,或者拿出少部分,也解決不了問題。

再者朝廷總不能動用武力去解決吧?

用這種方法天下文人絕對會反抗,甚至引起動盪!“

朝中大臣們都在分析這個問題。

就在諸位大臣爭論的面紅耳赤的時候。

武植站了出來:“陛下,我能解決!”

所有大臣們的目光看向武植,如果之前武植沒有發言,此刻突然站出來,難免會顯得有些唐突。

畢竟武植才只是侍讀學士。

但經過之前萬歲山的事情,在場諸位大臣反倒是希望武植髮言,看他能有什麼好辦法。

宋徽宗眼睛一亮:“武侍讀有何妙招,儘管說來!”

宋徽宗看向武植,雙眼充滿了欣賞。

武植總是能有辦法。

這一點讓宋徽宗感覺其他的朝臣似乎都不行。

曾布也意外看向武植,這個問題他仔細想過,目前來說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武植能有辦法?

現在滿朝文武爭論不休,若是真有辦法解決問題,也是再好不過。

不管方法對不對,至少有人能提出。

而不是在這裡爭論,沒個法子。

武植直言道:“想要解決這次糧食問題,一般的解決方法不奏效,我有一法,可有奇效。”

“那就是提高糧食價格。”

武植這個方法提出來,立刻遭受到了全場的質疑。

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看向武植,上次武植弄了一個抬稅。

現在又是抬糧食價格。

但是抬高糧食價格與這有什麼關係?

一大臣站出來:“武侍讀,按照你剛才所言,天下糧食價格高漲,那些商人豈不是更有恃無恐,待價而沽,他們更不願拿出來,這次糧食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啊!”

“這個方法我認為行不通!”

“武侍讀,上次萬歲山的事情你的方法很好,但這個我不贊同!”

本來糧食就籌集不到,這時候提高糧食價格,豈不是讓那些百姓更加無錢購買?

對於事情的發展會有更嚴重的後果。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有些大臣則是仔細思維,感覺自己想到了什麼,卻又沒有頭緒。

武植笑道:“諸位大臣,我說的並非抬高大宋所有的糧價!”

“莫非……”

“要抬高的,是孟州的糧價!”

武植聲音傳遞大殿。

此言一出,有大臣道:“孟州如今成災,糧食必然上漲,武侍讀意思是……”

曾布聞言,制止了此人:“你先不要說話,讓武侍讀將話說完。武侍讀你且細細說來!”

那大臣有些尷尬。

卻也不敢在說什麼。

眾人不是很理解武植這是什麼道理。

那裡本來就不好得到糧食,抬高價格豈不是更難?

武植聲音響徹大殿,底氣十足:“孟州很多百姓沒糧食,但散戶手中一定還有不少,其次就是大糧商手中也囤積了很多!”

“現在的情況是孟州商戶不肯賣糧,散戶也在觀望,但如果我們大宋偏向這些散戶糧食,大量收購。那麼孟州的糧食就會瘋漲。”

“散戶手中的糧食少了,當糧食瘋漲到一定高度,那些糧商大戶肯定會忍不住想要出售。

甚至周邊的一些糧商也會看到這塊肥肉,將糧食運往孟州。”

“發這種財的,不僅僅是孟州的商人,其他地方的商人都是如此打算!”

“這些商人手中囤積了糧食,即便朝廷想要購買他們也不會放,但如果價格瘋漲他們絕對會趕過去吃這塊肥肉,能讓他們賺的更多!”

一大臣疑惑道:“但如此一來,孟州糧食天價,那些百姓如何購買的起,到時候豈不是有很多人要餓死?”

武植搖搖頭:“這只是開始的局面,而一旦四周州府的商人將糧食運往,孟州糧食就會堆積如山,到那個時候,糧食一旦多起來,賣的人就多了!”

“那些糧商想要快速出售,就會出現競爭,一樣東西賣的人多了,自然價格也會隨之降低!”

“降……降低?”

不少大臣聽聞,猛然醒悟。

之前他們不認同武植所言,但聽到後面……

原來武植是要利用價格吸引周邊的糧商聚集孟州,而一旦聚集糧食成山,價格達到一定高度就會出現猛跌。

到時候,沒有賣完的糧食在運往回去也是不小的成本。

商戶肯定會直接出售脫手,畢竟糧食價格降了,大勢已成,留在手中也會變成累贅。

糧食是不能久囤的。

時間長了會變質,到時候會一文不值。

武植繼續道:“而在百姓購買不起的那段期間,朝廷已經收購足夠多的糧食,讓他們渡過難關也未嘗不可,總之,這次是以解決災民為目的。”

“想要從這裡運送糧食太遠,從附近調動,會影響本地的糧食生計。

而那些商人又不肯出手,只有提高價格讓他們看到利益主動前往孟州,才能解決這次糧食的問題。”

武植侃侃而談,一計妙法,震驚朝野。

一大臣驚道:“這樣一來,就等於那些糧食大戶主動將糧食運往了孟州,我們朝廷不用人力物力,他們無償幫我們搬運?”

“正是如此!”

武植點點頭。

這……

此大臣臉色駭然:“那些商人都是為了利益,只要價格瘋漲,他們一定出手。

一旦達到價格的巔峰糧食價格絕對會降低,後面則是瘋狂拋售,導致糧食銷售一空,武大人,……這,這計妙啊!不過…”

他忽然問道:“武大人,若是訊息傳播了出去,那些商人識破了計劃該如何?”

聽到這話,武植笑道:“不必擔心,商人逐利,一點小利益他們也會聞風而動,何況糧食價格是平日數倍。

即便他們知道,在利益面前也還是會博一博!不怕他們不來,只要他們過去孟州,此事問題不大!”

這位大臣便不在說什麼。

商人為利能發國難財,只要有錢賺,他們自然會蜂擁而至。

諸位大臣明白之後,也是久久無法平靜。

不少人對武植很是佩服。

這種方法,他們怎麼沒想到?

全場的朝臣總算是明白武植的意圖,當他們得知之後,現場安靜了一會兒。

隨之爆發沸騰的議論聲音。

一個個交頭接耳。

武狀元此舉雖然冒險,一旦成功,可以解決災民的問題。

即便不成功,朝廷派人去收購糧食也可以暫緩燃眉之急。

而不是派人將糧食裝車,遇到一些山路根本不好走,也來不及。

如果按照武植的辦法就簡單多了。

曾布暗道武植這思維是反其道而行啊!

大家想的是如何讓商戶出手糧食,也不想白白出那麼多錢。

畢竟一直收購什麼時候是個頭?

這對國庫影響很大。

而若是這樣一來後,除了剛開始花費一點錢財,後面反而解決問題打破了這個困局。

花費小了很多。

蔡京也不由暗道這武植簡直奇思妙想。這也行?

宋徽宗笑了起來:“武侍讀此法甚妙,甚妙啊!……你們看看,這關鍵時刻,還是得看武侍讀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