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之喜悅,前所未有。

更多的是對新鮮事物的一種好奇。

燈泡極大程度的滿足了宋徽宗。

眾人也是如此。

宋徽宗繼續靠近兩步,對燈泡打量,神色如一個得到寶貝的人正在細細研究,想要看清寶貝的每一個地方。

不過這玩意看多了眼睛有些暈乎。

燈泡表面是玻璃材質。

大宋早就製造出了玻璃,之前有幾個波斯人用玻璃騙錢,和武植打賭結果輸掉了。

那時玻璃就開始生產,已經有一定的規模和技術,所以玻璃不稀奇。玻璃裡面的燈芯看起來就比較玄妙了,散散發光,尤其在暗夜,燈泡卻照亮了方圓數十步距離。

“神奇啊!朕這輩子沒見過如此神的東西,燈泡,電,好好好啊!”

“武相,這燈泡的原理是什麼?”

宋徽宗不由好奇問道。

眾人豎起耳朵想要聽個明白,此刻他們就如同初中生面對化學老師教導一些新鮮的事務勾起了內心強烈的求知慾。

對於這些人的好奇,武植也儘量滿足,他笑道:“燈泡的工作原理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原理製成。

燈泡接上額定的電壓後,電流透過燈絲被加熱到白熾狀態,因而發熱發光。

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是由原子釋放出來。

由許多微小類似粒子的小團組成!”

原子?

粒子?

宋徽宗和旁邊鄭居中等人面面相覷,這完全聽不懂啊。

雲裡霧裡的。

也不知道武植是從哪裡得知這些原理。

他們聽不懂,但感覺很合理。

武植繼續道:“這些類似粒子的東西有能量和動量但沒有質量。粒子叫做可見光子,是光的最基本單位。當電子受到激發的時候原子就會釋放出可見光子。

燈泡的結構非常簡單。在它的底部有兩個金屬接觸點用來連線電。

中心有一條薄金燈絲線。

當燈泡連上電源的時候,電流會從其中一個接觸點流到另一個接觸點然後再流到線和燈絲。”

“這就是燈泡的原理了!”

“……”

眾人完全不懂,但宋徽宗震驚過後,拍手叫好。

四周朝臣雖然沒聽懂,也跟著鼓掌。

趙金羅,趙金奴兩人瞪大了眼睛,感覺好玄妙。對武植的眼神更是崇拜到了極點。

“武相真是高明啊!這麼神奇的東西都能製造出來,咱們大宋以後就電了!無法想象啊!”

“是啊陛下,如果大宋能用上這種電,以後就不用燈油,皇宮夜晚也如白晝,咱們汴京城如果都裝上這樣的燈泡,到了晚上,畫面太美了!”

“嗯!”宋徽宗道:“對了武相,這燈泡只有橙色一種嗎?”

“當然不是!”

“還能有其他顏色?”

武植點點頭:“燈泡本身的顏色無法改變,但可以採取玻璃顏色進行透光,白色,金色,藍色,綠色都是沒問題的!”

“嗯,有道理,正如燈籠可以變成紅色,因為燈籠就是紅色的!”宋徽宗點點頭,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鄭居中忽然提問:“武相,這電,是否如同雷電一樣能劈死人?”

眾人對於雷電敬畏害怕,自古以來被雷電劈死的人大有人在,雷電如神明的力量。

“如果和雷電一樣具備殺傷力,觸碰到的人豈不是要被電死?”鄭居中又補充了一句。

武植:“鄭大人說的這個問題的確存在,不過和雷電相比,被這樣的電接觸短時死不了。如果長時期被電也有被電死的風險,總之,以後即便普及,對於電的防範也少不了!”

宋徽宗:“武愛卿,按照之前你的意思,你是想要將電傳給千家萬戶,這小小的發電站可以提供多少人用電?是否可以讓整個大宋百姓都用上這裡的電?”

“那不行!”武植笑道:“陛下,這只是一個小發電站,頂多維持上百戶人家使用!”

大宋人口有一億多人。

小發電站絕對是不夠的。

宋徽宗:“嗯,那就在全國各地建設更多發電站?”

“微臣也有此意,這樣的發電站多了,才能讓電走進千家萬戶。”

“武愛卿,電是透過這種線傳遞的吧?”宋徽宗打量竹旁邊連著的一根白線,表面上膠裝,裡面是什麼他也沒見過。

武植:“電需要銅線作為傳導最好,這樣的銅線,目前商務司已經在建造,這方面問題不大。

目前只需要將發電站建起來,線同步建設,採取電線杆的方式連線,入千家萬戶,然後將商務司生產的大量燈泡安裝就可以了!”

宋徽宗目光一震:“這樣的燈泡,武愛卿提前生產了?”

武植:“陛下,所有有電相關的配套裝置,這一年基本都有大量儲備,生產了不少,微臣打算先從汴京城皇宮開始,擴散汴京城,其他地方也要安裝。真正讓所有百姓都能用上電。”

“這……”宋徽宗高興是高興,但這些花費的錢估計不少,宋徽宗想到:“武愛卿,電我們有了,線我們也有了,這電普及後,咱們該如何收費這是一個問題啊!”

大宋花費這麼多錢,總不能沒有任何收穫吧?

那以後還有其他建設哪來的錢。

宋徽宗考慮的是對的。

武植:“這點陛下不用擔心,咱們大宋建立的發電站,線這些也並不是免費的,我們只需要將電牽到城中,百姓想要用電的每家每戶要花一些電費錢,安裝費,以及日後用電的花費!”

鄭居中眉頭一皺:“只是……真要開通了,有些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該如何計算電費呢?”

他們自然是無法理解,然而武植將一切準備好了。

他笑道:“這個不用擔心,商務司製作了電錶。”

武植手一招,商務司的人走過來,將一個盒子遞上。

電錶剛開始製作的比較簡易,並非前世現代那麼精細,目前商務司的技術還造不出來。

即便如此,也可以用了。

宋徽宗拿著電錶仔細打量,一群朝臣圍繞過來看到電錶上面有許多數字,剛開始都是零,表好像可以調動。甚是新奇。

接下來武植還給他們試驗了一番,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無非就是將電線接在電錶上,電錶的另外一頭是燈泡。

如此電錶會開始滾動。

電錶接電之後有紅色閃光點,是一個小燈。

眾人對一閃一閃的東西,看的感慨不已,而且等了一會兒後數字真的在滾動。

“這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宋徽宗。

“數字滾動在這裡顯示一,就是一度電,如果是二就是兩度,咱們可以根據這個收錢!”

“一度電收多少錢?”宋徽宗聽到可以賺錢,內心有些激動。

武植笑道:“咱們可以定一度電三毛吧!”

“三毛?”

“會不會太少了?”

“不少了,這是日常開銷,如果每戶提供一百塊的電費,一千萬戶就是一百億!”武植:“咱們大宋一億多人口,這還只是粗布計算,如果將西夏,燕雲,大理等這些地方都算起來,每個月至少幾百億,這每年就是幾千億份額。”

宋徽宗和朝臣聽的瞠目結舌,感覺武相賺錢真簡單,這數字跟說著玩一樣。

普通百姓一個月賺一兩千就很不錯了,一個電普及開來動則幾千億?

武植:“這還是少的,個人家庭用電沒多少,咱們大宋有工業,還有許多酒樓行業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用電。

商業用電咱們可以將價格標高一點,比如酒樓,廠房,可以提高到八毛錢一度。”

“整體算起來,工業越發達,大宋人口越多,每年電費可能會有五六千億進入國庫。這還不算朝廷賣電線,燈泡的各種銷售額。

如果算上這些,每個使用者至少要買三個燈泡,電線也不少,如此算來更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甚至比電費更客觀,燈泡可以設計不同規模,就這小燈泡可以賣三塊錢一個。好點的可以賣幾十,這都需要後續生產設計!”

“……”

宋徽宗呼吸急促了。

對於錢,對於國庫的營收,宋徽宗看的非常重。

之前因為紙幣動盪問題,宋徽宗就是因為太看重錢,差點將紙幣給廢掉了。

好在後面沒成,現在聽說可以賺這麼多錢,宋徽宗內心難以抑制的激動!

日後電開發普及整個大宋全國,宋徽宗作為官家也無法想象那是如何的規模。

總有一種時空穿越的幻感,他感覺這些東西似乎……似乎不是這個時代應該出現的東西。

目光掠向眼前的武植,宋徽宗寂靜了一會兒,隨即笑了。

武植做出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他問了一些武植為何知道這麼多的問題,不但是宋徽宗,朝臣都在問,因為武植說的這些知識他們完全聽不懂。

在場朝臣都是讀四書五經的。哪能學到這些類容。

對於這些人的詢問,武植也只能隨便找個藉口,說自己琢磨出來的。

雖然有些勉強,但要說自己碰到個高人指點之類,也不太行,還不如標榜自己是天才更好。

眾人疑惑,卻也還算能接受。

能做出這些的大概就是天才吧。

每次看到年輕的武植,眾人真懷疑他腦子是如何長的。

現在討論久久不息……

這件事情過後,武植還要繼續規劃一下接下來的生產程序。

宋徽宗等人一路上議論的火熱,將陛下送回了皇宮,宋徽宗讓他們也回去休息去了。

至於這裡的發電站,武植讓人關掉。四周百姓久久不散,發電站是搬不走的,所以武植還得建立水電局。

一個新部門,這件事情宋徽宗想都沒想就批准了。

水電局就讓武植負責。

發電站現場留下人看守,防止有人破壞了發電機,或者是觸電死亡。

之後的時間,武植帶著人到處建發電機。只要有上游之水的地方武植都不會放過。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商務司廠房中一箱一箱的燈泡已經堆積如高山,還有電線裝置。

發電站並未完全建好,電線的鋪設早就開始了。

尤其是汴京城外圍,城內街道,已經出現水泥建造的電線杆,這種電線是裸線,遷往百姓家裡的是銅線。

願意購買線和燈泡的百姓,水電局的人沿著牆壁將線牽進去。

只等通電他們就可以照明瞭,也無形中節約了燈油的開支。更方便快捷。

牽了電線和燈泡的百姓們,整日盯著上方的燈泡小心研究,生怕將其弄壞了。

他們非常期待通電的一天。

電的產生,讓全國各地的百姓議論紛紛,他們說武植是神人,給世間帶來了光明!

而水電局的人大量前往全國各地修建發電站,牽電線。

就是此刻清河縣的張老爺和張夫人,也花費了四百塊安裝了電線和燈泡。

看著水電局的人在忙碌,一根根神奇的白色電線攀巖走壁,蜘蛛網一般,又看到幾間房上方懸掛著白色的電燈泡,張老爺久久回不過神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