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速流逝。

第二天,“荊冠海蛇”皮皮就趕上了“暴風角號”,在艾文命令下潛入水底與戰艦伴航,它將成為“暴風角號”出人意料的又一張底牌。

當然,面對希留斯人的時候還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

期間在心靈網路中,也遠遠看見了任務失敗後同樣趕向北方的“紅楓號”,以及船上臉色蒼白幾乎無法掩飾的大騎士葛裡菲茲。

艾文猶豫再三,為了自己的“苟”命著想,終於還是沒有選擇冒險接戰。

他從不會小視一位巔峰大騎士,趁他病真的未必能要他命。特別是第一次使用【碎星】的奧麗維婭對巫術效果也實在沒有底,根本無法確定他真實的傷情。

更何況,他們已經知道了聯盟方擁有未知偵查手段的事情。

萬一是葛裡菲茲裝出來的,自己火急火燎衝上去,可能就要反過來送自己一首《涼涼》了。

“暫時放你一馬,等決戰的時候再連本帶利討回來。埃爾維斯中將應該會對這位巔峰大騎士的性命感興趣,我只需要負責背刺就好了。”

兩艘準傳奇戰艦一路向北,分別與各自的部隊匯合。

到了第九天。

因為狙殺“暴風角號”的謀劃被挫敗,未能製造出準傳奇方面的戰力優勢,雙方這一局算是打平。希留斯沒能再發現可乘之機,終究還是讓聯盟的援軍順利入場。

海權第一強國當然也有第一強國的傲氣,不再糾結陰謀詭計,同樣集結艦隊擺開了架勢。

戰場選定在南大陸西岸最大的海灣——貝南海灣也就是“奴隸海灣”中,這片海域北方是受戰火波及不大的法勒提斯殖民地奈及利亞,東南方向則是希留斯羅安達海岬所在的洛比託。

而在他們中間那片南大陸上的廣袤地域中,分佈著諸多的殖民地、部落與土邦,大名鼎鼎的奴隸供應商達荷美王國就坐落在這裡。

依託岸上的殖民地和港口,雙方都有相對充足的物資和彈藥補給,就算戰艦受損也能快速撤離進入船塢修復後,重新投入戰場。

隨著雙方停下游擊戰,力量對比已經明朗。

鬱金香一方:

援軍戰艦二十三艘,此時就算後續再有戰艦能夠陸續增援也已經趕不上這場大戰了。其中巡航艦及補給艦六艘,四級艦以上的戰列艦有十七艘。

而隨著支柱之一的伊利亞撤軍,各殖民地海軍基地被偷襲之後,目前所有四級以上的可戰之兵加起來也只有十六艘,還要加上已經重新歸來的格爾及他的“五月風號”。

雙方匯合之後戰列艦共計33艘,外加為艦隊策應的巡航艦若干。

不過沒有人會把巡航艦算入戰鬥力,在一群重灌騎士裡面混上一批輕騎兵,不要說打仗就是共同行進的後果也絕對是災難性的。

艦隊指揮官依舊由聯盟駐南大陸軍銜最高、實力最強的坦普爾·埃爾維斯中將擔任。

希留斯一方:

遠征軍原本共計有戰艦三十一艘,開戰至今或被俘或沉沒已經有十艘退出了戰鬥序列,但剩下的卻大多是如城樓般高大的三級艦與四級艦。

加上殖民地駐軍擁有的海軍艦隊,戰列艦總數量達到了40艘。而且三級艦的比例佔據絕對優勢,即使聯盟方艦隊合一,劣勢也十分明顯。

在這場海上戰役中,海軍總司令依舊是葛裡菲茲中將,而另一位裡卡德中將則擔任陸軍總司令。

在一個多月前海上和陸地共同發起的戰鬥裡。

陸軍在後者的指揮下,對鬱金香殖民地攻城拔寨連連取得勝利,甚至還拿下了“蘭德金礦”,戰果可要比葛裡菲茲麾下的海軍搶眼的多。

仗打到這一步深仇大恨已經結下,根本不可能再退回到戰前你好我好的狀態。

這個時候,就算是神諭也未必能夠阻止這場總投入戰列艦73艘,總兵力超過三萬人的大戰。

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這場戰役的意義都非同凡響!

清晨時分,海上的薄霧還沒有完全散去。

但聲勢喧天的兩方艦隊就好像分別帶著正電和負電的巨型白雲一樣,緩緩接近只要發生碰撞,便會是震動南大陸甚至整個人類世界的震天驚雷!

“升起司令旗!”

希留斯一方率先有了動作,陸軍總司令裡卡德中將的座艦“聖胡安號”上,升起了代表最高指揮權的司令旗。

幾十年前,戰列艦的概念最先由希留斯人提出。

不過,目前各國的主力戰艦雖然都效仿希留斯叫做“戰列艦”,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各國海軍理念、技術水平、資源限制等等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同一個名字下各國戰列艦的效能和特點差距不小。

希留斯一方船樓高大如同堡壘,搭載著這個時代最精銳的陸軍部隊。

鬱金香一方因為更加發達的工業體系,火炮更加精良的同時,戰艦低矮也更加靈活。

嘭——

艦隊旗艦上發出一響號炮。

不愧是世界第一的威名,整隻無敵艦隊隨即根據戰鬥序列列隊,各船之間或滿帆或收帆,並根據臨近船隻的狀態進行調整,在最短的時間內已經擺出了著名的“新月陣”。

它擁有直指敵軍展開的雙翼,以及厚實的中央地帶。

這種陣型最有利於擁有高大船樓如同碉堡一樣的希留斯戰艦發揮優勢,因為他們...陸軍無敵!

希留斯從兩百年前開始崛起,到無敵艦隊的威名真正鑄就,真正依靠的一直都是精銳的陸軍士兵。陸軍固然是他們的依仗,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他們的桎梏。

陸軍強大必然要更多的依仗陸軍,在戰艦上實際由陸軍指揮官擁有最高許可權的同時,戰術選擇也必然要向接舷戰傾斜。

新月陣型之所以令人生畏,是因為聯盟艦隊只能攻擊它探出的兩翼。可是在那裡卻靜候著戰艦中戰力最強的戰艦,而一旦這些戰艦中有誰嚴重受損,還可以輕鬆返回到艦隊的中央地帶獲得庇護。

另一方面,如果有哪艘聯盟戰艦魯莽地衝到展開的兩角之間,便一定會遭遇合圍,從而被來自左翼或右翼的強大希留斯戰艦切斷與後方的聯絡。

那時他們就會陷入包圍圈的內部,從後方駛過來擁有風向優勢的側翼戰艦,將輕易地在狹窄的水域裡捉住他們。

“無敵艦隊!正面擊潰他們!”

“永恆之火至神至聖!”

“為了國王陛下!”

在他們對面,聯盟方顯而易見壓力不小。

這是第一次發動戰列線的大規模決戰,面對來勢洶洶的希留斯人,司令官知道必須給予士兵們一點鼓舞。

巔峰大騎士埃爾維斯中將的聲音響徹了整支艦隊:

“士兵們,曾經的我們和大陸上所有的船員一樣,只有追隨著希留斯人的船隻才能到達世界上最遙遠的海洋。聖克魯斯人如同天生就能在世界上最洶湧詭譎的海域中暢行無阻。

他們當然是強大的。

但是!

現在他們要踐踏鬱金香聯盟,搶走我們用兩百年時間經營的財富和礦產!

....

如果讓他們在這裡取得勝利,將來他們還要來到聯盟本土,搶走我們的土地和家園,奴役我們的兒女...摧毀女神的信仰。

現在用你們手中的槍炮回答希留斯人,你們答應嗎?”

“不答應——!!!”

中將升起自己的指揮旗標明艦隊中司令官位置,然後下達了第一個命令:

“戰列線搶風!”

摒棄了號炮、訊號旗等等落後的指揮方式,艦隊中上尉以上的全體軍官都已經接入了心靈網路。

司令官埃爾維斯中將擁有上帝視角,可以看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命令可以傳達到某一艘戰艦的某個戰鬥模組,簡直將艦隊變成了自己的手腳,如臂指使。

這是數十年軍旅生涯中從未體會過的暢快。

嘩嘩譁...

艦隊應命而動,好像比世界無敵的希留斯人還要訓練有素,飛快列成一列縱隊。

鬱金香的《海上作戰條令》明確的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各分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必須盡力與其分隊長保持一線佇列前進...”。

同時,聯盟的戰列線開始迂迴搶佔上風!

一般人對於帆船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帆船是被風推著跑的。

其實帆船的最大動力來源是所謂的“伯努利效應”,也就是說當空氣流經一類似機翼的弧面時,會產生一向前向上的吸引力。

也因此,帆船才有可能朝某角度的逆風方向前進。

而正順風航行時,伯努利效應消失,船隻反而不能達到最高速。

所以通常戰艦都不會採用正尾風航行,通常都會與風向側著一個角度,現在海面上是西南風,敵艦向東北方向偏北行駛,那麼己方艦隊到達他們的左舷與之平行就是上風位。

呼——

一線33艘戰艦組成的戰列線傾斜前進,在朗日清風中迎著氣勢洶洶的“新月陣”逆勢而上,而在戰列線的先導艦上則高高挑起了一顆青黑色的人頭!

提前給予希留斯士兵們計程車氣一記重創。

“希留斯海軍副司令鋼騎士昆岡·泰塔已經授首!”

“希留斯海軍副司令鋼騎士昆岡·泰塔已經授首!”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末世:我狂囤物資打造安全屋

三星撟上的鷹

師姐,接我一指

蛋黃的長裙

逆仙難?我死嗑經驗藥劑,速通

開顱挖腦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