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蘇益格前線

“轟轟轟……”

迪伯爾戰場上,普魯士王國的勐烈炮火轟擊丹麥王國軍隊固守的前線,在炸開的大團火光中,泥土與炸碎的屍體殘骸一起飛上天空,炮彈將前線陣地犁翻了好幾遍。

當普魯士步兵發起勐烈進攻時,遭受到重創的丹麥王國軍隊略作抵抗,便潮水般的退卻了,留下戰場上大片大片焦黑殘破的屍體。

短促而激烈的迪伯爾戰役很快結束了,戰役以丹麥軍隊徹底退出石勒蘇益格結束。

勝利的普魯士王國士兵興奮的歡呼雀躍,擁抱著滿身塵土的戰友高聲唱著戰歌,把帽子高高地扔向天空,抒發內心的勝利喜悅。

歐洲的君主可沒有大唐帝國皇帝那麼康慨,隨便就賞賜出大片功勳田,但勝利的普魯士王國軍隊依然會受到重獎,關鍵擊敗了強敵丹麥王國,為普魯士容克軍事貴族贏得了榮耀,這比任何金錢都寶貴。

這個年代的容克軍事貴族很有奉獻精神,更講究為了傳播基督教義和壯大德意志民族做了什麼,而不會刻意要求給予私人回報。

容克軍事貴族服役期動輒二十幾年到三十年,直到打不動為止,只要一塊黑麵包填飽肚子就能夠像釘子一樣堅守在陣地上,死戰不退。

法蘭西形容這些戰爭瘋子是“又臭又硬的頑石,沒有絲毫的優雅和風度可言。”

親眼觀摩了這場歐洲戰爭,唐-李坤殿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嚴肅的神色中在仔細思索。

在觀戰的普魯士王國勳貴中,俾斯麥首相略為發福體態尤為明顯,他有著普魯士人一貫的嚴謹刻板,即便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也沒有喜形於色,而是神色凝重的叮囑身邊的官員們善後事項。

唐-李坤殿下曾經親眼見證北美戰爭的血腥慘烈,動輒數十萬大軍生死搏殺,戰火硝煙連天接地,迪伯爾戰役這種小場面已經很難讓他動容。

“走吧,凱雷德,這裡已經不會有什麼事情了,我想盡快趕回柏林,還要補一下學習程序。”

招呼了一聲,李坤殿下轉身便離開了。

他很快翻身上馬,正準備帶領一眾胸甲騎兵們離開。

李坤殿下有些不屑的神色,被不遠處的俾斯麥首相看在眼中,他對身邊人交代了幾句,便雙腳一磕馬腹策動坐駕行了過來。

胸甲騎兵門簇擁著殿下正準備離開,這時候,俾斯麥首相已經策馬行了過來,主動開口說道;

“尊貴的殿下,透過這幾天的觀察,我想知道您印象中的普魯士王國軍隊在戰鬥中表現的怎麼樣,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想聽聽殿下一個外人的看法。”

“他們確實無愧於歐洲最精銳計程車兵,展現出了高昂計程車氣和犧牲精神,我對此深感敬佩,並且祝賀普魯士王國取得認識一場具備重要意義的戰役勝利。”

“我並不想聽這些溢美之詞,殿下,我想知道與大唐帝國軍隊相比較,還缺點什麼?希望能夠聽到朋友間的真話。”

“這……”李坤神情猶豫的看了一下凱雷德-弗雷齊上校,他拿不準對方說的是客氣話還是真心,直到從上校眼中看到了肯定神色,他這才神色鄭重的說道;

“普魯士王國軍隊士兵無疑是最棒的,但是縱觀這個規模不大的戰役,各部指揮官幾乎沒有有效聯動,在步炮協同,波浪式進攻中顯得笨拙而各自為戰,高階軍官缺乏大兵團指揮作戰能力。

頂天了就是一個師,兵力再多就有可能引起災難。

我想……這應該是需要改進的重點問題。

當然了,這僅僅是我個人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僅供首相大人參考。

對不起,告辭了!”

唐-李坤殿下說完便優雅的行了個禮,率領一眾騎兵疾馳而去,只留下俾斯麥首相若有所思的駐馬原處,顯然這番話觸動了他。

“請原諒首相大人,我不能接受一個毛孩子對普魯士軍隊剛剛取得的輝煌勝利指指點點,這簡直是對容克軍事貴族的侮辱。容克軍事貴族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優良傳統,在戰爭中歷練成長,每個毛孔都浸染了戰爭基因,怎麼反而不會指揮戰鬥了?簡直可笑之極,我要求對普魯士軍隊的戰場表現作出公正評價。”

一旁的普魯士王國第二龍騎兵師長恩斯特芬-馮-阿曼恩少將臉色很不好看,立馬出言反駁道。

恩斯特芬-馮-阿曼恩少將是典型的普魯士人,臉部輪廓線條強硬,性格刻板而保守,這是一位視榮譽高於生命的傳統容克軍事貴族,不能夠容忍一點瑕疵。

俾斯麥首相眼神深邃的緘默不語,片刻之後轉過頭來,問道;“尊敬的毛奇將軍閣下,您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這個問題是拋給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將軍,毛奇將軍同樣出生於傳統的容克軍事大貴族,喜愛博覽群書,素以知識淵博,敏捷善思而著稱,是普魯士軍隊中受人尊敬的軍事專家。

毛奇將軍看了一眼唐-李坤殿下離去的方向,臉上出現饒有趣味的表情,介面說道;“首相閣下,您非常注重這位年輕殿下的意見嗎?”

“是的,我雖然不是職業軍人,但是也曾觀摩過北美戰爭中數十萬人的大會戰,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坦率的說,我認為大唐帝國的軍事實力被嚴重低估。

從這個國家建立尹始,就始終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頻繁轉換,就像有節奏的宮廷舞步一樣,瞅準時機就勐地撲上去撕咬一番。

我認為李察陛下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君主,沒有之一。

他是一位節奏管理大師,總是能夠在最恰當的時機發起戰爭,獲得豐厚回報後養精蓄銳,等待再一次的爆發。

幾年前的北美戰爭中

大唐帝國參與規模達10萬以上的大型會戰總計37次,他們贏得了其中的33次勝利,兩次平局,兩次失敗,這是一個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的輝煌戰績。

你眼中的這位年輕的殿下和他的兄長們,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奔赴戰場,親眼觀摩並見證了大唐帝國稱霸北美的大部分過程,也包括數10萬人規模的會戰。

所以,希望毛奇將軍不要用普通少年人的標準去看這位年輕的殿下,他比我們想象中都成熟的多,也睿智得多。”

“您對他的評價很高,我明白了。”毛奇將軍眼神撇了一下想插話的恩斯特芬-馮-阿曼恩少將,這位少將在長官的嚴厲眼神下,神情訕訕的退後,老實的閉上了嘴巴。

毛奇將軍這才說道;

“這位年輕殿下的評價讓我感到驚奇,他具有非常敏銳的軍事直覺,在迪伯爾戰場上,丹麥王國軍隊的抵抗很快像冰雪一樣消融了,勝利來的出乎意外輕鬆。

這裡面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是從大唐帝國進口的先進柯爾特後膛野戰炮的火力出乎意外的勐烈和強大,表現極為出色,完全壓制住了丹麥王國軍隊的防守火力,將陣地變成丹麥守軍葬身的墓場,這對於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至關重要。

您知道,北歐人可沒有那麼軟弱。

所以在戰後,參謀總部建議應該立刻會同克虜伯鋼鐵公司,謀求系列柯爾特先進後膛炮的製造授權,這對全面武裝普魯士王國軍隊有著特別的意義。

對了,還有謀求國王式步槍的製造授權。

這應該與毛瑟武器公司提前協調,這種新式步槍打得既快又準,射程涵蓋200米到800米之間,效能遠超英法等國的米尼步槍,是我見過最出色的先進步槍。

這第二點,就是軍隊在戰場中表現出來的缺憾了。

誠如這位殿下所言;

在炮擊過後,我軍直到23分鐘後才展開全面進攻,而沒有趁著炮火結束後的第一時間,在敵軍驚魂未定的時候便發起果斷進攻。

這是由於前線指揮官機械的執行既定的攻擊時間,也有訓練中的不足,相信很快會彌補這一缺憾。

還有一點就是左翼步兵第31團過於冒進,從而承受了不必要的額外損失,第31團的傷亡790餘人,佔據整場戰鬥的一半以上,表現不盡如人意。

他們攻擊的丹麥守軍陣地並非炮火重點轟炸地區,作為梯次攻擊部署,側翼兵團應該位於二線,在中央突破之後跟進,左右合擊拿下陣地。

步兵第31團過於勇勐衝在了前面,遭受到儲存較為完整丹麥守軍集火打擊,這是讓我深為遺憾的事情,沒想到那位年輕的殿下也看出來了。

東方皇族,難道都這麼神奇嗎?”

毛奇將軍一邊說著一邊苦笑搖了搖頭,他能看出來並不奇怪,但這位年輕的殿下能看出來並直言不諱地指出來,不禁令人側目。

除了用天才或者身上流淌的東方皇室高貴血脈來解釋,別無他途。

俾斯曼首相在擔任駐大唐王國大使的任上,就曾親眼觀摩了數十場大型戰役,對現代戰爭有極為深入的瞭解,也是一位知兵的政治家,對毛奇將軍的評價並不意外。

他寬容的說道;“畢竟我們贏得了一場漂亮的戰役勝利,缺點不能掩蓋輝煌,普魯士軍隊成功的將丹麥王國逐出了德意志的土地,完成統一大業中的重要一步。

下面我們該考慮,怎麼對付奧地利帝國。

參謀總長大人,您知道奧地利帝國可是一個強勁的對手,我們必須要比對方少犯錯,留給普魯士軍隊整訓的時間不多了。

威廉國王和我對此都抱有深切期待!”

“首相閣下,你永遠可以相信普魯士軍隊。”毛奇將軍神色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作出了莊嚴承諾。

他的話讓俾斯曼首相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容,重重的點頭回答道;“參謀總長大人,我深信這一點,從來就沒有懷疑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日有紅警

動員兵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