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勒姆和波特蘭這一對冤家城市,都是以發展重工業聞名於全國,產業同質化嚴重,相互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波特蘭偏向於農業機械及配套和機床製造業,賽勒姆則主攻鋼鐵、石油化工和化肥產業,各有側重。

再加上賽勒姆擁有天然的優越海港條件,是區域交通運輸樞紐城市,海運、鐵路和公路運輸都非常發達,緊密的連線北方西雅圖和南方薩克拉門託、長安等各大城市。

因而在城市競爭中,總是壓著省首府波特蘭一頭,這讓波特蘭始終耿耿於懷。

進入1859年之後,在大唐王國著力推行的新一輪建設熱潮中,先後有多個重量級建設專案落戶賽勒姆,包括並不限於位於世界尖端的化肥廠,使用平爐冶煉法的先進鋼鐵基地,計劃中建造的世界第1座火力發電站,新的萬噸級商船碼頭和礦石碼頭建設工程,還有數十家新的農業機械廠和配套廠落戶該城市,由此推動了賽勒姆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到處都是一片火熱建設的大工地。

新一年迅勐的發展勢頭,令賽勒姆在城市競爭中,逐漸拉開了與波特蘭之間的差距,領先越來越多。

這裡因為盛產櫻桃,因而被稱之為“櫻桃城”。

雖然在城市競爭中處於領先位置,但是相對的壞處也很顯。

由於重工業汙染,賽勒姆從城郊到海灣數以百計的高大煙囪日夜噴吞吐著濃濃黑煙,煙氣中飄揚的黑灰讓整個城市都蒙上了一片灰色,街道灰乎乎的,房屋建築灰乎乎的,就連路邊盛開的鮮花也都是灰乎乎的。

幸虧這裡是海濱城市,不同的季節,強勁的海風會將大量的工業煙塵吹向內陸或者廣袤無邊的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環境汙染造成的影響。

李察在這裡住了幾天覺得空氣嗆嗓子,便再沒有心情細細瀏覽城市,很快踏上了前往波特蘭的火車專列。

波特蘭是俄勒岡省首府,位於威拉麥狄河匯入哥倫比亞河的入河口,這裡原本是英國人統治俄勒岡地區的核心城鎮,英國人的風帆船可以非常便利地抵達河口地區,促使這裡進一步繁榮起來。

隨著現代造船業的發展,蒸汽鐵質海輪越造越大,吃水也越來越深,數千上萬噸的海輪已經無法進入哥倫比亞河,波特蘭海運中心的位置被塞勒姆所取代,這是件相當遺憾的事兒。

1847年,剛成立不久的大唐王國與英國劃分邊界,整個俄勒岡地區以及北方的溫哥華半島,全都劃入大唐王國疆域之內,這裡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波特蘭氣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大約與揚州水平相當,年均1100毫米,以盛產玫瑰而廣為人知,城市街道上和居民花園中,到處都能看到盛開的玫瑰花。

由於波特蘭的經濟更偏向於機械加工製造,來到這裡環境汙染明顯小了許多,清澈的天空能夠看到遠處皚皚的雪山,鬱鬱蔥蔥的樹木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更多的綠意和活力。

相比較賽勒姆,在新一年度裡波特蘭的發展勢頭要弱上不少,經濟總量和人口被大幅度超越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這讓當地省政府官員大為喪氣,很有種日了狗的感覺。

努力了大半年,花費了不知道多少心血遊說王國政府,桃子最後都被塞勒姆摘走了,這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嗎?

其實,波特蘭的發展依然可圈可點,該市及其內陸鄉鎮擁有廣袤的森林與草場,農牧也相當發達,養牛業是該州的牧業支柱,畜欄量在20萬頭以上。

俄勒岡州也是優良的養馬地,山野叢林中的野馬數量就不下於5~6萬匹,人工圈養的優良馬匹約在13萬匹左右,擁有上百個大中型馬場。

當初立國以後,為了應付迫在眉睫的美國侵略,李察籌建胸甲重騎兵隊時,就從英屬俄勒岡地區先後輸入高達六~七千匹薩福克馬,從而組建了三個戰鬥力強悍的胸甲騎兵團,為王國度過最危險的時刻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大規模擴軍組建騎兵師,俄勒岡地區出產的純血薩福克馬就是騎兵的最愛,沒有之一。

在波特蘭郊外有大片的未開發原始森林,經常有野生棕熊出沒,甚至大搖大擺的跑到城市裡來,結果往往會變成盤中餐。

餐館老闆不介意射殺一頭棕熊,熊膽最少可以賣上幾十元,熊掌也是華人顧客最喜歡的高檔食品,熊肉則是普通顧客喜歡品嚐的野味兒,熊皮也不會浪費,一身都是寶。

李察相當喜歡這裡的野生環境,住在波特蘭期間外出打了幾次獵,皇家禁衛軍隨行侍衛隊還聯手特別行動處,清剿並阻止了一起針對國王陛下陰謀暗殺計劃,共抓獲17人,擊斃6人。

這起謀殺桉的幕後主使者依然是北方老,這是李察加冕國王以來遭遇到的第26次刺殺,不同於以往隱瞞訊息的做法,這一次選擇了大張旗鼓的公佈了出去,引起社會輿論的一片沸騰。

由於這些刺殺者計劃於河灣展開行動,所以該事件被命名為“河灣刺殺桉”。

“河灣刺殺桉”被公佈以後,被抓獲的17名參與者供認不諱,證據確鑿,很快便啟動了司法程式,將對這些刺殺者進行公開審判。

伴隨著“河灣刺殺桉件”細節的披露,其中竟然有此前多次參與策劃刺殺國王事件的慣犯大衛-華來士,其受到美司法部官員查爾斯的指使,僱用一些冒險者和賞金槍手策劃刺殺國王陛下。

這一下,大唐王國輿論可是炸了鍋。

激動的情緒下,很多華裔民眾甚至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在大街上公開毆打、謾罵那些被懷疑是美國北方老的白人,甚至出現了幾十起槍擊桉件,目標都對準了北方老白人。

在“河灣刺殺事件”愈演愈烈的時候,國王陛下被迫在波特蘭發表公開講話;

他呼籲全國人民要冷靜對待,仇恨的矛頭只能針對真正的北方老,不要擴大化殃及無辜,也不要殃及合法居住的白人。他們都是大唐王國不可分割的一份子,為王國的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5月5日上午10點

軍方正式發表一個石破天驚的訊息,就在今天凌晨時分,大唐王國中部軍區所屬四個野戰師揮軍南下,兵分三路直取蒂華納,墨西卡利等城市,目前正在激戰中。

與此同時

海軍陸戰隊登陸蒂華納州南部重要港口城市拉巴斯,針對該地區美軍展開軍事行動,將會盡快予以消滅,並且建立對拉巴斯的統治。

上述軍事行動

是大唐王國軍方對美聯邦政府肆意妄為的行動正面強硬的回擊,神聖王權不容冒犯,膽敢跨越雷池一步者,必遭沉重打擊。

大唐王國在全面佔領蒂華納州以後,將會對其實施全面統治,並且在議會批准後,接受該州成為大唐王國本土南方的一個省。

軍部明確表示;

這是給美利堅聯邦冒犯神聖王權的正面回應,你想要戰爭,我們就給你戰爭。

陛下曾有言;明範大唐帝國者,雖萬里必誅之!

軍方這一番鏗鏘有力的回應真的讓人提氣,大唐王國各城市都爆發了氣氛熱烈的大遊行和舞獅舞龍活動,很多曾經參戰的老兵佩戴的胸章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方,高喊著;

“神聖王權不容冒犯,消滅美國老,奪取蒂華納。”

“擁護國王,效忠國王陛下,效忠大唐王國。”

“明犯大唐帝國者,雖萬里必誅之。”

“國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國內輿論和民情因為南方戰事而沸騰了起來,而伴隨著拉巴斯被攻克,蒂華納被攻克,墨西卡利被攻克的勝利訊息傳來,國內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這些振奮人心的勝利訊息極大的鼓舞了王國民眾民族自豪感,增強了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國王陛下和軍隊得到更廣泛的認同和尊重,聲望大漲……

順利的將蒂華納州納入囊中只不過是小試牛刀,4個野戰師在戰鬥中表現的都相當出色,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總體可以打80分。

這個80分是以大唐王國戰鬥力強悍的王牌部隊為標準,而不是以美國老內戰炮灰的標準,對這4個野戰師的新部隊而言,表現已經可圈可點,可以說是開門紅。

此戰大唐王國萬精銳軍隊南下,5200名海軍陸戰隊跨海登陸,只用了短短的4天半時間就全部覆滅了萬當地守軍(含民兵7500餘人),以雷霆之勢碾壓過去,取得了乾脆利落的完勝。

一來是震懾敵膽,二來是實戰檢驗新部隊訓練成果,三來自然是把蒂華納州這個早已熟透的果子納入囊中,三者皆達到了預想中的目標。

整個蒂華納州就像一個細長的法式麵包,其南部緊鄰著大唐王國最繁榮發達的加利福尼亞州,距離棕櫚泉只有幾十公里。

蒂華納州只有三個重要的城市,其中兩個就位於大唐王國南方邊境線上不遠,分別是蒂華納和該州的首府墨西卡利,這兩個也是美國老重點防禦的城市。

事實上

在大唐王國大兵壓境的時候,只經歷了不太嚴重的抵抗便全面佔領了這兩座城市,作為孤懸海外的飛地,蒂華納州壓根不具備抵抗南下大軍的意志和實力。

美國老想以此飛地來牽制並影響大唐王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該州南方的唯一重要城鎮就是拉巴斯,這是一個瀕臨海峽的海濱城市,距離蒂華納與墨西卡利都超過了1200公里,位於該州最南部地區。

由於蒂華納州南部和北部沒有公路相通,兩地間超過1200公里的遙遠距離到處都是山脈和原始荒野,人跡罕至。

所以,攻擊並佔領沿海城市拉巴斯的任務,便落到了海軍艦隊頭上。

拉巴斯歷史悠久,但只是一個人口萬餘人的海邊城市,擁有720名美軍士兵和1500餘人的民兵,大唐王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登陸以後,在艦隊炮擊的掩護下,只用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便全面佔領了該市。

整個過程像吃飯喝水一樣容易,戰鬥中斃傷美軍士兵共計337人,俘虜1771人,餘者百餘人失蹤。

估計是美軍士兵趁亂換上平民的衣服或者白人民兵逃回了家中,這也是沒奈何的事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大混子,篡改扶蘇老爹勸諫書

椰子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