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問題?

英國女王特命全權使節兼殖民地部大臣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疑惑的回頭看看巴麥尊勳爵,見他無聲的搖了搖頭,表示完全不瞭解相關情況。

但大唐帝國皇帝李察不會在這種鄭重的會見場合,提起毫無意義的話題,其中必有深意。

轉念一想

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也是廝混倫敦政壇已久的老政客,心中便明白了八九分;

敢情這位皇帝陛下是意圖染指古巴啊?

恰在這個時候提出,潛在含義就是利益交換,如今英國所求唐國甚多,那麼唐國便提出了古巴問題。

若是能得到英方的積極回應,那麼英國的訴求應該能夠得到滿意的結果,實質上就是利益交換。

心中有所猜測後,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便態度謹慎的回應道;

“尊貴的陛下,英方很尊重貴國在美洲發揮的主導性作用,這對維護當前世界和平與穩定不可或缺,是當今世界拼圖的一部分。

具體到西班牙在中美洲的殖民區,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地區問題,確實有些遺憾的不完美,但這就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

倫敦政府對改變地區現況持謹慎態度,因為這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導致地區動盪。

如今的世界是如此的脆弱,到處戰火紛飛,這簡直太糟糕了。”

細細品味一下,他等於說了一篇廢話,沒有任何的實質性意義。

坐在上首的皇帝李察臉色一沉,說道;

“大唐對當今在歐洲發生的戰爭深表遺憾,對沙俄帝國單方面改變地區局勢表達強烈譴責的態度,在歐洲政策上與英國保持高度一致,這是因為我們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共同理念。

我們敦促沙俄放棄用武力改變現狀的粗暴做法,希望他們回到談判桌上,用文明的方法解決相互間的分歧。

對於特使提出的請求,大唐方面可以在物資上面給予儘可能的幫助,為促進歐洲地區和平貢獻力量。

至於軍事和東亞政策領域的問題,英方可以與帝國政府保持緊密溝通,這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行。

朕的意見;

涉及到改變地區局勢的問題,都應該慎而又慎,再三斟酌後再作出決定。

行了,今天朕乏了,就議到這裡吧。

今後貴使相關的情況與政府多做溝通,朕就不便參與了。”

說完便站起身來,拂袖而去,徑自擺駕回宮了。

這下子,將女王特使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直接晾到了一邊。

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無奈之下,只能站起身子來迎向董傑首相,他剛問了一句;

“尊敬的首相閣下,您看這……”

“哈哈哈哈……特使先生既然萬里迢迢來到我大唐,自當好好招待一番,那個啥……外交部大臣羅奉先大人,這件重要的使命外交部責無旁貸,就著落在你的身上了。”董傑首相打了個哈哈,說了幾句場面話以後直接閃身熘了。

那邊廂

外交部大臣羅奉先也打了個哈哈,然後告了一聲“罪”,說自己身體有恙,將女王特使轉交到外交部次官朱亞卿身上,一會兒也熘了。

外交待遇急轉直下,顯然是受到冷落了。

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與巴麥尊勳爵相視苦笑,心裡面都像明鏡一樣;

要說這個大唐還真是沒有一點兒東方國家的仁義好禮,從皇帝到大臣一個個都是利益主義者,話不投機直接拔腿走人。

但這種情況也讓他們明白;

古巴問題沒有談判的餘地,倫敦如何對待這一問題的態度,直接關係到此行成敗與否。

出宮以後,坐上了英國使團的黑色“阿帕奇”汽車,看著窗外不斷後退的繁華都市街景,一時間氣氛有些沉寂。

好一會兒

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這才打破了沉默,語氣謹慎的問道;“親愛的巴麥尊勳爵閣下,您是東方問題的權威,在北美大陸履任長達十幾年之久,想必對古巴問題有獨到的見解,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哦……今天陛下提出這個議題很突然,我也完全沒有準備。”巴麥尊勳爵眉頭緊皺的回答道,他認真的想一想,繼續說道;

“以我對大唐帝國和皇帝陛下的瞭解,這是一個不斷擴張的新興殖民帝國,也是成長中的一個工農業大國,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成立迄今31年,從未停止過對外殖民擴張的腳步。

昨天是這樣。今天乃至未來依然會是這樣,只要這位精力旺盛的獨裁皇帝依然在位,那麼擴張殖民的腳步就不會停止。

從一個君主的角度而言,大唐皇帝陛下做的非常棒,其輝煌成就早已經超越了被捧上神壇的拿破崙皇帝,直追尊敬的女王陛下。

這對他的臣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對於北美洲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各方勢力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壞訊息。

從這個帝國擴張殖民的歷史可以看出,似乎對西班牙傳統殖民地情有獨鍾。

20多年前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堪薩斯和德克薩斯的地區,還有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巴拿馬這些中美洲地區,基本上都是西班牙舊殖民地。

如今擴張到哥倫比亞和厄瓜多,還有現在企圖染指的古巴,無一不是如此。

至於何時會停止擴張的腳步,請原諒,我也無法回答這一問題。

但我確切無誤的知道;

這位大唐獨裁皇帝就像草原上極有耐心的惡狼,總是在獵物虛弱的時候迅勐出擊。

一擊得手後便會遠遁他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默默的享受饕餮大餐。

在他再次飢餓前,暫時都是安全的。

值得慶幸的是大唐暫時沒有把目標放在加拿大,我原以為值得關注的是米利堅國(北方),現在看來判斷錯了。

大唐下一個要獵取的目標是秘魯,玻利維亞還是委內瑞拉,目前的情報難以支撐準確的判斷,還需要繼續觀察。”

“這真是……”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猶豫了下考慮措辭,這才用濃重的倫敦腔調說道;“讓人撓頭的麻煩啊!

我們的每一個夥伴都是這樣的好胃口,而這正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根源。

倫敦只能辛苦的支撐世界局勢,平衡各方利益,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艱難局面還將持續下去。

德國人打敗了奧地利,打敗了法蘭西統一了德意志民族,如今還想要的更多。

我們不得不警惕德國稱霸歐陸的野心,不得不承認,他們有一位傑出的首相和很多出色的將領,而這正是麻煩所在。

法國人剛剛恢復了一些元氣,又準備大舉殖民中南半島和非洲。基於共同利益,英國不得不轉而扶持法蘭西,以對抗德意志民族高漲的稱霸野心。

如今歐洲局勢緊張之際,唐國又想要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我只想說;

這真是個瘋狂的世界!

考慮到嚴峻的歐洲形勢,英國不能失去唐國有力的支援,奧斯曼帝國作為整個歐洲的東部屏障,絕不能在戰爭中四分五裂。

這關係到英國和歐洲的根本利益,我們需要一個虛弱的奧斯曼帝國擋在前面,才能不用直面沙俄潮水般的灰色牲口的巨大威脅。

從現實角度來看

倫敦一定會做出退讓,誰會關心中美洲的那些西班牙後裔?”

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的一番話,傾向十分明顯,這讓巴麥尊勳爵唏噓不已,他已經預感到了倫敦政府的決定。

特使大人的北美之行若想滿載而歸,就無法避免與大唐的利益交換。

不是每一個英國政客都有著長遠的戰略眼光,採用適時的遏制態度,對大唐的殖民擴張劃出紅線,並且配合有力的措施。

大家都顧著眼前,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想要不空手而歸就必須做出妥協。

可想而知

他在給倫敦的彙報中必然會有傾向性意見,而倫敦考慮到當前焦頭爛額的巴爾幹局勢,是最關注也是最需要支援的時候。

順水推舟的以特使的意見為主,幾乎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大唐那位鐵腕獨裁君主彷若熟讀人心的惡魔,總是能在最恰當的時機,提出一些略微過分但又讓倫敦不得不接受的交換條件。

作為一個即將離任的加拿大總督,即將返回倫敦,巴麥尊勳爵心中暗暗嘆了一聲,說道;“這也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畢竟我們的核心利益在歐洲。”

“依你之見,唐國能夠提供超過20萬的遠征軍嗎?”特使先生再次問道。

巴麥尊勳爵這次回答得很快,道;“必須要進行戰爭動員,否則不會超過10萬人。”

“這真的太遺憾了,與我們的預期有很大差距,唐國的軍隊人數至今只有三十六七萬人,相對於其龐大的疆域,總量還是太少了。”

“這個國家在美洲沒有敵手,兼有兩洋之利,在軍事上的投入比歐洲國家少得多,這符合基本邏輯。”

“對,您說的沒錯,可是這樣一來大英帝國想要的更多援軍,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交換代價了。”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這時候也深感頭疼。

此行之前

倫敦的保守估計是希望大唐帝國能夠出兵20萬,樂觀一點兒,30萬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如此一來,英國陸軍只要象徵性的調配幾萬人抵達巴爾幹前線,再加上奧斯曼帝國的40多萬軍隊,就能夠與沙俄周旋一番。

算盤打的挺好,可現實讓人大跌眼鏡。

唐國始終沒有鬆口表現出願意出兵的意願,即便是迫於盟友關係,能夠投入歐洲的兵力也十分有限。

畢竟這是一場與唐國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戰爭,贏也好,輸也好,怎麼看都是個虧本買賣。

唐國不會獲得在歐洲的一寸土地,還要自行承擔鉅額軍費支出,飯後三瓜兩棗的貿易好處有限,怎麼看都像冤大頭?

即便遂了大唐的意,難道真的會無條件全力支援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修真錄:大明風雲

白天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