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盧姆小鎮並非在奧地利軍隊的補給交通線上,而是僻居西北方一隅,在奧地利左翼兵團集結的時候受到的影響不大,依然保持了往日的寧靜生活。

10多天前,曾經有一個騎兵團短暫駐紮於此,很快又開拔離開了。

這個傳統的小鎮子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鎮上居住的都是世代傳承下來的領民,互相間都有親疏不同的親戚關係,拐著彎兒都能續上。

這不……愛瑪家住進了一個匈牙利男爵貴族,訊息不脛而走,幾乎半個鎮子上人都知道了。

李察帶著腳步有些蹣跚的愛瑪回去的時候,真的被驚到了。

愛瑪家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在門口小院無法落腳的人便三三兩兩的站在門口的石板路上,津津有味的聊著這個來自維也納的貴族大人。

可是當他們看到李察回來,全都被他一身高貴氣質震懾住了,神情謙卑的彎腰撫胸行禮,口稱道;

“比盧姆鎮熱忱歡迎尊貴的爵士老爺,您的到來讓這裡充滿了光彩。”

“請您允許我獻上一份謙卑的敬意,爵士老爺。”

若李察公開表示願意收兩名騎士扈從,估計這些人立馬會再來五六十名年輕人以供挑選,能夠跟著騎士老爺鞍前馬後,意味著將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在歐洲

伯爵以上的大貴族應該稱為“尊貴的某某勳爵大人”,男爵子爵被稱為“尊貴的某某爵士大人”,前面帶“尊貴的”字首,後面有“大人”“老爺”“長官”含義的“Sir”,絕不能亂喊,那將被視為對貴族老爺的不敬。

奧地利帝國的貴族還是比較值錢的,最起碼不像德意志地區貴族那樣氾濫成災,作為比較保守的傳統封建帝國,貴族的地位高高在上無可撼動。

李察確實忽視了貴族巨大的影響力,當他抬頭看著眼前黑壓壓鞠躬行禮的卑微人群,又低頭看了看愛瑪吹彈可破的臉蛋上滿是驕傲神色,忽然明白了什麼……

在這兒睡個女人,那是妥妥恩賜啊!

愛瑪的父母是一對老實的奧地利人,憑藉家族傳承的葡萄莊園釀酒手藝過上富裕生活,本質上還較為淳樸。

今天這麼多親朋呼啦啦的湧上門,讓他們倍感榮幸的同時又內心惶恐,生怕貴族老爺一怒而去甚至降罪下來,區區一介平民怎能承受得起?

但是將這麼多親朋好友全都驅趕走,夫婦倆人也是有心無力,更不敢這麼做,難道以後不再比盧姆小鎮過日子了嗎?

帶著矛盾的心理,葡萄莊園主夫婦在眾人簇擁下走出來,臉色都變得慘白了,神情更是侷促不安。

“這個比盧姆鎮令人印象深刻,帶給我很美好的體驗,這非常美妙不是嗎?”李察微笑著說道,彷彿春風一般撫平了葡萄莊園主夫婦心中的慌亂。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渾厚而又溫和,但偏偏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清晰的聽出語氣中的善意,稍有些尷尬的氣氛轉眼間就熱烈起來。

李察不待他們的回答,便繼續說道;

“在這裡,能夠體會到淳樸的鄉間風情,就像法國畫家賽尚的田園畫作,能夠撫平心中的波瀾。

在這個充滿親情的小鎮,我覺得有必要發起一場歡樂的篝火晚會,我看在教堂中心的小廣場就好了。

這裡的一半人可以去撿拾柴火,還有沒有熟悉肉鋪的人,嗯……就你們幾個。”

李察看到了人群中幾個舉起手來的人,不待他們回答,便繼續吩咐道;

“去敲開肉鋪老闆的大門,告訴他;給我現宰二頭豬,五隻羊,牛肉有多少拿多少過來,舉辦篝火晚會怎麼能沒有肉和酒呢?

再去幾個人敲開啤酒館老闆的門,把大桶的啤酒搬出來,需要讓參加篝火晚會的每個男人都有一杯啤酒,你們說好不好?”

“哦,上帝呀!好……這簡直是主的恩賜!”眾人的情緒瞬間就被點燃了,歡呼聲齊齊高喊起來。

李察也不是光說不練,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絲絨錢袋,走到前面放在葡萄酒莊園主的手上,嘴角噙著一絲微笑交代道;“把酒肉的錢都付了,也包括自家出產的葡萄酒,今天我請客。”

葡萄莊園主手上絲絨錢帶敞開了小半個口,裡面露出金幣的迷人色澤,這讓現場的歡呼聲幾乎衝破了雲霄;

貴族老爺拿出真金白銀來與大家共歡樂,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呢?

李察每年都會到各地大量視察,與平民百姓在一起總是和顏悅色,這件事他做起來駕輕就熟,雖然身邊沒有簇擁的大量官員和衛兵,僅自己一個人就撐起了強大的氣場。

既然葡萄莊園主這麼愛面子,那就給你撐面子唄!

要說李察這個人還真是講究,睡了人家冰清玉潔的漂亮小女兒沒有提褲子就算了,還擺下偌大的場面,簡直讓葡萄莊園主夫婦倆激動的渾身顫抖,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李察渾不在意的拍拍葡萄莊園主的肩膀,帶著身邊激動滿臉發光的愛瑪錯身走進房去,留在屋子裡面的人紛紛恭敬的彎腰俯胸行禮,就像在迎接一位國王。

“你們去幫下忙吧,今天我想讓比盧姆鎮狂歡起來,有篝火,有啤酒有肉,怎麼能沒有樂器呢?怎麼能沒有歌舞呢?快去準備吧。”

“謹遵爵士老爺的吩咐,願上帝保佑您!”

屋裡的人也有眼色,紛紛的離開房間走出去,轉眼間人去室空,然後在外面大聲的吆喝親朋鄰居開始準備起來。

“這是為你準備的狂歡儀式,我的愛瑪。”李察低下頭輕輕說了一句。

這句話像雷電一樣擊中了愛瑪嬌柔的身軀,她的眼神蒙上了一層細霧,恍若無力般的靠在李察強健的胸膛上,輕聲呢喃的說道;“我親愛的老爺,我的騎士,把愛瑪帶到樓上好好疼愛吧!”

“還行嗎?”

一抹羞澀的紅雲飛上了愛瑪嬌嫩如水的白皙臉頰,她微微點了下頭,聲音宛若蚊吶一般回應道;“老爺,想要……”

李察看著偎依在身邊已經走不動路的可人兒,似乎全身已經沒有骨頭一般,毫不猶豫的把她抱起來,大步走向二樓寢室……

夜幕籠罩的比盧姆鎮在七八堆篝火相繼劃破夜空後,拉開了狂歡序幕。

悅耳歡快的奇特爾琴奏響起來,鎮上的男人,女人和大人孩子穿著盛裝湧向小鎮廣場,現場的大鍋和燒烤支架已經架在了篝火上,剛剛屠宰的肥豬活羊在烤架上轉動,在火焰的作用下被烤得滋滋冒油散發出濃香。

切成小塊的豬油丟進鍋中,很快炸出了大盤大盤的油渣,每一個鍋邊都圍著很多歡樂的小孩子,身材肥胖的大嬸將油渣每人發兩塊,吃的孩子們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每次髮油渣,肥胖大嬸還不忘叮囑一句,道;“孩子們,別忘了祝福康慨而又高貴的歐爾班爵士老爺。”

“謝謝歐爾班爵士老爺,願上帝保佑您!”孩子們大聲的回答,然後開心的拿著油渣跑了。

身著節日盛裝,匯聚到小廣場的男人和少女們,在熊熊的篝火邊跳起了民族舞蹈,唱起了民族歌謠,營造出一片歡樂而又熱烈的狂歡氛圍。

這個狂歡氛圍在馬車馱載著大桶啤酒和葡萄酒抵達的時候,達到了高峰,參加歡歡的小鎮居民都帶著自家的木質酒杯,挨個擠到馬車邊去打酒。

葡萄酒莊園主夫婦在這個盛大場面中紅光滿面,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

這個年代的金幣購買力超乎想象的強大,貴族老爺給的十幾塊金幣只用了一小半兒,已經足夠撐起篝火狂歡的場面來。

在李察牽著愛瑪的小手來到鎮中心廣場時,兩三千名參加狂歡的人們讚美的聲浪一波又一波,在歌舞酒肉狂歡中達到了最高潮。

李察並沒有停留多久,在象徵性的喝了一杯葡萄酒後,便牽著愛瑪的小手離開了。

這個初承雨露的少女被征伐的太狠,走路都有些不自然了,沒辦法堅持的太久。

剛剛回到家裡

愛瑪便主動摟著李察瘋狂親吻,今天這個盛大的篝火狂歡儀式讓少女迷醉了。

可能是太累了,躺到床上後愛瑪便沉沉的進入夢鄉。

李察瞧見少女睡得熟了,便閃身來到外面房間的視窗,身形閃爍間便不見了。

瞬移到屋頂,李察揹負著雙手看著不遠處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歌舞狂歡,歡樂的奇特爾琴聲傳來,男男女女成群結隊的跳起了踢踏舞,篝火映紅了每一個人的喜悅面龐。

區區一點恩賜,將會永遠的留在這個小鎮的記憶中。

許多年以後

當比盧姆鎮居民得知道是大唐帝國皇帝李察陛下喬裝改扮來到這裡,立馬產生了巨大轟動,自發的將1866年6月15日定為“聖臨節”,每年這一天都會舉辦篝火狂歡晚會,隆重紀念。

而大唐帝國方面撥出專款,為“聖臨節”購買免費的酒肉分發給參加篝火狂歡的人們。漸漸形成了一個傳承150多年的悠久傳統,令比盧姆鎮名聲大噪。

吸引了許許多多前來探訪皇帝陛下曾經行蹤的大唐帝國遊客,這就是後話了。

夜空中的黑影迅速擴大,從高空中一個勐子栽下來以後撲閃了幾下有力翅膀,便穩穩的落在了李察在身邊。

透過翻看白頭海凋的記憶,李察對當前普奧兩軍的動向瞭若指掌。

藏在厄爾士山脈中的普軍易北河軍團和第一軍團主力已經達到13萬人以上,預計明天還能增加2~3萬。

最遲後天將會大舉湧出山谷口,對30多公里外的奧地利左翼兵團展開包抄,集中全力予以重創。

而在另一個方向蘇臺德山脈中,普軍主力第二兵團的聚集速度稍慢些,看來在翻越蘇臺德山脈的時候遇到了不小困難,至今匯聚到山谷出口處兵力不足6萬人。

預計還要3~4天的時間,方能完成進攻前的全面準備。

這樣一來

普軍三個主力兵團就不可能同時發動攻勢,相差1~2天時間,這將是擺在普軍參謀總部面前的一大難題。

若是先發動對奧地利左翼兵團的攻擊,是否會驚動堪稱主力的右翼兵團?

奧地利帝國右翼兵團合計6個軍約30餘萬人,由班尼迪親王坐鎮指揮,是防禦普軍的主力兵團。

從高空俯瞰

這個綿延數10公里,由十幾座屯兵大營組成的龐大軍團紮營還算規矩,拉起了哨崗和分隔木欄,屯兵營和輜重區分清晰,顯然有很多老於軍伍的將軍統籌,顯得井井有條。

但是在奧軍大營的附近,有很多售賣貨物的商販和妓女搭建起了帳篷城市,每天忙忙碌碌的營業招呼官兵,入夜之後也不停歇,生意反而更紅火了。

這一幕

彷彿是中世紀軍隊打仗的模樣,簡直讓人大毀三觀。

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奧軍沒有修建任何防禦坑道,防禦胸牆,沒有拉鐵絲網和鹿砦。除了派出偵察騎兵外,幾乎沒有做任何防禦設施。

看樣子,那真是準備堂堂正正的與普魯士軍隊會戰。

奧地利人作大死的時候,那真是拉都拉不住。

既不利用地形地理的優勢防守,也不利用以逸代勞的優勢主動出擊,而是靜等著與普魯士軍隊正面會戰,當真是下下之策,輸掉戰爭果然是有道理的。

別的不談

普魯士王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毛瑟1865式步槍,是當今時代較為先進的步兵武器,使用紙殼彈,每分鐘發射速率8~10發,排槍火力相當勐烈。

奧地利軍團裝備的是啥?

裝備的是奧版米尼步槍,前膛裝填,即便是熟練計程車兵每分鐘也只能打出兩發子彈,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排槍火力密度只是對方的1/4~1/5。

雙方的火炮效能差不多,都是源自於拿破崙大炮的鋼箍野戰炮。奧地利帝國軍隊的火炮略多一些,大約1300餘門,但士兵訓練較差,總體炮兵火力輸出在一個水平線上。

這僅僅是紙面上的比較,奧地利帝國軍隊已經落入下風。

再考慮到普魯士軍隊訓練有素,勇敢善戰,官兵上下求戰意志高昂,勝利的天平自然就傾斜了……

“人要作死,神仙都沒辦法。”李察輕輕搖了搖頭,清亮的眼晴遙遙的看向奧地利左翼兵團的駐紮方向。

他知道奧地利軍隊如此的傲慢自大,這約12萬多人(一日間增加近萬人援軍)的奧軍兵團要倒大黴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建了一座城

山野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