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從此埃及成為奧斯曼帝國版圖中的一個邊疆行省,至今已355年了。

由於奧斯曼帝國統治日趨糜爛,自打默罕默德-阿里帕夏那一輩起,埃及就已經事實上脫離了奧斯曼帝國。成為完全自治的獨立王國,只不過名義上依然屬於奧斯曼帝國一個行省。

為此,埃及與奧斯曼帝國還打了兩場戰爭,僥倖全都贏了。

尹斯梅爾帕夏是埃及真正的無冕之王,當他聽到陸平之爵士丟擲的要求後,頓時覺得宛如五雷轟頂,心中難過的刀絞一般。

沒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家園被踐踏,可這又怪得了誰呢?

埃及雖然能夠抗衡原宗主國奧斯曼的奴役,卻無法阻擋英國,大唐這些世界列強的入侵,古老國土早已輪為列強的遊樂場,冒險家的探索之地。

弱小者備受欺凌,這就是殘酷的生存法則。

在見過蘇尹士運河公司幾位高層以後,埃及不得不承認戰敗,正式發出和談請求,由英國人居中斡旋,試圖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協議。

遠征軍動輒屠城血腥鎮壓手段,著實嚇住了這位埃及尹斯梅爾帕夏,他就像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土財主,在世界列強強大的軍隊面前屈服了。

蘇尹士城距離開羅只有130公里,這裡發生的事不可避免的在開羅這個最大的城市引起巨大恐慌,很多官宦富商紛紛向更遠的城市轉移財產,妻卷,軍隊中開小差計程車兵越來越多。

流言加上猜測,將東方人描繪成食人血肉的惡魔,各種版本愈發的離奇,而這更加劇了開羅城的恐慌情緒。

厄利垂亞地區

馬薩瓦

這是一個紅海岸邊條件優良的環抱型海灣地區,具備優越的港口條件,經過勘測後確定在該地區建立殖民港口,從而掀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運動。

在馬薩瓦寬闊的海灣裡,停泊著數10艘巨大的貨船,正在用小艇向岸上輸送物資,已經持續十多天了。

海岸上的物資分門別類的堆積在一起,猶如一座座隆起的小山,海邊大片焚燒過的平原地形上,一顆又一顆焦黑的木頭被放倒,然後用拖拉機集中運送到堆木場。

在這裡

由柴油機帶動的盤鋸將巨大的木頭鋸成一段一段,分割成木板和木方,在一側的空地上碼成垛,等待進入木窯烘烤後用於建築房屋或其他設施。

平整出來的地塊上,用生石灰畫出了一道道線,預留了街道,城市中心建築,市政建築,寺廟,學校,居民區等建築的位置。如今這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片片的帳篷區。

繁忙的海灣邊到處都是熱火朝天干活的人們,有很多在士兵押解下的阿拉伯苦役正在挖溝,這些深溝將會建設城市主排水渠道,用磚石和水泥砌起圓拱形排水渠。

在海邊

有很多阿拉伯和黑人苦役犯正在將一根又一根的巨大原木砸入海中,這些巨大原木一端削尖插在海中,另一端則有幾個人合力抬起巨大的石硾,一下一下的砸進淺海區的淤泥中。

在已經砸實的木樁上,華裔工人用兩個手指頭粗的鐵栓,將一根又一根沉重的工字鋼樑連線在原木上,呈現出交叉的形狀,以進一步鞏固碼頭基礎。

在數千人日以繼夜的努力下,短短10多天時間,碼頭已經向海水中延伸了70餘米,預計再有兩個月木質棧橋就能夠完工。

這些用工字鋼樑連線在一起的木樁上,還要鋪設40公分厚的巨大木方,再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成型,就成為了堅固耐用的碼頭。

碼頭一旦投入使用,將極大的加快建設程序。

運送完物資的輪船和移民船不需要在萬里迢迢的順著原路返回,而是徑自駛向蘇尹士港,今後將從這裡透過蘇尹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橫穿地中海,再經過英國人控制的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橫渡大西洋後就可以抵達北美。

這些輪船都是各大航運公司旗下的遠洋貨船或者移民船,在歐洲可以裝載返程的貨物和希望移民北美的義大利人或者德國人,開啟大西洋航線的運營之旅。

這一條返程路線,比來的時候3萬餘公里漫漫航程節省太多,抵達墨西哥灣沿岸休斯敦只需要7800公里,抵達紐約只需要不到4500公里,抵達里士滿也不過5300餘公里。

在大唐帝國遠征軍取得絕對軍事勝利的情況下,英國人再設定障礙已經沒有意義,勝利者不應該遭受責難。

海灣建設一片熱鬧場景,忽然遠方傳來一陣騷動,當人們注目看過去時不由得發出陣陣歡呼。

原來是一隊帝國騎兵執行清剿任務返程了,他們頭上戴著遮擋烈日的寬簷牛仔帽,押解著長長的黑人奴隸隊伍返回海邊營地,給建設工地帶來新的勞動力補充。

新城市建立在距離海邊十幾公里的山谷平原中,這裡周邊茂密的灌木和森林一片焦黑,地上是厚厚的燃燒灰盡,空氣中還瀰漫著濃烈的味道。

放火燒荒後的土地上,由伐木組將焦黑的大樹伐倒,運輸組開著拖拉機將大樹拖拽到河邊的鋸木場中加工。

苦役營中的阿拉伯人或者黑人要一個一個的將大樹根刨出來,由運輸組開著拖拉機將其運送到專門地方堆放,執行的井然有序。

曬乾後可以作為磚窯和木窯的燃料使用,燃燒後的草木灰混上人畜尿液糞便經過發酵堆肥,可以肥田。

清除了樹木根莖及大塊石頭以後,平整組開著拖拉機將整片土地犁翻後,放在陽光下暴曬一段時間耙平,壓實,就成為大片大片平整後的土地。

這樣的平整后土地劃上石灰線,用磚石砌築半米左右的建築基礎,下面就由木匠進場,開始在建築基礎上放置圓木,建起一座座房屋。

在馬薩瓦

港口和城鎮建設同步推進,這裡大約有7000多名苦役犯和萬華人移民,還有以皇家海軍陸戰第3師騎兵團,師部警衛營,輜重團等3100餘名官兵組成的軍事力量,負責馬薩瓦殖民港口的建設和警衛工作。

軍方騎兵團和警衛營主要以搜捕清繳當地黑人部族為主,以一個騎兵連為基本作戰單位,分批次向周邊輪流掃蕩,清剿當地黑人部族並且抓捕奴隸苦工。

每一座殖民港口和城市的建設,都需要投入巨大的勞動力成本,這隻能奴役當地黑人。

皇家海軍陸戰第3師大部分兵力依然留在紅海對岸的葉門薩那城周邊,對該地區實施殖民佔領。並且透過跨海運輸向馬薩瓦輸送糧食水果,雞鴨牛羊和阿拉伯苦役犯,也輸送阿拉伯女人。

這是從相對比較發達繁榮的葉門地區抽血,反哺厄利垂亞新殖民區。

紅海沿岸地區的條件有限,帝國遠征軍也不可能從遙遠的本土獲取幫助。

在歐洲航線徹底開啟之前,只能充分利用紅海沿岸本地資源來建設,主要就是厄立特利亞地區。

現如今

帝國遠征軍在馬薩瓦,還有內陸距離紅海岸邊馬薩瓦範約175公里的阿斯馬拉分別建立了兩個殖民點城鎮,後者剛剛開始大規模燒荒,參與城鎮建設的只有1700餘人。

阿斯馬拉是原本歷史上厄利垂亞首都,距離衣索比亞帝國王都亞地斯亞貝巴1070公里,位於海拔2400米的哈馬森高原上,周邊地形易守難攻,是一個四季涼爽的美麗花城。

因為地處高原,所以大唐遠征軍將這個新城鎮命名為“雲中城”,就是雲中之城的意思。

作為厄利垂亞地區殖民長官,柳達卿上校暫時沒有精力兼顧到雲中城的建設,主要的資源和精力都放在馬薩瓦地區,港口尤其是重中之重。

只有港口建設取得初步成果,運輸船直接靠上碼頭卸貨,而不是用小舢板一次次地向岸上運貨,下一步馬薩瓦城鎮建設才能提速,一些較大較重的物資裝置才能卸下來。

帝國在殖民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柳達卿上校身邊有一幫子殖民部派遣的能員幹吏,還有精於測繪的地理專家,所以殖民建設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推進開。

如今城市排水溝渠已經挖掘大半,計劃中建立的6座磚窯也陸續落成,開始打製泥坯燒製磚頭以供建設使用。

運輸輪送來的建築材料消耗很快,這種大宗物資不能指望外界輸入,只能在本地建立磚窯,水泥窯,採石場,鋸木場等一系列設施,用於城鎮和碼頭建設。

建設和征服的工作千頭萬緒,全都要由柳達卿上校主持大局,他將手下分成了規劃組,建設組,後勤組,材料組和軍事特遣隊幾部分,分門別類的解決相應問題。

這樣一來

他就能抽出時間解決最主要矛盾,穩步推進殖民城鎮和港口建設。

“報告長官,城市下水溝渠工地上,水泥和鋼筋的建材都不夠了。溝渠施工組想用囤積在碼頭的水泥和鋼材,但是被材料組拒絕了,說不能夠挪用。”

“還缺多少?”

“大概匡算一下,還缺120多噸水泥,還有10噸鋼筋。後續的建材還在船上,沒有卸下來。”

“囤積在碼頭的水泥和鋼材不能動,碼頭建設是重中之重。溝渠施工組如果缺少材料那就暫停,把人員調到其他組去。那個……水泥廠的籌備工作可以開始了。”柳達卿上校翻了一下運輸物資檔案,拿在手上仔細看了看後,吩咐道;

“安排溝渠施工組的人去選址建設水泥廠,他們手下的勞動力也轉過去開闢採石場,修整道路,為建設水泥廠做好準備。等到碼頭建設完成後,沉重的水泥廠裝置就可以轉運下來,立即投入裝置安裝工作,節省了額外時間。”

“卑職遵命,長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重生之我有一個現代倉庫!

草莓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