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尹士運河絕不能夠成為威脅帝國的武器,對於這些不安分的英國老,該敲打的時候還要敲打,否則他們會得寸進尺,沒完沒了。”唐-李信殿下神色不復此前的風輕雲澹,語氣堅定的說道。

英國人已經離開了,並且帶走了死狗一般的邁克-利拉德爵士,他作為棄子將會死得很悽慘,這就是小人物的悲慘命運。

藉著蘇尹士運河通行問題,趁機刁難一下大唐帝國以展示倫敦的不滿,絕不是邁克-利拉德爵士所做的決策,而是更上層的人物。

一個小小的運河公司董事長,何德何能有這麼大的膽量?

他只不過作為執行者被推到了前臺,在勒索無果後,又作為棄子任由大唐帝國發洩怒火。

用以平息當前難以收拾的事態,這是兩國都心知肚明的事兒。

遠征軍副司令範鵬飛少將神情嚴肅的點點頭,他在身邊站著皇家海軍紅海艦隊司令鄭懷山准將,皇家海軍陸戰第4師師長孟虎准將,潘守國上校一干人等,皆深以為然的點頭應道;“卑職等明白,關乎帝國利益的事情上寸步不讓。”

“嗯,英國老虛張聲勢慣了,咱們不吃這一套。”唐-李信殿下負手說道。

他在房間裡走了幾步,然後停了下來,若有所思的繼續說道;

“關於蘇尹士運河無障礙通行的問題,儘快與法國和德國人溝通,拉著他們一起和英國人談。

嗯……把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也叫上,儘快召開國際會議敲定這些事項,以免節外生枝。

在蘇尹士運河問題上,我大唐帝國先後與埃及,英國和法國都硬碰了一下,這種事不處理好總是沒完沒了。

必須要有個國際規則來約束,遲辦不如早辦,通知帝國外交部盡力協助我遠征軍籌辦這次國際會議,越早越好。”

“卑職遵命!”潘守國上校“叭”的一個立正,舉手敬禮回答道。

眾將官們看著年輕的親王殿下,眼中流露出欽佩的神色。

十一殿下無論才智魄力都是上上之選,在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以卓越的能力贏得了將領們的尊敬,實屬不易。

只有唐-李信殿下心裡知道;

關於封鎖蘇尹士運河的決定,是父皇親自佈署的重大決策,哪裡是自己能置喙之事?

尋遍整個大唐帝國,也只有聖皇陛下有此莫大的魄力與英國硬扛到底。

如今的榮耀光環集於已身,那是父皇陛下不屑於這些最爾小事兒,這才假借十一皇子之名行事,讓唐-李信殿下瞬間揚名海內外。

在歐洲媒體上

唐-李信殿下在歐洲媒體上被稱冠以“戰爭親王”“冷酷嗜血者”“屠城親王”諸多稱謂。

蘇尹士運河事件過後,又被稱之為“冷血親王”,能與德意志帝國大名鼎鼎的“血王子”卡爾親王並列,被公認為各國王室極具才能的新一代軍事統帥。

有時候,這些毛骨悚然的稱號並不是壞事。

這段時間以來

唐-李信殿下的心中常感到一陣陣的溫暖,那是熾熱的聖卷關懷。縱然是遠隔萬里之遙,也能感受到父皇一顆拳拳舔犢之情。

帝國大軍遠征埃及以來,幾乎每隔一個月,唐-李信殿下就能收到一份父皇問候,有時僅僅是寥寥幾個字兒,但瞬間讓他破防。

諸如;

“朕皇兒信,遠征途中可睡得著,吃的香,遠離帝國征戰萬里異域……一切是否盡皆安好?”

“行事儘可放手施為,任意而行,朕還兜得住。”

“前事已閱,今後此類事務一言而決,不需上奏,朕盡知矣!”

正是父皇的鼎力支援,唐-李信殿下才能夠無所顧忌的大展拳腳,在紅海地區硬生生的闖出了一片局面,博得了“冷血親王”的稱號。

唐-李信殿下招呼眾人坐下來,然後問道;“範將軍,你怎麼看當前的形勢?”

範鵬飛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回答道;

“殿下,只有身處埃及這個南來北往的戰略要地,才能親身感受到這裡的政治形勢有多複雜,簡直應了那句話;

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無論歐洲大國小國都插手這裡,甚至比利時王國,葡萄牙王國也不例外,簡直就是群雄畢至的格局。

隔三岔五的就要鬧上一點事兒,很難消停得下來。

駐軍蘇尹士城,就相當於站在風口浪尖上,備受世界列強矚目。

這對皇家海軍而言,是一項極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呵呵呵……最後這句話點出了問題的核心。正因為這樣,大唐帝國才更需要牢牢的紮根在這裡,顯示強大的軍事存在。”唐-李信殿下接過了話頭,環視眾將官一圈後,自顧的說下去;

“此乃歐亞航線咽喉要地,具有世界級的戰略影響力。現在有機會插足這裡,就絕對不能放手。

我們和英法列強不同,他們依託著歐洲本土可以很方便的向埃及投送軍事力量,反覆爭奪這塊炙手可熱重地。

而大唐帝國距此最近的休斯敦海港,還在8000公里之外,遠水難救近火啊!

後方開闢的雲中省新殖民區,就將成為前方駐軍最可靠的後勤基地,有能力給予強大的軍事,經濟和物資支援。讓我們在蘇尹士城牢牢的紮下根來,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地理環境來看

蘇尹士城周邊是一片空曠的戈壁沙漠,完全無險可守。進攻軍隊可以從四面八方掩殺過來,只能被動應戰。

當初埃及人聚集了萬守軍,依然被我遠征軍犀利的槍炮迅速擊敗,這就是最好的明證。

經過反覆論證;

只有依託著城市和外圍三個淺而充滿水的凹窪,即曼札拉湖和提姆薩赫湖和大苦湖,構建一片堅固要塞地區,才能很好的保障長久的在蘇尹士城的軍事存在。

有鑑於此

遠征軍總部將正式改組為“大唐皇家海軍紅海軍區”,下設蘇尹士城守備司令部,雲中省守備司令部,紅海艦隊和薩那城特別派遣隊共四個直屬軍事單位,由本王擔任軍區司令長官。

紅海軍區將保持在蘇尹士運河區的長期存在,為此籌建“三湖要塞防線”,具體計劃已經得到皇家海軍參謀本部認可。

潘上校,請您具體給在座的各位長官介紹一下。”

潘守國上校被點到名字後立刻站了起來,舉手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從旁邊拿起一根細長的指揮棍,走到侍從軍官剛剛展開的大幅埃及地圖邊上。

他清了清嗓子,這才說道;

“尊貴的親王殿下,各位長官;

“三湖要塞計劃”是經皇家海軍本部允准,由紅海軍區獨立組織施工的城市要塞體系,旨在加強並完善蘇尹士城防禦體系,以維持帝國長期前沿軍事存在,捍衛帝國利益。

該計劃將利用埃及的戰爭賠款修建,工期6~7年,分為南北兩部分逐步建成。

埃及尹斯梅爾帕夏承諾將提供6萬名埃及勞工,作為戰爭賠償的一部分,用於修建三湖要塞,此事已經得到了親王殿下允准。

三湖要塞一南一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是依據曼札拉湖和提姆薩赫湖和大苦湖地理特點,修建相對獨立的要塞高堡,臨水而守。

北部計劃修建7座要塞高堡,互相間用船隻聯通,稱之為“北斗七星要塞群”。

每個要塞駐兵一個連至一個營不等,配備火炮,重機槍等重火力,戰時可以得到主城區兵力及時增援,亦可以獨立作戰。

七座要塞高堡既是獨立的堡壘,也能形成有機整體,翼護蘇尹士城北部外圍防線,具備極強的防禦能力。

南部是一片空曠的戈壁灘,根據地理條件選擇三個高地建設重炮臺,既可以對海也可以對陸實施火力打擊。

以這三個高地炮臺為核心,外圍建設深壕、長約公里的城牆和9座堅堡,從而形成展開的南翼外圍防線。

這是三瑚要塞體系的外圍部分,共計一南一北兩個要塞陣地,建成後將提供堅強的外圍防禦能力,足以抵禦數倍敵人進攻。

在此基礎上

將以蘇尹士城為內圈防禦線……”

潘守國上校用細長的指揮棒在蘇尹士城區外圍畫了大半圈,棍頭點了點地圖說道;

“城市外圍建築從即日起,將按照有利於防禦的要求建設,包括外圍倉庫,兵營,馬場和其他民用建築。

要求一律使用鋼筋混凝土材質,面朝外牆體加厚,多設定射擊視窗和炮口,戰時可以作為防禦堡壘使用。

沿著外圍這一圈建築,以“門”字形為主,拼接成半圓形內圈防禦線,開口朝內。

並且在城內,要預留寬敞的半圓形環城公路位置,便於戰時兵力增援和機動,便於順暢的運送物資,一切以有利於作戰為主。

整個三瑚防禦要塞體系建成之後,以皇家海軍陸戰第三師為主力的防禦部隊約萬餘人,連同萬餘民兵協力作戰。足可以抗擊10萬大軍大舉來襲,並且堅持三~四周以上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雲中省的增援軍隊陸續抵達前線,將戰爭拖入相持階段。”

“啪啪啪啪……”

這番詳盡的介紹,引來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座的將官們紛紛的交頭接耳議論起來,氣氛逐漸變得熱烈,每個人臉上都露出興奮的神色。

尤其是第4師師長孟虎准將更是眉飛色舞,對這個三瑚要塞防禦體系讚賞有加,舉雙手贊成。

自家人知自家事兒。

皇家海軍陸戰第4師負責守衛蘇尹士城,可這個破地方無遮無擋,敵人一個衝鋒就殺進城來了,壓根兒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防禦設施。

要麼就在野外列隊會戰,要麼就在城內據守建築步步抗擊,沒有第3種選擇。

對付埃及這種弱軍還好說,若是對上英法等列強國家的軍隊,武器裝備基本上沒什麼優勢。在絕對的優勢兵力面前,仗可就難打了。

最近這段時間以來,英國一直持續向蘇尹士運河增兵,並且使出種種的小動作排擠亞歷山大港的法軍,雙方的摩擦不斷。

看這情景

估計要不了多久,法軍就會被擠出去,剩下的就是運河另一段的大唐帝國軍隊了。

對於孟虎准將這樣負責防守的軍事主官而言,怎麼可能不擔心呢?

三湖要塞防禦體系一旦投入建設,那真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再也不怕敵人惦記了。

在6萬名埃及勞工一起動手的情況下,要塞建設只要一兩年就能看見雛形,開始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

比如南翼要塞群率先挖出一條深壕,灌入海水,本身就具備了不俗的防禦能力,能夠阻止敵人直接衝進蘇尹士城中。

僅憑一條深壕

駐兵在內,孟虎准將有信心防禦住兩倍於己的敵人(注;指的是英法德這樣的歐洲強軍),當然高興的眉飛色舞啦。

唐-李信殿下看到一眾將官們情緒熱烈,臉上也不自覺的掛上了淺淺的笑意。

作為大唐帝國遠征軍總司令長官,他更能感受到肩頭上沉甸甸的壓力,讓人片刻不能懈怠。

英法兩國圍繞著蘇尹士運河的爭奪愈演愈烈,英國政界更是呼籲唐寧街採取相關對策,他們紛紛指出:“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即女王政府應再一次採取措施,在運河問題上採取新的行動以取得絕對控制權”。

英國駐埃及大使斯坦福更是向英國外交部表示:“為了使運河的航行能為英國服務,就應建立英國的公司管控它”。

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沃爾沃也對議會指出,“英國政府不應反對運河本身,而應反對運河的背後是由法國或唐國的操控”。

他反覆指出,英國控制運河的時機已到:“英國只要在海上處於優勢地位,我們就比別人更有條件控制運河”。

英國的《晨郵報》就曾發表社論說:“蘇尹士運河就是法國在埃及所創造的、並由自己控制的達達尼爾海峽和直布羅陀海峽,現在東方人也來插一腳,這顯然不符合英國利益”。

法國也好,大唐也好管控運河“與英國利益相左”,“是不能忍受的嚴重問題”,“要在1872年召開內閣會議討論這一問題”。

“大唐悍然關閉運河,是對英國利益嚴重的侵犯,不能漠而視之。”

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來斯頓勳爵認為;“運河由英國控制,最符合英國維護東方道路和印度安全的利益。”

他在內閣會議中指出;“你們思考下蘇尹士運河在戰爭期間,何種程度可被用於中轉士兵和物資去向印度”。

“控制運河將使英國與印度航線的暢通無阻獲得雙重保證,英國在運河的意圖在於加強控制”。

“要確保沒有哪一個列強可以關閉運河阻止英國船隻透過,這一事件不應再發生。英國在埃及的影響力應與法國,大唐在埃及的影響力平衡,更進一步,應該佔據主導地位”。

種種跡象表明

英國將會持續加強在蘇尹士運河區的存在,一方面極力排擠法國,一方面覬覦大唐在蘇尹士城的軍事存在。

有這麼一個整天惦記自家院子的鄰居,修築院牆做好防禦是必然的選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長生殿之康熙與孝懿皇后

佟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