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皇家列車停靠到帝都長安火車東站,返回的皇駕受到了長安臣民盛大的歡迎,數十萬長安市民湧上街頭,敲鑼打鼓的夾道歡迎聖駕返回西都。

只有失去的才知道珍惜,原本的“帝都長安”,如今卻變成了“西都長安”,要說長安市民沒有濃濃的失落感那純屬說瞎話。

而這一次民眾自發的盛大歡迎,簡直熱情高漲。

這令帝國警察總署和皇家禁衛軍全都措手不及,不得不緊急加派上萬名軍警維持秩序,以免事態失控。

好在一切順利,在軍警的重重環衛下,上百輛懸掛著皇室徽章的黑色皇家車隊透過了滿是歡迎人群的街道,在震天徹地的歡呼聲中回到了大明宮。

臨近聖誕節,帝都長安的節日氛圍並不濃厚。

佔據城市九成以上人口的華人並不習慣過洋節,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中,十幾天後的農曆冬至才是重要的節日,隨之而來的還有祭灶和大年夜。

什麼勞什子“聖誕節”,只有那些鬼佬家庭才會過。

皇帝李察剛回到大明宮不久,就收到了商業部呈報的喜訊;

在芝加哥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數十家英國坐市商,連續大手筆買入下一年度2月份和3月份交割的農產品,總計金額達億唐元之巨。

農產品範圍包括數萬噸計的精製麵粉,數10萬噸豆粕,以萬噸計的冷凍肉類,油類,各種品類的魚肉,紅燒肉和水果罐頭,數千噸奶製品,糖,咖啡可可等等,數量十分驚人。

足以供應40餘萬大軍,使用半年以上。

而且英國人還揮舞著鈔票,大量購入士兵皮質裝具,例如牛皮腰帶,牛皮武裝帶,牛皮彈夾包,牛皮長靴,牛皮槍套,數量動輒以10萬套計。

還有數10萬件塑膠雨衣,數萬頂帳篷,各種塑膠用具和數量驚人的槍支彈藥,訂單動輒價值數千萬乃至上億唐元。

只有大唐帝國這樣高度工業化大國,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才能夠滿足英國人急迫的海量物資需求。

這還不算

英國軍方給皇家海岸製藥公司下達了一份價值高達5000多萬唐元的訂單,大量訂購“滅菌王”這款新型藥品,用於治療南非戰爭中的英國傷兵。

所謂的“滅菌王”,就是磺胺,只不過皇家海岸製藥公司給其安上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名稱。

這款新型藥品的價格非常昂貴,幾乎是等重量黃金價格的倍,區區一盒售價就是22唐元,價值相當於4英鎊5先令,差不多能使用一週的藥量。

經過這幾年的大規模商業應用,以及在東印度群島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救治了大量傷員,將傷兵的死亡率降低了9成,這讓“抗菌王”的口碑迅速發酵。

這款閃亮問世的“滅菌王”,其用途極為廣泛,如今成為世界範圍內極為搶手的救命藥。也成為歐洲各國貴族和富裕人家必備藥,也進入歐洲各國軍方的大量採購名單中。

皇家海岸製藥公司的另一款拳頭產品秘製金創藥,同樣贏得了英國軍方價值數百萬唐元的大訂單。

這是一種中成藥,經過現代工藝提煉的治傷藥品,能夠極大的促進傷口的癒合,具備抗菌消炎的綜合作用,是皇家海岸製藥公司的銷量王牌藥品。

坐擁這兩項拳頭產品,成立僅數年的皇家海岸製藥公司,迅速成長為世界級的大公司,這也是一家由皇家絕對控股的大型藥企。

皇家海岸製藥公司的成立,這是皇帝李察留下的另外一個後手。旨在為皇室傳承以及未來參與世界風雲角逐,保留下來的一座金山。

該公司的地址至今依然是絕密,就藏在戒備森嚴的聖皇山谷內,由忠誠的守陵官兵家屬參與藥品生產,保密性極高。

生產與銷售是完全脫離的兩個體系,目的就是維持藥品的長期高昂價值,其生產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幾乎全是利潤。

也正是擁有強大的皇室背景,帝國權貴和海外各國都無緣染指。就連英國人想要得到,也得乖乖的花錢去買。

英國人價值1,000萬英鎊的鉅額訂單,算起來也就只有200多萬盒“滅菌王”,能夠救治的傷員約在20萬至30萬人之間。

以滅菌王每盒一週的療程,受到槍傷的傷員普遍要使用5~6盒,而那些斷手斷腳的重傷員用量加倍,治療時間更長。

想要徹底康復,整個治療期內用上二三十盒都很尋常。

如今南非的英軍已經有17000多名傷員,明年一月上旬運抵的首批40萬盒藥品,很快就會分發一空。

很多英國軍官就是沒受傷,也會利用職權截留一些放在身邊。

無論是自己用還是做人情,那可比真金白銀都好使,很多英國人想買都買不到。

感冒傷寒,肺炎咳嗽,跌打損傷之類的病症全都用得上,潛在市場太過於巨大,大唐帝國社會中也有海量需求。

由於供不應求,國內外屢屢出現加價搶購的情況,價值翻了三四倍甚至更多,一時間“洛陽紙貴”。

這種供應緊張的局面還要持續幾年,直到產能逐漸擴大為止。

皇家海岸製藥公司憑藉著“滅菌王”產品,每年都能賺取價值上億唐元的暴利。

這鉅額盈利,部分透過稅收反饋給帝國政府,部分透過皇家慈善醫院和皇家仁濟醫院的醫療救助專案,回饋給社會底層貧困人士。

上述部分加起來,約佔總盈利的三成左右。

剩下的兩成用於皇家新殖民地的建設,比如加里曼丹島環島公路,碼頭港口,新興城鎮建設,燒荒拓殖以及其他專案。

資助撥款的範圍包括中南美洲各藩國,本土和西太平洋各藩國等等,加大力度扶持當地的殖民統治和建設。

剩下的5成利潤則沉澱於各皇家控股的大銀行中,主要以黃金儲備的形式存在,用於皇家戰略後備資金或者支付對外擴張殖民戰爭費用。

十五年後

這筆資金的本息將會積累滾動到十億以上的規模,隨著滅菌王生產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市場普及,有可能15億也有可能20億或者更多,成為大唐帝國底蘊的一張強有力底牌。

如此規模巨大的資金,足以從容應對世界級戰爭,足以應對世界級經濟危機的影響,強力拉動國內需求。

這彷彿是國家安全的平衡石,也是真正的大國底蘊。

享譽世界的大唐帝國八大銀行財團中,共有皇家紅橡樹銀行,美洲銀行,皇家長安銀行,洛杉磯銀行,交通銀行,國立工商銀行,北美拓殖銀行和皇家西海岸銀行,其中有5家是由皇家控股,另外三家皇家大量持股。

皇家控股的五大財團分別是排位第一的皇家紅橡樹銀行,排位第二的美洲銀行,排位第四的皇家長安銀行,排位第七的北美拓殖銀行和排位第八的皇家西海岸銀行,實力約佔八大銀行財團的%。

僅排位第一的皇家紅橡樹銀行,儲備的黃金就高達766噸,以皇家海岸製藥公司為代表的皇家控股企業盈利分紅,每年不斷的注入各大銀行中,透過購買黃金沉澱下來。

更多的黃金儲備就可以發行更多的鈔票,提供國民經濟中急需的貨幣流通,在獲得利息收入的同時,提高貨幣投放量。

貨幣是經濟的潤滑劑,在注入大唐帝國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活力的同時,還能夠保值增值,獲取年均4%~5%的穩定增長。

在帝國的八大銀行財團中,僅皇室掌控的黃金儲備就超過2740餘噸,包括帝國政府持有所有黃金儲備加起來還要翻一翻,這還沒有計算民間每年消費的數百噸黃金首飾用量。

大唐帝國是當今世界排行第二的產金大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黃金進口國,如今每年從英法荷比等國進口170噸以上黃金。

擁有南非,澳大利亞,印度的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僅南非1884年發現的世界最大金礦威特沃特斯蘭德金礦,其儲量就佔世界黃金總儲量的三成。

每年產出的黃金高達340餘噸,約佔世界黃金產量的28%,是一筆令所有人都耳紅心熱的巨大財富。

這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布林人來說,卻是一場滅頂之災。

蘭德金礦的發現改變了一切,布林人依靠金礦巨大的產量迅速致富。

作為荷蘭移民後代,他們再次點燃了源於大航海時代稱霸的野心,他們決定排擠英國人,獨自享用這筆驚天財富。

布林人主動聯絡到了德國,從德國進口了大量軍事裝備,由此,在瘋狂作死的道路上一去而不復返……

堂堂的大不列顛帝國一眼就看出了布林人的小把戲,又豈能在這群農夫手中吃虧?

當前愈演愈烈的南非布林人戰爭,就是雙方戰略誤判的鮮明寫照,很快人頭都要打成狗腦子了。

打吧,盡情的打吧!

無論是非洲戰爭還是歐洲戰爭,抑或是其他地區戰爭,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化國家,大唐帝國都能分一杯羹。

出於華裔民眾對黃金迷戀般的喜愛,大唐帝國每年進口的民用和儲備黃金,規模逐年升高。

在本世紀末,英國人為了南非戰爭所需下達的鉅額訂單,其中的6~7成將會用黃金支付。

也就是說在新世紀來臨的第1年和今後的兩三年裡,源自南非的黃金進口數量將會急劇增長,每年高達190噸至210餘噸的規模。

按照現實黃金和英鎊的比價,100萬英鎊等同於噸黃金,210噸黃金價值約3000餘萬英鎊,等同於約億唐元。

大唐帝國則出口藥品,石化產品,步兵皮質裝具,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糧食,以換取英國的黃金和英鎊硬通貨。

預計這幾年,大唐帝國的黃金儲備擁有量將有迅速的增加,這符合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地位。

不僅是英國,在當今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軍備競賽愈發火熱的當下,法德奧俄比等國的黃金,正在透過不同的渠道流入大唐帝國。

尤其是德國,從布林人手中拿來的黃金還沒有捂熱,轉手就交給了大唐帝國。

別的不說

能夠讓貴族莊園徹夜亮如白晝的煤油,有“工業血液”之稱的潤滑油和柴油,能夠救命的“抗菌王”,價廉物美的石油化工產品,比如化纖和塑膠全都得從大唐帝國進口。

這些寶貴資源歐洲完全沒有,哪怕德國能夠做到鋼鐵工業自主,煤炭和糧食自主,也得花費寶貴的外匯或者黃金,去換取大唐帝國出口的這些資源。

德國這樣,法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丹麥這些國家通通如此。

除非他們想讓自己的宮廷黑暗如鬼域,工廠不運轉,稍微跌破了皮或者生個小病就會一命嗚呼,否則不得不進口這些必要的物資和藥品。

從長期來看

世界範圍內的財富向大唐帝國彙集,是一個長期而又穩定的趨勢,幾乎無法更改。

除非在世界其他地區又發現儲量巨大的油田,同時擁有先進的煉化技術,否則難以改變現狀。

這其中,最鬱悶的當屬沙俄帝國。

沙俄帝國擁有世界開採歷史最早的秋明油田,可是落後的石油煉化技術導致成本極高,開採加工的石油還不如進口的價廉物美。

生產一桶虧一桶,坐擁海量的石油資源儲量,每年卻要花費寶貴的黃金和外匯進口上百萬桶煤油和潤滑油。

以沙俄帝國和大唐帝國冷淡的雙邊關係,俄方甚至連銀行貸款都拿不到,只能用法郎或者黃金去購買,因為大唐帝國不認可盧布,而且不需要從沙俄購買任何物資。

沙俄有的農產品大唐帝國都有,而且更好,品種更齊全,產量更大。

沙俄沒有的大唐帝國也有,例如蔗糖,香料,咖啡,可可,菸草,天然橡膠,各種肉類和水果罐頭,產量都排名世界前列。

大唐帝國出口名單中的好東西太多太多了,品類豐富到讓人流口水,而且生產規模巨大。

只要有錢,幾乎什麼都能買到。

可惜沙俄農業領域幾乎拿不出什麼東西,至於工業品就更別提了。

法國提供了鉅額法郎貸款,沙俄經過20多年的工業化努力,也僅僅在黑海周邊地區形成了初步的工業體系。

至今其工業化程序,連兩成都達不到,主體依然屬於較為落後的農業經濟,拿什麼工業品向大唐帝國出口?

對俄貿易中,大唐帝國能看上的只有黃金和法郎,其他的全靠邊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夢錢塘

好快的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