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每週例行的御前會議,皇帝李察午膳過後,便帶著寵獸在皇宮裡的七星湖畔散步,享受靜謐祥和的秀美風景。

如今的寵獸白皮,發財,紅中已經到了4代了,它們從小生長在深宮中,愈發顯得靈性十足。

皇帝李察在秀麗湖畔走了會兒,當他停下腳步左右望望,體格龐大的發財便乖巧的湊上去俯臥在草地上,用碩大的頭顱輕輕摩擦皇帝李察的腿。

那個意思很明顯;

主人您走累了,就坐在我身上歇歇唄!

皇帝李察心領神會的順勢坐了下來,被稱作“白皮四代”的斑斕白虎也俯臥下來,眯起眼睛將大腦袋伸到皇帝李察的手邊,讓主人順手就能撓到。

如果不是披著一身威風凜凜的獸皮和巨大體格,會讓人錯以為這對獅虎是妥妥的舔狗。

悠閒的坐在七星湖邊,皇帝李察從這裡能夠看見湖畔另一側尚未完工的宮殿群,目前暫時停工了。

在七星湖畔的西側,是由數10座造型各異的宮殿組成的西宮宮殿群,以漢唐式宮殿為主,兼有法式,英式,巴洛克式和西班牙式宮殿,具都出自於著名建築大師手筆,華美異常。

大唐帝國皇帝的嬪妃來自世界各地,膚色不同,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宮廷中還建有皇家寺廟,道觀,基督新教教堂和天主教堂。

與東宮一水兒漢唐式宮殿群不同,西宮是不同建築風格組團的有機融合,位於河畔邊的建築,更類似於滬海的外灘那樣各國建築迥異。

只不過更加低調奢華,大部分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林木中,顯得錯落有致。

新皇宮需要新建的殿堂樓閣數量驚人。至少還要持續營建十幾年,才能完成大致的格局。

至於最終落成,尚需更久的時間。

就像大明宮一樣,數十年來一直在持續營建中,由於佔地廣大,殿宇眾多,至今也沒有最終完成。

以皇帝李察今時的崇高地位,對這些身外之物已經看得淡了。

但作為大唐帝國的體面和榮耀所在,體現出泱泱大國的皇家恢弘氣派,皇宮也被不宜建的過於寒酸。

坐在七星湖畔

此刻皇帝李察的心思沒有放在東印度群島問題上,而是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發呆,什麼事兒都沒想。

久居深宮數十年,他真的有些厭倦了這種生活。

早就計劃的環球之行迫於國事繁雜和眾臣的懇求一推再推,走到哪裡身邊都環繞著一群人,想要微服私訪還得喬裝打扮。

他就像被困在一汪深潭中的蛟龍,早就想騰空而起,翱翔在天地間。

所以這兩年來的御前問對,他總是讓皇儲列席,增長處理國政大事的經驗。

掐指算一算

皇儲唐-李乾明年也年屆50了,他行事向來穩重端方,性格持重,皇帝李察過幾年倒是能夠放心的提前退位,做個閒雲野鶴般的太上皇。

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於一眾朝臣和帝國頂級權貴家族。

唉,過幾年再說吧。

不遠處傳來幾聲清晰的鷹唳,皇帝李察轉頭看去,高大的樹梢上有幾道矯健的白頭海雕身影沖天而起,很快就變成了小黑點。

呵呵,這幾隻野性十足的小傢伙。

不同於宮廷中放養的寵獸,按時按點的飼餵,這些白頭海雕除了皇帝李察偶爾的飼餵一下,其他全是在野外覓食。

別人喂的食物,這些驕傲的白頭海雕看都不會看,更別說去吃了。

在湖邊坐了會兒,皇帝李察便站起身來,向後宮方向行去。

……

同年4月,英屬開普殖民地總理阿爾弗雷德·米爾納爵士,授意德蘭士瓦的英國僑民給維多利亞女王寫了一封申冤書,請求她保護英國臣民的利益,為與布林人開戰製造合理藉口。

6月,米爾納和克魯格在布隆方丹就保護外僑權益問題進行了最後一次談判。英方在談判的同時,抓緊時間從海外向南非調遣軍隊。

西方世界在這一年,發起了大規模同情和聲援布林共和國的運動。荷蘭和比利時組建了眾多的民間團體,徵募捐款,發表文章,建立基金會,向德蘭士瓦捐贈戰時流動醫院和醫療裝置。

來自荷、比、德、法、紐,俄、愛爾蘭、義大利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數千名志願者紛紛遠渡重洋來到德蘭士瓦,準備同布林人並肩作戰。

在英國匯聚越來越多兵力的情況下,布林人再也坐不住了,在進口大量軍事物資的同時整軍備戰。

8月末

大唐帝國再次出兵,歷時11天佔領了巴厘島至東帝汶一線,將戰火燃燒到爪哇島的門口,這讓原本平緩的地區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府求援電報,像雪片一樣飛往荷蘭王國。

此時恰逢荷蘭王國新舊首相交接之際,這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從上到下都混亂了起來。

國內要求迅速解決東印度群島問題的呼聲,立即高漲起來,一時間竟然壓倒了南非布林問題,成為荷蘭民眾首要關注的重點國際問題。

白人戰俘的家眷和同情者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要求王國政府正視東印度群島問題,透過停戰談判和國際協商解救白人戰俘,讓小夥子們回家。

5萬多名白人戰俘,已經讓這個西歐小國承受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

荷蘭王國在19世紀末,歐洲本土連同海外總人口加起來也只有510萬,這5萬多名白人戰俘佔了1%,而且全是強壯的青壯年白人。

他們背後的家庭和同情者加在一起,影響力輕易的就放大十幾倍,任何人都無法忽視這種強大的社會力量。

此時的荷蘭王國政府焦頭爛額,因為英國人也打上門來了。

這兩件事湊在一起,讓王國政府應接不暇。

1899年10月9日,德蘭士瓦政府向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國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後到達南非的一切軍隊,將一切爭議問題付諸外交仲裁,限48小時答覆。

10月10日,英國殖民地部大臣張伯倫命令米爾納,對布林人提出的條件予以拒絕。

1899年10月11日下午五點整,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聯邦議會向英國宣戰,第二次布林戰爭正式爆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召喚烽火狼煙

咕嚕嚕的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