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1月6日

天堂省,東港市(莫爾茲比港)

歷經數十年發展,東港市已經成為天堂島第二大都市,城市人口達到137萬人,工商業極其發達,也是西南太平洋地區第二大城市。

東港市距離澳大利亞東北端的重要城鎮達爾文港,海上航線的距離只有670餘公里,工農業產品暢銷澳大利亞。

而在天堂省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山南市,距離澳大利亞最北端聖保羅,只有166公里,海峽渡輪五個半小時便可以抵達。

大唐帝國皇帝李察蒞臨視察,在東港這個人口百萬的大都市掀起了驚天波瀾,城市萬人空巷,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的以最隆重的禮節恭迎陛下。

這個西南太平洋重要島嶼納入帝國已經40多年了,皇帝御駕親臨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最早一批拓荒的華人移民已經白髮蒼蒼,垂垂老矣。

這裡地處帝國邊陲,似乎永遠是皇家光輝無法照耀到的偏僻之地,無論取得多大的經濟成就,總是被帝國本土的人們稱之為“鄉巴佬”。

一說起太平洋諸島,感覺就是窮兇極惡罪犯流放荒郊僻壤之地,隔著一個世界那麼遠。

這麼說其實也沒錯

天堂島距離巴拿馬足足萬公里,帝國本土的人來一趟,乘坐跨洋郵輪足足要一個多月,確實太遙遠了。

相比之下

從帝都朝歌城(費城)乘坐跨大西洋郵輪抵達英國普次茅斯港,也不過就是6天半的時間,

最快的紐約到利物浦航線,僅僅需要5天半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從實際距離來看

前往天堂省比之跨越大西洋要遠的多,能夠有一次前往帝國本土的機會,簡直就是朝聖之旅。

很多天堂省的公民往往自嘲;“我們是被帝國皇室遺忘的二等公民”。

盼望的越久,實現願望時的幸福感就越強烈。

無數頭髮花白的第1代移民,從黎明時分起,就攜家帶口的簇擁在皇帝御駕經過的道路兩側,等待著御駕笠臨。

直到上午十時許

當大隊的皇家禁衛騎兵環衛著長長的黑色轎車隊出現在道路上,車頭皇家旗幟的徽標迎風飄揚,許多花白頭髮老者已經淚流滿面的跪倒在地,泣不成聲。

“吾等草民恭迎聖駕!”

“我大唐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心洶湧的感激之情混合著數10年的期盼,在這一刻火山般噴湧出來,匯成了海潮一般的聲音。

大片的人群跪倒在地,黑鴉鴉的一大片,百萬人齊聲頌揚的聲音直衝雲霄,久久不散。

即便見慣了大場面的皇帝李察也為之動容,站在車上頻頻向迎候的人群揮手致意,引來響天徹地般的歡呼聲。

東港居民久久期待的情緒在這一刻點燃,他們親眼見到了大唐帝國皇帝陛下,感受到無上的榮耀和自豪,那是沐浴在大唐帝國皇室光輝下的關懷。

此時此刻,誰能不激動?

短短的二十幾公里路走了三個多小時,當皇帝陛下一行入住行宮後,整個東港市演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敲鑼打鼓走上街頭,舞獅舞龍放鞭炮,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慶這個盛大的日子,街道兩側商店的啤酒很快售罄。

天堂省作為大唐帝國人口最多,經濟總量最高的皇家直屬領地,在20世紀初人口已經達到2221萬人之多。

其中第一大城市新西安總人口突破200萬,達到207萬人,位居帝國第五大城市。

東港市是天堂島第二大都市,城市人口達到137萬人,排位於帝國第十三大城市。

該省共計16座大中城市,百餘小城鎮,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大省,因為接近神州的緣故,方便移民,其總人口僅次於加利福尼亞省位居第二。

該省是大唐帝國向呂宋群島,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新殖民區移民的主要人口來源,這二十幾年來對外移民累計已經超過336萬人。

呂宋王國,宿霧王國和棉蘭老王國過半的華裔移民,都來自於天堂省移民,這極大的加快了殖民擴張程序。

現如今的東印度群島,也在大量接收來自天堂省的自發移民,來自大陸的移民反而少得多。

如今天堂島人口正處於爆發性增長中,這導致很多人口眾多的家庭,將目光轉向了人口稀少的東印度群島。跟隨著帝國軍隊的征服腳步,前往新殖民地開拓。

對華人而言,從來不缺乏搏一把的勇氣,移民海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鼓舞了更多的人去仿效。

即便如此,天堂省的人口依然達到2200餘萬。

東港市平均海拔高度約1210,雖然地處距離赤道很近的熱帶,但這裡是典型的海洋性溼潤氣候,平均溫度在十幾度至20度左右,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氣候舒適宜人。

東港市的降雨量水平,差不多相當於蘇省的揚-州,氣候比昆-明更涼快一些,而且四季如春,沒有寒冷的冬天。

相隔430餘公里的山南市,年均降雨量就達到了2600毫米,幾乎是東港市降雨量一倍半,基本上三天兩頭就是一場傾盆大雨。

而在山南市以北的茂密熱帶叢林中,年均降雨量4500~6300毫米不等,那裡是完全無人的原始熱帶雨林,蘊含著驚人的降雨量。

僅在山南市範圍內,就有5條水量不等的大河,最大的年淨流量超過長江兩倍,最小的年徑流量也是黃河的倍,每年匯入大海的水量非常驚人。

所以,東港市(莫爾茲比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條件,北部是面積廣闊而且發展成熟的水稻產區,南部大都市瀕臨環抱型海灣,是世界級的優良港口。

東港市的行宮,建成已有30餘年,位於樹木掩映的中心公園一側,佔地面積相當廣闊。

這裡是整個東港市的綠肺,原本修建行宮時地處偏僻,但誰也沒想到東港市的城市發展如此迅速。

數十年後

周邊已經被密密匝匝的高樓大廈所環抱,碧海銀灘,白牆黃瓦,好一派熱帶城市的美麗景象。

皇帝李察在行宮住下來後,依然難以平復百萬民眾激情歡呼的感動,他走到高處,憑欄俯瞰這座城市。

整個東港城環繞海灣而建,遠遠的高樓大廈鋪展開去,一直到視線的盡頭,氣勢相當之恢宏壯觀。

從這裡可以眺望湛藍的海灣,因為距離的原因,巨大的海輪也變成了小小的黑點,參次其間,點綴在碧藍海面上。

這裡的海水清澈,能夠看見十幾米下游動的魚群和五顏六色的珊瑚礁盤,景色非常迷人。

整個東港市是以大城市的框架建設,寬廣的海濱大道和主要幹道都鋪設了柏油路,還有當地必備的暢通下水道設施。

據說在雨水極多的山南市,主下水道是高米,寬米的穹形下水道,在雨季大暴雨時期,從下水涵道瀉出的積水仿若水庫洩洪,一路奔騰著流入大海中。

那幅情景,簡直蔚為壯觀。

天堂島又有“世界水塔”之稱,尤其是山南市西北部三十餘萬平方公里,全都是鬱鬱蔥蔥的熱帶原始雨林地區,年均降水量4500~6500毫米不等。

那是比沙漠更恐怖的綠色禁區,人類根本無法生存,也沒有原始土著部落,至今極少有人踏足。

而東港市周邊的這一片高原,就是得天獨厚之地,分佈著大小十幾個城鎮,總人口接近370餘萬,是重要的稻米產區。

東港市可不僅僅是農業發達,還是工商業重鎮和交通樞紐城市,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有三家鋼鐵廠,七家水泥廠,數以百計的磚窯,採石場和礦場,金,銅鐵,銀,鋁等礦產豐富。

這裡有十幾家造船廠和更多的配套企業,例如帆纜廠,鋼索廠,錨鏈廠,制桶工坊,玻璃製品廠等等。擁有建造各種內河船舶和遠洋船舶的能力。

無論澳大利亞客戶還是荷蘭客戶,主要都在東港訂購船舶,而本地居民則是最大的消費者。

天堂省內河運輸相當發達,是農牧產品運輸的主要方式,各種大大小小的內河船舶數千艘,小的幾十噸,大的幾百噸,從業人口超過十餘萬。

從這裡前往澳大利亞達爾文,阿德萊德,悉尼,墨爾本都有定期航線,還有前往新西安,山南,馬尼拉,宿霧,巴達維亞,三馬林達等地航線,相應的客輪和貨輪都是由東港造船企業建造。

再加上近海捕魚業迅速發展,使得東港成為地區性的造船中心,農機具生產企業數十家,對內對外貿易相當繁榮。

該地區的特產是熱帶水果罐頭,暢銷大陸,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甚至遠銷歐洲,是非常受歡迎的產品。

此外還有天然橡膠,蔗糖和稻米,都是該地區的大宗出口物資,以產量大,質量好而聞名於世。

回首數十年

勤勞的華人移民在天堂省深耕,已經將這裡建設成為美麗繁榮的富裕地區,人均國民收入約為帝國本土的1/3,澳大利亞的一半。

澳大利亞的收入之所以高,是因為墨爾本和悉尼先後發現大量的金礦,僅靠著金礦的產出,就足以讓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亞人均收入居於世界前列。

20世紀初,整個澳大利亞也只有169萬人,其中華人佔據約一半略少一些,主要聚居在墨爾本和悉尼等大城市周邊。

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墨爾本,總人口約萬,華裔人口就佔據了六成多,這裡也是澳洲最大的黃金產區。(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靠網購物資:殺穿整個古代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大明想統一

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