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無話,順利的返回大明宮庭。

自從遷都朝歌(費城),今年初以來,帝國政府各大部、署、局陸續遷了過去,在青雲臺只保留少部分職能和人員。

皇儲唐-李乾也入主新帝都朝歌(費城)的泰福宮,在皇帝陛下的安排下,更多地參與政事。

留守青雲臺的政府大臣,更多的是作為遷往朝歌城的政府新內閣傳音筒,向逐漸退居幕後的皇帝陛下及時呈報國內外軍政大事。

這樣的帝國頂層新格局,預示著進入“聖皇黃金時代”末期,關於皇帝陛下提前退位的猜測多了起來,一時間人心浮動。

自1846年登基至今

皇帝李察執掌大唐帝國權柄整整五十四年,帶領著大唐帝國迅速崛起於北美,並稱霸於整個美洲,殖民觸角開始向美洲以外地區蔓延,開始了世界性的殖民佈局。

帝國皇室因此贏得了崇高的聲望,皇帝李察也被狂熱的帝國擁躉捧上神壇,忠誠信徒何止千萬?

半個世紀以來的佈局,大唐帝國形成了以軍功勳貴為首的一大批大中小農場主和莊園主,高達數百萬之巨。

這些中小農場主和莊園主及其家眷,至今已繁衍了三代,總人口已超過3600萬,廣泛分佈在北美中部黑土地大平原,南部以墨西哥城為核心的周邊十餘省和哥倫比亞及古巴地區,在政治經濟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另一大忠誠擁躉群體則是南美及海外藩國,海外省和皇家直屬領地,總人口超過4300餘萬,這些以退伍軍人為核心的地區,心向帝國中樞,政治理念保守,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力量。

在帝國佔據人口比例6成以上的城市居民中,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粘合劑,也是擁戴皇室的最大社會群體。

長達數10年的經濟平穩發展,掩蓋了社會深層次的諸多矛盾,比如族裔矛盾,社會歧視和不公,苛刻的刑罰苦役,資本家對工人的壓榨,在南美地區和海外土著族群遭受殘酷壓迫等等,都被歌舞昇平的表面繁榮掩蓋了。

回到寢宮

皇帝李察洗浴了一番後神清氣爽的出來,雖然年愈七旬,但他身上的面板緊緻光亮,身材保持的很好。

換上輕便的袍服,用過了晚膳之後,他便如往常一般帶著十幾頭寵獸前往太液池邊溜達,享受傍晚時分的悠閒時刻。

遠遠看去

金色的晚霞映滿天際,將太液池全都鍍上了一層波光粼粼的金色,岸邊重簷斗拱的皇家宮殿倒映在水中,景色綺麗。

逐漸退居幕後,讓皇帝李察從日常繁重的政務中解脫了出來,有時間考慮大唐帝國面向20世紀的長期戰略。

截止目前為止

皇帝李察主導的國際國內長期戰略,預期至20世紀20年代末,時間線長達20年,已經得到帝國議會的審議透過。

具體內容可以分為國內國際兩部分。

國內是繼續強化世界工業強國地位,營造社會繁榮,富裕,安定的長期穩定局面,推進完善法治建設,推進完善省市區居民普選和司法獨立,推進完善文化教育體制和醫療體系建設,推進全民體育活動等等方面。

主旨深化以東方文明為主導特色的唐人文化,融合西方文明之所長,樹立自強自立自信而又豐富多彩的新時代大唐文明。

在國際範圍內

大唐帝國將繼續領導並完善美盟等國際組織,建立以環太平洋地區為核心利益區,中南美洲作為後花園,太平洋作為自家小池塘,皆納入帝國的核心利益範疇。

謀求在近東,遠東,東非及東南亞等利益邊緣地區,進一步增強國際影響力,增強參與地區事務話語權,參與確立國際遊戲規則並獲得與自身經濟體量相對稱的國際地位。

在國際舞臺中心的歐洲,以英唐長期友好關係為基礎,積極參與歐洲事務,發展與歐洲各王國的長期友好關係,最大程度的維護帝國利益。

漫步在太液池邊,皇帝李察遙望著太陽落山後燦爛晚霞,高大的身影和旁邊的寵獸們仿若鍍上金色的群雕。

他此刻心中考慮的不是兒女情長,也非漫漫人生路,而是今年計劃於帝國議會推出的重磅立法案,尤其以《大唐帝國工人勞動法》《帝國公民權利法案》和《刑法修改案》最為重要。

一經推出,必將引起全社會的震動。

原因無他,這三大法案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怎能不關心呢?

大唐帝國已經度過了資本積累的最初階段,依靠著規模化生產和較為先進的工業技術水平,搶佔了發展的先機和制高點。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皇帝李察計劃下一步,就應該將帝國經濟發展成就普及到更多社會民眾,讓他們切身感受並且享受帝國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

大唐帝國從上至下的推動,落實全民富裕戰略計劃,這是帝國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唐帝國工人勞動法》就是這一具有開創性的惠及全民法案,在法案中制定的8小時工作制,超時加班概念,每週上六休一輪假制度,都極具顛覆性意義。

這是全世界第1部以法律形式規定,普通工人的工作時間,其加班,上六休一輪假制度受法律保護,這是對工人利益的最切實承諾。

在議案討論期間,就在大唐帝國輿論界掀起了一場全民熱烈大討論,甚至波及了歐洲各國,將世界工人維護自身權益的努力大大推進了一步,具有歷史性意義。

大唐帝國政府和皇室因此贏得了崇高的名譽,這對緩和帝國內部階級矛盾和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緩和族裔矛盾,全面推進繁榮幸福的長期穩定局面,具備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領先了一步,贏得滿堂彩。

《大唐帝國工人勞動法》是一項注重對工人權益保護的法案,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勞資糾紛調解程式,工人權益保護具體申訴步驟,受理部門和關於孕期女工的一百天帶薪產假等方面,充滿了人文情懷。

該法案在社會徵求意見和議會辯論期間,便受到了國際範圍內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好評如潮。

《世界日報》在頭版以“人類文明燈塔……充滿人情味的工人權利法案”為標題,為這一即將出臺的勞動法大唱讚歌,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帝國皇室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英國《泰晤士報》也在近期的頭版報道,標題是“文明社會的標誌性重磅法案……唐國《勞動法》即將出臺”,文章不吝讚美之詞,呼籲倫敦重視並啟動相關的勞工權利法案。

相關新聞還在法國,德國等工業化國家引起強烈反響,在以農業為主的奧匈帝國,義大利,沙俄和奧斯曼帝國,影響要小得多。

當然了

《大唐帝國工人勞動法》並非一邊倒的讚譽之聲,在國內和國外都有以資本家為主的強大勢力,透過報刊廣播發聲,指責這一法案的譁眾取寵,用心險惡,會令創造就業的工廠主群體陷入更困難的經營境地。

在當今的歐美社會,工廠勞動時長普遍達到十二三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十六七個小時,盡其所能的殘酷壓榨工人。

工人上一天班拿一天錢,不上班或者身體垮了就被趕出工廠,什麼保障也沒有,更別提孕婦100天帶薪產假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若都是這樣,企業的成本將增加一大塊,那就等於在企業主身上割肉啊!

尤其在英國

紡織工業是英國的支柱型產業,數以千百計的紡織廠僱用了大量女工,如果都實行孕婦100天帶薪產假,一個3000人的棉紡廠要增加多少成本?

英國的紡織工業佔據其輕工業產值的8成以上,是最大宗的工業出口產品。

在20世紀初的這段時間,平均每一名英國紡織女工每天勞動時間小時,如果按8小時計算,整整超出了小時。

若嚴格執行大唐帝國版勞動法,還要除去孕期女工100天的帶薪假,增新增班費的成本,工傷的成本等等。

還有增加人手的成本,原本3000人的工廠要僱傭4500人,各項加起來等於用工成本翻了一番還多。

算一算,細思恐極呀!

大唐帝國的紡織工業規模只是英國的1/5,受到的影響較小,更多的是滿足國內紡織品需求,消化價格上漲的能力較強。

其支柱性產業是金融業,石油化工,礦產,鋼鐵船舶和電氣機械製造,大宗農牧產品和副食品產業,都是世界級的產業規模。

其規模化生產和世界先進的產業水平,再加上產品較高的溢價,推行勞動法壓力較小,可行性較高。

就比如鋼鐵船舶,農業機械和汽車等行業,因為絕大多數的市場都在國內,作為競爭對手的企業成本同樣增加,要麼提高售價,要麼降低成本,總體上是公平的。

皇帝李察大力推行《工人勞動法》也有私心,這是工業文明先進國家然居於道德制高點上,對工業後進國家的降維打擊。

因為工業先進國家工業化技術水平高,規模大,產品質量優良而單價較低,能夠較好的吸納用工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反之,工業後進國家則做不到這一點。

那麼就會因為殘酷剝削工人而受到指責,被認為制度野蠻而落後,極不人道而廣受詬病。

在原來歷史上,歐洲人就是這麼玩兒的,現在輪到大唐帝國率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英,法德,俄日等國指指點點。

偏偏他們還有苦難言,一邊遭受著國內輿論的洶湧抨擊,一邊承受著大唐帝國居高臨下的挖苦嘲諷,指手畫腳,滿肚子委屈無法發洩出來。

因為確實理虧呀!

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人比人得死啊!

大唐帝國的紡織女工幹8小時就可以下班,超時算加班,每週可以享受上六休一的待遇,豈不美滋滋?

英國的紡織女工每天要幹個小時?一週7天累死累活,只要懷孕肚子大了就被工廠主一腳踢出門外?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這太不人道了,太不文明瞭。簡直把英國引以為傲的紳士風範踐踏到了泥地裡,虛偽面具被撕扯得粉碎。

事實如此,拿什麼去辯解?(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爭之路:我有移動武器庫

北方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