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隔岸現火

從1917年8月初開始

佔領巴士拉的大唐帝國遠東兵團開始進入休整期,補充裝備和物資,重新編練約旦僕從軍。

經過巴士拉戰役,僕從軍部隊損失近萬人,是受損比較嚴重的炮灰軍隊。

大唐帝國遠征兵團從新的俘虜中揀選優異者,與早先表現較好的俘虜混合編組,形成了一支裝備較為齊全,戰鬥力尚可的新僕從軍,總數3萬餘人,編列為三個師。

剩餘的俘虜,則充作修橋鋪路的苦力。

德奧聯軍突然遭此大敗,迅速的放棄外圍不重要城鎮,龜縮兵力在最核心的巴格達省,全力守衛巴格達。

在奧匈帝國的體制中,巴士拉和巴格達帕夏都是鎮守邊疆的大員,尤其以巴格達帕夏實力最為雄厚,有權轄制伊拉克地區各高官官。

巴格達也是德軍沙漠兵團的主力所在,在聞知遭到空前的慘敗之後,德軍統帥部從東線戰場又緊急抽掉了3個德國師,進一步增強該地區的兵力。

此時的東線戰場上

由於沙皇政權的轟然倒塌,新的沙俄政府威望不足,各派勢力爭權奪利,業已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東線德軍因此可以抽調部分兵力,增援歐洲南線戰場和中東戰爭。

此舉無疑進一步增加了英法聯軍為主的中線兵團攻克巴格達的難度。

為此,中東協約國聯軍司令部緊急發文,要求大唐帝國中東兵團提前結束休整,派遣主力參與到即將開始的巴格拉戰役中。

中東沙漠地區的8~10月是高溫旱季,頂著酷烈的日頭行進在沙漠戈壁灘中,簡直是一種煎熬,非常不利於長途行軍和作戰。

好在兩河流域的巴格達至巴士拉水系發達,能夠通行不超過600噸的內河船舶,這成為輸送兵力的主要方式。

透過電文往來,中東協約國聯軍司令部決定推遲發起巴格達戰役的時間,具體確定為10月上旬。

在此期間

大唐帝國中東兵團需兵力北移,有步驟攻佔巴格達至巴士拉之間的大量城鎮,最終兵力匯聚於巴格達。

而這將是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會戰,雙方參戰的總兵力超過70萬人,將最終決定中東地區的歸屬。

雲中省拉雷邁徹地區

地處高原的拉雷邁徹氣候涼爽宜人,高原雪山在這裡匯聚了眾多的湖泊與河流,豐沃的草場一望無際。

拉雷邁徹地區與塔臺庫拉洛地區平均海拔2200~2460米,在衣索比亞高原素有“高原水塔”之稱,長達6670公里的尼羅河就發源於此。

這裡的高原暴雨和高原湖水量充沛,陽光日照充足,孕育了天然的高原牧場。

上述兩地區總面積約萬平方公里,這裡是雲中省牧場雲集的地方,盛產畜牧產品和皮毛,製成品主要出口歐洲。

這兩個地區共有萬餘家大大小小的牧場,總人口一百四十餘萬,大多以家庭或者親族為單位經營。

這裡前往歐洲的海運非常發達,從伏波市經蘇伊士運河抵達義大利,只需要三天時間。

抵達英法德各國港口,也只需要4天時間。

李察頭戴著牛仔帽,在高原牧場上策馬緩緩而行,遠處大片大片的牛羊就像天上的白雲,一群又一群。

廣闊的群山牧場讓他心情愉悅,非常享受這樣的悠閒時光。

塞維莉亞騎著一匹漂亮的白馬跟在他的旁邊,她頭上戴著飾有繁複花式的遮陽帽,穿著淺色法式宮廷裙裝,恰到好處的收腰將曼妙身姿勾勒的韻味兒盡現,簡直美豔異常。

塞維莉亞看著身材高大的李察,眼中滿是崇敬的神色說道;

“親愛的陛下,一切都像夢幻,我感覺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再也沒有那種朝不保夕的不安全的感覺。我熱愛法蘭西,可是害怕再回到那裡去。”

“法蘭西在歐洲,處於英國,俄國和德國這些列強的夾縫中,數百年來的恩怨糾葛一言難盡。”李察搖了搖頭,輕輕嘆息一聲繼續說道;

“這是一個無限迴圈的死結,只有他們自己放下仇恨,選擇諒解和包容,否則歐洲依然不會安寧。”

“上帝呀,這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我知道法國對德國人的仇恨融入到血脈中,這怎麼可能?”塞維莉亞捂著嘴驚叫起來。

“所以說,只有歐洲各國的人民選擇諒解和包容,才會迎來真正的和平。”李察說著雙手一攤,語氣認真的說道;

“既然無法徹底消滅對手,那只有嘗試著和平共處,這是唯一且正確的方式。”

塞維莉亞聽了後眼睛瞪得好大,片刻之後搖搖頭,神情略有些苦澀的說道;

“也許會有那麼一天,但我肯定看不到了,這簡直匪夷所思。

法蘭西在戰爭中已經付出了整整一代人生命的代價,我不敢相信有人會忘了這一切,法國遭到的傷害是如此之深。

那些在戰爭中失去父親,丈夫和孩子的女人,失去家庭和一切的人,恨不得所有的德國佬都下地獄去。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反正我做不到。”

說到這裡,塞維莉亞已經淚流滿面。

她的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死於這場戰爭中,親人中更是有很多喪生,這幾乎是法國數百萬家庭的縮影。

法國是第1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直接經受戰火的洗禮,人員和物資損失尤為慘重。

截止目前為止

戰爭中法國傷亡370多萬,按人口的比例計算的話,在人力上的損失超過了任何國家。

其經濟損失達1650億法郎,約合億英鎊,價值330億唐元,將法國積蓄數百年的殖民收入捅了個大窟窿。

“高利貸帝國”早已經名不副實,是身背鉅額國際債務的角色。

如今的法蘭西就是個流血不止的重病號,身上插滿了需要大唐帝國輸血的各種管子,以維持其生命力。

而殘酷的戰爭依然沒有結束,協約國集團甚至看不到勝利的曙光,這讓很多人感到絕望。

尤其是沙俄這樣搖搖欲墜的巨人,在東線戰場上隨時可能轟然倒下,更引起了協約國集團以及各國民眾的廣泛擔心。

在歐洲,幾乎人人都是軍事專家,對分擔西線戰場壓力的東線戰場和南線戰場認知都相當深刻。

別看沙俄是個深不見底的巨坑,法國和英國都投入了巨量的金援貸款,但老毛子在戰爭時期那是真給力。

1915年僅在東線戰場上,俄軍在這一年裡死傷100萬人,被俘100萬人,再加上1914年的5個月,又是一個200萬人。

現在已經是1917年9月底了,沙俄老毛子在戰場上共計傷亡了多少人?

這並沒有一個權威的數字,但保守估計傷亡加上被俘的俄軍士兵不低於720萬人,幾乎接近俄軍動員總計1460萬人的一半。

沒有沙俄老毛子在東線戰場分擔壓力,歐洲西線戰場老早就被德國人攻破了,不可能還有現在的對峙局面。

如今沙俄內部出問題,提心吊膽的是整個西歐世界。

李察表現的倒是風輕雲淡,第一次世界大戰說到底是歐洲人的事兒,與美洲沒有多大關係。

大唐帝國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很有種隔岸觀火的感覺。

他催動座下馬匹輕快的小跑起來,沿著清澈的高原湖一路向前。

塞維莉亞和其他的隨從緊緊跟上,馬隊馳騁在草原上。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大唐帝國利用協約國軍事集團的窘迫已經拿到了足夠多的好處,象徵性的出兵歐洲南線戰場,如今還沒有部署到前線。

帝國遠征軍也沒有為歐洲人打生打死的覺悟,更多的是保障歐洲南線戰場的底線,讓義大利人不至於被德奧軍隊打得一潰千里。

英美聯軍統帥部這點軍事眼光還是有的,在迄今為止的11次伊佐河戰役中,義大利人無一例外的碰到頭破血流。

聯軍統帥部早已經對義大利軍隊不抱希望,更不指望義大利能夠真正突破奧軍伊佐河防線,那簡直強人所難。

義大利軍隊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拖住了25個奧地利師,將他們緊緊的釘在伊佐河防線上。

大唐帝國軍隊抵達亞平寧半島,休整之後已經逐漸展開,在意軍的身後形成第二道戰線。

進攻的話可以協助意軍突破伊佐河防線,防守的話,可以守住南線戰場的底線,讓聯軍統帥部高枕無憂。

現在聯軍統帥部最憂心的就是東線戰場,九成以上的精力也在東線戰場,想要竭盡全力穩住俄國人,在西線戰場甚至發起一場大規模戰役的計劃都沒有。

總體來說

投入歐洲的大唐帝國遠征軍的兵力,在年內基本不會遭遇大的會戰,最多是零零星星的小規模戰鬥。

大唐帝國軍方和皇家禁衛軍對歐洲的戰爭不大上心,如今主要精力在南美洲巴西,持續的發動治安清剿和鎮壓反抗軍事行動。

就像在哥倫比亞曾經做過的那樣,大唐帝國軍隊正在對巴西各地包括白人在內,實施持續的軍事清洗和鎮壓,穩定地方形勢。

大唐帝國巴西總督府一方面透過法庭,對當地的白人莊園主和奴隸主進行罪惡清算,意在瓦解當地白人地方武裝和頑固勢力,以實現新的社會平衡。

有沒有殺過人?

有沒有偷逃稅款?

有沒有反抗大唐帝國統治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沒有宣傳反對皇權的危險思想?

有沒有作奸犯科,有沒有欺辱百姓?

一般來說

這些白人奴隸主底子都不乾淨,基本上一查一個準,幾乎沒有冤枉的人。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華人移民安置,同時也在對大量的巴西華裔家庭進行梳理,納入大唐帝國的法治範圍內。

對部分死硬追隨當地白人莊園主的華裔人士,同樣採取包括並不限於法律措施,流放,打擊,鎮壓和抄沒財產等一系列舉措,以徹底解決隱患。

在這方面

帝國政府採取的措施老辣而一針見血,這都是70多年殖民擴張的成熟政策,已經被反覆驗證效果卓著。

在南美巴西總督府麾下各省,大規模的推進強制國文教育,葡萄牙人的天主神學教育通通停止,不允許繼續下去。

巴西殖民區民眾可以去天主教堂,也可以去新教教堂,但當地教會不可以開辦葡萄牙語的神學教育,這禁令也包括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同樣在禁止之列。

無論任何人,任何家庭,必須要接受正宗的國文教育和忠於皇權的愛國教育,這是不可突破的底線。

只要堅持幾十年,巴西這塊新殖民地就穩了,徹底消化掉了。

這也如今正是在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殖民地全面推廣的政策,趁著現在國際形勢動盪不安的好機會,除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會叫囂反對,其他人大多視而不見。

如今在歐洲

最仇視大唐帝國的就是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因為這三個老牌殖民國家的海外殖民地,全都被大唐帝國吃幹抹淨,連點剩渣兒都沒留下。

這三個歐洲國家因此比歷史上更加虛弱,其國際影響力也在大幅消退中。

在原來歷史上南美葡萄牙區,西班牙區全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國語區,從北美洲到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從東印度群島至阿拉伯半島,全都是廣泛存在的國語區。

若是加上東亞和東南亞,國語區的範圍比原來歷史時空廣泛的多,影響力也大得多。

李察致力於在全世界推廣國語,推廣以漢唐為核心的華夏文化影響力,如今透過電影和廣播等新科技手段,正在發揮著影響世界的巨大作用。

別人的地盤他管不了,大唐帝國所屬的殖民區那必須全面國語化,這是殖民的基本政策。

大唐帝國執行居民區純淨化的政策,甚至引來了英國人的興趣,有意在南非推廣開來。

大唐給英國人的替代方案,就是大力引進華工,主要從東亞大陸引進。

當然了,這一切要由英屬南非殖民當局去實施,大唐帝國方面不會插手。

英屬南非殖民當局出於平衡布林人影響力的考慮,自布林戰爭後,就陸續引入了大量華工,十幾年來總數達到37萬餘人。

這個數字可不少,幾乎達到了南非布林白人族群的九成,成為當地社會人口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些華工勤勞肯幹,服從性好,在英屬南非殖民當局得到相當高的評價,由此也成為了南非社會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華人素來的一夫多妻制,在不擔心飢餓的情況下,人口增長肯定比白人族群快的多。

在自然繁衍的情況下,100年後,增長10倍甚至更多都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

李察願意看到這種好的變化,他希望南非當局能夠堅持這一移民政策,未來在莫三比克和南非打造一片淨土,雙方互為奧援。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人間斬惡妖

究極小香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