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升了官,從千石北軍司馬,變成了六百石議郎。

看上去好像降職了,實際上是升職。

因為北軍司馬是軍職,按道理來說,等北軍迴歸洛陽後,就得回北軍五校擔任中層將領。

但現在成為了議郎,相當於天子顧問,隨時能夠和天子交流。

如果這個顧問職務幹得不錯,提了什麼好建議給天子,隨隨便便一升官,馬上就是刺史太守,然後轉到中央當九卿。

以漢靈帝對陳暮的讚賞來看,三十歲之前做九卿,四十歲之前做三公都有可能。

只是陳暮心裡清楚,漢靈帝並不是一個長壽皇帝,五年後天子駕崩,那個時候就是權力真空期,一旦新的掌權者操縱了少帝的權力,那麼自己的命運就是交到了別人手裡。

所以陳暮是不可能真的為漢靈帝效力,要不是忽然看到漢靈帝的真性情,又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囑託,他還差點把漢靈帝的江山往死裡禍害。

終究是沒下這狠手。

陳暮搖搖頭,看著天子高興的神色,也想起了這天下萬民,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說後面那句話,那麼無數人就會因為他的一句言語而家破人亡,無數人會因為他而死,那就是不知道多少筆血債了。

良心過得去不去陳暮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老大哥劉備知道的話,說不準就得和他恩斷義絕,相處那麼久,總歸是有感情,還是少乾點缺德的事情吧。

更何況黎民百姓何其無辜,與自己沒仇沒怨的,何必呢?算了,好人做到底,這天下既然不禍害了,洛陽的災民也順便一起救了。

陳暮想到這裡,又對漢靈帝說道:“陛下,除了收稅以外,暮還有一策,拯救洛陽災民。”

漢靈帝聞言,睜大了眼睛,催促道:“子歸還有什麼好計策?”

陳暮想到的是產業復興和國家宏觀調控。

這一點再過700多年有一個叫范仲淹的猛男做過。

其實也算是跟羅斯福新政有關係,就是以工代賑,恢復產業結構。

陳暮對漢靈帝說道:“啟奏陛下,暮平日好製作新奇事物,最近天冷,臣想到了一種讓室內溫暖如春的辦法,暮稱之為地暖。”

“地暖?”

漢靈帝不解道:“這是何物?”

陳暮就將地暖的構造向漢靈帝解釋了一遍。

北方人應該都知道,水地暖嘛。只是漢朝的工藝不像現代這麼方便,地暖也只能做個閹割版。

房子的兩邊需要一個鍋爐燒水,另外一邊則放一個冷凝缸。金屬管道埋在房子的地板下,熱水透過地板給地面升溫,再回到冷凝缸,由於熱水和冷水的密度不同,形成虹吸效應迴圈流動。

這套設施的優點是可以讓房屋保持溫度,冬天不會感覺到寒冷。到夏天的時候,鍋爐不再燒水,虹吸效應失效,水繼續儲存在地板下的管道,就能冬暖夏涼。

缺點是要製作這個地暖幾乎是需要把整個房子翻新一遍,而且鍋爐還得二十四小時燒水,保證虹吸效應持續存在。

當然。

這個缺點在現代是費時費力的事情,但在古代肯定是件好事。

之前也說了,以工代賑。

范仲淹是利用佛寺官署倉庫等房屋修繕,大興土木來刺激經濟,達到恢復經濟流通的目的。

而陳暮則是利用地暖來做同樣的效果,只要漢靈帝下令皇宮中裝上地暖,那麼全洛陽的官員都會看到,如此無數人效仿,很多房子都會重新翻整。

如此大興土木之下,買材料要不要錢?請人工要不要錢?二十四小時燒熱水三班倒要不要花錢請人燒?

這些都是要花錢的去處,如此一來,那些埋在地裡發黴的銅錢金銀就會被有錢的官僚們挖出來,重新流入市場,刺激市場經濟。民眾有錢就可以買糧食,可以養家餬口,可以生存下去。

可以說,一旦這個地暖經濟效應在洛陽傳開,那麼有錢人家家家戶戶都得翻修房屋,洛陽城外數十萬青壯勞動力就有工作,就有錢賺,就不需要朝廷救濟。

對於學經濟出身的陳暮來說,這都是必學功課,即便與經濟學無關,羅斯福新政也是高中歷史必修,刺激經濟的道理應該都懂。

只是漢靈帝哪裡懂什麼經濟,只聽說可以讓房屋變得溫暖,不由大感興趣,問道:“此物真的有那麼神奇?”

“天子可以試試。”

陳暮笑著回應:“找一間較小的房屋,讓暮親自改裝一番,成功之後,再將宮殿翻新一次,帶著朝堂上諸多大臣來體驗一番就知道了。”

漢靈帝很感興趣,立即下詔道:“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辦,讓畢嵐和宋典協助你,需要什麼,吩咐他們便是。”

畢嵐曾經做掖庭令,宋典做鉤盾令,兩人都有修繕宮殿,建造新奇事物的經歷。

陳暮拱手領命。

本來這個辦法他之前就沒有想過要幫漢靈帝弄。

畢竟他原來是想禍亂天下來著。

但一時間動了惻隱之心。

也不知道是他隱藏的天性沒那麼糟糕,亦或者是受了老大哥劉備的影響,最終還是化所有遺憾為一聲嘆息,決定最後再幫這腐朽的漢帝國一把,至少要把洛陽這百萬災民安置好。

地暖經濟一旦啟用,這個冬天被凍死的災民要少九成以上。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者,必也聖乎。

陳暮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聖人行為,但至少這一刻,他選擇了這麼做。

之後漢靈帝又問了一些治國方法,陳暮一一作答,一直到傍晚天子才意猶未盡,放他離開。

張讓陪著陳暮出了宮殿,一路上十分高興,說道:“子歸,今天出的辦法天子覺得很好。你是有大才之人,不該被埋沒,等從鴻都門學結業之後,就去尚書檯吧。”

尚書檯別看不如三公九卿官高,但權力極大,有點相當於明朝內閣的意思。明朝內閣大學士只有五品,卻實際上擁有接近宰相的權力。

漢朝的尚書檯最高長官尚書令只有千石,可天下往來文書,天子批閱奏摺,全都要經過這裡。

漢獻帝時,曹操執政,荀彧為尚書令,曹操在外征伐,荀彧常居中持重,以尚書令的官職統領整個朝堂大小事務,可見此官地位之重要。

從這也能看出,漢靈帝和張讓是真心想要培養陳暮。

可惜。

最後還是隻能道一句可惜。

如果漢靈帝能活到七老八十,那自然皆大歡喜。

既然活不到,就只能道一句再見。

所以聽到張讓的話,陳暮也是笑著說道:“直接去尚書檯也不好,若是張公和天子真想要暮好好為國家效力,就先讓我去地方任職,一步步走上來,只有觀察過地方生民百態,才能想出更好的治理國家的方針,張公覺得呢?”

陳暮並沒有拒絕,只是說想去地方歷練一下,反正就是拖。

張讓哪裡知道漢靈帝再過幾年人要沒了,點點頭道:“這樣也不錯,明年你就可以結業,想要去哪個地方,天子必然可以安排。”

“青州吧。”

陳暮想了想:“剛好有一些治理百姓的實驗想在地方去做,青州百廢待興,是個好地方。”

張讓嘆道:“那我到時與天子去說,子歸,你可知朝堂諸公若有你一半的才華,天子又何必需要我等斂財,又何必需要我等揹負如此罵名。”

“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

陳暮若有所指,話裡有話。

張讓當然不知道他是從史書和如今現實的結合做的回答,欣慰道:“你能如此想,我就很高興了。”

出了宮門,兩輛馬車各自載著人回家。

陳暮坐在馬車上閉目思索。

今天自己的舉動算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計劃。

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是打算把漢靈帝的江山破得更破舊一點,這樣天下大亂的時候,才會更亂,也才會更容易亂中取勝。

可惜終究是狠不下心。

其實對於陳暮來說,他向來都不懼怕什麼改變歷史,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想過,聰明的穿越者從來都是一往無前,歷史改變了又如何,不如自己創造歷史。

只是今天這一幕,又回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話語,鬼使神差,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不過也不算沒有收穫,既改變了歷史,又能收穫官職,何樂而不為。

在歷史上,漢靈帝要求天下田稅收10錢。

現在則只收田稅而取消算賦和口賦,那麼天下百姓會安生許多,被豪強隱瞞的人口不用說,他們不需要交稅。

即便是自耕農,相比於每年要交的數百錢田稅算賦口賦,再加上各種徭役苛捐雜稅,一家三口林林總總一年要交數錢,今年只需要交百錢的田稅已經很好。

就算家裡地多,幾百錢與上千錢比,依舊十分划算。

因此陳暮改變的歷史是拯救了無數黎民百姓,禍害了無數世家利益,如果將來這件事情被掀出去,恐怕陳暮就得被無數世家生吞活剝。

唯一的好訊息是陳暮很聰明的用了溫水煮蛙的計策,每年三州三州地要田稅。

如此一來,世家豪強們醒悟過來的時候,陳暮已經在青州立穩腳跟,與老大哥劉備一起佔據了一州根基,天下大亂的時候也到了。

到了那個地步,其實就已經跟什麼治國政策沒有什麼關係,亂世中有兵有錢有糧為王,以一州之地奪天下,兵強馬壯,手中磨刀霍霍,難道還怕那些世家豪強打上門去?

到時誰是刀俎,誰是案板上的肉還不一定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協奏曲

馬公灘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