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聰明人好像都有這樣觀察事物的本領。

郭嘉看了眼袁紹,就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未來是什麼下場,毫不猶豫投奔了曹操。

諸葛亮抬頭了一眼天空,就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會颳風。

曹操佈置了夜間口令為雞肋,楊修就開始打包行李準備回家。

要是一個現代人以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就一定比古人聰明,那顯然是一件自作多情的事。人家的智慧不會比你差,只是見識沒你廣而已。

所以要想對付一個時代的精英,除了要比他見識廣以外,更重要的是智商還不能太低,要跟他一樣聰明,才能與之抗衡。

陳暮就覺得自己智商還不錯,敲定了薅羊毛計劃,馬不停蹄就開始下一步策略。

“張角退守廣平,廣平離鉅鹿也就不到百里,漢朝沒有公里這個說法,算起來還真麻煩,不過應該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左右,騎馬支援不過一個多小時,再加上旁邊的廣宗,這三地還真是固若金湯。”

看著手裡的輿圖,陳暮細細思索,漢朝時候的廣平、鉅鹿以及廣宗三地都和後世不一樣,此時的三地離得更近,有點類似於後世鉅鹿、廣宗和平鄉的地理位置,形成穩固三角,是張角經營多年的老巢,根深蒂固。

盧植三萬多人馬要圍攻這三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貿然攻打其中任何一座城池,很容易被另外兩座城池的敵人包夾偷襲,在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搞不好還會打敗仗。

“難怪當初盧植要在廣宗安營紮寨,做曠日持久的打算,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看來這邊的戰鬥並非一時半會就能解決,得另外籌劃其它的計較。”

盯著輿圖看了兩天,到了三月末,大軍已經休整完畢,準備再度開拔。

雖然戰場有一鼓作氣的說法,但張角已經退守廣平,也不怕他逃跑。盧植大軍之前連日克敵,已經有些疲憊,如果不休息的話,到了廣平就是疲倦之師,這是兵家大忌,盧植自然不會犯。

陽春四月,草長鶯飛。

秦漢時代的人口聚集,主要以縣城郡城為主,邯鄲作為戰國時趙國首都,又是下聯鄴城、司隸,北接趙國、鉅鹿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人口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邯鄲北面城外有一條筆直寬闊的官道,城門口的官道右側邊修有亭舍樓,漢襲秦制,班固著的《漢書·百官公卿表》裡曾說:“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

意思是在城市附近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以此為基礎,輻射了一個縣城轄區所有的領地。漢高祖劉邦當年就是以亭長起事,最終奪得了天下。

官道兩側一望無際有大片綠油油的麥田,只是麥田並不整齊,離官道較近的麥穗被人拔掉,光禿禿的,只有遠一些的地方還保留著麥苗。無數田奴、徒附穿著犢鼻褲,光著膀子在其間忙碌,從邯鄲旁波濤洶湧的滏水支流裡源源不斷地挑水澆灌。

前些日子黃巾起事,浩浩蕩蕩席捲天下,張角部有數萬人圍攻邯鄲。邯鄲縣令與城內豪強拼死抵抗,再加上盧植救援及時,才將這裡保護下來,不然城外平原數十里麥田恐怕就不止損毀這一點。

盧植軍休整完畢,沿著北面寬闊的官道開始進軍。

劉備部作為先鋒軍提前一炷香的時間開拔,為了不擾民,大軍都是依次以階梯形式前進,第一撥先鋒軍只有3000人,加上現在的劉備部,也只有3500人,排成一字長蛇陣,沿著官道一路向北。

還未到日中,路上車馬來往、行人頗多。

有單衣布履的儒生,有衣服文采的商人,也有穿著黑衣或白衣的黔首。因為世道不寧、道路不靖,行人多隨身佩戴短刀、長劍。

陳暮騎在馬上觀察,發現這個時代行軍打仗沒有秘密可言,城外軍營開拔,不管是縣城附近的土著居民,還是其它地方的外鄉人都可以隨意觀看,沒有任何保密意識和措施。

如果他是張角,肯定會派人先潛伏進邯鄲,觀察官軍動向。在發現官軍開拔之後,以輕騎回廣平彙報,然後根據敵方行動,採取相應的策略進行反制。

這就是所謂的資訊戰。

不過廣平在邯鄲的東北面,屬於華北平原,一路地勢平坦,也沒什麼好埋伏的地方。反倒是西北面有太行山支脈,板山、武華山、黑龍山等數十餘崇山峻嶺,可惜盧植並沒有走那個方向。

“二弟三弟四弟,你們看這平原多遼闊,天空景色多美。”劉備騎著高頭大馬,換上新發下來的皮甲鐵胄,遠看山河,顯得意氣風發。

陳暮抬頭遠眺,此時正是上午,朝陽東昇,柔柔的陽關灑落在大地上,帶給這世間無限的生機。

張飛嘆道:“這麼好的天色,可惜了沒有一壺好酒。”

劉備大笑道:“三弟,待破了黃巾,平定了山河,我們兄弟再一起飲酒作樂,豈不美哉?”

關羽嘴唇微動,他本來想跟劉備說起陳暮賄賂軍需官的事情,遲疑片刻,還是沒有說。倒不是他想打小報告,而是在他眼裡,既然大家結拜為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暮乾的這事兒在有道德觀念的人眼裡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秦漢時代,道德還未敗壞,士人崇尚君子之風,遊俠看重仁義豪氣。

關羽是怕陳暮做的事情傳出去,損害了劉備的名氣,到時候讓盧植心裡不快,那就更加麻煩。

不過他想起自己答應四弟不跟大哥說,最終也只能一聲長嘆,沉默不語。

陳暮對劉備說道:“大哥,我看過輿圖,廣平、鉅鹿、廣宗三縣互相之間相隔不過數十里,鉅鹿又是張角老巢,只要張角不笨,必然以這三縣為根基,防守得固若金湯。易陽曲梁斥章三縣易得,廣平鉅鹿廣宗三縣怕是要打硬仗,咱們得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劉備點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出發前我問過師君,他亦覺得鉅鹿和廣宗難攻,怕張角退守鉅鹿和廣宗,還在考慮要不要派輕騎繞道廣平身後,截斷張角撤退的道路,此事你怎麼看?”

“我之前就已經這麼想過,盧將軍手裡有大量騎兵,廣平地區又多平原,適合騎兵馳騁,而且大軍就在身後,不用擔心補給問題。就算張角人多,想要吃掉一股在平原上的騎兵也不現實。所以這個方法肯定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計策,一來切斷張角後路,二來阻攔鉅鹿援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盧將軍肯定也會這麼做。”

陳暮正說著,忽然感覺到大地在震動,轉頭一看,幾里外的官道上揚起沖天的塵土,身後像是有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劉備也回頭望著這股大隊騎兵,喃喃自語:“看來師君已經做好了計劃。”

騎兵的主將是越騎校尉伍孚,別看是校尉不是將軍,卻是秩比二千石大員,北軍中侯監領的高階將領,在他的帶領下,騎兵部隊超過了先鋒軍,沿著官道一路向北而去,似乎走了另外一條道路。

前鋒軍的主將屯騎司馬孟震看著伍孚率眾超過他,納悶道:“伍校尉這是要搶俺的先鋒軍飯碗嗎?”

別人摸不著頭腦,劉備和陳暮卻知道,他們是打算從北面繞過易陽縣、廣年縣,來到廣平縣的後方,切斷張角從廣平縣撤退到鉅鹿縣的通道。

“難怪張角後來是被圍困死在廣宗,而不是他經營多年的鉅鹿老巢,原來是去鉅鹿的通道被截斷,迫不得已逃去了東面的廣宗縣。看來自己這隻小蝴蝶扇動的翅膀並沒有帶來任何效應,歷史的車輪依舊在以它正常的軌跡轉動。”

看著騎兵遠去的背影,陳暮心想。

“四弟真是料事如神。”

劉備從驚愕中回過神來,看向陳暮的目光再次變得不一樣起來。

自己是從師君那裡得到的訊息,四弟卻已經斷定師君會這麼做,這份機敏聰慧,當真是厲害。

二弟三弟雖然悍勇,卻無計謀,在這亂世當中,勇猛無匹能當幾人?果然只有身懷智慧,才能搶佔先機,無往而不利呀。

“大哥過譽了。”

看到劉備炙熱的目光,陳暮打了個寒顫。

這廝老變態了,每次睡覺都要厚著臉皮拉自己張飛和關羽一起,美其名曰四兄弟抵足而眠,培養感情,鬼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奇怪的愛好。

“四弟覺得此戰我方勝算如何?”劉備又問。

他是覺得雖然黃巾軍都是烏合之眾,但畢竟人多,而且還是佔領城池據守,人少的一方進攻人多一方的城池,怎麼看怎麼覺得勝算似乎不大。

陳暮回答道:“這種事情不太好預料,不過如果硬要我說的話,勝算很小。”

劉備睜大了眼睛:“四弟也是此般認為?”

“是的。”

陳暮點點頭:“原來大哥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劉備嘆道:“是啊,我方人少,又是攻城之戰。如果冀州黃巾齊至,恐怕勝算渺茫。”

“大哥是擔心黃巾的援軍?我倒是沒想到這一層,看來大哥不愧是大哥,我只想到了三個我軍會敗的情況,大哥卻想到了四個。”

陳暮一臉佩服。

劉備:“???”

你在說啥?

什麼我軍三個會敗的情況?

難道除了因為對面人多,我們人少這個原因外,還有其它原因嗎?

大家都長一個腦袋,為什麼你就能比我聰明那麼多?

好想問問四弟另外三個情況是什麼。

但又不敢問。

萬一他覺得我是弱智怎麼辦......

也太有損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威嚴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我把女主下降頭

謝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