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做題家(第三更,今天爆更)

公務員!

早在1863年,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及市政管理的需要,南華開始借鑑了英國剛剛推行的文官改革方案,實行完全公開的文官考試,透過公開的文官招考,招錄公務員,其實對於這一套,華夏早就是輕車熟路,畢竟華夏很早就開始依靠考試選拔官員,這就是科舉制。

而南華是在科舉制的基礎上借鑑英國的那套文官考試的某些內容,而不是透過科舉考試的八股文章來選材用人。

與科舉考試選官不同,“公務員”在一定程度上是選吏,想要當官要先做“吏”。

也正是從那時起,“公務員”就成了普通南華人擠身官場的必經之路,不知多少南華人夢想著“金榜提名”,他日光宗耀祖,飛黃騰達。

畢竟對於華夏人來說,當官就是飛黃騰達的最佳捷徑。至少千百年來華夏的教育就是如此,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只要做了官,那麼飛黃騰達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南華這邊沒有科舉考試,只有透過報考公務員才能夠進入官場。

所以每一次公務員招錄都吸引了很多人報考。不過,想要考公務員並不容易,過去的要求很高——不僅要通曉至少一門外語,還要接受專門學校教育——專門學校,是某種程度上的大學,是公司用來培訓專門人才的學校。

南華不認什麼秀才、舉子,只認南華自己的“學歷”,對於移民們來說,他們想要飛黃騰達,最簡單的捷徑就是“做題”!

和所有的移民一樣,馮浩東剛來南華的時候,也就是在工廠裡做工,但讀過幾年私熟的他,並沒有滿足於每個月十幾元的薪水,而是在夜校裡學習,學習外語、數學、地理等知識,用了三年的時間,他終於透過了高中會考,也就是學業能力測試而已,獲得了高中畢業證。

和所有透過會考的人一樣,他考進了財會專門學校,畢業後成為公司職員,職員和職工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收入待遇卻是天差地別,作為職員他結婚後可以申請獨棟住宅,而職工只能申請單元樓。至於收入,也遠遠高於普通職工。

不過即便是如此,馮浩東仍然希望成為公務員,畢竟,公務員是……官啊!

官!

當官!

這可是讀書人的最終夢想了。

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一年裡,他一直在努力備考公務員。

坐在書桌邊,馮浩東又一次看著《南苑日報》上的招錄資訊,桌子上堆放一大堆書。南華的公務員並不指定教材,也沒有考試大綱,讓人想複習都沒方向。

按照朱先海的要求,考試內容包含了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生物等多個領域,基本就是將中學有關的邏輯、計算、自然和科學常識等內容統統考了一遍。

在朱先海看來,無論是指定教材也好,設立考試大綱也罷,本質上都是另一種變相的“八股”,所以他才會借鑑英國文官改革方案裡考試方案。因為考試的內容實在太過於繁雜,多年來,南華的公務員考試初試過後基本就能刷掉近一半的考生。

等進入主試階段,考試科目分為九門,內容更為複雜和具體。除了自選的專業科目內容考察,還涉及到更為具體細緻的國際關係、經濟管理、公共治理、科學技術,以及歷史文化、道德修養等。此外,還必須透過至少一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以及德語的外語資格考試。等主試結束之後,就是面試。

而且,考生一生只能考六次,如果六次都考不過,就再無報考資格。也正因如此,沒有做好準備之前,沒有人會輕易赴考。

儘管很困難,但是對於那些來自華夏沒有任何背景的南華人來說,公務員考試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最佳上升通道。

做題!

只要做好題就肯定能改變命運!

在南華,這一點是極其公平且公正的。南華絕對不會虧待任何做題家,也不會因為某個人有什麼背景,搶走那些做題家們的位置。

南華的所有一切,歸根結底就是公平,除了公平之外沒有其他。

第一是公平,第二還是公平,第三仍然必須要公平。

如果沒有了這種最起碼的公平。公平還有意義嗎?

和不少人一樣,馮浩東也選擇了“做題”,儘管剛來南華的時候,他曾受到過很大的衝擊,原本以為童生的身份,可以輕鬆透過“高中學業能力測試”,進入專門學校,在公司謀份待遇好的差事,結果,外語、數學、地理、博物等各種聞所未聞的學識,直接把他打懵了,還好他適應的快,本身就極為聰明瞭他,只學習了三年透過了高中會考。

做題……馮浩東覺得自己還是很擅長的。其實又有哪一個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不擅長呢?

自從宋代以科舉論才,千百年來,華夏的那些治世能臣又有幾個人不是透過做題做出來的。

嗯,也就是滿清的那些王公大臣們不用做題。靠著他們滿清八旗的血統就可以當滿臣。

但是在南華這邊沒有這麼一說,所有人都需要做題。

儘管南華的考試非常公平。但是限制條款卻非常多。什麼年齡了,什麼考試的次數了,什麼學科門類,都有限制。

在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的時候,馮浩東還是不敢輕易報考公務員,畢竟,一輩子就五次機會。

但是面對沒有統一教材、沒有考試綱要,完全就像是一團迷霧似的公務員考試,即便是複習也摸不著頭腦,怎麼辦?

只能一遍遍的看書,儘可能的多看書,儘可能的多刷題。

可總要有個範圍吧!

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生物,國際關係、經濟管理、公共治理、科學技術……

這些都要學啊!因為涉及到的範圍太廣,也就不好針對性的進行考試準備了中,只能應學盡學。

而更坑的是每年僅僅只招錄區區一兩百名公務員!

但報名的卻有數千人!

官,誰不想當啊!

正當絕望之際,這一份公務員招錄公告讓馮浩東看到了希望。

“真是天賜良機啊!原以為這輩子難進仕途了,不曾想這機會就在眼前啊!”

於是乎,馮浩東和袁天喜兩人,直接報考了名,報名費足足要二元銀元券!

報好了名,繳納了報名費後,袁天喜感慨道:

“浩東,以前初來南華的時候,總覺得這裡到處彆扭的很,可實際上呢?要是我留在唐山,即便是靠著科舉晉身想謀個一官半職的又能怎麼樣?不還是要當奴才,見人就磕頭,不磕頭不當奴才當官,那簡直是痴心妄想,但南華這邊就不一樣了,什麼都是新氣象,只要有才學,必定會有你用武之地,即便是考不上公務員,不能當官,可咱不也是憑著學識,透過會考,進了專門學校,成了公司的職員嘛。”

“袁兄所言極是,南華確與唐山處處都是不同,而且機會也是很多的。要是此次能夠考取公務員,憑袁兄的聰明才智日後定有一番錦繡前程。”

“浩東,謬讚了,眼下還是要先考上這公務員要緊,現在機會難得,可萬萬不能錯過啊!”

袁天喜又說道。

“就是這個土地改革委員會的權責,到現在搞不清楚啊,聽說是一個新成立的機構,而且南華招錄的公務員也全都是些吏官,不知將來發展的前程如何,實在是讓人有點兒無所是從啊!況且只有半個月的時間準備,時間實在是太緊了一些!”

時間緊!

時間為什麼緊?

因為孫文山那邊沒有時間耽誤啊!

隨著阿根廷外省的先後歸附,推行土地改革就成為了所有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想要推行改革就必須要有人。

這些人要會西班牙語,要通政務,要知道如何管理地方,所以,必須要招募新公務員。與以往每年招募兩百名左右的公務員不同,這次委員會一次就招募了812名,實際上,這只是第一批,想要完成整個土地改革計劃,至少需要招錄2000名公務員。

如此大手筆的招募吸引了許多人報考。

對於任何南華人來說,能進入到公務員序列,非但意味著從此不用擔心生計問題,而且更是走上了“人生贏家”的道路。畢竟,公務員工資待遇十分豐厚,一般新進人員的工資從每個月60元到75元不等。

此外,還有各類交通補貼、子女補貼、糧食補貼或困難地區補貼費等名目繁多的專案,退休後還可以拿到相當豐厚的退休金。

工資不光高出普通人一大截,公務員福利也很好,除了有免費醫療,還有和自己等級相符的住宅。甚至到了一定級別,家裡還有公派的保姆、廚師等照顧其生活起居。

待遇之所以豐厚是因為……南華的公務員,最早推行於山西,也就是阿勞卡尼亞以及後來佔領的智利,換句話來說,他們在那裡是妥妥的統治階級,他們就是作為征服者去統治那些地區的。

身處佔領區作為征服者的他們,待遇能不豐厚嗎?畢竟身處佔領區的他們將要面臨的危險,是外界難以想象的……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柯學之月亮的秘密

黎夏願星

殭屍校園?

閃耀夢H

女主線上爆破

馬甲三連

暗區變現實

我是人舅

玖玖祈梅

叄櫟祈梅

叼起雪豹的尾巴

竹枳不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