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更加豐富的牲畜、農作物和生產工具,能夠有效的提高土地的產出,土地的產出增加,才能有糧食的剩餘、交換、儲藏、釀酒和養殖更多的牲畜,才能從自然經濟過渡到小農經濟,而只有足夠多的剩餘,才會出現人口聚集、稠密、以及定居的階級分明的社會。

而現在整個大不列顛群島一共只有600萬左右,其中蘇格蘭人有50餘萬人,威爾士與愛爾蘭人有40餘萬人,而英格蘭的階級並不清晰,只有貴族、紳士和農民,貴族自然是王室和冊封的貴族,而紳士包括了男爵、騎士、縉紳,尤其是紳士階層是多重身份兼有,這是身份的模糊,是階級的不分明。

僅僅六百萬人口,一年生產的毛呢不過十萬匹的規模,當費利佩二世藉助東方的力量,每年對大英傾銷二十萬匹的粗紡毛呢,三十萬匹棉布的時候,英格蘭本土的手工作坊,會立刻全部破產,甚至還有餘力破壞尼德蘭王國的手工業。

徹底摧毀英格蘭生存之本,徹底摧毀英格蘭企圖染指海貿的野心。

這就是費利佩二世派遣索倫到大明要談的生意。

索倫在抵達大明的時候,認為大明無論如何都無法提供足夠的毛呢和棉布,可是抵達之後,索倫才明白了大明到底有多麼的龐大和富碩。

“小生意嗎?”索倫呆呆的說道。

朱翊鈞肯定的說道:“是啊,萬曆四年,粗紡毛呢日織六百匹,到萬曆八年,毛呢官廠由一座變成了三座,粗紡毛日織1235匹,年產45萬匹,聽起來你一下子要我朝半數的毛呢,但賬不是這麼算的.”

“頭六個月,三個毛呢官廠日織1600匹,明年至少能達到日織三千匹的規模.”

費利佩二世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找不到第二家供貨商了。

“其實朕是這麼想的,花小錢辦大事,你把二十萬毛呢換成二十萬的棉布,這樣一來,五十萬匹棉布,豈不是用更少的錢換到了充足的貨物,這樣也能實現費利佩二世的想法嘛?用大量廉價的布料衝擊英格蘭的手工工場!三百萬銀,能買一百五十萬匹棉布,能把整個倫敦堆滿!”

林輔成的自由說裡,首先提出了規模就是優勢,更大的規模催生出更加成熟的產業鏈和更高效的運輸效率,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潤,而更多的利潤就是商品優勢。

不就是透過吹耳邊風,潛移默化的影響皇帝,讓皇帝允許泰西的傳教士傳教,收集情報的同時,翻譯大明的書籍,並且增加教廷的影響力?

“尊敬的陛下,允許我思考一段時間,再給陛下答覆,我需要想明白其中的關鍵.”

索倫沒有馬上確定到底要如何購買,更低廉的價格獲得更多的棉布,這實在是太誘人了。

毛呢總是不太夠用的,因為大明在開拓綏遠和遼東,尤其是遼東,如果能有一件六七斤重的外皮內絨的大衣,就足夠挺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季了。

索倫稍加思索,而後放棄了思索,他沒想明白,大明皇帝為何要提出如此貼心的建議,難道大明皇帝真的是個好人?

而棉布不同了,素色劣質松江棉布最多一到兩年就磨破了,即便是上好的松江棉布、蘇州棉布,也是三年的壽命。

“那就好.”

索倫不是很在意的回答道。

“陛下,請問聖女辛迪過得怎麼樣了?”索倫見正事談完了,問起了一個人,辛迪。

朱翊鈞的腦海裡快速的閃過了幾個人影,都是泰西派來的使者,檢索之後,搖頭問道:“辛迪是誰?”

“聖女辛迪啊,她過得很好.”

朱翊鈞非常確信的回答道。

大明毛料和棉料的產量會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增長,因為大明剛剛收復了河套,同樣,大明打通了馬六甲海峽,來自蒙兀兒國廉價的棉花也會不斷湧入大明。

索倫知道費利佩二世的謀劃失敗了,費利佩打算盤的聲音,英明的大明皇帝在北京城都聽到了。

朱翊鈞循循善誘,頗為認真的發出了一個提議,如同惡魔的低語。

朱翊鈞辦完了事兒選擇了離開,他希望索倫做出正確的選擇,黎牙實的鈴鐺因為沒有在拉丁文的遊記裡添油加醋,再次保住了。

“如果非要購買毛呢,也不是不行.”

朱翊鈞見索倫沒有一口答應,也沒有催促,他也不急,實在不行就水師遠征,在海岸線上架起大炮,為保證自由貿易而戰。

“滔天巨浪般的棉布湧入英格蘭,沖垮英格蘭所有的手工作坊!”

這年頭,生產力不發達物質不豐富的時候,很多人就只有一件兩件衣服,很容易磨損。

怎麼看,大明皇帝都不是好人。

“大明皇帝為什麼要提議毛呢換棉布呢?這麼做對大明有好處嗎?”索倫直接了當的詢問起了黎牙實,利瑪竇指望不上了,現在利瑪竇每天都神神叨叨的,快出家當道士了。

之所以要培養市場,是馬六甲海峽一旦變得通暢起來,蒙兀兒國的棉花會大量湧入大明,棉布的產量會快速增長,培養市場也要趁早。

這是個長期的買賣,但凡是這生意做個五年十年的,這點生意根本不夠看。

朱翊鈞也就見了一次,實在是沒什麼印象了。

朱翊鈞這麼提議,當然是為了幫助費利佩二世省錢了!

順便,培養一下泰西對棉布使用的習慣,培養市場。

朱翊鈞是說到做到的,敢胡亂編排,肯定要宮刑的,不能說話不算話,但黎牙實還是有些恭順之心的。

“聖女辛迪,辛迪·西莉亞,一個音樂家.”

索倫呆滯的說道,難不成改名了不成?

費利佩二世進攻葡萄牙惹得大明皇帝十分憤怒,就送了一個聖女作為禮物來安撫皇帝,在朱翊鈞看來,這個禮物,毫無誠意,哪怕是多買幾條船呢!

而且真的說起來,不算貴了,這麼多東西,攏共三百萬銀不到。

“可不就是個小買賣嗎?”

至此,索倫徹底明白了,為何大明皇帝說搶不如種,對於大明而言,的確如此,擁有龐大人口和規模化生產的大明,的確是搶不如種。

能滿足費利佩二世胃口的供貨商只有大明,費利佩二世別無選擇。

後世總是戲稱葡萄牙和西班牙和大明的貿易是朝貢貿易,這自然是戲謔,但正在朱翊鈞手中,一步步的變成現實。

即便是粗紡毛呢也不容易穿壞,張居正那件蟒紋鶴氅精紡毛呢做的,都幾年了,還是嶄新如初,四爪金龍仍然栩栩如生,戚繼光有一件萬曆三年御賜大氅,跟著戚繼光南征北戰,仍能使用。

在泰西大約有一成的人沒有狐臭,還有一成的人,不需要每年脫毛,而辛迪兩者都是,之所以能當選聖女,當然是和她純潔有關,純真和潔淨,既沒有刺鼻的味道,也不需要每年脫毛。

朱翊鈞這個報價已經是黑心肝了,大明上好的藍色、赭色松江布一匹為一錢五分銀,朱翊鈞報價兩銀一匹。

“粗紡毛呢一匹四十尺,不過十二兩銀子,二十萬匹粗紡毛呢不過二百四十萬兩銀子,一匹棉布不過二兩銀子,三十萬匹不過六十萬兩銀子,你加起來也不過三百萬銀的貨物.”

馮保在皇帝耳邊快速的耳語了幾聲,辛迪·西莉亞,現在是洗衣婢,在浣洗局洗了兩年衣服了…

相比較更加難得的羊毛,棉布,滿足三個必備條件,可以成為世界性商品,這是萬士和提出的世界性商品促進大明海貿的健康發展,而毛呢產品,受限於羊毛產量,還是棉布的掠奪,更加直接明瞭。

“作為羊背上的西班牙,你知道毛呢生產的規模,主要受制於原料的供應,而大明剛剛拿下了北虜,進行圈養化養殖.”

朱翊鈞聽聞溫和的說道:“這是當然,畢竟你們才是買家.”

上一次大明皇帝的國書,威脅費利佩二世,不要吞併葡萄牙,否則就加徵懲罰性關稅,這也是費利佩二世不再執著吞併葡萄牙的原因之一。

黎牙實非常肯定的說道:“是的,大明在向北開拓,皇帝自然希望更多的毛料留在大明,當然你說的二十萬匹,還是能夠滿足的,而且棉布而言,大明的產量會進一步提升.”

“大明有一種叫蒸汽機的機械,如果得到允許的話,我可以陪你去看看,這個東西,將會大量的提高棉紡織造的產量.”

黎牙實深吸了口氣,走出了門外,左右張望了下,關上了門,又抬頭打量了下屋頂,確定沒人後,從書房書櫃最深處的書箱裡,拿出了幾本書說道:“我翻譯好的矛盾說,公私論,生產圖說和階級論第一卷,還有幾冊自由說,遊記帶不回去就不帶了,這幾本書,請一定要帶回去.”

“這是什麼?”索倫眉頭一皺,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黎牙實居然如此的鄭重。

黎牙實這些日子也不是僅僅在玩紅毛番、金毛番,而是在翻譯這一系列大明最重要的思辨成果,他做的很隱蔽很隱蔽,甚至為了麻痺大明,他在陛下面前,開始俯首稱臣,就是為了表現自己恭順的樣子。

“這是我最後的饋贈了.”

黎牙實將這幾本書遞了過去,確切的說道:“一定儲存好,不要弄丟了.”

“嘭!”

緊閉的大門被開啟,朱翊鈞出現在了門前,他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笑呵呵的說道:“朕落下了一個玉佩,這不過來找找?啊在這裡,這是何物?”

趙夢祐身形閃動,劈手將翻譯好的文字拿在了手裡。

朱翊鈞說過,黎牙實從來不是泰西的叛徒,他愛生養他的土地,愛的十分深沉。

這幾本翻譯好的書籍,就是鐵證!

“臣罪該萬死!”黎牙實嚇懵了,這一次再進大牢,只有死路一條了,連孩子都保不住,他怎麼都想不到陛下會殺個回馬槍。

緹騎清街專業,專門留了個人殿後,看到了黎牙實鬼鬼祟祟,就奏聞了陛下,朱翊鈞以不存在的玉佩,殺了回來,看到了這一幕。

“朕要看看你有沒有說朕的壞話!再給伱定罪!”朱翊鈞開啟了翻譯好的拉丁文版本的各種書籍,看了半天,發現裡面沒有說自己的壞話。

皇帝在拉丁文裡是專門的詞語凱撒,朱翊鈞大概掃一眼就能搜尋到關鍵資訊,並沒有編排,相反,在這些書籍裡,大明皇帝幾乎和泰西的神一樣的無所不能了。

黎牙實都快變成和萬士和一樣的馬屁精了。

“行政力量不是無所不能的,你這些描述誇大其詞了.”

朱翊鈞對翻譯本做出了重要指示,可以翻譯,但誇大了皇帝的作用。

黎牙實俯首帖耳顫顫巍巍的說道:“臣看到的就是,行政力量無所不能.”

索倫在旁邊則是一臉迷茫,發生了什麼事?黎牙實為何請罪,為何會嚇成這般模樣?

“臣該死.”

黎牙實再叩首,只希望陛下能夠寬宥一二。

朱翊鈞不在意的揮了揮手說道:“免禮吧.”

“謝陛下隆恩.”

黎牙實還以為自己幻聽了,陛下就這麼輕易放過了他?在他看來,這是大明核心機密中的機密,是大明哲學之大成,就這麼輕易的放過了他?

“朕從沒說過,你不能翻譯這些.”

朱翊鈞拿著手中的幾本書說道:“你可以翻譯,本來這些都是公開刊印的書籍.”

朱翊鈞從來沒想過禁絕這些社科著作,因為所有的社科著作,都只有立場而已,這就是社科的本質,站在某種立場上去研究問題。

這些著作能夠成立,全在讀這些書的人,他的立場如何。

“臣淺薄了.”

黎牙實似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再次誠惶誠恐的說道,這件事,最蠢的地方就在於他瞞著陛下,似乎這種行為見不得光一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翊鈞頗為感慨的說道:“但是黎特使啊,你想過沒有,這些東西,你身處大明覺得有用,可是身處泰西的話,這些書籍除了被打為異端付之一炬之外,還有什麼用嗎?”

現在的泰西,處於分封制的末期,連宗教的束縛都沒有打破,討論這些為時尚早,不僅僅是為時尚早,甚至可能對泰西產生巨大的危害。

分封制和奴隸制幾乎是繫結在一起的,分封制之下的農夫,其實都是農奴,只不過存在少量的自耕農罷了。

“在臣看來,這就是火種,點亮至暗的火種,無論有沒有用,臣作為泰西人都應該帶回去,試圖去照亮.”

黎牙實十分確信的回答道。

“你想當竊火者普羅米修斯,但朕又不是喜怒無常的宙斯,且拿去吧.”

朱翊鈞將書放在了桌上,對著黎牙實笑著說道:“它們對泰西真的沒什麼用,這是大明的政治大思辨的結果,只適用於大明.”

“臣恭送陛下.”

黎牙實再次俯首恭送。

朱翊鈞還以為黎牙實偷偷摸摸的幹什麼,原來是翻譯的矛盾說這類的著作,真的不是朱翊鈞小瞧泰西,這些東西,都是大明文化基礎上誕生的東西,泰西拿去能做什麼?

黎牙實滿腔熱血,付之東流罷了。

朱翊鈞這次真的離開了。

索倫對這幾本書,格外的認真,但看了幾頁之後,露出了由衷的迷茫,什麼矛盾對立而統一的存在,講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黎牙實看索倫的樣子,終究是嘆了口氣,知道皇帝陛下是對的,這東西不是久在大明,深受大明文化的影響,想要讀懂,是真的難於上青天。

讀都讀不懂的話,帶回泰西也只是丟進垃圾堆裡而已。

現在泰西是各種新教教義在突破羅馬教廷的束縛,泰西還沒有擺脫羅馬教廷的束縛,想要讀懂這些,那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朱翊鈞回到通和宮後,馮保低聲問道:“陛下,要不要把黎牙實給…”

既然敢偷大明的東西,那就做好死的準備好了。

“你覺得連生養自己的土地,都能背叛的人,還有一絲一毫的價值嗎?”朱翊鈞擺了擺手,黎牙實要是不偷,朱翊鈞才瞧不起他,那是貳臣賊子,連生養之地都可以背叛的人,那就可以背叛一切。

洪承疇,作為大明的正一品大員,督師,投降了韃清,後來韃清一統江山後,也沒給洪承疇任何好臉色看,直接把洪承疇編到了貳臣傳裡痛罵不止,即便是洪承疇在韃清攻伐江南時,勸降了江南。

貳臣賊子是這樣的,沒人會看得起的。

朱翊鈞一邊走一邊說道:“倒是泰西那片土地,恐怕會辜負了他的心血,泰西能把黎牙實的遊記研究明白咯,就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禮部尚書萬士和送來了花名冊,大軍已經凱旋了,又到了選妃嬪的時候了,李太后的懿旨嚴詞申飭禮部的不作為。

馮保作為花鳥使,將十二副畫卷依次開啟,俯首說道:“陛下,一百零八人每一個都是身家清白.”

都是經過了嚴格審查的,不會存在任何的問題,而且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點。

“若是陛下要選萬國美人,這邊還有七十二位.”

馮保指向了另外一疊畫卷,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大明皇帝終於又幹了點皇帝該乾的事兒了!

“要不這些個萬國美人都納了?陛下,反正不用封妃,當作是宮女.”

馮保提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七十多個美人,逮到哪個就讓哪個侍寢。

“胡鬧!”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馮保把萬國美人的畫像拿走。

“這對兒姐妹是極好的,但朕想了想還是算了,姐妹同心,萬一生了野心,丫頭心思純澈,怕是難以應付.”

朱翊鈞先看向了花開並蒂的雙胞胎。

王皇后心思純澈不假,但王皇后真的好對付嗎?馮保不這麼認為。

皇后千歲一顆七竅玲瓏心,要手段還有手段,後宮這麼些年這麼安靜,全靠王皇后這個後宮之主鎮著。

“陛下說的是.”

馮保收起了花開並蒂。

挨個展示了一百零八個畫卷之後,馮保等待著陛下的抉擇。

“就這兩個吧.”

朱翊鈞點了兩個看著順眼的,一個是順義百戶郭順的女兒郭雲瑤,最大的特點就是會騎馬,英姿颯爽,而另外一個叫王兮悅,則是來自於江南水鄉,看起來頗為溫婉。

朱翊鈞選完了美人,就開始批閱奏疏,其中兩本奏疏引起了朱翊鈞的注意,一本是山東河南總督凌雲翼,說的是河南問題,清丈、普查丁口、廢除賤籍、組建工兵團營、設立官廠、還田,這是一整套的組合拳,凌雲翼見招拆招,持續推行政令,在皇帝十王城修好之後,就可以全省範圍鋪開。

而另一本奏疏是密疏,來自於陝西總督石茂華,石茂華提到了一個大明幾近於遺忘的地方,關西七衛。

河西走廊的盡頭是嘉峪關,只要嘉峪關在,大明西北方向就不會有事,而在洪武年間,朱元璋在嘉峪關外設立了哈密、沙洲、安定、曲先、阿端、罕東左、赤身斤等七衛,經營西域。

(關西七衛哈密衛、土魯番汗國)

正統年間,瓦剌不斷南征北戰,太師也先,將這些地方全部實質性佔領,大明在興文匽武、精算風力之下,不斷收縮,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景泰五年,也先被部下阿剌知院所殺,土魯番王國趁勢崛起,吞併了哈密衛,嘉靖二十四年哈密衛脫離土魯番王國,成為獨立王國,並且自嘉靖二十四年開始朝貢大明。

大明現在開海,經濟中心徹底轉移到東南,古老的絲綢之路也不再有駝鈴聲響起,大明對西北地區的要求只剩下無事二字。

關西七衛正是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種因素的合力下,被徹底放棄,似乎只要有嘉峪雄關在,西北就會安然無恙,情況似乎也是這樣,西域諸國十分的孱弱,面對嘉峪雄關,只能望而興嘆,而且西域物產並不豐富,商貿日益衰弱。

沙阿買買提就是走的西域絲綢之路來到了大明,從嘉峪關入關後,奔波了一年才得以面聖,連漢話都學會了,面聖後,沙阿買買提最終選擇了海貿,即便是馬六甲海峽打仗,也選擇海貿,因為海貿的運載量更大,而且速度更快。

陝西總督石茂華在密疏中,詢問大明皇帝是否有意重開西域。

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

石茂華認為,沒有西域,河套不可能守不住,唯有西域在,河套才是大明之疆域,才能大量培養騎兵,培養野戰的機動力量,而不是依靠於蒙兀兒國提供,歷代以來,中原強悍之時,西域都在中原的掌控之中。

石茂華用了近千餘字去論述西域的重要性,一共列舉了十數條理由。

這些話,嘉靖年間爭論再復河套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只要沒有西域為屏障,河套這塊腹心之地,就是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雖然能守,但會成為大明的一道巨大的傷口,流血不止,即便是大唐,在沒有了西域之後,河套立刻就丟了。

朱翊鈞雖然總是罵精算之風,丟土棄地,但這的確是要精算的,重開西域和在河套流血,重開西域就划算多了。

復河套,就必須再開西域,這是必然,在朱翊鈞這裡,就沒有事情做半截的那個說法。

朱翊鈞拿起了密疏,想了想批覆道:[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

石茂華這本密疏比較有趣的地方就在於,石茂華用了很長的篇幅,去告訴大明皇帝,西域有礦!

這是嘉靖年間議論復套、再開西域的時候,沒有提到的內容,而這次石茂華用了大量的篇幅告訴陛下,這裡有礦,比如西漢就在阿爾泰地區開採過金礦,還有大量的鐵礦等礦山,《史記·貨殖列傳》和《史記·天官書》皆載尋龍分金之術,憑經驗識別地勢、地貌、找到苗引,再尋大龍,西域還有大漢的鍊鐵官廠。

礦脈的確會招來明軍,石茂華看人真準!

朱翊鈞批覆石茂華的密疏用了近千字有餘,主要是站在朝堂的角度分析了重開西域的難點,這是需要朝廷和地方一起克服的,這就是密疏的好處了,可以私密溝通,言官根本不知道內容,自然不能逼逼賴賴,而且很多問題,石茂華比言官要清楚的多。

“法蘭西特使,吉莉安·羅伯特在通和宮門前,請求覲見.”

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宣.”

吉莉安一直不停的和四夷館的官員溝通,希望能夠面聖呈送國書,禮部最終奏聞了此事,才有了這次的召見。

吉莉安顯然是精心熟悉打扮了一番,盛裝出現在了皇帝的面前,撩開衣裙,五拜三叩首用蹩腳的漢文說道:“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吉莉安是很清冷的美人,這一點朱翊鈞不否認,但不在後宮,處理政務時候,朱翊鈞眼裡根本沒有性別,全都是算計,這是一個政治生物的被動。

王太后凱瑟琳大抵是打算是用美人計來弄點好處,才如此精心挑選了這麼一個美人,但顯然凱瑟琳失算了。

法蘭西的國書和英格蘭的國書都是一樣的,一共四本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和義大利俗文,朱翊鈞能看得懂拉丁文,王太后近乎於用哀求的口氣,希望大明能將更多的目光看向法蘭西,法蘭西是一個強國,擁有1200萬人口,是英格蘭的兩倍。

國書裡也是直言不諱,吉莉安是精心準備的禮物。

“美人計對朕無用,因為朕有摯愛之人和摯愛之事.”

朱翊鈞看著吉莉安笑著說道:“還不如談談生意,法蘭西如果願意進口棉布的話,我們下次會帶海量的棉布前往法蘭西.”

美人計之所以對朱翊鈞沒用,是因為朱翊鈞已經中過一次了。

王夭灼這個丫頭,就是張居正送進宮裡的,只不過張居正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讓王皇后在陛下身邊,始終提醒著陛下,陛下的臣民,仍在急切的期盼著,等待著,天子行使權力,救萬方黎民於水火之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青春歸屬的地方

佐藤仁介

玖玖八十一

天語行空

四合院:我,迎娶孟小棗!

蝸牛不愛走

快穿之我在海賊世界旅遊

忱槿盛

末日紅警從植物大戰殭屍開始

沙奈朵的旅途

自封神位,超脫世界之神

巫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