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成了上書房裡人緣是好的皇子皇孫

幕僚姜光遠輕輕嘆了口氣:“我之前就不太贊成插手海鹽的事,你們不信,現在知道了吧?”

“後悔也晚了,”另一個幕僚印正卿說道,“誰知道這回運氣會這麼不好,被誠郡王逮了一個正著?”

“就是,我們之前也不是沒做鹽的生意, 之前不好好的嗎?說到底,還是底下的人不小心,藏得這麼嚴實也被查了出來……”

“我懷疑,有奸細,要不然他們怎麼會查得那麼準?但凡有我們的人,官鹽鋪子全部被查了出來,一個沒漏,這也太準了。”

……

他們安排的那些人,若只是培養的新人就算了,偏偏裡面還有培養多年的老人。

甚至還有扶植的傀儡,照樣被人給翻了出來。

晉郡王李晉進去以後,一群幕僚沒少分析總結,就是沒找出問題出在哪裡。

後來想來想去,覺得應該是奸細的問題。

若不是奸細,他們的人不可能被“清洗”得這麼幹淨!

“有沒有奸細我不知道,但這次海鹽的事情確實是一個教訓,它提醒我們做人不能太貪心,否則容易出事。”姜光遠說道,“當初你們要是聽我的,私鹽才剛被查,不要那麼急著安排人插手海鹽,我們也不會暴露得這麼快……”

不等姜光遠說完,印正卿就不快地說道:“你說得到容易,可是我們缺錢啊。姜先生, 你不會真的以為,我們要養那麼多人那麼容易吧?”

他和姜光遠算了一筆賬, 表示私鹽被砍掉後, 他們就損失了一大筆錢。

損失了那麼多錢,不找新的來錢路子怎麼行?

本來他們想著,海鹽才剛剛辦起來,應該不會那麼快“查賬”,就先先吃幾年應應急。

等朝堂有動靜要查的時候,提前把人收回來就行了。

到時候不僅錢到了手,也能把屁股洗乾淨。

可誰知道,那麼快就查了呢?

這下好。

錢不僅沒拿到手,底下還暴露了,落了一個“斷尾求生”的下場。

斷得有些狠,幾乎是晉郡王府大半個身家,太疼了。

幾個幕僚你一句我一句,一個不服一個,一個都不想承擔這次的責任,互相指責,直接吵了起來。

晉郡王李晉忍了又忍,最終還是沒能忍住, “啪”的一聲拍在了桌子上:“夠了!”

“你們是後院的女人們, 吵什麼吵?”

“此事是我做的總決定, ”晉郡王李晉冷著臉,“最應該背責的是我。”

話音一落,幕僚們連忙都跪下了:“郡王恕罪!這怎麼是郡王的錯呢,是我們的錯,是我們……”

一個個開始尋找自己身上的弱點。

晉郡王李晉:“……”

望著這幫人,真的很想全部拉下去斬了。

可是想到自己的千秋大業,想到自己走到今天,完全靠的是他們,晉郡王李晉忍了。

他拳頭緊握,努力地平復著自己的情緒。

不急,等他坐上那個位置……

好不容易才將怒火壓制下去,語氣溫和地向他們徵詢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私以為……”

“主子,我覺得……”

……

“真是的,父皇居然把他放了出來。”大皇子李建一臉鬱悶,“他犯了這麼大的事,父皇也沒收拾他,父皇果然偏心。”

大皇子妃周萱蕊見了,安撫道:“不管怎麼說,他也是陛下的骨肉,陛下心疼他也正常。他犯了這麼大的錯,陛下都能放他出來,說明什麼?說明陛下也是講父子之情的,陛下講父子之情,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情。”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犯錯,不是嗎?

明光帝能夠原諒晉郡王那麼大的錯誤,大皇子妃周萱蕊覺得,大皇子李建犯一些小一點的錯誤,那就更應該被原諒了。

“什麼好事?父皇偏心他也是好事?父皇偏心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不就是讀書厲害,會辦事嘛……”大皇子李建嘀咕道,“他確實挺會來事的,連父皇的海鹽生意都敢碰。聽說去年賺的錢,有一半進了他的腰包。”

“政務上的事情臣妾不懂,臣妾只知道,十個手指頭有長短,人偏心也是正常的。比如說你,你不也偏心安哥兒嗎?”

“安哥兒是嫡子,我當然偏心了。再說了,安哥兒在上書房讀書時表現那麼好,連父皇都誇,跟人家辦的《博物志報》紅紅火火,那是一般人能比的嗎?”大皇子李建順便吐槽了晉郡王家的五皇孫。

堂堂嫡出的,居然被一個庶出的壓著,嘖嘖嘖嘖……

瞧他們辦的那份報紙,除了名頭好聽一點,哪裡比得上《博物志報》?

《博物志報》才叫真正的接地氣。

就是這次科舉,後面出的大題都是從《博物志報》上來的。

小皇叔家的那個繼孫之所以能夠考得那麼好,還不就是因為《博物志報》?

大皇子妃周萱蕊聽著大皇子李建在那裡絮絮叨叨,微微露出了笑容。

她沒有提醒大皇子人家“繼孫”姓姚,是姚家人,可沒改皇家的姓呢。

改沒改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皇子是不是打心眼裡認這門親事。

事實上,之前大皇子妃周萱蕊也挺猶豫的,雖然她很喜歡崇親王妃,也很感謝崇親王妃幫了大皇子府不少忙,可人情歸人情,事情歸事情。

她挺擔心這門親事結了以後,會影響到大皇子府,會拖後腿。

顧清菱剛進門的時候,大皇子妃周萱蕊小心翼翼,四處觀望。

還好,崇親王是真心寵愛這位年紀比較大的崇親王妃,明光帝那邊也愛屋及烏,露出滿意之色。

緊接著,大皇孫李安就在上書房碰到了姚九爺,然後上了《博物志報》的船……

接下來的一切,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先是上書房的諸皇子與姚九爺交好,連帶著大皇孫李安也沾到了不少好處——之前大家只說大皇孫李安好吃,現在提起大皇孫李安,就是他“兄友弟恭”,以禮待人,寬厚溫和……

可以說,成了上書房裡人緣是好的皇子皇孫。

又做出了成績,一下子就入了朝中諸大臣的眼。

甚至打破了大皇子李建“不夠聰明”,性情中人,有些衝動的說法。

第二代大皇子李建比不是晉郡王李晉,但似乎第三代挺不錯的,大皇孫李安壓了五孫皇李炎一個頭呢。

大皇子李建說到高興處,還誇大皇子妃周萱蕊會養孩子,府裡的幾個孩子都被她調教得極好,哪一個都拿得出手。不像隔壁的,嫡不嫡,庶不庶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惡婆婆,逃荒路上開掛了

聽雨綿綿

退伍歸來,戰友母親竟被人當街羞辱

我火了

詭異刑偵

白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