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大明研究所農科院

農家鉅子與大明研究所農科院的農學先生蔡先生碰了頭,農學院的教科書也終於慢慢走上了正軌,開始大批次的編攢起來。

光用農家自己的農學知識,或光有顧清菱這邊的農學知識,這些都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編寫全新的《農學知識叢書》。

根據目前需求,他們需要先編寫大學生讀物,其次才是顧清菱規劃的“中學生”“小學生”“幼兒讀物”等。

從高到底,循序漸進。

顧清菱之前就有讓人編寫農書,只不過那個時候編寫的體系跟教科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它們可以用來做知識普及,也可以用來做農學研究,就是不適合用來做教科書。

還有就是,農學院還沒開起來,先生們還沒有相關經驗,還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到時候班級真的開起來了,估計還得“重修”。

所幸農學院裡已經有了少量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先練一練。

考試沒透過的廖蘊雪等人:“……”

靠!

為什麼種個過也要這麼難?!

他們是種地,不是做卷子。

嗚嗚嗚……想哭,可誰讓她沒有堂廖蘊美的本事,不能破格錄取不說,遊學後的“農學考試”也沒透過,只能乖乖來做學生了。

隔壁。

書香院的讀書人們發現,崇親王府的大學城還滿大的,居然又開了一個新區出來。

“農學院?那是什麼地方?”

“聽說是研究農學的地方。”

“農學?幹什麼的?”

“農學農學,農民的學問,研究種地的啊。不會吧,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那人:“……”

種地要研究他懂,可為什麼種地也要是一門學科?!

還要專門開一個學院出來?

當被學生攔住詢問時,大院長翟永思反問:“那你要不要吃飯呢?”

學生:“……”

“你一日三餐都要吃,少吃一頓就餓得慌,那麼重要的事情,你不研究,你就不怕餓肚子?”大院長翟永思說完,似乎反應了過來,說道,“哦,我懂了,你沒餓過肚子,也不知道天下人有多少餓肚子,所以才會說得那麼容易。這樣吧,從明天開始,全校師生餓一天肚子。”

學生驚悚:……不不不,院長,你回來,我不是那個意思。

你這樣做,我要把全校師生得罪死了。

全校師生有沒有被得罪死不知道,反正第二天接到這個通知時,整個書香院都快瘋了。

“我靠!一天不準吃飯?!翟院長瘋了……”

“我也覺得他瘋了。可這還不是最瘋了,他讓我們研究,天下到底有多少人餓肚子。我……”

“別問,問就是不知道。”

“完了!我哪知道天底下有多少人餓肚子?我就沒餓過肚子。”

……

有生富貴鄉的,完全沒餓過肚子。

也有寒門貴子,品嚐過餓肚子的滋味。

更有全家供養的泥腿子,知道鄉下的老百姓有多辛苦,卻從未思考過糧食的來之不易。

原因很簡單——做為全家供養的泥腿子,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除非全家餓死,全家沒有人會讓他餓肚子。

唯有體諒家人,真的有下過地幹農活,抄過書,拼命的想在讀書之餘讓家人過得好一點的貧苦學子,他們才會懂得翟院長的這一手安排到底是為了什麼。

《書香院報》:問天下讀書人,你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填不飽肚子嗎?你心中能夠填飽肚子的標準是什麼?你知道他們每天吃幾頓,每頓吃什麼嗎?你知道他們為了這口吃的,到底要付出哪些辛苦勞作嗎……

一個個問題丟擲來,讓書香院以及天下人解答。

同期,《博物志報》轉載+同問。

姚九爺姚鴻燦、大皇孫李安、二十二皇子李正等人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之前他們思考的是大明到底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哪些工業改革有利大明。

唯有現在,認認真真討論著“吃飽飯”的問題。

顧清菱親自落筆,寫了一封《我眼中的一頓‘飽飯’》。她寫了她眼中的一頓飽飯應該是什麼樣子,不是什麼摻了野菜粟糠的餅或雜糧,也不是吃了上頓,還惦記著下一頓在哪兒的彷徨。

她眼中的“一頓飽飯”應該是今天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多吃幾頓就膩歪了,明天換一個花樣。

那是一碗白澄澄的大米飯,香噴噴的,再配上葷素搭配的炒菜,還要有一個湯。

葷菜可以是豬肉、魚肉、鴨肉、雞肉,也可以是炒雞蛋。

素菜是即使到了冬天,也能青菜下鍋,蘿蔔南瓜冬瓜隨便選。

吃膩歪了大米飯,我可以選擇吃餃子、麵條,或者其他各種想要吃的餅。

餅裡想配什麼肉就配什麼肉,吃膩了肉,還能放些酸菜蘿蔔解解膩,開開胃。

南邊的可以吃到北邊種的菜,北邊可以吃到南邊種的菜,南北互通。

不僅要有河蝦河魚,還要有海里的海蝦海魚。

……

以後,大家苦惱的不是吃不飽飯,而是——唉,選擇太多了,明天我吃什麼呢?

這篇文章被攤在了大明研究所農科院的桌子上,農家鉅子範鄂看了一陣沉默。

不沉默不行啊。

如何才能吃飽一頓飯?他想著的是填飽肚子,不管是什麼,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成。

可崇親王妃走到了他前頭,人家不僅在考慮如何填飽肚子的事情,甚至想要把這頓飯給“吃”好了。

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即使終其一生,也不見得能完成。

農家鉅子範鄂抬起頭來,望向了在座開會的各位:“你們呢?你們看完崇親王妃的這篇文章有何感想?你們覺得,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嗎?”

……

皇宮。

明光帝望著龍案上的報紙,好半天都沒說完。

他是皇帝他都不敢想,沒想到崇親王妃比他還敢想。他都想把皇弟李文崇叫過來問問,說這種大話,就不怕被天下人打臉嗎?

但仔細一看,崇親王妃只說了她“想”,可沒說她一定會做到。

她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但她希望整個大明都動起來,讓天下有識之士一起努力。

她沒有說農學的重要性,但句句都在說。

他似乎有些明白,為什麼崇親王妃一直說教育非常重要,想要從這方面著手,改變大明瞭。如果真的讓她幫成了,他可以預見,未來的大明將會是一個多麼富饒的地方。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錦繡深宮

半枝雪

相親遇富婆,被迫成為犯罪剋星

天蠶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