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金殿傳臚(五更)

金龍虎符,可調天下軍馬。

當年姚家的老祖宗隨先帝征戰,立下赫赫功名。雖然比不上其他幾個大將軍,但在先帝那裡,絕對的心腹。

因此,先帝將金龍虎符“藏”在了姚家老祖宗手裡。

一代一代傳下來,傳到了老伯爵手裡。

到了老伯爵這裡,姚家早就淡出了世家核心圈,他想要更換門庭,為姚家另謀出路。但可惜的是,姚家人似乎天生都不是讀書的料,不管是當時的姚大爺,還是姚二爺,都沒露出這方面的天賦。

老伯爵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姚家的沒落,然後……

殿試結束以後,考卷被糊了名,送到了負責批改的考官手裡。這群考官在殿試開始前幾天,就已經被“關”了起來,就等著改卷。

他們在進去之前,都不知道殿試會考什麼題目,直到做好的糊名卷被人送進來,才會知道到底考了哪些題目。

有的有標準答案,有的是主觀題,但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過的畫圈,不過不用畫。

到時候排名次的時候,就看誰的圈多。

圈數相同,看甲乙丙丁評級,看考卷……甚至字跡、字型,也會成為評比的條件之一。

負責改卷的考官們會花幾天時間改卷,反覆核對,沒有問題以後,將排好名次的試卷拆開,檢視名字,抄錄名單……

最後,送到明光帝那裡。

和名單一起去的,還有前二十名的試卷,以及他們覺得明光帝會抽問的試卷。

按照慣例,前十名的名次由皇帝親定。

明光帝看著眼前的名單,將考生寫的策論拿過來看了一下,挑出了幾篇自己覺得不錯的,拿出來和幾位近臣討論。

有的人明光帝之前就聽說過,有的是第一次見,不過這都不重要,只要能夠進榜,那就是實力。

至於入了朝以後,誰能笑到最後,那還要看各位自己的本事。

一個榜單,不過是一時得失罷了。

明光帝對這份名單沒有太大的意見,確定他想要的人都在裡面以後,他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前二十名的順序,便把名單定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金鑾殿上傳臚唱名,狀元遊街天下知。

明光帝欽點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以後,狀元帶著諸位進士拜謝皇恩。騎馬遊街前,諸位新貴還要換上朝廷特地準備的各色蟒袍,一切準備妥當以後,才會在鼓樂御杖導引下,穿過臨搭起的“龍棚”,前去看榜。

順天府尹早在那裡等著了,他親自給狀元插花、披紅綢,新鮮出的狀元郎騎上御賜的高頭大馬,走過天街,以示“皇恩浩蕩”。

街道兩邊人山人海,早就擠滿了看熱鬧的人。

今年的狀元郎十分年輕,叫好些藏在窗戶後面的千金小姐誇獎,紛紛慫恿身邊的丫鬟扔花枝、扔香包,把這氣氛瞬間吵到了頂峰。

看到狀元郎被砸了一個滿身,好不狼狽,跟在最後面的姚大爺表示:其實出風頭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瞧瞧,出來時還是個人樣,就那麼一會兒功夫……

姚大爺對狀元郎表示同情。

——

御書房裡,明光帝看到李文崇這個時候,挑了一下眉。

“沒去看熱鬧?”

李文崇行了一個禮,起身:“臣弟去看什麼熱鬧?臣弟家裡又沒什麼湊熱鬧的女眷,要去,也是那些想要挑一個順眼的女婿的人去。”

“晚上的瓊林宴,你要來嗎?”往年李文崇不愛湊這個熱鬧,如果不是明光帝三催四請,人家連殿試都懶得來。

可今年,李文崇湊了不少熱鬧,殿試、傳臚唱名,一件沒錯過。

所以明光帝也就問了一句。

“去啊,怎麼不去?這麼多年,我還沒參加過幾次瓊林宴,聽說瓊林宴上那些大才子還會做詩?挺熱鬧的。”

明光帝表情古怪地看著李文崇:“你以前可沒這麼愛湊熱鬧,說吧,你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哪有?皇兄,你別汙衊我。”

“呵!朕還不瞭解你?說吧,你這個時候跑到朕這裡來……恐怕不是為了告訴朕,晚上的瓊琳宴你要去吧?”

李文崇一臉認真:“就是這個啊,我還能有什麼別的事情?”

聯想到這幾個月來李文崇的反常,明光帝表示懷疑:“是嗎?”

“你非要說我有事的話,其實……我確實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聊聊,只是我怕我說出來讓你不高興。”

明光帝瞪他:“哼!跟你的私事相比,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不高興?”

李文崇瞧上一個老太婆的事情還沒解決呢,還有什麼事情比那個事情更讓他“為難”?

李文崇訕訕地摸了摸鼻子,說道:“那這回……皇兄想多了,這回的事不關我的事,主要是你那幾個兒子……”

明光帝皺了眉頭:“他們怎麼了?不要跟朕說,他們也招你惹你了?”

“沒招我啊,但是……京城裡的傳言,你沒聽說嗎?”

“什麼傳言?”

“晉郡王心胸開闊,品德高尚,被姚家這麼打臉了,還大大方方地原諒了人家……”

明光帝瞅著李文崇,感覺他在挑事。

果然,下一秒他就聽到李文崇“嘖嘖嘖”了幾聲,那意味,簡直不要太明顯。

明光帝就算想要裝糊塗都沒辦法了,撫額:“你怎麼也摻和進這件事了?”

晉郡王堂堂一個皇子,卻低聲下氣的死巴著人家姚家,是個人見了都覺得有鬼好嗎?

晉郡王也不傻,所以上回在殿試時,他直接給姚家穿了一回小鞋,只不過被大皇子李建給擋了回來。

當時有朝臣在,明光帝及時阻止,沒讓兩個兒子鬧開,但這件事情並不是到這裡就完了。事後,明光帝去後宮的時候,還在幾個后妃那裡聽了幾句。

很明顯嘛,想要支援姚家的,肯定是大皇子一派的;想踩姚家的,肯定是二皇子一派的。

隨著這些皇子一個個成年,后妃的鬥爭也開始了,明光帝想要阻止都沒辦法。

只不過平時,大家都只是暗地裡動作,沒有鬧得太明顯,明光帝若有所覺,除了儘量控制平衡,暫時也沒有別的辦法。

哪個皇帝年輕的時候,不是這麼過來的?

你要有本事,你就上位;你要沒本事,就老老實實給別人當墊腳石。

只要不觸犯他的底線,明光帝不介意底下的皇子“爭”,所以對晉郡王的某些行為,他也保持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態。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不當舔狗,反手重啟華流巔峰

膨脹的沃柑

妖魔緝查司

君子獨愛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