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讀書安排

“這……會不會耽誤宏哥兒、逸哥兒科舉?”姚大夫人拽緊了帕子。

雖然姚安宏、姚安逸不是她的親兒子,但親侄子考出了一個好成績,對她兒子也有好處。

再說了,二房、三房遠在金陵,大家都知道她這個大伯母在京中“照應”,結果好好的人,卻被她照顧得沒考出一個好成績, 到時候算在誰頭上?

姚大夫人相信,姚二夫人、姚三夫人肯定不敢怪到顧清菱頭上。

顧清菱不敢怪,那就只能讓她背鍋了。

姚大夫人不想背這個鍋。

顧清菱一眼就看穿了姚大夫人的想法,說道:“不會。就算備考,也要放鬆,不可能天天盯著書, 別的什麼也不幹。看書累了,找朋友聊聊天, 說說話, 人也能放鬆一下。何況皇家那些人都是人精,宏哥兒要是以後考上了,也要跟他們打交道,提前混一個熟臉,以後也會好一些。”

“那就好,既然王妃都那麼說了,那就這麼安排吧。”姚大夫人說道,“我主要是怕會影響到宏哥兒、逸哥兒科舉,王妃可能不太知道,昨個兒爺還在跟我說這事呢,讓我收拾好院子,照顧好宏哥兒、逸哥兒。姚家第三代其他孩子都還小,目前就他倆出彩一些,他們肩上的擔子很重, 馬虎不得。”

這一點,顧清菱到是相信。

相較於私心更多一些的姚大夫人,姚大爺肯定更希望姚安宏、姚安逸考出成績。

就算不能狀元及第什麼的,搞一個進士也行。

姚家沒落了, 姚安宏這一切唯有憑自己的實力站起來,否則再過幾年,姚家就真的不剩下什麼了。

或許,姚大夫人有私心,頂多就是擔心姚安宏、姚安逸佔大房的便宜,別的壞心到沒有。

在大事上,姚大夫人還是比較能拎清的。

否則,顧清菱早就奪了姚大夫人“當家主母”的位置了。

說了姚安宏、姚安逸,免不了要提到剩下幾個小的。

如果是在金陵,姚安壽、姚安康這個年齡,肯定是要送去幼兒園的,但京城沒有,就一直“荒廢”了。

頂多就是姚大夫人偷偷揹著顧清菱給兩個孩子啟蒙,認認字,背背詩什麼的。

在大戶人家,不缺小孩子才剛會說完整的話,就開始教字的。

而且,顧清菱給孩子們準備的早教物品裡面,本來就是識字卡、兒童讀書之類的東西。

“天暖了, 京城這邊的幼兒園也會跟著辦起來, 到時候你要是不嫌麻煩,就把壽哥兒、康哥兒送過來。正好燦哥兒隔一天會回來一趟,他們叔侄幾個也能湊在一起。”顧清菱沒有抬眼皮,說道,“到時候一起來的,可能還有燦哥兒的幾個玩伴。小孩子家家,不用那麼早學東西,等年紀再大一些,再安排正經的教書先生。”

姚九爺的玩伴是誰?

自然不用說,肯定是上書房好些人了。

姚大夫人愣了一下,她只顧著擔心顧清菱的教法會耽誤姚安壽、姚安康兄弟二人的啟蒙,卻忘了姚九爺現在可是在上書房讀書。

就是現在京城傳遍了的《博物志報》,可都是姚九爺和那些皇子皇孫弄出來的,還搞得像模像樣的。

說句老實話,要是能夠提前跟那些皇子皇孫混一個熟臉,比提前啟蒙學多少東西有用?

她怕姚安壽、姚安康落後於人,不就是因為顧清菱年紀太大了,姚大爺又不是什麼精於官生之人,怕他倆以後沒有著落嗎?

“……那行,王妃看著安排,我聽王妃的。”姚大夫人猶豫了一下,點下了頭。

晚幾年正式啟蒙就晚幾年吧,先混個熟臉,有姚九爺在中間牽線搭橋,說不定她這兩個兒子還能佔一些巧。

就這樣,姚安宏、姚安逸、姚安壽、姚安康等人未來的教育計劃就定了下來。

至於姚安宏、姚安逸下場的聽到屋,到不用顧清菱擔心,二房、三房自然安排。

姚安逸年紀還小,到不是非要讓他考出一個什麼結果,主要是去見見世面,積攢積攢經驗。

饒是如此,陳老姨娘也特地跑了一趟,請姚安宏多指點指點姚安逸幾分。她未來榮辱可就寄託在這個大孫子身上,陳老姨娘不希望姚安逸出任何意外。

姚二夫人有些無奈,姚安宏今年也要下場,為什麼陳老姨娘會覺得她兒子有時間指導姚安逸呢?

姚氏書塾裡那麼多經驗豐富的先生不用,讓她兒子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子能教導什麼?

“宏哥兒也要備考,讓他出門跟逸哥兒說說話沒事,堂兄弟之間,互相照應應該的。只是此時他不亦操心太多,還望老姨娘諒解。”

陳老姨娘望著姚二夫人的大肚子,自然不能說人家說得不對,笑得一臉討好:“二夫人放心,就是說幾句話,讓逸哥兒別有這麼大的壓力。他天賦不如宏哥兒,考不出一個好成績也正常,再說了,王妃也來信說了,只是讓逸哥兒試試水,積攢積攢經驗。就是他爹,不也是考了好幾次才考中的嘛。”

“你有這個心理準備就好。我們宏哥兒也是一樣的,我們也不敢給他太大的壓力,他打小身體就不好,我只盼望他能平平安安地進去,順順利利的出來,這比什麼都好。”

……

相較於二人的操心,姚安宏、姚安逸這兩個當事人卻要淡定多了。

早在她倆說起來之前,姚安宏就已經將自己的應考經驗全部教給了姚安逸。

姚氏書塾裡的先生也有注意二人的心理狀態,時不時開導幾句,做個小測什麼的。

科舉嘛,本來就不是一步登天的。

世界上考了很多次,從少年考到白頭還考不上的多的是。

考上上值得慶幸,要是實在考不上,也可以另尋他路。

以朱家的條件,也不是隻有科舉一條出路。

相較而言,反倒是外面那些沒有退路的寒門子弟,才是最辛苦的。要麼考上,要麼竹籃打水一場空。

“堂哥,你放心好了,我都知道。”姚安逸笑了起來,說道,“我就是去積攢經驗的。不管結果如何,到時候我都是要陪你上京讀書的。只要有堂哥在,我在哪兒都行。堂哥也是,也要放平心態,堂哥還年輕,我們不著急,穩紮穩打,慢慢來就是。”

姚安宏笑了笑,沒有告訴姚安逸,他倆不一樣。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回2008

伯雲

我在這座城市愛你

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