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紅色在鎮上和縣城裡,一般都是小姑娘穿的,這個給二妹穿剛好,難道你想跟她一個小姑娘穿一樣的?”

周梨花瞧了一眼瘦巴巴的二妮,終於還是咬了咬下,下定了決心:“那我就選你說的這兩種顏色。”

二妮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欣喜。

她其實一眼就看中了那匹玫紅色的,只是大伯孃喜歡,她也就沒有說話。

這個時代的衣服,多以青色,鵝黃色,白色,黑色,紅色為主。

民間用得最多的是黑色,藏青色,青藍色,雪青色,素白和淺黃。

女人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以及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

裙子以密集的褶襉為基調,腰上系一宮絛,下垂至腳踝,跟唐朝有些許相似。

當然,鄉下人家,因為要幹活,大多選擇衣褲的形式,而非襦裙等。

而男子的服飾,多為袍衫,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講究一些的,布料上會繡以祥紋,紋樣多寓有吉祥之意。

同樣,鄉下人家的男子,下地時常穿的都是簡便的衣褲,而非寬袖長袍。

待大家都選完之後,蘇喬隨意地選了個白色和雪青色,就趕緊忙自己的去了。

*

因為蘇喬幫忙幹了半天活,本來應該四天才完成的收割,今年兩天半就割完了。

不過麥子割下來,還得打麥穗子,還得暴曬個五天以上,那地裡要種玉米,還得燒樁子和翻地。

這個時候,沒有打麥機,就一個門窗式的木框,一邊擱在方凳子上固定,再拿起麥子用力拍打。

木犁倒是有了,但一般人家也沒有牛,大家都是靠雙手。

蘇喬有心想幫忙,看能不能研究個什麼簡單的打麥機了來,但這也來不及了。

而且她還得忙著弄牙粉的事。

還好,在第三天的早晨,將五十把牙刷,五十瓶牙粉都趕製出來了。

期間,牙刷上的棕毛是老太太抽了時間,拿著銅板去附近兩個村子裡收的,雖然牛比較少,但有的人家有騾子。

而牙粉,在用杵搗碎之後,蘇喬還拿去後院的磨盤那裡盤了幾遍,總算是達到了效果。

第一次賣牙刷牙粉時,大人們都不太清楚,而幾個小的也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的,但這次不一樣。

蘇蕎和二哥蘇憶河幾乎是在大人們殷切期盼的目光中,踏著早晨的露水走的。

蘇憶河有些忐忑地挑著裝了牙刷和牙粉的筐子,揹著個斜跨布包的蘇喬卻走得輕鬆自在。

她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很自信的。

賣不出去是不可能的。

到了鎮上,蘇喬拿著老太太給的一兩銀子,去買了些小瓷瓶,將竹筒裡的牙粉換過來,兩人這才去了上次擺攤的位置。

事情也如她所預測的,早就有不少人等在那了,有之前買過的,也有沒有買過的。

幾乎是他們的牙刷牙粉一拿出來,就被轟搶一空了。

蘇憶河還沒反應過來,就賣完了。

蘇喬喜滋滋地拍了拍腰間的跨包。

這是她讓二妮專門給她縫製的,用來裝銀子的。

二妮怕銀子丟了,還用了裡外兩層布料,口袋處還縫了釦子和釦眼。

釦子是蘇喬用小木頭削薄打磨,仿照現代的鈕釦而成的。

她覺得鈕釦比繩子更加安全,比盤扣又要簡單。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落日之前的逃生路

火柴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