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氏宅邸。

宋意將劍掛在腰間,穿了一身皮甲。

燕趙多亂,鄉豪貴族家中藏有甲衣兵器,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是以前,宋意是不屑著甲的。

大丈夫行事,當勇往無前,拔劍而出便血流滿地,何須甲衣護身。

但今晚,他還是穿上了皮甲,因為他即將要做的事情,難度很大。

“宋兄,我家中僮僕二十人,還有鄉邑中的輕俠少年共十三人,皆在此處。”

孤信很激動,耳朵都紅了。

在他的身後,二十個精壯的孤氏僕從站在那裡。

他們都是孤氏的家生奴僕,從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忠誠於孤氏。

如今孤氏少君口稱家主孤澤被秦人所傷,那些秦軍更如同傳言中所說的那般兇殘,不僅要奪去整個孤氏的家產,甚至還要把他們這些僕役一起掠走拉到秦國去做隸臣。

少君今晚要秉承輕俠之義,為燕國,為家主復仇。

所謂主憂臣辱,不管是為了孤氏,還是為了他們自己不去做秦人的隸臣,這些僮僕雖然戰戰兢兢,但還是拿起了少君分發的武器。

在這些僕從的身側,還有十三個少年人。

他們的年齡和孤信差不多大,都還沒成年,身著布衣輕衫,個個身手矯健。有的人嘴上叼了根草翹腿而坐,有人則大咧咧的箕踞在地上,露出胯下光景,大聲嬉笑著。

他們或笑或怒,唯獨臉上見不到一點懼色。

這些都是孤伯鄉的輕俠少年,不事生產,只喜好勇鬥狠,康慨悲歌。

他們早就對孤澤投降秦軍的事情很不爽,如今有孤氏少君帶頭,一個個的胸中熱血沸騰起來,都想著今夜幹出一場大事,名揚天下,也不枉來這世間走上一遭。

更別說,根據孤信說的,此刻站在他們面前的這個魁梧大漢,竟然是太子燕丹的坐下門客,在燕地頗有名聲的大俠宋意。

“諸君,秦人侵我燕地,奪我下都,殺害國人,是所有燕人的仇敵。如今他們更跑到這孤伯鄉來,要侵佔諸位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還要將諸位的父母兄弟盡數抓去做隸臣隸妾,此等行為,諸君皆是熱血男兒,可能受之?”

聽到宋意這麼一說,那些輕俠少年們個個面紅耳赤,怒吼著:“不能!”

“吾寧死,也不願做秦人之奴!”

“殺死這些秦狗,將他們趕出燕國!”

……

宋意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眼見這些輕俠少年的血氣被激發出來,他滿意的點點頭。

就該如此,這才是我燕地男兒的本色。

“好,既然諸君願意,那宋意也絕不惜命,當與諸君一起共殺秦人。今日,事不成,我宋意必先諸君而死。若是事成,諸君之名,亦當傳揚天下,讓那天下諸國之人,都知我燕人之勇,絕不止荊軻一人。”

“願隨宋君,共殺秦人!”

孤信滿臉狂熱的叫起來,他的身後,那些輕俠少年,甚至連原本害怕的孤氏僮僕都興奮起來,個個振臂而呼,再沒有了畏懼的情緒。

孤氏府邸的大門開啟,宋意當先踏出。

孤信亦邁出腳步,走到門口時,他忍不住回頭望了後宅處一眼。

那一眼,彷佛能看透屋宇,看到那被捆綁制服的老父,以及他那雙充滿恐懼的眼睛。

“阿翁,我孤信亦是燕國男兒,絕不畏死。”

他喃喃一句,轉身踏步而出,眼中充滿堅定,再無一絲遲疑。

一行人在黑夜中向著北門走去。

他們沒有點火把,此刻月黑風高,視線看不了多遠,但對這些從小生活在鄉邑中的人來說,閉著眼都能找到那些秦人的駐所。

北門處,一堆篝火燃燒,幾個人影坐在火焰周圍,互相嬉笑談論著。

或許是聽到腳步聲,一個秦軍抬頭,看到鄉中道路上冒出一群人影,黑壓壓的一片,如同鬼魅。

“是誰?止步!”

他悚然一驚,向著人群呵斥,其他四人也將目光望去,同時伸手去拿身側的武器。

“殺!”

回應他的是一聲充滿殺意的怒吼,緊接著,一個高大的身影飛躍而來,其速如風,瞬息間就衝至篝火前。

那秦軍亦拿起身側青銅戟回擊。

但長兵慢,短兵快,更兼宋意是遊俠出身,善於獨鬥廝殺,一個回合便將這秦軍刺死在地。

“敵襲!敵襲!”

其餘秦軍皆大聲叫喊,同時持戟拔劍。

燕人輕俠、僮僕們嗷嗷叫著衝上來,將這四人淹沒。

“走,跟我殺那秦狗的屯長!”

孤信激動大叫,帶上幾個輕俠就踹開路側的一間房屋。

據他之前送酒肉時觀察,這裡應是秦軍屯長的住所。

如今,以有備打無備,必能將那屯長擊殺,只要這人一死,秦軍必亂,大事可成。

“殺死秦狗!”

輕俠們跟著孤信衝進屋中,拿著手裡的劍就往榻上的被衾戳。

戳了幾下,眾人發現不對。

孤信一把將被衾拉開,駭然發現裡面空空如也。

“沒睡在這裡?”

眾人面面相覷。

緊接著,屋外響起陣陣慘叫聲。

情況不對。

孤信連忙走出去,看到眼前出現駭人的一幕。

對側的屋裡衝出一群披甲秦卒。

他們身上披著甲衣,頭上戴著胃。

衝在前面的秦卒一手持劍一手握盾,後方的秦卒則手拿矛、戟。

他們排列有序,全副武裝,根本不像是受到突襲的樣子。

剛剛的慘叫是幾個輕俠少年發出的。

他們想要衝進那幾間屋子,仗劍亂殺,將那些熟睡的秦人殺個血流滿地。

哪知道等待他們的是閃著寒光的劍刃,戳人的矛戟。

此刻,這幾個輕俠少年已被長戟戳翻在地,緊接著幾個秦卒上前利落的將他們刺死。

“你們這些年輕人,害了整個鄉邑啊。”

趙佗身披甲衣,站在門口。

看著被秦卒們包圍起來的眾輕俠少年和孤氏僮僕,忍不住嘆氣。

孤伯鄉的事情,終歸走上了他不願意看到的道路。

趙佗的目光,在滿臉驚愕的孤信臉上掃過,越過那些輕俠少年和孤氏僮僕,最終落在那個高大的人影身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有一首詩

天天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