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你怎麼一天到晚都想著工作!

趙佗被始皇帝那句話弄得無語了。

我辛辛苦苦造紙出來給你用,就是給你減輕負擔,讓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勞累,哪知道你竟然還準備給自己加量。

你可是皇帝啊!

那六國宮殿修的是又華麗又壯觀,宮裡的美人多到數不清,就不去享受一下嗎?

生了胡亥之後,就沒再生娃了,不能再去生幾個嗎?

佳人空守殿,君王奮筆書。

這怎麼忍得住。

趙佗心中吐槽著,嘴上卻只能弱弱的說道:“紙張雖好,但陛下還是要以身體為重。”

“朕知道了。”

始皇帝隨意應了一聲。

聽到那不以為然的語氣,趙佗就知道自己的話是白說了。

如果是放在其他時候,皇帝的政務還算不多。

但如今卻是天下初定,百廢待興。

秦國吞併了所有的山東之土,面積一下擴充套件了數倍,大量的郡縣增加,再加上秦國上下又連續開展了好些大專案,事務繁雜,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始皇帝每日所需要處理的政務同樣迅速增多,每日一大堆事情需要等著他的批閱。

“不過這一張寫滿了字的紙,能抵得上兩三斤的竹簡,哪怕他增加工作量,但工作效率絕對會提升不少。看一張紙的速度,可比看兩三斤的竹簡快多了。”

“這樣一來,他每日工作的時長是會減少的。”

趙佗想到這裡,又高興了起來。

歷史上的秦始皇不到五十歲就死了,後人常猜測他早死的原因,除了吃方士所獻的仙丹外,還可能是因為工作不節制,過度勞累,這才在出巡的時候誘發了疾病。

如今趙佗造紙,應該會起到一些用處吧。

此時,見始皇帝高興。

趙高也跟著稱讚道:“這種輕巧便利,價錢還比竹簡低廉的紙,如果能大量生產,並下發各地郡縣,一定可以讓我秦國各級官吏處理政務的效率大大增加。”

“而且用這種新造出來的紙張代替以往笨重的竹簡,一車紙,就能抵得上數十車簡牘啊,不僅運輸方便,而且府庫存放時,也是大有好處。”

趙高從行政的角度指出這紙張的作用。

始皇帝聽的點頭。

他伸手再度拿起一張紙,感受著手裡的輕便,眼中滿意更甚。

是的,紙的出現,不僅是減輕了他皇帝的負擔,更可以普及全國,大大增加各級官吏的行政效率。

這是一件國之利器。

而且按照趙佗隨後的解釋補充,這個叫做紙的新東西,是用麻、布之類的材料做出來的,並非什麼貴重物品。

除此外,趙佗還說用樹皮、木頭、竹子、甚至是隨處可見的草也能造出紙來,少府也正在進行其他品種的紙的探索製造中。

材料隨處可見,大規模生產更能夠降低成本,其成本遠比竹簡便宜,且擁有輕便的特性。

始皇帝雖然是第一天見到紙這個新東西,但已經在心中下了決定,要將紙在秦國普及。

他看著眼前的趙佗,越看越滿意,之前因金人夢破碎而產生的些許怨念,也消失了。

趙佗很不錯,弄出來的東西,每一個都是這麼的有用。

特別是想到趙佗剛才獻紙時所說的關心話語,始皇帝的心裡就感覺暖洋洋的。

是真是假,他還是看得出來的。

趙佗造紙,是為了朕的身體著想。

“卿製造的紙很不錯,朕甚為歡喜。”

始皇帝對著趙佗微笑頷首,以示肯定和滿意。

“陛下歡喜,便是臣的榮幸。”

趙佗忙俯首回應。

同時他眼中閃過光芒,準備趁熱打鐵,將和他造紙配套的一件大事一起提出來,可以更加凸顯紙的作用。

趙佗拱手沉聲道:“臣稟奏陛下,在造紙之後,臣又因此萌生了一個想法,配合這新造之紙,將對國事大有利處,臣當向陛下建言。”

“說來聽聽。”

始皇帝聽到“對國事大有好處”一句,立刻正襟危坐,欲聞其詳。

旁邊的趙高,也好奇的看著趙佗,想聽聽他這位兄弟還有什麼建言。

趙佗在心中快速理了一遍思路,朗聲說道:“臣聞周宣王時,命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為天下通用文字,晉、魯、楚、齊、吳等國皆用籀文。是以天下諸國各分四海,亦能書信相通。”

“然則自從宗周禍亂,平王東遷。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至於分為七國,更是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如今賴陛下神武,一統天下疆土,一畝制,一車軌,一秦法,便利於天下。然而天下各地,依舊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言語難改,臣不好多說。但文字差異,卻對我秦國損傷甚大啊!”

趙佗腦海裡浮現出各種怪異的文字造型,痛心疾首道:“以臣征戰天下之所見,光是一個‘馬’字,七國就有七種寫法!”

“特別是楚人的鳥蟲篆文,那些字型像鳥又像蟲,臣光是看一眼,就感覺眼花繚亂,根本不知道寫的是個什麼東西,想要學習,艱難無比。”

“各地文字異形,這樣的情況,不僅讓我秦國派往諸侯各地的官吏,無法快速掌握當地的情況,看不懂當地人的文書典籍,容易被當地人欺騙。”

“而且咸陽下發往各地的政令,因為文字異形,當地選拔的官吏和黔首皆看不懂,如此一來,又恐怕會滋生出有派遣的秦吏借用此事,私改詔令,以謀私利的情況。”

……

趙佗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文字異形的弊處。

到了最後時刻,圖窮匕見,說出了他真正的目的。

“臣請陛下,當書同文字,以秦字為天下之準繩,使得四海九州三十六郡之內,皆用秦字,天下吏民,縱使不用官吏翻譯解釋,也能看得懂陛下的命令,如此方為天下一統!”

書同文字。

始皇帝面容微動。

七國文字各異,差別很大,他自是很清楚。

之前六國還沒被滅掉的時候,他與六國君主通訊,根本看不懂六國君主在信上寫的是什麼東西。還需要專門的譯者進行翻譯成秦國篆文後,他才能看得懂,確實非常不方便。

這對於一個致力於掌控天下的君王來說,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

當時的秦王政就說了一句話。

“這天下,一個字,竟有十九種寫法,又互不相識,極為不便,等寡人滅了六國之後,必將那些雜七雜八的文字統統廢掉,只留一種,豈不痛快?”

如今,天下疆土一統。

車軌、畝制、法律,甚至是貨幣也將通通統一。

這文字,也確實該統一了。

縱使趙佗這一次沒提出來,始皇帝也準備在忙完眼前的各種事項後,著手這一事情。

現在趙佗提前將這想法說出來,讓始皇帝感到驚訝的同時,也頗為高興。

他還以為李斯能最先明白他的意思,提出書同文字的建言。

沒想到竟是趙佗先說。

此子,真不愧是他的知心人啊。

想到此處,始皇帝的目光又看向桉前那一疊薄薄的麻紙。

“書同文字,配上這新造的紙……”

趙佗不僅是提出了建言,更將書同文字的新載體也弄出來了。

想到還真周到。

與此同時,趙高也滿臉驚訝,感覺自己這兄弟果然見識遠大,提出的建言都是關係到國家大事。

以他趙高對始皇帝的瞭解,趙佗的提議正戳中對方的心窩,皇帝必定高興萬分。

“我也要像他學學才是,提一些對國家有利的建言,或許就能得到皇帝重用,日後為卿也說不定。”

趙高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眼見始皇帝認真考慮起自己的提議,趙佗覺得此事定然沒有問題。

因為歷史上,秦始皇本就有書同文字的念頭,並在這一年釋出了統一天下文字的詔令。

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這已經是後世公認的秦始皇的功績之一了。

趙佗所做的,不過是將這一事情提前一點點。

他發明出來的紙,將在秦國書同文字的過程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這也是趙佗之所以在就任少府之後,立刻選擇讓章邯造紙的緣故。

他造紙,真的不是為了上廁所。

他是為了皇帝,和天下!

“不過歷史上書同文字好像是李斯提出來的吧,這統一天下都七個月了,我都要開始統一貨幣了,他怎麼還沒提這事?”

“難道是因為我的緣故,改變了這一事件?”

“李公啊,看來此事還是得我來代勞啊。”

趙佗感嘆著,感覺自己為了國家大事,真是操碎了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為妖祖,當百萬妖族臣服!

小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