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周青臣、淳于越這些人果然和侯生、盧生等方士來往甚密,博士學宮中,那些儒生也確實常議封禪之事.”

李於走進屋中,滿面沉重,將自己剛剛探查得來的訊息告訴了李斯。

“論訊息靈通,果然還是要靠那些內臣。

我雖猜到皇帝是想施恩於天下,但具體緣由卻是沒想通。

這一次,老夫倒是欠了那中車府令一情.”

李斯自顧嘆道。

他現在是九卿之一的廷尉,位高權重,但尚沒有達到日後貴為丞相,盡攬大權的地步。

李斯的頭上還有著左、右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太尉等人。

他身為外臣,不可能知道秦宮裡發生的事情,他不敢,也沒有能力去監視皇帝的行為喜好,自然是不清楚皇帝這段時間被方士和儒生所惑,沉迷封禪大業的情況。

直到藉由趙成在牌局上隱晦的提醒,李斯這才弄清楚了皇帝賜爵的真實目的,並透過李於結交的那些牌友,很快就打探到了儒生和方士相互勾搭的情況。

李於有些擔憂道:“那些儒生還真是難纏。

父親之前借用武功侯尚公主的事情出手,使皇帝禁絕了他們上朝參政和議政的權利,結果這些傢伙居然和那群方士勾結起來,向皇帝提出封禪之議,皇帝親自召見周青臣,如今還恢復了他們的進言之權.”

“父親,一旦真的行封禪之舉,儒生就可藉著此事,重新得到話語權,對我們法家不利啊!”

李於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封禪之說,講的便是古代聖王受命於天,完成王者之業後,封禪以告太平的事情。

其核心正是儒家常言的法先王,師古聖王之道。

始皇帝封禪,那就代表他看中了儒家的一些東西,有啟用的意思,這對崇尚法家的李氏父子很不利。

李斯卻是哼了一聲,平靜道:“那又如何,莫非封禪之事,你敢勸阻嗎?皇帝現在有並一宇內,降滅蠻夷之功,封禪之說一旦提出,幾乎是必定要進行的事情。

皇帝在朝會上想要廣賜爵位,這就是先兆,這種情況下,誰敢去勸阻?”

李斯話語很肯定,他伺候了始皇帝近二十年,對這位君王的性格十分了解,自然是不做任何阻止的打算。

李於有些不甘心道:“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那些儒生復起嗎?”

李斯卻是笑了,他壓低聲音道:“封禪之說雖在齊魯盛行,言上古有七十二聖王行封禪之舉,但太過縹緲久遠,真假難辨。

具體到如何封禪,我師從荀卿多年,從未見人提起過,哪怕是當世大儒,也說不出具體的東西。

這些儒生既然想以封禪來博得皇帝關注,那就讓他們來,我倒要看看他們能弄出個什麼禮儀來,若是出了問題,他們可是要負責的!”

李於一愣,接著反應過來,嘿笑道:“原來如此,父親這是打算以退為進啊,若是儒生在封禪這件大事上弄出了岔子,吾等順勢發動攻勢,皇帝自然不會饒過他們,父親真是高啊!”

李斯微微一笑,又想到一件事情,問道:“我這幾天政務繁忙,倒是沒時間注意由兒。

你兄長這兩天如何了,可與他聊過?”

李於皺了皺眉毛,說道:“兄長已經絕了武事的念頭,這兩天還找我拿了些關於律法的書,看來確實打定了主意從文法之途。

但只要我說到娶妻的事情,兄長卻是隻顧搖頭.”

李斯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李由,還是不願娶妻嗎?

……

渭水以北的咸陽宮雖然修建的時間久了些,不如渭南新修的極廟豪華奢侈,但也同樣高大巍峨,特別是在秦昭襄王時期經過大規模的整修擴建,充滿了一種威嚴肅穆的大氣感。

武功侯趙佗跟在兩個引路的中郎身後,順著宮內的道路往裡走去。

再次走在這條熟悉的道路上,趙佗不免有些感嘆。

他還記得七年前從伐燕之戰歸來,他被任命為中郎,宿衛宮中,那時候趙佗的任務,就是沿著這條道路巡視秦宮,來來回回,不知道在這條路上走了多少遍。

那時候的趙佗還年輕,爵位也不高,國家大事有上位者頂著,和他關係不大,他對皇帝的關注,還不如對公主的關注多。

哪裡像現在一樣,他趙佗身居武功侯高爵,爬到秦國頂層,卻要整日心憂秦國的命運,吃飯、睡覺還沒以前安穩呢。

如今回想起來,當中郎的時候,才是他趙佗在秦國最快樂的日子啊。

“皇帝這一次召我入宮,應該是為了封禪之事吧?”

趙佗一邊走,一邊在心中思慮,想到始皇帝那霸道的性格,不由腦袋疼。

想想歷史上扶蘇的下場,就知道始皇帝不是個可以硬著脖子反對的人物。

不過他這幾天苦思冥想後,倒是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只待等會兒試試。

不一會兒,趙佗來到一處偏殿,見到了正在這裡處理政務的始皇帝。

“臣趙佗,拜見陛下.”

趙佗上前行禮。

始皇帝抬頭看了他一眼,指了指旁邊:“坐吧.”

趙佗坐定後,開口笑道:“臣每次來宮中,都只看到陛下在處理政務,這樣的行事,陛下真乃亙古未有之勤勉君主。

也只有在陛下這般聖君的帶領下,我大秦方才能並一宇內,創下不世功業。

只是陛下這般勤政,恐怕會累及體魄,臣還請陛下多保重身體才是,臣願陛下萬年.”

趙佗一頓馬屁後又帶上適當的關心,讓始皇帝面色輕鬆下來。

他搖頭道:“你趙佗是我大秦武功侯,什麼時候也學會這些諂媚之語了,日後少在朕面前說這些.”

始皇帝嘴裡這樣說著,眉眼處卻已經露出了笑意。

沒人不喜歡聽奉承的好話,特別是這個每天都要讓樂官演奏頌歌的始皇帝。

經過趙佗這一開場,整個殿中氣氛一下輕鬆了不少。

始皇帝也放下手頭政務,和趙佗聊起了一些北疆的情況。

這是北伐之後,他和趙佗的第一次單獨見面,沒有蘇迦莎等外人的在場,兩人聊天略顯輕鬆,不像是嚴格的君臣,而更像是長輩和晚輩的關係。

這場面讓周圍侍立的宦者們心中稱奇,皆暗道皇帝平日裡對待其他臣子可不是這樣,武功侯的待遇果然特殊。

一番較為輕鬆的閒聊之後,始皇帝終究是將話題引到了這一次的正事上。

“你在北疆擊破月氏誅滅匈奴,李信大破東胡,馮無擇收降東甌,都乾的很好,讓朕十分滿意.”

“如今天下一統,四夷臣服,趙佗,你覺得朕的功績如何?”

始皇帝一番誇讚後,問出一個問題,同時雙目盯著趙佗的臉。

來了!

趙佗雙目微凝,如果沒有趙高的提醒,他恐怕還不明白皇帝這個問題的真意。

現在他清楚一切,始皇帝已經“圖窮匕見”,那他趙佗也只能硬著頭皮試試自己想出來的法子了。

他提起當年獻帝號時候的恭維之詞:“陛下兼併海內,一統天下,創萬世以來未有之功業,其功績唯有昔日三皇五帝相加方可媲美。

然三皇五帝,尚未能震服四方夷狄,故而陛下之功業,實乃萬古之唯一也.”

始皇帝眼睛笑的眯起來,準備問出他的下一個問題。

但誰料趙佗話並沒說完,在始皇帝開口之前,便一口氣說道:“故而臣認為待到擊滅月氏,我大秦全據河西之地,罷兵熄戰,並安定國內,使得四方黎庶歸心之後,陛下功績達到無可附加的地步,就可效仿古之聖王封禪,以告命於天!向天下宣示我大秦之天命也!”

趙佗話音高昂,一臉激動的看著始皇帝,似乎巴不得皇帝能夠封禪一樣。

始皇帝眨了眨眼,臉上閃過驚愕之色。

他還沒說呢,怎麼趙佗就自己主動提議了。

是的,這就是趙佗想出來的應對之法。

趙佗和李斯一樣,很瞭解始皇帝的性格。

霸道強橫。

千古一帝,獨斷乾坤。

後世更言他在統一之後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這樣的人,你和他對著幹並沒有什麼用處。

始皇帝想封禪,沒人能阻止,比之當年的李信更加的頑固。

所以趙佗的想法就是運用兵法之道,主動出擊,為自己創造優勢。

在始皇帝開口之前,他先將其吹捧起來,順勢主動提出封禪之議,加入始皇帝的陣營,而不是成為反對派,這樣就可以合情合理的在此基礎上提出兩個條件。

擊破月氏,全據河西之地。

罷兵熄戰,安定國內,使得四方黎庶歸心。

前一個擊破月氏,怎麼也要一年以上。

後一個安定國內,使黎庶歸心,那就更加難說了。

總之,只要始皇帝答應下來,他起碼能將此事拖個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之內,他說不定能將那群方士解決掉。

始皇帝驚愕之後,眼眸裡多了一些玩味,打量著眼前的趙佗。

趙佗主動提出封禪。

是他果然知道自己的心思,猜到了自己有封禪之心,這才主動提出呢?

還是聽說了那些儒生、方士洩露出去的訊息?

不過始皇帝並沒有打算細究這事,因為知道他想封禪的人很多,他從來沒要求那些儒生、方士保密。

這不是什麼需要藏著的事情,甚至傳出去,讓懂事的朝臣們知道,主動提出來那就更好了。

現在不管趙佗是怎麼想到封禪的,他終歸是主動提了出來,合了始皇帝的心意。

只是,趙佗所言的封禪,竟然還要在打完月氏之後。

至於第二個條件,他直接忽略了。

始皇帝閉上眼思索。

趙佗希冀的看著他。

殿中只餘呼吸聲可聞。

片刻後。

始皇帝睜開眼,看著趙佗,搖了搖頭。

“太久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集紅高粱

金興

大唐,我他孃的義大利炮呢

歐陽寶寶

神奇寶貝:開局閃電鳥,成為大師

一個修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