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世界。

郡試過後,接下來就是科舉的關鍵:殿試。

殿試將在半年後,咸陽皇城裡舉行。

各地官府向舉人們偷偷透露,殿試可是始皇帝陛下親自主持,中試者稱進士,為天子門生。

因為這只是第一次科舉才有的特例,以後就沒有了。

數月後,天下各地舉子們紛紛提前趕往咸陽。

一時間,咸陽城人流絡繹不絕,各家客棧生意爆火。

就連城中的青樓、賭場也跟著日進斗金。

皇宮,後花園、涼亭中。

帝師高要、始皇帝嬴政二人相對而坐。

“近段時間各地舉子蜂湧咸陽,殿試也快了,天下英雄盡入彀中!陛下以後可以放心了!”

高要哈哈一笑,對身前的始皇帝說道。

“據丞相所呈上來的舉人名單,此次科舉中舉者有五百餘人,這還得多謝帝師出的主意,否則朕也不會輕易想到這一點。”

嬴政笑了笑,說道。

“這我可不敢居功,以陛下的聰明才智,早晚會想到這一點,我只是將之提前了而已。”

高要哈哈一笑,擺了擺手。

二人哈哈大笑起來。

“還有些六國死忠頑固份子不肯出仕,心向故國。”

片刻後,始皇帝正色道。

“陛下不必擔心,只要拉攏大部分打擊小部分,少部分人翻不起大浪,陛下大可安枕無憂!”

高要點點頭,說道。

始皇帝點頭說道:“此言甚是!”

....

這一日,咸陽城皇宮城門大開。

一排皇宮侍衛分兩隊站立在城門兩旁,著甲執戈,腰懸長劍。

看上去威武不凡,令人生畏。

宮門口的一旁,有兩張書案,書案上是一疊資料。

正有官員分成兩個隊伍,在逐一驗證準備進宮的舉人們身份驗傳。

以防有人偷樑換柱,行不軌之事。

等待檢驗的隊伍排了老長,有些人等待時間長了嘴裡嘟囔了幾句。

在侍衛首領將目光轉過來時又連忙閉上嘴巴不敢再吱聲。

生怕被斥責,甚至是被剝奪舉人身份,那丟人就丟大了。

待一刻鐘後,所有的舉子們都已驗證完畢。

未有頂替冒名現像發生,便有諸多內侍領著舉子們步行前往他們的考場。

一路上靜悄悄地,無人說話,默默的走路,繞過護城河,走進廣場。

跟在隊伍裡的張良默默觀察著皇宮裡的行進路線,見到一隊隊侍衛巡視走過時,又收回眼神,同時心裡有些迷茫。

他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打算,暴君的這一步棋,徹底將反秦聯盟打散。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就如自己,不也眼巴巴地參與科舉麼?

難道以後就這樣甘心仕秦?

張良不禁捫心自問道。

說起來,反秦的那群六國遺民,不過是仕途無妄、努力表現的一群可憐人罷了。

好像這樣還不錯,大家的努力都能得到認可。

過了一會兒,張良搖頭失笑不已。

這是操得哪門子心,顧好自己就夠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考好科舉最後一場,殿試。

有張良這樣想法的不在少數,他們為未來而擔憂。

終於,一行人走到了大殿之外。

進了這座叫不出名字的副殿,舉子們才發現,數十丈見方的寬廣,遠比想像中寬敞明亮。

殿內早已擺放好了桌案,每個座位相隔尺許,以防有人偷看作弊。

同時,殿內的侍衛眾多,他們瞪大了眼睛,不時在考場內巡視著。

在內侍的引導下,舉子們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一邊各自檢查著由官方準備的筆墨硯等,一邊等待考試。

他們中許多人尚是第一次進入皇宮,也不敢說話,生怕驚擾了神靈。

說句題外話,在大秦之前,帝皇王者的威儀一直等若於神靈在世。

直到漢武帝下罪己詔,才將帝王的神秘感破壞得一乾二淨。

是以,一直以來,皇帝都等同於神靈。

過了片刻,一群人走進了副殿科場。

舉子們抬頭看去,只見為首之人身著黑色錦衣,頭頂著紫金冠,正昂首挺胸大步走了進來。

始皇帝來到前方的高臺處,坐上帝位寶座。

舉子們在內侍的提醒下,才知道這是始皇帝陛下。

連忙與侍衛內侍等人一同行禮,山呼:“始皇帝陛下萬歲!”

始皇帝抬抬手,巡視了一圈考場,說了一句:“免禮,考試開始吧!”

說完,他便走出了科場。

說是皇帝主持考試,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接著,由丞相李斯宣佈科場紀律,不得交頭接耳、不得左顧右盼等。

違者趕將出去,剝奪舉人功名,永世不得參與科舉。

本場殿試分兩場舉行,上午一場,下午一場。

午間飯食由內侍送來,不得離開座位。

需入廁者,請示主考官,批准後由內侍帶領前往茅房。

上午考試為主考,自選科,下午為加試,寫出對帝國的有效建議或指出缺陷。

巳時一到,鐘聲響起,內侍們開始發放卷題。

各人根據選科不同,題目也不相同。

為期一個半時辰的答題,正式開始。

傍晚,舉子們陸續走出皇宮,他們已經完成了考試。

至於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他們中相熟的人三三倆倆走在一起,小聲說著這次的科考。

既為成績擔憂,也有點小興奮。

哪怕過不了此次殿試,也能回鄉到當地做個文書小吏。

最不濟也得了許多福利,下次再考便是。

至於恢復故國?

那是什麼?

已經過去了許久的事,總想著那些沒用的幹嘛?

著眼當下不好嗎?

此次殿試只是過了十天,便出了成績放出皇榜。

接下來,便是在新進狀元的帶領下,上榜的進士們進宮面見始皇帝陛下,謝恩、跨馬遊街。

再選擇日後的去向,可以進入各中央衙門觀政學習一年,再行分配去留;

或可以直接申請去往地方擔任一縣之長等等數種選擇。

總而言之,大秦帝國第一次科舉考試,轟轟烈烈的圓滿落幕。

新鮮出爐的數千名秀才、數百舉人、百十位進士們奔向天下各郡,補充帝國各階層新鮮血液。

大秦帝國的子民們,對於子女讀書愈發重視起來。

這也是第一次,天下萬民真正的心向朝廷。

他們都知道,讀書能出人頭地,改變自身命運,輝煌騰達、出相為將不在話下。

現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好太多。

沒有戰亂,沒有饑荒。

還能透過科舉,改變命運。

而不像以前,只能透過戰功升爵。

對於普通人而言,拿命去拼前程,遠不如讀書考科舉來得安全、安心。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語長生

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