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鄭元璹的話,眾將具都是默然不語,他們並不瞭解這位太常卿的脾性,卻是不好發表意見。

高衝想了想直說道:“嬰城而守固然是立於不敗之地,只是朱賊殘暴不仁,唯恐禍及城外百姓,末將建議,堅壁清野,將淅川附近民眾遷來城中,不僅可以庇護百姓,還可斷絕朱賊劫掠補給”。

鄭元璹聞言亦是點點頭,“高將軍所言極是,本官這便傳令淅州,將城池附近的百姓遷入城中安置”。

眼下正值夏秋之交,不冷不熱,氣候適宜,將百姓暫時遷入城中安置也不是很費事,總好過再城外被朱粲劫掠。

當這道堅壁清野的命令傳下去之後,出乎意料的順利,尤其是淅州的百姓,在得知食人魔朱粲即將來攻之後,當即便是拖兒帶女的往城裡跑,壓根就不許當地官府動員,這都是因為朱粲那殘暴不仁的惡名昭著。

淅州靠近鄧州,在商賈走卒的口口相傳中,鄧州的百姓苦不堪言,不僅時常被劫掠,更有甚者,生得細皮嫩肉的女子孩童慘被朱粲抓去吃了,朱粲之名,已經到了可止小兒夜哭的地步。

淅川城頭,見到百姓紛紛積極的湧入城中,高衝信心滿滿,直言道:“民心在我大唐,朱賊必敗無疑”。

一旁的容錚見狀也是搖頭嘆道:“朱粲惡名昭著,竟也妄想爭霸天下,何其愚蠢”。

高衝繼續走著,巡防城頭,一直走到淅川城的東南角,高衝看著城外不遠處那一處瘦削的山嶺,不由得腳步一頓。

“將軍,怎麼了?”容錚見狀上前詢問道。

高衝喚來一個淅川本地守卒,“那是何處?”

“回將軍,那處山嶺形狀將一條牛尾巴,我們當地人就叫做牛尾山”,士卒回道。

“距此多遠?”儘管看著這處山嶺並不遠,但是高衝可是知道,望山跑死馬。

“約摸五六里”。

高衝點點頭,讓士卒退下,而後對著容錚說道:“我率領輕騎前去查探一番”。

“將軍不可”,容錚一聽便是急了,“朱賊兵馬已到淅州境內,將軍此時出城,極有可能遭遇敵軍”。

高衝聞言一頓,而後召來斥候,命其查探牛尾山,斥候領命出城。

見得容錚一臉疑惑,高衝直說道:“嬰城自守固然可行,但一味地防守太過被動,若牛尾山適合駐紮的話,我意領軍駐紮牛尾山,與淅川城互為掎角之勢,兩方配合,若賊攻城,我便襲擾,若為攻山,則出城襲擾”。

容錚聽得一臉振奮,“將軍此計可行,正好賊軍勢眾,如此一來也可牽制賊軍兵力”。

高衝背手看向遠處的牛尾山,胸中激盪,這或許就是因地制宜、隨機應變的意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便是在戰爭中隨著各種變化一步步的找到最有利於己方的計策,從而一步步的擊敗敵軍,那種當面擺開陣勢,一戰而定的戰爭畢竟少之又少。

晚間,高衝派遣的一隊斥候全部回城,牛尾山中並無賊軍出沒,且牛尾山主峰易守難攻,高衝尚未開口詢問,斥候隊正便說道:“山中有泉十餘處,不缺水源”。

聽得這話,高衝大喜,當即領著斥候去見鄭元璹。

當高衝詳細的說完來意後,鄭元璹鋪開地圖,並詳細的詢問斥候,亦是一臉喜色,“攸之果真是足智多謀,既如此,我便撥你三千士卒,與你本部合計五千人,攜一月之糧,駐兵牛尾山,與淅川城互為掎角之勢,共破朱賊”。

高衝聞言振奮領命。

翌日,高衝便點齊士卒,一行五千人,攜帶數十車輜重,出淅川東門直奔牛尾山而去。

直到高衝駐紮牛尾山足足三日後,朱粲的大軍方才趕到淅川城下,高衝親率斥候沿牛尾山嶺前去觀望,頓時心生鄙夷。

只見得朱粲大軍雖是人多勢眾,但駐紮的營帳卻毫無章法可言,只在外圍草草的豎立起一圈簡易的營柵,營中橫七豎八,營帳不成制式,顏色、高矮、大小各不相同,對此,高衝只四個字形容:烏合之眾。

而淅川城頭,鄭元璹見狀亦是不屑道:“如此賊兵,若不勝之,我枉稱知兵”。

想他鄭元璹,自幼跟隨父親沛國公鄭譯在軍營中長大,見過南陳兵、吐蕃兵、突厥兵等各方士卒,這朱粲所部堪稱最差。

翌日,朱粲便身著金甲,手持大刀,騎在高頭大馬上,甚是威風,直臨城下。

數次搦戰後,鄭元璹置之不理,直氣得朱粲哇哇大叫,當即下令攻城,數萬賊兵帶著簡易的長梯直奔城牆衝去。

儘管鄭元璹僅有七千人守城,城外賊兵乃是數倍之敵,但無論是鄭元璹亦或是各軍府將左皆是戰意高昂,因為身後有著淅州數萬百姓的支援。

早在朱粲兵臨城下時,淅川縣令便發動百姓,準備滾石檑木金汁等守城之物,淅川民眾畏懼朱粲食人之名,抗“朱”之熱情,空前高漲。

“快些搬,不然朱魔王進城了要吃人”。

“可不能讓朱魔王進城了”。

百姓們奔走相告,積極備戰,這一幕更是讓鄭元璹等人信心倍增。

朱粲強攻一日,最巔峰的時候也僅僅摸到城頭,只得氣急敗壞的退去,接下來一連攻城兩日,淅川城固若金湯。

而牛尾山的高沖和容錚也是面面相覷,“你說,朱粲那廝該不會還不知我等駐紮牛尾山吧?”

容錚撓撓頭,也是不敢置信,“反正沒見賊軍斥候來過”。

高衝心思急轉,“朱粲行軍作戰全靠士卒勇勐,有勇無謀,說不定真是未曾提前探查,如此一來,那我們便是一支奇兵了”。

“奇兵?”容錚眼睛一亮,“那依將軍看來,可否夜襲?賊軍只會防備淅川城,盯盤想不到我們會兵出牛尾山夜襲,當可建功”。

高衝摸著下巴,略做思考便是搖頭道:“夜襲不可,我等僅有五千人即便夜襲成功,也殲敵不多,於戰局無益,更會暴露我軍的存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美夢不成真

月亮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