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眾將過後,高衝毫不耽擱,立即前往城西大營,集合兵馬。

城西,府兵大營裡,隨著鼓聲作響,頓時亂哄哄的一片,三五成群的府兵,稀稀拉拉的趕赴校場。

高衝看得臉色沉重,一旁的李瑗似乎也是有些被打臉,當即怒斥道:“讓他們快點,集合怎的如此之慢”。

直至三通鼓響,高衝登上高臺,下令道:“清點人數”。

各將左忙是清點部下兵馬,依舊是潘定,黑著臉上前稟報道:“應到五千一百五十六人,實到四千八百二十三人”。

“未到的三百三十三人是何原因?”高衝挑眉問道。

“或生病,或受傷”,潘定心裡驚訝高衝的算術當真厲害,毫不思索竟是算出未到人數,嘴上隨口敷衍道。

“姜松何在?”

“末將在”,姜寶誼忙是上前聽命。

“你去核實此事,無故不到者,驅逐出營”,高衝毫不留情的說道。

潘定等人一急,正欲辯解,看著高衝那不容分說的臉色,只得退下。

“校場點名,無故不到,留之何用”,高衝直說道:“你們不用擔心兵力不足,聖人已派遣大軍支援,不日即到”。

眾將聞言具都是面露欣喜,若有朝廷大軍支援,區區鄧世洛,何懼之有。

李瑗聞言一急,正欲上去,高衝搖頭示意,好在李瑗不傻,見狀只得忍住不問。

“抬上來”,正在眾將欣喜之際,高衝大聲喊道。

總管府數十名僕役立即抬著數口大箱子上到將臺,高衝上前掀開箱子,只見箱子裡竟是一串串的新制開元通寶,眾將士見狀頓時眼睛一亮。

年初的時候,李淵便下令廢除輕小淆雜的隋制五銖錢,效彷西漢五銖錢的嚴格規範,開鑄品質更好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乃是青銅和白銅質地,銅質純淨,厚重敦實,不易磨損,自推行以來便是廣受百姓歡迎,比之以前破爛雜駁的舊五銖更加保值,且更耐用,金州靠近京畿,府庫中便有數箱新制的開元通寶錢。

“今日應卯將士,每人兩吊,待來日擊破蠻賊,另有重賞”,高衝舉起一吊錢高聲說道,“大唐萬勝”。

眾將士聽的這話,初時一愣,可是便是驚喜若狂,高聲呼喊,“大唐萬勝”,山呼之聲震徹全城。

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特別是李瑗為人吝嗇,自上任金州總管以來,金州本地這些府兵們更是沒有見到一個銅板的賞賜。

簡單的賞賜銀錢,便是有如此魔力,原本有氣無力的府兵,如今樂滋滋的排隊領錢,聽得高衝說擊敗蠻人後另有重賞後,更是交頭接耳的討論著,一改垂頭喪氣的頹廢模樣。

李瑗看到府兵排隊領錢,直覺得腮幫子隱隱作痛,只得轉身離去,待高衝回到中軍大帳後,李瑗急忙來問:“攸之,你竟向朝廷稟報了?果真有援兵?”

一旦高衝向朝廷如實稟報了,那李瑗數次戰敗,隱瞞不報的事肯定是瞞不住了,必定遭受彈劾,李瑗此來還頗有幾分興師問罪的意思。

高衝瞥了李瑗一言,在李瑗驚愕的眼神中點點頭,“確實已上報,蠻賊侵擾,不可能瞞著朝廷,但朝廷並未派遣援兵,我之所以說有援兵是為振奮軍心”。

“高攸之,你好膽,怎敢出賣本王?”李瑗聞言頓時大怒,指著高衝怒斥。

高衝聞言臉色一肅,“我沒有義務替大王隱瞞不報,若我不上報,一旦事洩,我亦將擔責,但請大王放心,待我擊破鄧世洛,大王非但無罪,反而有功”。

“那你若是敗了呢?”李瑗反問道。

“若敗了,那報與不報有何區別”,高衝挑眉道:“一旦戰敗,蠻人攻破州城,劫掠百姓,此等滔天大事,大王還能繼續隱瞞不成?”

李瑗皺眉一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看見李瑗仍舊是氣哼哼的模樣,高衝笑道:“大王放心,我心中已有破敵之計,此戰必勝”。

李瑗聞言一喜,追問道:“計將安出?”

“需借大王甲胃旗號一用”,高衝直言道。

“要這作甚?”李瑗警覺問道。

“山人自有妙計,大王安坐城內等候捷報便是”,高衝笑道。

送走李瑗後,姜寶誼方才回來,“攸之,已按照你說的,將那遲到的三百人帶到營外安置”。

而後姜寶誼很是不解,“明面上說驅逐出營,實際上仍然留著,攸之你這是什麼計策?”

高衝看著地圖,指著地圖上著重標註的一處山峰,“寶誼我交給你一個任務,明日一早帶領這三百人前往南宮山探路,若遇敵軍,立即詐敗返回”。

“詐敗?”姜寶誼聞言一驚,而後苦笑道:“攸之你是沒有看見過這三百人的狀態,盡是歪瓜裂棗,一旦進山探路遇到敵軍,便不是詐敗,而是真敗了”。

高衝挑眉一笑,“那豈不是更好,更能讓敵軍深信不疑”。

姜寶誼聞言應著,雖是心中不解,但硬是沒有追問。

“一切小心,以自身安全為要”,高衝低聲吩咐道。

姜寶誼點頭領命,說白了這三百人便是旗子,引誘鄧世洛中計的旗子。

翌日,姜寶誼便出營,領著那三百歪瓜裂棗直奔南宮山而去。

最開始那三百人並未有異樣,老老實實的向前走著,直到越來越靠近南宮山,這三百人大多都是安康本地人,熟悉道路,看著這條熟悉的道路已經是驚疑懼怕。

“將軍,前方不遠就是南宮山了,那裡是蠻人的老巢,去、去不得啊”,一名校尉有些哆嗦的說道。

“去的便是蠻人老巢,因何去不得”,姜寶誼怒斥道:“爾等點卯不到,理性問罪,如今正是戴罪立功的時機,隨本將探明山內情況,不僅無罪,回營後還可領賞”。

那校尉聞言不敢再言,只得低聲道:“那可不能進山太深,我們就這三百人,碰到蠻人可就完了”。

姜寶誼手中長槍一抖,“再敢言退者,立斬無赦”。

隊伍繼續行進著,已到南宮山山腳下,士卒愈發緊張了,但在姜寶誼的催促下只得壯起膽子前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萱錦爭

禮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