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縣的訊息傳到柏壁,李世民大為震怒,但李孝基乃是李淵的堂弟,亦是李世民的堂叔,輩分較高,李世民也不好加以斥責。

只是先前李仲文和裴寂接連戰敗,損兵失地,如今李孝基這個堂堂李唐宗室,還有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等李唐高官被俘,影響極為惡劣。

李世民擔憂再如此下去,唯恐河東民心盡失,對此高衝倒是想起一場伏擊戰來那便是美良川之戰。

在此戰中,秦瓊首次對陣尉遲恭,尉遲恭大敗,僅與主將尋相孤身逃離。

高衝雖不知是何人獻出此計,但既然現在李世民愁眉苦臉,束手無策,但此時亦是恬不知恥的主動進言。

“大王,如今永安王等人被俘,尉遲敬德援救夏縣之任務已經完成,必定會回師北歸,與澮州宋金剛匯合。

我查閱地圖發現,柏壁在夏縣西北,柏壁之東為廣闊平原,一旦透過此處平原北歸,難以隱藏行蹤,所以尉遲敬德欲要回軍澮州唯有經過夏縣東北處的美良川,或可於美良川設伏,截擊尉遲敬德所部,尋機救出永安王等人”。

高衝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李世民聽得眼睛一亮,急忙走到屏風前檢視地圖。

正在這時,官復原職的兵部尚書殷開山急忙進帳,“大王,斥候方才來報,賊軍尉遲敬德所部正在退往澮州,末將請求在中道設伏,定可敗之”。

李世民聞言看了看高衝,不由得笑道:“開山卻是來晚一步了”。

殷開山怔住,看向高衝,高衝笑著點點頭,心底卻是恍然,原來是殷嶠獻計截擊尉遲敬德的。

“攸之已經請戰,並且我已應允”,李世民直說道:“不過既然開山亦有意,便隨軍同去”。

殷嶠忙是欣喜拜謝,而後高衝又說道:“聽聞尉遲敬德有萬夫不當之勇,還請大王派一位衝陣勐將同去”。

“高司馬多慮了,便你我二人足以”,殷嶠急忙說道,他可不想更多人過來分功。

然而李世民聞言卻是點點頭,“最近連敗,士氣低落,急需一場勝利來振奮人心,此戰,許勝不許敗,秦瓊乃瓦崗勇將,我調他同去,開山你切記,此行以攸之為主,不得違令”。

儘管殷嶠官拜兵部尚書,品級高於高衝,但此時殷嶠受李世民這位行軍元帥節制,聞言亦只得應著。

聽見是秦瓊隨軍,高衝亦是點頭,秦瓊之勇,不下於尉遲敬德。

而後李世民調撥一萬兵馬給高衝,高衝領軍直奔美良川。

高衝剛走,李世民又收到一個壞訊息,前隋舊將王行本聚眾起兵,割據蒲州,李世民當即調兵南下攻蒲州。

此時的河東局勢,對於唐軍極為不利,劉武周出兵以來,連戰連捷,而唐軍則節節敗退。

高衝領軍一路急行,來到美良川后,當即便是依照這處山川的地形佈置伏兵,先是兩側弓弩手,前後堵截。

剛剛佈置完,斥候便來報:敵軍已到二里之外。

“叔寶兄,稍後你率後軍從後面堵住敵軍退路,我率前軍正面迎擊”,高衝看著秦瓊直說道。

秦瓊本是與程知節等人投奔王世充,只因看不慣王世充奸詐為人,便一同投唐,被李淵授予馬軍總管,聽命於秦王府。

秦瓊為人向來恭謹,聞言自是應著。

高衝看向殷嶠,態度亦是極其和善,“屆時便勞煩鄖公居中指揮,若前軍勢弱便支援前軍,後軍力有不逮便前去支援後軍”。

殷嶠聞言臉上笑著應著。

不多時,便只見得一大堆人馬從遠處慢慢走來,約摸五六千人,為首的兩名將軍打出“尋”和“尉遲”的將旗

在隊伍中間,裝著十餘具囚車,高衝目力甚佳,一眼便看見排在第一個的囚車裡赫然便是永安王李孝基。

尋相與尉遲敬德二人具都是以勇聞名,馳援夏縣一戰便俘虜李唐如此多的高官,二人心中甚是得意,坐在馬背上洋洋得意的敘話,全然不知已經進了埋伏。

在敵軍全部進入這處溝壑後,殷嶠當即下令放箭,一輪箭雨過後,偽漢軍大亂,尋相暴怒,大喝道:“休要驚慌,列陣迎敵”。

尉遲敬德看看左右山勢,亂石嶙峋,並非是緩坡,所以絕不可能有伏兵,那便唯有前後了,當即舉槊高呼,“須要驚慌,迅速透過”。

這時,只見得大隊人馬堵住前路,正是高衝,高衝橫槊喊道:“爾等已經被包圍了,速速投降,保爾不死”。

尋相大怒,當即舉槍喝罵道:“哪裡來的黃口小兒,竟敢截擊你家尋阿耶”。

高衝眉頭一皺,舉槊高呼道:“兄弟們,隨我殺敵”,而後領兵直奔尋相而去。

尉遲敬德正欲迎戰,忽的後軍一陣混亂,秦瓊領軍從另一側堵住後路,尉遲敬德驚怒不已,直呼道:“不可戀戰,快快衝出去”,而後拍馬直撲秦瓊那邊而去。

“黃口小兒,尋家阿耶這便送你投胎”,尋相身材高大,使一杆鐵槍,甚是勇武,竟是一槍做棍,徑直噼向高衝。

眼見這一招勢大力沉,高衝自然不可能硬抗,當即斜提馬槊迎上,卸去大半力道,而後招式不改,挺槊直搗尋相心口而去。

尋相一驚,急忙回槍格擋,二人錯馬而過。

“有幾分本事,你家大人是誰?”尋相還真將高衝當成“黃口小兒”,也只怪高衝面容尚且稚嫩,雖是年近二十,但面容卻好似十六七一般。

高衝聽的這話,頓時慍怒,當即加大力道,槊尖圍繞著尋相要害直刺去,尋相乃是勢大力沉的勐將,一招一式,皆以力取勝。

但別忘記高衝先前可是使雙鐧的,雙鐧便是重兵器的代表,高衝一身蠻力不輸於尋相,且更深知重兵器之奧秘,當即挺槊便與尋相你來我往,互攻數個回合。

而另一邊,秦瓊同樣是跟尉遲敬德交上了手,這兩位未來的“門神”此時可謂是棋逢對手,二人皆是使槊高手,丈八長的馬槊在二人手中婉若游龍,槊尖寒芒閃爍,招招不離要害。

“你是何人?”尉遲敬德大聲問道,“如此勇勐,定不是無名之輩”。

“山東秦叔寶”,秦瓊手中馬槊甚是精良,乃家傳馬槊,極有韌性,槊杆時而繃直時而彎曲,丈八之內,尉遲敬德急忙破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羽林心學

羽林威

萬族大興

傲來花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