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蕭梁如今江河日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亡國在即,但這些普通將士裡可沒有多少明眼人。

蕭梁佔據荊楚之地前後百餘年,影響深遠,不論如何衰敗,亦是有一些忠臣良將。

這名梁軍校尉顯然就是大梁國的忠烈之士,見得姜寶誼已經殺進城門,校尉破口大罵,“唐狗人不多,殺光他們,莫要丟了楚人的臉面”。

楚地本就民風彪悍,自古楚人便有“不服周”的反抗精神,如今姜寶誼大殺四方,梁兵驚慌過後,經校尉領頭反抗,便是激起血性,當即奮勇反擊。

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這便是領頭的作用,若沒有這個校尉,或許梁兵早就一鬨而散,各自逃命去了,但如今這校尉拼死抵抗,竟是逐漸挽回局面。

姜寶誼身先士卒,已是身受數創,見得那校尉嘶吼拼殺,當即下令道:“守住城門”,而後便直奔那校尉而去,只要殺了此人,絕了梁兵心氣,方才有可能堅守住,不然再拖盞茶功夫,梁兵援軍到來,便是陷入絕境了。

“狗賊子,這裡不是你關中”,校尉明顯也是一個暴脾氣,見得姜寶誼徑直朝他殺來,當即便是挺刀迎上去。

噹的一聲,姜寶誼一槍刺出,直奔校尉胸膛,那校尉雖然身材魁梧,但卻是非常靈活,看樣子是個使刀高手,握刀一個上撩,便將長槍彈開,而後反手一刀,欺身上前,直往姜寶誼肩頭噼去。

姜寶誼目光一凝,收槍來戰。

早在姜寶誼生擒楊君茂時,遠處便有斥候迅速通報高衝,嚴陣以待的三千兵馬立即直奔城門而來。

“大唐天兵已到,投降免死”,烏壓壓的唐軍直奔城門衝來,高聲呼喊道,其聲震天。

校尉聞言頓時色變,一個停頓之際便是被姜寶誼一槍從脖頸間劃過,校尉捂住脖頸,倒地身亡。

林之松回頭一看,亦是臉色駭然,面對數千人的正面衝擊,基本很難從容澹定,但林之松好歹亦是一城守將,驚駭過後便是反應過來,高呼道:“十萬唐軍來了,快投降吧……”。

本來那校尉身死,對於抵抗的梁兵來說便是沉重的打擊,如今林之松更是在此鼓譟著投降,更令人絕望的是那黑壓壓的唐軍已到近前。

梁兵紛紛跪地乞降,不敢再有反抗之心,投降這個跟抵抗是一個道理,只要有一個帶頭的,便是一傳十,十傳百,你投我也投,一時間,城門處延伸至大街那頭,盡是俘虜。

楊君茂看到這一幕閉上了眼睛,雙手握拳顫抖不停。

林之松見狀生怕他做出過激舉動,忙是安撫道:“姐夫,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又不是蕭梁的嫡系親信,沒必要為他蕭銑賣命啊,我跟你說,那帶頭可是大唐宰相之子,位高權重,若能得其提攜一二,總好過在這蕭梁做個光桿將軍”。

這話說得還真是有道理,楊君茂聞言睜開眼睛,一臉憤怒,但聽到光桿將軍四個字亦是神情悲慼,他作為四品將軍,守衛江邊重城枝江,麾下竟只有八百人,著實可恨。

蕭銑的“休兵屯田”的策略成功解除諸王諸將的兵權,有效的鞏固了江陵朝廷的政權,集權於一身,但此舉不僅讓諸將心生怨憤,一旦開戰,更是致命的缺點。

枝江乃是大梁都城江陵城的門戶,正在轉彎的長江口,可以說破了枝江,便是直面江陵,枝江城對於江陵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事實上,楊君茂作為蕭梁數一數二的大將,坐鎮枝江城,原本麾下亦有過萬的部眾,只是現在這過萬的梁兵正分散枝江各地屯田呢。

高衝下令佔領各門、接管全城過後便徑直來到楊君茂跟前,“楊將軍,久聞大名,僅城池已破,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楊君茂抬眼看看高衝,默然不語,林之松見狀頓時急眼,“姐夫你可莫要執拗啊,蕭銑給你什麼好處了,值得你為他賣命,自古以來哪裡有統領八百人的將軍,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我阿姐考慮,她可不能陪你一同給蕭梁陪葬”。

楊君茂聞言終於動容,瞪眼說道:“禍不及家人,怎可以此相挾?”

“你、迂腐”,林之松跺腳訓斥道,“我這便去請我阿姐來”,說罷便作勢離開。

豈料楊君茂聽得這話,一臉驚駭,忙是大喝道:“站住,什麼事都要勞煩你阿姐作甚,我降了便是”。

林之松聞言哈哈大笑,忙是走到高衝面前拜道:“高長史,罪將幸不辱命,楊君茂願降”。

高衝愕然,只得笑道:“甚好,甚好”。

攻破枝江之後,高衝即刻遣人往宜都報捷,而後迅速佈防,所料不差的話,梁軍主力很快就要來了。

枝江縣衙,縣令陪著笑臉侍立一旁,據說唐兵攻到縣衙的時候,這縣令第一時間就趴到地上迎接王師了。

“高長史,你初來乍到可能有所不知,在枝江城南的江中有一處島,名叫百里洲,位於江水轉彎處的正中間,扼守長江,位置十分險要,現在島上還駐紮著二百人馬”。

這縣令來高衝跟前,低頭哈腰的笑道,說罷便是緊緊看著高衝,一臉期待。

果不其然,高衝聞言眉頭一挑,“百里洲……”,而後鋪開地圖,仔細一看,頓時心驚,“幸得張縣令提醒,險些誤了大事”,當即下令道:“傳令姜寶誼,即刻領一千兵馬,拿下百里洲,而後固守”。

這百里洲就在枝江城南的江中,且正在江灣處,地處要衝,梁軍大將文士弘若率軍朔流而上,雙方極大可能便是會戰與百里洲,此時誰先搶佔百里洲,誰便佔據先機。

堂下林之松聞言一拍大腿,如此功勞,竟險些忘了,平白叫這狗縣令撿了便宜,急忙拉著楊君茂出列,“高長史,百里洲隸屬枝江,其部署皆出於楊將軍之手,那處島嶼易守難攻,楊將軍願意前去招降,以減免傷亡”。

“甚好,甚好”,高衝聞言朗聲大笑,這就是“帶路黨”的好處所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萱錦爭

禮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