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東方亮起魚肚白,高衝便已經是一身戎裝,率領親衛巡城,無論李孝恭作如何打算,這枝江城不容有失,枝江縣將是懸在蕭梁頭頂的利劍。

未慮勝需先慮敗,即便戰事不利,只要高衝將枝江城靠靠抓在手中,那也有轉圜之地。

剛剛回到縣衙,便有斥候來報:敵軍已到二十里之外。

話音落下,李孝恭便雄赳赳,氣昂昂的大步走來,一見高衝便是興奮說道:“攸之,那文士弘來了”。

高衝心底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當即面色從容的說道:“大王勿憂,我已加強城防,百里洲業已增兵,可與百里洲遙相呼應,便是偽梁來個十萬兵馬亦是無所畏懼”。

這話倒也並非是高衝誇大其詞,枝江城建城有千年歷史,南梁蕭氏盤踞荊楚百餘年,枝江扼守長江,向來都是軍事重鎮,臨江築城,城高牆厚,更別說還有百里洲這等易守難攻的江心島遙相呼應。

至於糧草,更是不用憂慮,荊楚之地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物產豐饒,稻米魚蝦甚是充盈,另一方面承平日久,未經戰亂,所以枝江富裕的府庫讓高衝很是激動。

糧草充足,城牆堅固,三萬唐軍,若是如此配置還守不住枝江城,高衝就得跳江了。

沒辦法,這是窮怕了,高衝跟著李世民打過數次大戰,薛舉、劉武周、王世充……每一次大戰,唐軍的糧草都是緊巴巴的,特別是柏壁大戰的時候,對面宋金剛堪稱“唐將收割機”,屢戰屢勝,而唐軍糧草短缺,不得不就地正糧,連李淵這位皇帝都親臨長春宮坐鎮,親自排程糧草。

大唐立國以來西滅薛舉、李軌,北滅劉武周、宋金剛,東滅竇建德、王世充,唐軍橫掃天下,所向披靡,威武吧?霸氣吧?那都是關中、巴蜀等地的百姓勒緊褲腰帶支撐起來的。

動輒幾萬上十萬人的戰爭中,戰兵、輔兵、戰馬、馱馬還有民夫等等,那需要的糧草是海量的。

聽得高衝的話,李孝恭毫不在意的擺擺手,朗聲大笑,“攸之說笑了,本王何憂之有啊?本王唯恐他不來呢”,一邊說著一邊來到主位坐下。

“那文士弘倉促而來,本王欲趁其立足未穩之際給予迎頭痛擊”,李孝恭一拳捶在桉桌上,震震有聲,“也好叫偽梁之人看個真切,夔州兵亦是能打硬仗的”。

高衝頓時色變,不過李孝恭並不想讓高衝反駁,當即看著高衝,臉色帶笑,溫聲道:“攸之勿復多言,本王自有決斷”。

而後便不再理會高衝,徑直說道:“劉志何在?”

“末將在”,劉志應聲出列。

“本總管給你五千人,作為前軍,即刻出發,迎擊敵軍”,李孝恭大聲下令。

劉志鏗然領命,作為夔州將領,對於李孝恭的命令,劉志是毫不猶豫的遵從。

“萬玄”,李孝恭看著另一名夔州將領,“你領三千人押後,伺機而動”。

萬玄頓時興奮,忙是應著。

李孝恭曾的起身,“本總管親率中軍五千,於百里洲,決戰梁軍”。

眾將精神振奮,勢必要打出氣勢來,李孝恭走下來,拍拍高衝肩膀,“攸之坐鎮枝江城,居中指揮,你我攜手,共創豐功偉績”。

將令已下,高衝亦不好拿出李淵手書來壓,只得暗歎一聲,默默點頭。

李孝恭見狀心中甚慰,他還真有點擔心高衝當場翻臉,絲毫不顧情面,當場拿出李淵的手書來駁他的面子。

如今看來,高衝還是念及情面,李孝恭心底亦是有些慚愧,當即低聲道:“攸之勿惱,孝恭此舉事出有因,孝恭回頭擺酒慶功”。

李孝恭此時以字相稱,並非是以王爵自稱,可見他心中確實是將高衝作為朋友對待,李孝恭以字行世,至於其名,當世少有人知,有人說他叫李璥,有人說他叫李瑞,具體不得而知,也無關緊要。

見得李孝恭依舊如此親善,高衝心裡稍微一鬆,扯出一絲笑意,“祝大王旗開得勝”。

看來李孝恭是早有準備,大軍早已經集結完畢,將令一下,便率軍齊出,浩浩蕩蕩的出城,直奔江邊,李孝恭打算用一場水戰來堂堂正正的擊敗梁軍。

枝江南門,目送大軍出發,高衝便將城防交於魏凌,當即直奔百里洲,剛一動身,竟是見得一名士卒奔馬而來。

“高長史,某家是趙郡王親衛”,那親衛翻身下馬行禮道:“此乃其他三路大軍的戰報,大王讓轉交給你”,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一摞戰報,雙手奉上。

高衝臉色一變,沉聲問道:“戰報何時來的?”

他作為行軍長史,有權處理往來戰報,李孝恭作為主帥,若是私自截留,而不讓他知曉,這一定是極為不妥的。

親衛聞言直說道:“大王讓我轉告:戰報今早才到,攸之一看便知”。

今早的戰報,高衝聞言臉色緩和,現在剛到己時,儘管李孝恭沒有在第一時間將戰報交給他,但也沒有拖延,當即接過戰報,親衛轉身離去。

展開一看,高衝便是神情舒展,怪不得李孝恭執意出兵,看到其他三路大軍的捷報,高衝便是理解,其他三路大軍都有立下大功,表現甚是出彩,高衝更是連破兩城。

而李孝恭作為主帥,未曾親自指揮過一次戰鬥,寸功未立,即便李孝恭性格寬和,亦是覺得臉上無光。

北路軍主帥荊郢道行軍總管李瑗,兵出襄陽,攻佔長林;

東路軍主帥夏口道行軍總管周法明,兵進黃州,生擒偽梁大將馬貴遷攻佔安州;

南路軍主帥辰州道行軍總管田世康,兵出黔州,攻佔武陵、石門等五州四縣。

大唐兵馬四處開花,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合圍江陵,儘管高衝知道平定蕭梁乃是萬無一失,但直到現在,看到其他三路大軍的戰報,高衝的心才徹底安穩。

如此兵勢合圍,蕭銑已經是在劫難逃,甚至說個不吉利的話,即便文士弘大發神威,徹底擊敗李孝恭,於大局而言已是毫無意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快來登基

流浪哥哥

美食之靠小吃在六國之間反覆橫跳

山河四巔

華夏盛典,開局頒發十大帝王獎

御貓